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她心里是懵的,刚想说不知道宋照辞职的事,灵光一闪,突然聪明了一回。
领导找来这么快,就是不想让他们两口子通气,想先说服她,再去劝宋照。
宋照那么稳重的一个人,既然做了决定,支持他就好了呀。
聂青箐说:“这事我们两口子商量好了,才决定的,宋照完成了军令状,分厂扭亏为盈,好几个畅销的电器,成绩有目共睹,我们无愧于心,我们重组家庭,带着三个孩子,现在想以家庭为重,总厂人才济济,新厂长说来就来,可见并不是缺他不可,希望领导理解。”
对宋照的安排上,确实有亏欠,聂青箐是家属,话里点出来,没闹,已经很配合了。
既然他们两口子商量好,看来无法改变,这停薪留职的手续,领导也不想继续卡着。
领导说:“这次重组安排,各方面因素太多,确实委屈了宋照,他有他爸爸的关系,就是不走动,否则,也不会是现在这样的安排。”
聂青箐忙说:“厂子里的大决定,我们可不敢走后门,现在这样挺好的。”
……
现在这个大环境下,宋照办的是停薪留职,这样家属院的房子,还能住着。
聂青箐叫他好好歇几天:“先别想着工作的事,你歇几天再说呀。”
宋照闲不住,正好有些南方的小厂过来找他洽谈,他兴趣很大,忙得很,没两天,和聂青箐说,要去经济特区考察一下。
聂青箐支持,欢欢喜喜帮他选出差的衣服:“真没想到,你辞职的消息刚出来,就有人慕名来请你,宋照,你好厉害!”
被喜欢的人夸奖,宋照当然高兴了,他就是舍不得:“这趟如果谈好了,一样要分居,干嘛这么高兴?”
聂青箐:“不一样呀,私企工资高,虽然未来看不清,但每个月落到口袋的钱,是真的,好好存住这个钱,将来就不会后悔。”
……
宋照去那边第五天,打电话回家说,他已经谈好了,技术入股私营小厂,确定了新型号家电的研发,要成立技术小组攻克难关,之后会很忙。
聂青箐让他安心:“家里都好着呢,等暑假了,我带孩子们过去看你。”
宋照的事情定好,她就放心了,心里没了担心,上班精神饱满,工作效率更高。
何律师夸她心态好:“还以为两地分居,会让你颓丧一阵子呢。”
聂青箐笑道:“不会呀,其实以前跟汤圆亲爸,也是聚少离多,我现在真感谢宋照,让我出来上班,不然这会,我肯定在家里,一边干家务,一边胡思乱想。”
现在想想,宋照为她考虑的,真有远见。
……
宋照一走,就只有她一个人下班后去花枝巷了,晓音已经学会了骑自行车,吃完饭,变成了她和晓音带汤圆和小远回家。
唐桂枝担心着呢,始终不放心,宋照不在,她晚饭少做了个菜,心里不得味,说:“宋照在那边,吃得肯定没家里好。”
聂青箐说:“他们私营厂一样有食堂,妈你别担心了。”
唐桂枝看她吃的香,宋照走了,她一口都没有少吃,气不打一处来:“你明天打个电话问问,叮嘱他好好吃饭。”
聂青箐停下筷子:“妈,我心疼他的,但他太忙了,私营厂和大锅饭不一样,宋照过去才几天呀,就要把技术小组筹备起来,还说时间不等人,连给我打电话的时间,都说不了几分钟,我说他们太急了,他说私营厂讲的就是个效率,跟以前国营厂子不一样。”
好在宋照很快适应了,他要没这股冲劲,也没办法在一年内,就把分厂扭亏为盈。
唐桂枝开明理解:“你不懂,老家以前大集体,全都在一起干活,拿一样的工分,生产队的粮食哪够吃呢,分田到户第一年,家家户户起早贪黑的干,不但吃饱了,还有余粮呢。”
话题就扯到分田到户上了,确实,现在农村的自留地、养鸡养鸭养猪,都没有限制了,日子比前先年吃不饱饭,好过多了。
汤圆本来最爱听这些,今天情绪不佳,撇嘴说:“妈妈,我想爸爸了。”
小远也跟着说:“阿姨,我也想爸爸了。”
晓音敲了他们,不叫扫兴:“青箐阿姨已经很难受了,你们俩还添乱,等暑假了就去看爸爸,还有两个月,很快的。”
……
忙起来时间过得确实很快,第一个月刚过,宋照的信和汇款单一起到了。
他寄了六百块钱回来,这是工资,难怪下海的脚步挡都挡不住,聂青箐也被经济特区的水平震撼到了。
给孩子们的信,和给她的信分开写的,晓音、汤圆、小远看的那封,字里行间,是宋照对他们的教导和叮嘱,文绉绉的,聂青箐看了好笑,跟他平时在家说话不一样。
给聂青箐的信直白多了,信上说:
“青箐,我挣钱了,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年底还有分红呢,那个才是大头,我几乎每个晚上,都会梦到你,你有没有梦到过我?暑假好请假吗?真希望你能多待几天,在厂里钻研技术,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但晚上想你的时候,要很久才能入睡,梦里很美好,一醒来身边摸不到人,难过的坐都坐不起来……”
聂青箐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开心的同时,又心疼宋照,他这么恋家呀?
