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92 矿场家属院_分节阅读_第48节
小说作者:陶南烛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257 KB   上传时间:2025-10-18 20:43:49

  选拔当天,陶华是最后一个上场的。

  前面已经有了好几个表现极为出色的演员,尤其是团里公认的台柱子吕师姐,表演得尤为精彩。

  压力如山般压来,陶华深吸一口气,对自己说:“就把这当成最后一场戏来演。”

  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陶华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音调都恰到好处。

  当她唱到“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时,眼中迸发出的光芒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陶华终于拿到了“穆桂英”的角色。

  确定消息的那天,她在练功房里坐了好久,看着镜中那个满头大汗、浑身湿透的自己,泪流满面。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新手,陶华能拿到现在这成绩不可谓不辛苦。

  陶冠泽听着女儿的叙述,脸上的表情由严肃渐趋缓和,最后化作一声长叹:“既然取得了这样的成绩,那就好好干吧。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骄傲自满。”

  这一刻,五年来压在陶华心上的大石终于落地。

  日历一页页翻过,转眼间便迈入了二零零一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在经过长达十五年的艰苦谈判后,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这一消息像一阵强劲的东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悄然改变着无数普通人的生活。

  最直观的变化之一,便是街上跑的汽车渐渐多了起来。随着进口关税的下调和一些政策的放开,以往令人望而却步的小轿车,开始以更亲民的价格进入市场。

  陶振也顺应潮流,买了辆通用别克赛欧,把楼诚羡慕得不行,围着新车转了好几圈而,啧啧称赞:“老陶,行啊!鸟枪换炮了!”

  连沉默寡言的宋玉也忍不住开口问了句:“这车真漂亮,得不少钱吧?”

  陶振眼里的得意藏不住,嘴上却谦虚着:“代步工具,就是个代步工具,这不是生活需要嘛,有辆车方便点。”

  他拉开车门,对站在门口的陶冠泽说:“爸,上来坐坐不?感受感受?”

  陶冠泽连连摆手,心有余悸地后退两步:“不了不了。”

  他早就感受过了,可不想再吐一回。

  陶忠忍不住好奇,坐进了驾驶位。

  他摸了模柔软的车座,又摆出驾驶姿势,手握方向盘,兴奋地道:“哥,这车开着感觉真不错,等以后我也买一辆。”

  陶振靠在车窗边,摇摇头:“买车不着急,你们还是先考虑买房吧。我可告诉你,房价现在稳步上涨中,后面还得暴涨。”

  这话倒是提醒了一旁的姚安,她最近也听办公室同事议论过房价要涨的消息,一直放在心上。现下听陶振这么一说,买房的心思更活络了。

  晚上躺在床上,姚安便和陶忠商量起来。

  陶忠自从结了婚,对姚安几乎是言听计从,觉得她说什么都对。

  接下来的几个周末,小两口跑遍了城里新开的几个楼盘,最终看中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三居室,虽然位置偏了点,但户型方正,采光也好。

  就这样,在千禧之初的浪潮中,这个小家庭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陶忠和姚安签约的当天,陶乐迎成功通过选拔,将要代表市里征战省里的匹克球比赛。

  这次比赛,陶乐迎要参加单打和双打两个项目,压力不小。

  双打搭档是同校的陈晓,两个人配合了快半年,虽说有了一定的默契,但面对省里各地的高手,心里还是没底。

  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陶乐迎给自己加了码,别人练两个小时,她就练三个小时,有时候练到手臂酸痛得抬不起来,手指也因为长时间握拍而发麻,可她咬咬牙,揉一揉胳膊,又继续练,直到把作为搭档的陈晓练得趴在地上不想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距离比赛越来越近,陶乐迎的训练强度也越来越大,连周六周日也都从早练到晚。

  渐渐地,张教练发现了不对劲,陶乐迎在接球时,好几次都慢了半拍,以往精准的落点,也出现了偏差。

  “停!”张教练吹响哨子,走到场边,“乐迎,你今天状态不对。是不是太累了?”

