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92 矿场家属院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陶南烛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257 KB   上传时间:2025-10-18 20:43:49

  只一眼,她就惊住了。

  柔和的灯光下,她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画作,此刻正一幅幅地挂在墙上,静静地接受着人们的注目。

  蓝色的衬布将她笔下那些矿工兄弟黝黑的面庞、刚毅的线条、还有眼底深处那簇不灭的光,衬托得如此鲜明而生动,好像下一秒他们就要从画布上走下来。

  每一幅画下面都贴着工整的红色标签,上面的字体,她很熟悉,是她老伴儿陶冠泽写的。

  狭小的空间里挤满了人,有不少她熟悉的街坊邻居,也有一些她不认识的陌生人。

  人们低声交谈着,指点着,目光在一幅幅画作上流连忘返。

  她看到有人在一幅画前驻足良久,抬手悄悄抹了下眼角。

  看到两个老工友站在另一幅画前,激动地比划着,仿佛在回忆画中的场景。

  她看到了刚拆了石膏的陶忠和陶振正同几位穿着旧工装的朋友说话。

  看到陶冠泽口沫横飞地讲解:“这幅啊,画的是井下刚交接班的时候……我老伴为了画这个光影效果,琢磨了好几个晚上……”

  她看到了穿梭在人群里,轻声提醒着追逐打闹的孩子们“小声点,好好看画”的单言和王兰。

  她看到了宋尚德、宋玉、楼诚、姚安……

  她还看到了理发店的老张师傅,喜欢下棋的老赵,小卖部的老李头、居委会的杨大姐……

  陈逸凝下意识地用手捂住了嘴,眼眶瞬间就红了,视线也变得模糊,她好像置身于一场不敢奢望的梦中。

  舒美英把陈逸凝拉进展厅中央,交谈声瞬间从四面八方涌入她的耳朵。

  这些绝大多数一辈子都没进过真正的美术馆,不懂什么印象派、抽象派,更说不出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些名词的人们,此刻正真诚地围在陈逸凝的画作前,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着最真实的感受。

  “你看这矿灯照出来的光,这汗珠子从脸上淌下来的样子,就跟真的一样,好像都能感觉到井下的热气。”一个老矿工指着画中的细节,对身旁的人说。

  “凝姨真是神了!把咱矿工的那个劲儿,那个魂儿都给画出来了!”一个年轻些的矿工忍不住赞叹。

  “看着这些画,心里头咋又酸又暖和的呢……”

  “这画的是井口罐笼吧?让我想起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了……”

  在这些真诚的赞美声中,一位穿着整洁的灰色中山装,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子显得格外不同。

  他从一开始就看得出奇的专注和投入,几乎在每一幅画前都停留很长时间,时而凑得很近,细看笔触和色彩的运用,时而退后几步,远观整体的构图和气韵,不时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最后,他目光扫视一圈,等人群稍稍散去一些后,他径直走到被几个老邻居围着的陈逸凝面前,礼貌地开口问道:“您好,冒昧打扰。请问,您就是这些画作的作者,陈逸凝老师吗?”

  陈逸凝看着这个陌生人,点了点头。

  男子从中山装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简洁的名片,双手递了过来:“您好,陈老师。敝姓林,林志成。我是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下属《群众艺术》杂志社的美术编辑。”

  “这次正好到咱们矿区来采风,收集一些工人阶级题材的创作素材,很偶然地在宣传栏看到了海报,就冒昧前来参观学习。您的这些作品,水平非常高,让我非常感动和震撼!”

  林编辑推了推眼镜,继续道:“您的这些画作,不仅技法扎实深厚,造型准确,更难得的是,它们充满了极其深厚的生活气息和真挚灼热的情感力量。”

  他顿了顿,终于说到了重点:“我们杂志社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一期重点专题,就是反映改革开放新时代下工人阶级精神风貌和奉献精神的。不知您是否愿意选择其中的两到三幅作品授权给我们,在我们下一期的《群众艺术》杂志上发表?我们会支付您相应的稿酬。”

  这番话让众人惊喜地睁大了眼睛。

  但林编辑的话还没完,他稍稍提高了声音,继续说道:“而且,我们省文联呢,偶尔也会协助一些像您这样有显著潜力并且扎根基层的优秀作者。我们可以给您在省城联系一些正规且条件更好的小型展览空间,帮您做一些推介活动。如果您本人有兴趣,或许……我们可以进一步详细谈谈?”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陈逸凝,脸上写满了喜悦和激动。

