“不吵不吵,快快吃饭吧。”
“姐姐也吃。”小孩把鸡蛋勺子推到姐姐嘴边。
宋晓音吃了一口,接着喂,其实弟弟可以自己吃饭,她就想喂,今天之后,她和弟弟又要分开了。
弟弟要是有她一半的脾气就好了,但弟弟的性格,既不像妈妈,也不像爸爸,反倒像忍气吞声的爷爷。
她才十一,有很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她有点怪亲妈,要了弟弟,又照顾不好,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弟弟给爸爸,如果爸爸再婚前是两个小孩,后妈就能接受了吧?
为了弟弟,她跟奶奶商议:“奶奶,让我爸和后妈说说,把弟弟也接回家吧,弟弟我带,不用后妈照顾。”
何素文骂她异想天开,再婚家庭,一人带一个孩子,公平公正,结婚前也是这么谈好的,男方突然多带一个,哪个后妈能愿意?不吵架才怪。
何素文说:“哪个后妈愿意多养一个不是自己的小孩?不成的。”
……
聂青箐和宋照,抱着汤圆一块儿去接他家大闺女。
她把发梢撸顺,碎发别到脑后,有一点紧张,问宋照:“你看我这样还行吧?能给孩子留个好印象吗?”
汤圆学着妈妈的样子,拍拍小衣服,说:“爸爸,我这样去见姐姐,也还行吧?”
本来宋照应该开心的笑,但他心事重重:“青箐,哪怕没有好印象,也和你无关,我妈在晓音跟前,说过后妈没有好人的话,孩子可能会抵触一段时间,你做好心理准备。”
这点觉悟,聂青箐早就做好了。
“亲妈都不好当,何况后妈,我知道的呀,你对汤圆好,我就对你女儿好。”
……
她和宋照进了婆婆家,饭桌上的残羹剩菜还没收拾。
她看到宋照家的大闺女了,十来岁的孩子,长得真是漂亮,小姑娘怀里,还有个比汤圆小一圈的小孩,看着和宋照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天,今天这么幸运,连他小儿子都看到了。
她马上笑的更亲切,给俩孩子留个好印象。
晓音呆呆看着漂亮得像未婚阿姨的后妈,张了张嘴,愣是没喊出来,她应该和后妈搞好关系,可就是不争气的湿润了眼睛。
这么好看的后妈,爸爸肯定全听后妈的话,她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她终于理解一点,奶奶给爸爸找个丑丑笨笨媳妇的原因,爸爸不喜欢媳妇的话,就会和家里人更亲些。
何素文不喜欢新儿媳妇,太漂亮了,儿子和她关系紧张,再来个漂亮媳妇,还不都听媳妇的?
其实宋照跟她关系不好,她要占很大原因,本来好好说一句“把孩子接走”就完事儿,她非要骂宋照,又摔碗又摔筷子的。
“怎么现在才来?晚上你弟弟要带对象回家,我实在做不了这么多人的饭,你把晓音和小远都带回去吧。”
……
宋照看着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送回来的小儿子,唯唯诺诺的,都不敢喊爸爸,他心里又酸又疼。
他在总厂上班时,妻子带着俩孩子在老家,一年当中要过去团聚几个月,每次去都不带孩子,不是把孩子们放在娘家,就是丢给婆家,谁家帮着带孩子,他每个月给四十块钱,伙食费另外给。
离婚后再送孩子,他就不再给钱了,所以前妻把小儿子,送到前婆家来。
本来这无可厚非,可是这才结婚第二天,青箐再豁达,也会生气的吧?
他很想去抱抱敏.感又胆小的儿子,又怕青箐心里吃味,理亏中迟疑了一下,转头看她的态度。
……
聂青箐看着和宋照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漂亮小孩,惊喜得很,宋照看她,干嘛?怕她生气呀?
她可不是不讲理的人,笑着说:“我知道,这是你小儿子,今天真是好日子,俩孩子都见到了。”
她主动跑到俩孩子跟前,小姑娘忐忑又委屈,抱着弟弟都快哭了,怀里比汤圆小一圈的小豆丁,憋着不敢哭、不敢动。
她都奇怪,宋照拿这么高的工资,怎么把俩孩子养得这么没底气?
她跟女孩子说:“你好,你是晓音对吧?你不要怕我,我和你一样,我们花的都是你爸爸的钱,你抱着的是你弟弟对吗?刚才奶奶说她带不了,那正好,咱们一起回家,大家熟悉熟悉,增进感情。”
宋晓音愣了,脱口而出:“你愿意把我弟弟带回去一起住?”