她把汇款单带回娘家,给唐桂枝看:“妈,宋照的工资都寄回来了,这下你放心了吧?”
唐桂枝更不放心了,打她:“宋照把工资全寄给你了,他花什么,你咋不心疼他呢?”
聂青箐冤枉:“穷家富路,我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吗,他去之前,我取了一千让他带着,他花完了,自然不会把工资全寄回来。”
这还差不多,唐桂枝看着汇款单,心里高兴,不是钱的事,是宋照的心意,他可是把工资,全都寄回来了呀,只要他们小两口恩恩爱爱,不受分居的影响,她就高兴。
周末,两人总算能好好通个电话,接电话不要钱,但小卖部人来人往,不能影响别人用,周末她在单位接电话,不用担心会打扰到谁,何律师不管的。
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约好暑假一定过去,何律师已经答应批假,还有一个月就到暑假了,很快的。
……
打完电话,还能赶着回花枝巷吃午饭,吃了午饭,糖糕不让姐姐弟弟们走,晓音就带着他们在那边写作业,聂青箐一个人回来的。
何淑梅听到开门的声音,过来说话,拿了个工资单给她看:“虞正民这个月的工资条。”
聂青箐看了一眼,惊讶的不行,这工资不对头呀,怎么会少了四分之一?他可是个副厂长,厂里这样调整,太难看了吧。
“重组改革,居然比之前还少呀?”
何淑梅发愁叹气:“新厂长把宋照定的改革奖励机制,都改了,工人们怨气更大,真庆幸你鼓励我上班,我这拿着一份工资,目前还不算急,虞正民情绪可低落了,说再这么胡乱搞下去,他不想干了,宋照一走,他也想去经济特区闯闯,之前我不同意,现在厂里这个样子,让他去闯闯不是不行,就怕他变坏,我可没你那么好的心态。”
聂青箐又看了眼工资条,庆幸宋照当机立断,停薪留职另寻他路。
她叫何淑梅别担心:“宋照在那边,你怕啥呀?虞正民不敢乱来的,我看他不是那种花花肠子的人。”
何淑梅说:“我真佩服你,宋照比虞正民小好几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你真不怕吗?”
聂青箐说:“我一直说了呀,我怕,但我现在有工资拿,就有退路,何必让宋照为了我、为了家庭,放弃他自己呢?当初是他鼓励我走出来工作,才有了现在的底气,这会儿我拖他后腿,做不到。”
……
聊了半天,何淑梅彻底想开了,决定支持虞正民,回家跟他说:“我上班、摆摊,收入够养家了,你想做什么,放心大胆去做,不要有后顾之忧,咱们就拿一两年的时间,闯闯好了。”
虞正民感动的很:“说好养你的,哪能让你反过来养我?”
