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青箐不想爬:“那我可以缺席吗,让爸爸带你们去。”
宋照果断拒绝:“一家人要一起,缺一个人看风景,没意思。”
聂青箐只好答应了:“等暑假晓音和糖糕来了,我们再去。”
……
许慧萍是顾乐涵亲奶奶的事情,可不敢当着汤圆的面讲,等两个孩子吃了饭,关了门在房间里写作业,聂青箐才跟宋照说情况。
“今天问了好几个村里人,远的近的都问了,看法很统一,说许阿姨脾气倔的很,爱骂人,借她家一个鸡蛋,差一天没还,她都要上门要回来。”
宋照:“这没什么问题,说好哪天、哪个点还,就要说到做到。”
聂青箐找理由呢:“那太较真了,不过即使这样,还是会有人去借,这就说明,有借有还在她那是行得通的,想投机取巧,那不行。”
宋照点点头,有原则总比没原则的好。
聂青箐又说:“还有人说,当年许阿姨招了个病秧子夫婿,就是不愿意便宜了族亲,她亲生的和收养的那两个小孩,还有猜是族亲故意抱走,想让她家绝户,不过这些都是猜测,没有证据,不管真假,许慧萍都说过这样的话,说拆迁款下来,要捐掉呢。”
宋照觉得没毛病:“换我,花不完的我也捐掉,不是直系血亲,凭什么要给他们?”
但现在许慧萍有直系亲属了呀,她担心:“就怕许家人不认乐涵的身份,而且,如果认亲就不能瞒着顾伯伯,他未必会让乐涵,趟许家村拆迁的麻烦。”
鹏城这边涌出一批拆迁,各式各样的矛盾,宋照听过一些,确实麻烦,但如果不要的话,就没有麻烦了。
他道:“周末让汤圆和小远在家,我跟你一起,再去一趟。”
那更好,聂青箐说:“乐涵托我的,不是小事,打听到的消息得慎重复核,不能误导了她。”
……
正说着,何律师大晚上找了过来,喜气洋洋,站门外就把她抱住了,问她:“青箐,知道你今天办成什么大事了吗?”
今天就送了个资料,然后办了一下午的私事,她不知道呀。
她忙问:“什么事情?何律师,你就别吓我了。”
何律师不卖关子,说道:“钟先生下山回到公司后,就给我打电话,请我们律所,做他公司的法律顾问,好几家律所竞争,你就送了个资料,这事就敲定了,我问他为什么,钟先生说得直接,说助理都能把口头约定,当做信条来执行,交给我们他放心。”
没想到,还有这个意外收获,这可太好了。
聂青箐替何律师开心,她突然想到了,问何律师:“这么大业务,你能升高级合伙人了吧?”
她回来没多久,哪有这么快,但按照这个势头,到年底说不定可以。
何律师打趣:“你居然先想着我,没想过给自己要点好处吗?”
聂青箐说:“人家选我们律所,看重的是你们的专业能力,我明白这个道理,不敢邀功。”
何律师喜欢她这有分寸的性格,但奖励要给的。
她道:“我跟公司报了你的功劳,公司要给你奖励,我个人再给一份,不许推,这是你应得的。”
……
何律师给了她一个信封,里面肯定是钱,她当场打开,居然是一个月的工资,这么多奖励,太多了。
聂青箐高兴的不行,这笔意外之财,一定要花掉一些庆祝。
她跟探头探脑的汤圆说:“明天放学就回家,带你们出去吃饭庆祝。”
……
何律师坐了电梯下楼,心里感慨,聂青箐真的很容易满足,她一高兴,她的家人都高兴,天天这么幸福,能不开心吗?
梁太太追下了楼,叫住何律师,因为她实在太好奇了,刚才在家里听了几句,没听明白,非得下来问清楚,晚上才睡得安稳。
“何律师,钟先生真的因为聂青箐送一趟资料,就决心跟你们律所合作吗?”
何律师帮梁太太打过官司,了解她的性格,发现自己看错了人,必须再三确认,才能承认。
何律师点头,道:“对,是因为她,钟先生本来在犹豫,聂青箐突然出现,给了他一个做决定的理由,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如果今天在山上的是我,我也会被青箐的态度打动,你不会吗?”
梁太太想了想,认同:“也是,真诚谁不喜欢呢?不过她太容易满足了,四百块钱,高兴成那样。”
何律师羡慕呢:“她比我们更容易感到幸福,我还羡慕呢,你现在就是给我四千块,我都高兴不起来,她能带着全家,定好下馆子的计划,从今晚到明天吃饭,他们一家都能期待着、高兴着,有啥不好呢?”