  梦想或许会暂时被冰冷的现实搁浅,但真诚的努力和温暖的人心,总会汇聚成光,为它重新照亮前进的方向,甚至开启一扇意想不到的、通向更加广阔世界的窗户。

  这么个好机会,陈逸凝自然不会错过。

  就在陈逸凝的艺术生涯迎来意想不到的转机之后,老邻居宋尚德的人生却要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他到了年龄,马上要退休了。

  一九九六年六月,矿区迎来了又一个夏天。

  花开得正盛,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香,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叶,在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万物生长的季节,宋尚德却感觉自己正在枯萎。

  周五下午,矿上为他举办了退休欢送会。

  会议室里挂起了红色横幅,桌上摆着瓜子和水果糖,领导们挨个儿讲着冠冕堂皇的感谢词,同事们鼓掌微笑。

  一切按部就班,恰到好处。

  宋尚德坐在主位上,穿着那件只有重要场合才穿的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朵大红花。

  他勉强笑着,接受着众人的祝福。

  “老宋啊,以后你可就轻松啦,要开始享清福了。”

  “宋科长,以后早上再也听不见你吆喝着点名了,还真有点儿不习惯。”

  “以后就是享受生活的时候了,下下棋、养养花、带带孙子,好好歇歇,多让人羡慕。”

  这些话语在他耳边嗡嗡作响,像夏日的蚊虫,驱之不散。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已经凉透的茶水,喉咙发紧。

  三十八年了。

  他从一个被叫小宋的毛头小子变成了现在的老宋,把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这座矿山。

  现在,一个欢送会把他三十八年的岁月打包送走了。

  欢送会结束后,他独自一人清理着办公桌。

  抽屉里堆满了历年来的工作笔记、报表、奖状。

  他用麻绳仔细捆好那些笔记,手指抚过封面上年份的标记,像是抚摸自己逝去的年华。

  最后离开办公楼时,夕阳正好。

  他站在大门口,回头望了一眼那栋熟悉的建筑,突然感到一阵眩晕。

  明天,这里的一切就都与他无关了。

  回家的路忽然变得很长。

  明明走了几十年,今天却觉得陌生。

  巷子里的孩子们追逐打闹,看到他,礼貌地喊一声“宋爷爷”,就又跑开了。

  他不再是“宋科长”,只是“宋爷爷”了啊……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透,宋尚德就醒了。

  三十八年养成的生物钟顽固地运作着,不管他是否还需要早起。

  他习惯性地坐起身,穿上衣服,坐在堂屋,一时不知道今天能干什么。

  儿媳单言在厨房准备早饭,听见动静探出头来:“爸醒了?再睡会儿吧,又不用上班。”

  这话像一根针,轻轻刺了他一下。

  宋尚德闷声道:“睡不着了。”

  洗漱完毕,他坐在餐桌前,看着熟悉的饭菜,忽然没了胃口。

  宋尚德扒拉着碗里的稀饭,米粒一颗颗数得清楚。

  饭后,宋尚德在屋里转悠了一圈儿,还是不知道干什么。

  “我出去走走。”他喊了一声,没等回应就出了门。

  清晨的矿区活动室外,有不少人在打太极,室内看起来也有两桌下棋的。

  几个相识的退休老同事看见他,招手让他过去。

  “老宋,你也终于解放啦!”前运输科长老孙拍拍他身边的凳子,“来,这儿坐。”

  宋尚德勉强笑笑,坐下看他们下棋。

  “以后天天都能来了。”老孙说,“我们这儿正缺个高手呢。”

  宋尚德心不在焉地看着棋盘,心思却飘远了。

第40章

  他看见门口闪过几个年轻的身影,那是上早班的人。

  曾经,他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宋尚德忽然站起身:“我出去转转。”

  他在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因为神思恍惚,突然撞到了一个行色匆匆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烦躁地“啧”了一声:“老头,看着点路啊,这么一把年纪了,再给你撞散架了我可担待不起。”

  宋尚德被说得过去有些懵,等年轻人已经走远了,他才缓过来,拍了拍肩膀,吐出一句:“你怎么说话呢!”

  他回到家,“砰”地一声关上门,把单言吓了一跳。

  “怎么了这是?”单言问。

  宋尚德不说话,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生着闷气。

  那个年轻人的话在他脑海里回荡:“这么一把年纪了……这么一把年纪了……”

  单言走过来,小心地问:“爸?出去遇到什么事了?”

  “没事!”宋尚德猛地站起身,走进自个儿的房间。

  他坐在书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房间里静得可怕,只有墙上的老式挂钟滴答作响,每一秒都敲在他的心上,脑袋里很是混乱:

  我老了?

  真的不中用了?

  已经成了碍手碍脚、惹人厌烦的老废物了?!

  直到晚饭时分,宋尚德还是没缓过来。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气氛有些沉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92 矿场家属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