聂青箐也愣了,难道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吗?
她笑道:“不然呢?咱们一家四口在家里相亲相爱,把你弟弟一个人放在奶奶家这边,那多可怜呀!你.妈妈肯定是有事情,不得已才把弟弟送来这边,没关系的,想住多久都可以。”
……
看她真诚的笑脸,不像装的,宋晓音抬头,问已经感动到眼睛发酸发红的爸爸:“爸,你从哪儿捡到的傻媳妇?”
宋照心里的感动无法表达,青箐的善良,盖过了她所有的缺点,他怕大闺女惹了青箐生气,板起脸训斥:“不许胡说。”
聂青箐哈哈大笑,撑着腿站起来,揉了揉小女孩的头发,说:“你这性格好,是个直来直去的孩子,咱们两个直来直去的人,肯定能相处得好。”
汤圆一直插不上话,这下可抓到机会了,把兜底带过来的糖,抓给姐姐和弟弟。
“姐姐好呀,弟弟好呀,我叫姜成宗,也叫汤圆,我还有个姐姐叫糖糕,姐姐好漂亮哦,弟弟也好漂亮,爸爸妈妈都漂亮,汤圆真幸福。”
宋晓音吞咽了一下,心想能生出这么傻的弟弟,估计后妈聪明不到哪里去,说不定在她手底下的日子,没有那么难过。
她问她爸:“爸,那能带弟弟一起回家吗?”
宋照心里软软的,把儿子抱起来,自己的儿子,怎么能不心疼?不能厚此薄彼,他又抱起汤圆,一手抱一个:“你青箐阿姨愿意,爸爸哪有不愿意的?我们回家。”
作者有话说:
----------------------
第7章
聂青箐结婚头一个星期的日子挺好的,宋照说,他调来分厂,有个家属安排工作的名额,他妈想要去给小儿子谈的对象,宋照没答应,聂青箐能用这个名额,难怪新婚夜,他胸有成竹让她上班去,因为工作已经准备好啦。
街道给她安排到妇联,她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性格,不太适合去妇联,但给家属安排的工作,她还挑什么呀,宋照和她说过了,先上着,实在不合适,再说不合适的方案,她就觉得,宋照是特别讲道理的人,他的行为,在她眼里就是浪漫。
聂青箐把刚给晓音改好的新裙子熨烫好,喊她来试:“晓音,把你新皮鞋拿出来,配上裙子试试,今天去奶奶家,咱们穿好看点,别叫她以为我们在这过不好呢。”
一个星期,宋晓音已经收获了三条裙子,两件褂子,一件长裤,一件短裤,后妈手巧,等工作的这几天,拿着爸爸交给她的钱,跑去纺织厂,跟人抢瑕疵布,昨天回来的时候,衣服口袋都被人拽破了。
爸爸说后妈别为了省那点钱,去抢瑕疵布,说市场开放了,成衣更漂亮,让后妈去买。
小后妈骂爸爸了,说:“你是不是嫌我做的衣服不好看?最好的布料给你裁了衣裳,你还挑我的理?”
爸爸马上道歉:“你做的衣服比店里买的合身,穿着特别舒服,谢谢。”
后妈得意的很:“那是,我只给花枝巷的邻居做衣裳,还收钱呢,瑕疵布便宜的很,一套衣服的钱,能做三套出来,瑕疵我都用绣花给补上了,看不出来,我们女孩子,就喜欢多换衣裳穿,你别管我们。”
宋晓音换上了裙子,配上小皮鞋,转着身在穿衣镜前照着,真好看,她真的没有穿过这么好看的裙子。
奶奶说,后妈都能装,就算一开始好,那都是做样子给人看的,可是,衣服是穿在她身上呀,单就后妈给她做新衣服穿这件事情,她为什么不能开心?
