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件很诱人了,哥嫂现在的年薪,加起来很不错的,又是做熟悉了的事情,再多给两个点,每年的分红,又能多一点。
小严先生打这张牌,聂青箐倒不好劝阻了,炸鸡王的配方,本来就是嫂子研究出来的,汤圆并没有买断。
聂青箐从生意上给哥嫂建议:“小严先生今天提的方案,确实可以考虑,我就怕小严先生拿到配方后,翻脸不认人,哥嫂也要把这个风险考虑进去。”
小严先生笑道:“郑嫂,你这个小姑子厉害啊,如果不放心,我可以跟你签合同。”
聂青箐道:“小严先生也厉害,为了得到想要的目的,不惜先抛出一点利益,来离间我们家人的关系,但你没想到吧,我是不希望嫂子把炸鸡王的配方卖给你,但是,那是嫂子的东西,她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连汤圆,我都打包票,不会怪他舅妈。”
……
现在事情交给郑芳穗决定,聂青箐和聂卫斌,都叫她不要有心理负担,做一个她不会后悔的决定。
郑芳穗就没想过继续合作,小严先生反反复复,看她不交了,才加码,这样的人言而无信,哪怕是汤圆用不上的配方,她都不会和小严先生交易。
她最大的财富,其实是对她这样好的家人,她不会为了小严先生许诺的这点利益,做出对家人不利的事情?
郑芳穗说:“小严先生,你不用再加码、不用劝,我已经决定了,你把股份回购回去吧。”
小严先生怪失望的,不过炸鸡的配方,郑芳穗能复刻出来,他就能找别人复刻。
他没再坚持,按照目前的市场估值,把聂卫斌和郑芳穗名下的股份回购了回去。
……
因为有些账目要对,回购合同签了一天,然后哥嫂收拾办公室的东西。
保安对哥嫂挺好,说是监督只许带走个人物品,实际上,保安都没管,陪着唠嗑,说了不少暖心的话,还送出了厂子。
太阳都快落山了,也是三个小孩下课的时间,都跑来了,在厂子外面等着呢。
聂青箐问道:“你们怎么来啦?”
汤圆他们笑:“舅舅舅妈辞职一身轻松,来庆祝,妈,我们都跟学校请了假,明儿早上再回去,不耽误,走,我们吃饭去!”
这个时候,嫂子有孩子们陪着,心情会好,聂青箐就说:“舅妈没白疼你们,人家要买炸鸡王的配方,舅妈回绝的毫不犹豫。”
汤圆说:“舅妈想着我,我心里也想着舅妈,咱们这一家人的情分,比那点钱可珍贵多了。”
……
汤圆带大家去南京路吃的饭,这里出去就是外滩,隔着黄浦江,对岸就是东方明珠电视塔,人很多,很是热闹。
还好不是周末,饭店不用排队,聂青箐说:“你真会找地方,跑这么远来,总要有个说头吧。”
汤圆笑,手指划了一大片,把南京路前后左右范围都包含了,说:“妈,我用了小半年的时间,才在南京路寻摸到一处合适的门面,姐姐的房子买了,我的房子也买了,要不这次把小远的房子买了吧,正好我租了来开炸鸡店,舅舅和舅妈也有事情做了。”
开店做生意,房租是很大的开销,哪怕有合同,也会担心房东坐地起价。
所以,聂青箐是赞成买门面开店的,哪怕经营不好,还能租出去收租金。
汤圆的提议,一下子能解决好几个事情,小远有一份租金,哥嫂有事情做,汤圆有生意做,皆大欢喜。
她很感兴趣,吃了饭,迫不及待去汤圆说的地方看看,之前房东自己做生意,不好不坏,现在人家要出国,这么好的机会,那肯定要买呀。
这里的房子,位置再差都不便宜,何况位置还不错,谈不上最好,也不差,聂青箐问了汤圆之前打听的价格,能承受,乐涵家有事,就不烦她了,先跟淑梅和宋照弟弟借,等年底她的奖金、电器厂的分红,就能给还上了。
她说:“那你去跟人家谈,谈好了,钱马上到位。”
……
汤圆那张嘴,不知道怎么给人家哄的,要认他做干儿子,价格很优惠,怕夜长梦多,聂青箐找亲戚好友,把钱借齐了,付了款、过了户,这房子,就是小远的,拿来开炸鸡王,不担心房租坐地起价的问题。