何淑梅嗔怪:“还说宋照矫情,你也差不多,我说这话,是让你别有后顾之忧,又不是让你不挣钱,你心里有数就行,新厂长再为难你,咱也办停薪留职,不受那个气。”
虞正民有底气了,他谨小慎微,没立刻下决定,说再观察两个月,看看情况再说。
……
中考结束,晓音考上了一中,那是市里最好的高中了,聂青箐好高兴,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庆祝。
这么高兴的事情,当然要告诉宋照。
聂青箐问她:“晓音,咱们是在电话里说,还是当面跟你爸爸报喜呢?”
宋晓音极有主见:“青箐阿姨,我想当面跟爸爸说,还有个事,等开学了,我想住到学校寝室里去。”
住校呀?家里到一中,骑自行车二十多分钟,这个距离住不住校都行,如果不住校,那一定要接送,女孩子家,不接不放心。
晓音自理能力一直很强,她住校没问题,但是怕她在宿舍里吃不好、睡不好。
聂青箐就问她:“你是不是有顾虑?不住校也行,我可以接送你,不麻烦的。”
宋晓音很坚定:“青箐阿姨,不是麻烦的事,我听说一中学习压力大,课业重,我想节省上学放学的时间,用来学习,周末我就回来。”
那也行,初中都有住校的了,高中更多,聂青箐觉得没什么问题。
她说:“我这边行,回头去了鹏城,问问你爸。”
……
收拾碗筷的时候,唐桂枝拉着聂青箐欣慰:“宋照不在,晓音是想给你减轻负担,懂事的叫人心疼。”
聂青箐晓得呀,晓音性格像宋照,稳重的很。
等汤圆和小远的学校放假,聂青箐请好假,带着几个孩子去鹏城和宋照团聚。
这趟虞正民和他们一起过去。
虞正民本来想等两个月再决定,但这个月上班更憋屈,忍无可忍,他跟厂里请了假,过去找宋照聊聊。
虞正民跟何淑梅感叹:“我这人图安稳,不是真待不下去,我都下不了决心,等我问问宋照,听听他对下海的看法。”
既然支持,那就支持到底,不说模棱两可的话。
何淑梅叫他别担忧:“我哥跟志高去鹏城,比家里挣得多多了,你去呗,好的话,把我跟孩子接过去,多大点事。”
虞正民笑道:“你也过来吗?那和青箐就不能在一块儿了。”
何淑梅无语的很,点着他头,怎么不开窍呢?
“你傻呀,何律师给青箐放了一个星期的年假,就是想叫她去鹏城那边多看看、多听听,明年好跟她一块儿走。”
原来如此,虞正民反倒更担心了:“那孩子们怎么办?晓音住校,三年后高考,是不愁的,汤圆和小远才小学,哪能离得开青箐呢?”
何淑梅:“你这个脑子活络一点,汤圆和小远才小学,转校不碍事,你真以为宋照会两地分居太久吗?”
那倒是,私企灵活,挣得钱多,宋照稳定后,肯定要给聂青箐和孩子们接过去。
晓音极有主意,坚持住校,只怕心里提前为聂青箐和她爸爸团聚,做准备了,真是个好孩子,没白疼她。
虞正民夸他媳妇:“上班见识了一番,是不一样了,分析的比我还透彻。”
何淑梅得意:“那是,你也不看看我们每天接触的,都是些什么人,自然长见识。”
……
去鹏城,自然不能落下糖糕,带上她一块儿去玩几天。
聂青箐和虞正民两个大人,带着四个孩子去鹏城,晓音的个头和年纪要买全票了,糖糕、汤圆和小远买的是半价票,现在手头有些钱了,才舍得买卧铺。
几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之前没坐过卧铺,上车后开心得不得了。
宋晓音看紧了他们,不许他们乱跑,叮嘱:“火车上也有拐子,上个厕所得一起去,尤其是中途停靠,火车减速必须回卧铺车厢,中途停靠,谁给你们往下一抱,真就找不着了。”
汤圆觉得自己这样聪明,不会让人贩子有可乘之机。
“姐,你太小心了,我们都这么大了,认得家,跑得再远都能回来。”
宋晓音给了他一个爆栗子:“拐子把你拐走,难道会好吃好喝伺候吗?一天打八顿,腿都打断,看你怎么找回来!你、糖糕、小远,尤其是你,不许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