  陶乐迎抹了把脸上的汗,摇摇头:“教练,我没事,可能就是还没活动开。”

  但随后的训练中,她的失误越来越多。一个本该轻松接住的球,她却扑了个空。

  张教练立刻叫停了训练,把她叫到一边:“你最近练得太狠了,身体已经发出警告了。今天回去好好休息,明天放你一天假,调整状态。”

  陶乐迎拿着假条,心里却犯了嘀咕:休息一天,就少了一天的训练时间,要是对手们都在拼命练习,自己不就落后了吗?

  她在家躺了半天,越躺越心慌。

  “不行,我不能就这么闲着。” 陶乐迎一个鲤鱼打挺,拿起球拍,去了宋家。

  宋尚德看到陶乐迎手里的球拍,不用她开口,就明白了她的来意。

  他正闲的慌呢,立刻陪着陶乐迎去活动室前面的场地,打了两局。

  可只打了两局,宋尚德就累趴下了,换上了宋远舟。

  宋远舟的球技虽已不如陶乐迎,但仗着年轻体力好,两人打起来也是精彩纷呈的。

  先是几个坐在石凳上聊天的老奶奶,好奇地凑过来看:“这小姑娘打得真好啊,动作真灵活。”

  “小伙子也不错。”

  下班的青年和中年男女也被两人吸引,停下脚步,围在旁边呐喊助威:“好球!”

第59章

  陶乐迎攥着匹克球拍站在场地里,白色的运动发带把她额前的碎发捋了上去,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亮晶晶的眼睛。

  对面的宋远舟刚将球抛起,陶乐迎便已迅速移动脚步,精准预判落点,提前到位。

  她左脚向前踏出半步,双膝弯曲,身体重心下沉,右手持拍向后引至肩后,上身微微扭转蓄力,就在球弹至最高点的刹那,她腰腹猛地发力,带动身体旋转,“啪”得一声脆响,匹克球直窜对面死角。

  这一记正手抽杀又快又准,带着强烈的上旋,落地后急速向外弹出。

  宋远舟急忙向右飞身扑救,球拍竭力伸出,却仍慢了半拍,只能眼看着球砸在边线内,弹出老远。

  他撑着膝盖站起身,无奈地笑着摇头:“乐迎,你这正手抽杀也太狠了吧?友谊赛而已,让让我不行吗?”

  陶乐迎扬了扬下巴,脸上带着一丝小得意:“让你了啊,刚才那球我已经收着力了。”

  宋远舟: ……行吧……

  差距小会嫉妒,差距大只有钦佩了。

  作为业余爱好者的宋远舟陪着陶乐迎打了十几个回合后,主动申请“休战”,转身去旁边小卖部买水。

  等他拿着两瓶水回来时,远远看见一个穿着灰色运动装的中年男人正和陶乐迎说着什么,两人简短交谈了几句,男人便点点头离开了。

  宋远舟不由得加快脚步走上前,自然地拧开一瓶水的瓶盖,又稍稍回拧一些,随后递给陶乐迎,望向那人离开的方向,问道:“刚才那是谁?好像没见过。”

  陶乐迎接过水,回道:“不认识,挺奇怪的一个人,上来就问我几岁了,在哪个学校读书。”

  “你说了?”宋远舟微微蹙眉。

  陶乐迎狡黠道:“随便编了个年纪和校名搪塞过去了。”

  她仰头喝了一大口水,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突然从她身后炸了出来:“陶!乐!迎!”

  “噗——”陶乐迎吓得一口水全喷了出来,呛得直咳嗽。

  她惊慌地回头,只见张教练黑着一张脸,大步走过来:“我不是让你这周末好好休息,不准加练吗?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你的身体还要不要了?”