办好这些,还有两三天就要放暑假,聂青箐等不及他们,说:“乐涵奶奶,是用钱吊着命,不知道哪天的事,我自己还有工作要忙,出来时间久了,你爸就失眠,我得赶紧回去。”
郑芳穗好羡慕小姑旺盛的精力,这么好几件事情,她安排的井井有条,现在好了,汤圆开炸鸡店,她不用担心没工作的事。
聂青箐又交代嫂子,说:“设计师、装修队,我给你们找好,暑假这两个月,你们把山水居的房子,一起装修出来,装好了住进去,就算有个家了。”
有了工作,退股的钱,郑芳穗敢装修了,说:“你放心,我跟你哥做事还行,只要你们交代的,我跟他肯定能办好。”
几个孩子忙着开炸鸡王,晓音分手没多久,说要努力工作,这个暑假,就都不叫他们回鹏城了。
……
回到鹏城,聂青箐先去医院看了乐涵,许阿姨昏迷依旧没有醒过来的希望,乐涵在大家的劝说下,终于同意拔管,让她奶奶安详的离开。
聂青箐在医院劝了好一会,然后回了家。
宋照早放好洗澡水等她了,给她归置行李,该放的放,该洗的洗,心疼的很:“你这除了上班,还得管孩子们的事,朋友们的事,身体哪能扛得住?”
聂青箐说:“不累呀,都挺顺利的,电器厂的建设,好几天没去看了,我还打算明天去看看呢。”
宋照说:“你歇着吧,新厂那边,闵厂长乐意去工地转悠,不用你操心。”
聂青箐笑着朝他招手:“还是你省心。”
宋照坐她旁边,给她揉揉腿,说着海市发生的事情,说着小严先生,很激进,不知道是能给他爸爸留下的食品生意,做大做强,还是做败,不好说。
电话响了,这么晚了,都是有事才会打来,聂青箐来不及从浴缸里起来,就叫宋照去接。
一会儿宋照回来了,说:“何律师打来的,让你明天别去公司,去她家里,她也是今天回来的,有事跟你商量。”
何律师从四月份回港岛生产,三个多月了,聂青箐就估计着,港岛那边,何律师和小钟先生,是有什么生意在那要开展。
她问:“你听何律师心情怎么样?”
宋照道:“听着语调还算轻松,她这三个多月没回来,又添了个孩子,重心是不是要放在港岛?”
聂青箐猜是这样的:“钟先生已经对小钟先生大大改观了,他把港岛的生意大部分留给大儿子,但没说不能扶持小儿子,再起个生意呀。”
……
聂青箐一大早,就来了何律师家。
何律师本来只准备生一胎,钟显宗确实给了她安全感,再生一个是她自己愿意的,并不是为谁。
这一下儿女双全,小钟先生高兴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的大哥大嫂拼三胎拼成功了,但他一点都不眼热,他有一儿一女,还有这么厉害又讲理的老婆,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小钟先生找律师立好了遗嘱,交给何顺意:“老婆,我现在就把遗嘱立好,让聂经理作证,不管我以后是变心还是有什么意外,咱们家共有的、和我名下的财产,全部都是你的,我相信你会把孩子们教好,把财产分配好,不会让他们像我和大哥那样,争来争去。”
聂青箐笑道:“叫我来,就是看你们恩爱的呀?那我回去了。”
何顺意笑了,忙叫住,直接说了个重磅决定:
“显宗爸爸,跟人合伙做船舶生意,要显宗回去打理,他说不想两地分居,我不回去,他就不回,正好大宝也要上学了,所以,我们打算回香港。”
聂青箐昨晚和宋照分析后,猜到了,何律师不会强迫她,和家人分开去港岛工作,所以,她没什么好担心的。
她道:“那你们这趟回来,是要把远大安排好、选好合适的总经理吧?放心,不管是谁,我肯定好好配合,哪怕是之前有过矛盾的同事,我都主动先低头和解。”
何律师跟小钟先生相视一笑,说:“我们确实要做你思想工作,不过,不是让你给别人当下属,是要你接远大的担子,我们要把远大的决策和管理,教给你。”
那怎么行呢?聂青箐学历不够,能力也不足以管理远大,更别谈远大今后的发展了。