……
聂青箐自己爱打扮,就觉得别的小姑娘也爱打扮,反正她给宋晓音做衣裳,小姑娘穿上是开心的。
聂青箐家里条件不好,小时候没什么机会穿新衣裳,结婚后前夫读书,一分钱都要算计,没多少能花在自己身上。
二婚条件好,宋照还不管她花钱,她这个星期,买了二三十块钱的瑕疵布,还有一半没做呢。
宋照说,她这种心态,是手里突然有了可支配的钱,报复性花钱来弥补缺憾,宋照说得挺对的,这一年的布料够用,不用买了,但囤积的过程,她很开心快乐。
“真好看。”聂青箐真的觉得,小姑娘换了新衣裳,气质都变了,真好。
宋晓音当然开心啦,她要去给奶奶看看,这个星期,后妈没有对她和弟弟不好,她这么仔细,都没发现后妈有装的样子,弟弟这个星期,开心多了。
“青箐阿姨,奶奶要我和弟弟去她那吃饭,去迟了她要骂人,我们走了。”
“行,那我们一起下楼,我不做饭了,回家吃去,晚上在我妈家吃,你看行吗?”
“嗯。”桂枝外婆家里,宋晓音去了六天了,头两天很局促,现在居然有点想去了。
……
花枝巷,现在最热闹的,就是聂青箐二婚生活。
结婚第二天,本来接一个孩子回来,结果把小的那个也带回来,还放到这边来吃晚饭,还给青箐安排了份工作。
刘大爷老婆,到现在都不愿意相信,唐桂枝家,会是花枝巷目前最好的。
正好青箐骑着自行车回来,她追着问:“青箐,宋厂长说给你弄的工作,还没弄好吗?弄不了你说实话,多少年的邻居,我们又不会笑话你。”
邻居们虽然处的不错,但多少有点嫉人有,恨己无,聂青箐以前还嫉妒刘大爷家的小孩,过年都有新衣服穿呢,人之常情。
她把自行车骑的飞快:“搞好啦,明天去上班,有编制的铁饭碗哦。”
回到家,不想邻居过来打听这打听那,她赶紧给小院门关上。
她哥今天被叫去给人家帮工去了,包吃住,嫂子在家,糖糕正要去公园门口看杂耍,就带着汤圆一起去了。
唐桂枝从厨房出来,看到聂青箐又带了二斤肉回家,嗔怪她不该乱花钱,有自行车,回娘家是方便,但总带东西,次数多了影响夫妻感情。
唐桂枝拿了女婿给的工资,感觉自己没做多少事情,再拿东西更内疚,叮嘱道:“下次不要花宋照的钱,往娘家带东西了。”
聂青箐能不懂吗?她不要买,是宋照买的,一想到,她都觉得自己运气好。
她脸上带着甜蜜的笑:“我没买呀,宋照买好带回来,他和俩孩子中午在他.妈家吃饭,晚上来我们家吃饭,特意割了肉叫我带来。”
周末嘛,一家团聚,唐桂枝高兴着呢,把肉拿进厨房,还说:“小远爱吃肉,我看晓音是爱吃鱼的,一会我出去再买条鱼来,再把家里那只不下蛋的鸡杀了,炖鸡汤喝。”
家里用瓦罐煨的鸡汤,一听就馋了,聂青箐撸起袖子准备抓鸡:“妈,不要喝纯鸡汤,下个鸡汤面吧。”
……
聂青箐家中午杀鸡,用灶台里的炭火煨着瓦罐,等到了晚上,就有骨肉都煨化了的鸡汤面吃了。
聂青箐还说呢:“宋照家是煤气灶,吃不上炭火煨出来的鸡汤,肯定喜欢。”
看她处处想着宋照的模样,唐桂枝高兴:“那就多来,他给的工资太多了,我每个星期天,都给你们煨鸡汤喝,他工作忙,要好好补补的。”
可不是,家里的顶梁柱,身体得好好的,不知道中午在她亲妈家里,有没有吃上好吃的?
唐桂枝担心的不是一顿饭,提醒聂青箐:“那天宋照说给工资、给生活费,妈太高兴了,真拿了钱,这钱太多了,我跟你哥你嫂都沾光,现在觉着不妥,按理说,这钱该给他亲妈拿,才没有矛盾,我们拿了,宋照在他.妈妈那边,不好做人。”
聂青箐一想,是这样没错:“妈,你不说我还没想到,不过你也别太担心,主要看孩子们的意见,他们愿意在奶奶家吃晚饭,还是在这吃晚饭,给孩子们拿主意。”
汤圆肯定愿意赖在外婆家,有血缘关系呀,外婆、舅舅、舅妈,还有糖糕姐姐,都是从小就亲的,但是晓音可能也想在亲奶奶家那边。
聂青箐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我觉得,让晓音来选最合适。”
唐桂枝连连点头:“对,我就是这么想的,如果晓音想在奶奶家,就叫宋照把钱给那边,你跟他说,我跟你哥,我们不会生气,一家人和和气气,日子才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