  陶乐迎心虚地缩了缩脖子,没敢接话。

  张教练看着眼前的爱徒,真是百感交集:碰上偷懒耍滑的学生他发愁,可碰上这种训练起来不要命的,他更是愁上加愁!

  好在随后几天,陶乐迎的训练状态持续提升,她和陈晓的双打配合也越来越默契,两人的轮转、补位行云流水,往往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图。

  陶乐迎的单打技巧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她的进攻更加犀利多变,防守更加稳健扎实,尤其是在多拍相持中,她会更耐心地寻找机会。

  省匹克球锦标赛的日子在期待中如期而至。巨大的综合性体育馆内人声鼎沸,来自全省各地的青年才俊们身着各色队服,个个眼神锐利,摩拳擦掌。

  首先进行的是双打比赛。

  陶乐迎和陈晓一路过关斩将,连胜强敌,最终杀入决赛,与来自东吴体校的强劲组合,孙佳和王萌,争夺冠军。

  哨声一响,孙佳就干脆利落地把球抛向空中,一记势大力沉、角度刁钻的发球直扑陈晓的反手内角。

  陈晓赶紧侧身扑救,球拍勉强碰到球,却没能控制好力度与角度,回出一个又高又慢的“菜球”。

  网前的王萌早已伺机而动,见状毫不留情,迎上前一记干净利落的截击,将球狠狠砸向陈晓脚边的空档。

  陈晓再想救,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球二次落地。

  “一比零!”裁判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场馆。

  观众席上响起一阵惊叹:“孙佳的发球也太凶了!”

  张教练坐在场边,焦躁地扣着手指,面色凝重。

  他赛前研究过东吴的这对组合,深知她们极其擅长“发接发快攻”体系,却没想到对方一开局就如此强势地施加压力。

  接下来的几分钟,几乎成了东吴队的进攻演练。

  孙佳的发球变幻莫测,时而压制反手,时而偷袭正手。

  王萌的网前防守密不透风,只要陶陈二人的回球质量稍有不佳,露出一丝缝隙,她便能迅速上前施压,打出致命一击。

  连续失分下,陈晓明显开始慌乱,击球时手腕发紧,几次出现非受迫性失误,脚步也变得凌乱,本该由她守护的右半场区域屡现漏洞。

  “八比一!”当裁判报出这个比分时,陈晓手中的球拍几乎脱手。

  她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眼神里满是慌乱,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场间休息的三十秒,陶乐迎一把拉住呼吸还未平复的陈晓,快速退到场地边缘。

  “别慌!稳住!”陶乐迎语速极快,“她们就靠发球和前三板的抢攻,然后快速上网压迫。我们不能让她们舒服地站在非截击区边上打截击。”

  “接下来,我们所有的回球,无论是接发球还是相持,都尽量把落点打深,瞄准底线,把她们压在后场,让她们起高球,别给她们直接上网截击的机会。”

  她进一步细化战术,凑近陈晓低声道:“可以趁机用平抽打向她们两人之间的中场过渡区。那个位置会让她们犹豫,逼她们后退处理低平球。只要她们后退一步,网前的优势就没了。”

  她紧盯着陈晓的眼睛:“只要看到她们任何一个人有向前冲、想要抢占网前的意图,别犹豫,尽可能地挑一个又高又深的后场高吊球,把场上的空间拉开,创造出进攻机会。”

  陈晓看着陶乐迎冷静而充满战意的眼睛,听着她条理清晰的战术布置,原本因为连续失分而怦怦直跳的心慢慢沉静下来。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重新攥紧了手中的球拍,深吸一口气,应道:“明白!”

  站在场边的张教练,看到陶乐迎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迅速抓住问题本质,并向队友清晰地布置了针对性战术,他原本因局势不利而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了一些。

  看台上,那位曾与陶乐迎交谈的灰衣男子也正默默关注着场上的局势变化,他拿起水瓶喝了一口水,眼中流露出几分期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92 矿场家属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