她忙摆手:“我不行的,担不起这么大的担子,远大是你们俩的心血,你们要找更有能力的人来接,才是对远大负责。”
小钟先生道:“你考虑的问题,我们都反复推演过,正因为远大是我跟顺意创业的心血,才不想败掉,你可能不适合扩张,但守成这一块,没人比你更稳妥。”
何顺意也道:“我和显宗这次回香港,要开拓,我们也担心最后功败垂成,那回来后,至少远大的金字招牌还在,青箐,这个重担,我们只放心交给你。”
聂青箐能力怎么样,都是别人评价的,但胆子,她自己知道有多大。
她绞着十指,跃跃欲试:“那既然你们这样说,我就试试,不敢讲远大每年增长多少,这块金字招牌在我手上,绝对不会抹黑,交还给你们的时候,它依旧金光灿灿。”
-----------------------
作者有话说:祝大家中秋节快乐,本章掉落小红包
第64章
聂青箐感觉自己太莽撞了,没问过宋照,就答应了,兴奋过后,她自己又没底,人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托付给她,一个公司的前途呀,关系那么多人吃饭,她能做的好吗?
聂青箐回家后没心思做饭,等着宋照回来,这先斩后奏,不知道宋照会怎么说,可她当时很想试试,现在依旧想试试。
她还没想好和宋照怎么说,他就回来了,听到开门声,她忙跑快几步,到门口迎他,问道:“你今天下班这么早?”
宋照换了鞋,关上门,看了看她的表情,还好,应该没什么太大的事。
他笑道:“你去何律师那一天了,没个电话,我猜测是有大事儿,就早早的回来等你,没想到你比我还早,何律师跟你说的什么事儿?”
“大事儿,而且我还答应了,只差签合同了!”
聂青箐这会怪内疚的:“这次没跟你商量,我就决定了下来,太冲动了。”
那肯定是好事,她才迫不及待答应下来,“我看你这表情,像是高兴坏了,又像是吓坏了,到底是什么事儿?”
聂青箐问:“那你猜是高兴的事儿,还是吓坏的事呢?”
宋照说:“只要不是让你去香港,对我来说,那就是好事儿。”
“不是,何律师和小钟先生是要去香港的,他们没让我去,反而叫我挑起远大的担子,我这冷风一吹,清醒了,怕自己接不起来。”
这是个好事儿,没什么可担忧的,宋照放心了。
他说:“何律师不会让你做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她能把远大交给你管理,对你的期待应该做过规划吧?”
……
宋照猜的真准,何律师说让她管理远大,不会给她定超额的任务,定下来的,一定是她能完成的。
今天之所以在何律师那呆了一天,是等她起草任职协议书,她忙拿出来,给宋照看。
“何律师说,第一个任期三年,远大每年的增长率只要达到30%,三年任期之后,我这份占股12%的股份协议,就生效了,哪怕之后我不在远大做事,每年也能分到股份。”
有这么大的好事情?提的要求还不高,按照目前的行业发展预期,趁着风口势头,每年递增30%,在宋照看来,几乎没有压力。
他过了一遍合同协议,没有陷阱、没有隐患,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宋照问:“你是担心完不成增长目标?”
聂青箐点头:“我心里没有计划,这会一团乱麻,让我做事情行,但要让我做计划,不是我擅长的事情呀。”
宋照有点明白何律师跟小钟先生的心思,青箐不擅长,他擅长,他不可能不帮着青箐,把这三年做好。
宋照说:“如果你只是担心经营方面,那不要紧,我来帮你做一些辅助工作,计划书对我来说,是每周都在做、都在调整的事情,不算工作量。”
怎么能不算呢?计划书要调查市场、要评估企业条件,宋照要帮她,会增加很多工作量。
她忙说:“你电器厂很忙很累了,还不拿远大的工资,干嘛多揽一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