梁太太确实很久没像聂青箐那样,心满意足的笑过了。
她自嘲:“是我狭隘了,我等着她来问英语手工课的事,我在乎的、自豪的那些东西,原来人家根本不在乎。”
何律师有意说给她听:“你不知道吗?青箐的口语很好,她丈夫公派出国,大女儿学习也很好,都能教她,之前我建议她学英语,他们家为了给她创造学习氛围,全家说了半年英语,汤圆和小远是小孩子,语言能力更强,口语比她还好呢。”
梁太太十分惊讶:“原来如此,她也太低调了。”
何律师:“她的性格,能影响到身边的人,我现在的脾气都随和多了,你和她做邻居,早晚能知道好处。”
梁太太感叹:“我父母总说我看人不准,没想到好的坏的,我都看不懂、看不准。”
何律师安慰:“倒也不打紧,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行。”
……
隔天,聂青箐用何律师给的奖金,跟宋照带着汤圆小远,去吃了顿好的,给晓音买了衣服鞋子、书籍资料、一些特产,寄回老家。
还打电话叫他们不要心疼:“我用奖金买的,我们在这边,都花过自己这份了。”
周末,汤圆小远在家,聂青箐跟宋照一起,坐车去了许家村。
许家村也在拆迁范围,一进村,听到好几个村民说拆迁的事情,许家村果园多,桃李杏梨,好些果树开了花,好漂亮,除了他们,有一些周末从城里来踏青赏花的人,所以,并不突兀。
聂青箐买了点村民推销的果干,怪好吃的,她特意少买,路过许慧萍家,往宋照嘴里塞了一个,说:“这果干好甜,好吃的很,就是买少了,一会我们再回去买吧。”
宋照今天能和她单独出来半天,心里更甜,配合着:“好,那多买点。”
许慧萍从院子里出来,招呼道:“我家里也有,保证比你手上的好吃,你们进来尝尝,不好吃不用买。”
聂青箐求之不得,这个许阿姨是个讲究人,每样果干,都是用洗干净煮过的罐头瓶子装好的。
“你们要瓶子还是不要瓶子,连瓶子一起,一罐多给两毛钱。”
那肯定要瓶子呀,聂青箐说:“您家这个味道确实更好。”
许慧萍说:“那是,我都挑的好果子做的,人家放糖精,我放白糖,吃着是不一样的,等秋天你们来,还有新鲜的果酱,不过我们这要拆迁了,哎,去年来就好了。”
“您这一罐子多少钱?”聂青箐问。
小罐头瓶子,其实一罐也有不少了。
许慧萍看着他们手里袋子装的,问道:“你们手里这些,买了多少钱?”
聂青箐:“五块钱。”
“贵了。”许慧萍说:“哪年果子都卖不完,烂在林子里,就宰你们这些不会还价的城里人,这样吧,你要买多少钱的?”
聂青箐笑道:“您这么实诚,我们又不常来,那买二十块钱的,回家送人。”
许慧萍给她包了一大包:“傻子,以后不要在外面乱买东西。”
……
这下果干能吃好几个月了,聂青箐怕放坏,愁着怎么吃完。
她自己都说不明白:“本来想着,买个十块钱的,话到了嘴边,改成二十,大概是我自己心虚,这么多果干,能吃到坏吧?”
宋照说:“你给汤圆带去学校,几天就吃完了。”
聂青箐:“可不敢,这是农户家晒的,不是商店买的,万一给谁家孩子吃坏肚子,怎么说得清?还是自己家吃吧,我带去单位,让何律师跟荀律师帮我消灭一点。”
宋照帮忙:“那我也带点,我们单位那些大小伙子,都能吃,他们肠胃好,吃不坏,再送点给虞厂长。”
那就不算浪费钱了,聂青箐一路吃回家,吃的中饭都不想吃了,汤圆他们点的肉、饼子,她只点了碗小馄饨。
“妈妈,你们上午去的地方好玩吗?”小远问。
聂青箐:“还行。”其实蛮好玩的,花开的特别漂亮,撇下俩孩子,一问就内疚。
“那暑假我们一起去一次。”
聂青箐道:“到暑假就没有花可看了。”
汤圆:“傻子,你真信爸爸妈妈是去踏青的呀,他们去做不能告诉我们的事情。”
小远“哦”了一声:“原来如此。”
汤圆心里不服气呢,总拿他当小孩子,其实他嘴最严了,小远弟弟打他的事情,除了妈妈,他连爸爸和姐姐都没说。
宋照看出汤圆的意见,说道:“你们大了,是不能继续找理由欺骗,我保证,以后做什么事情实话实说,不能说的部分,你们就不要问。”
汤圆满意了:“妈妈,你能做到吗?”
聂青箐感觉汤圆大了,一天一个样,忙点头:“能,请你再相信我一次。”
汤圆说:“妈妈,我相信你的,你是最好的妈妈,那你们下午要去哪?”
下午真不去哪,聂青箐说:“下午在家,我要写点报告,具体写什么,你别问。”
汤圆就不问了,很满意,这样多好,家人之间要诚信嘛。
……
回到家里,聂青箐开始写详详细细的报告,写了好几页纸,宋照劝她睡午觉,她都没顾上。
“先写吧,写完再睡会。”
“用写这么详细吗?”宋照说:“我看许慧萍不错,她家就她一个了,认了亲,并不怕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去抢顾乐涵的东西,我想顾伯伯不会反对。”
聂青箐说:“这是大事,我们不能替人决定,那就尽量还原情况,让乐涵自己判断,小细节越多,她越好判断呀。”
宋照耐心的在一旁陪着,问道:“你是今天给她吗?”
“明天吧。”聂青箐说:“跟汤圆说了今天不出门,一出去,他小脑袋瓜子,又得七想八想,我也跑累了,在家歇歇。”
……
计划赶不上变化,一通电话,聂青箐晚上就得出去。
电话是顾乐涵打来的,她也是临时接到的通知。
“小婶婶,宋爷爷和我爷爷共同的那位好友,凌婆婆回来了,她知道你们去过她家,让我安排个包厢,再通知你们一起,不强求呀,如果有时间,晚上就一起吃个饭,如果没时间,就我和爷爷去。”
宋照爸爸给的另外一个号码,当时去,人家探亲,没想到这么快回来了。
她忙答应下来:“有时间,定的六点是吧,我们五点到,正好你让我打听的事情,已经有第一手资料了,我带去给你看看。”
“那把你家俩孩子带上,我煮海鲜面给你们吃,凌婆婆说,想见见你们家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