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笑道,“这几个月你不会再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尝试朝线上转型。”
的确,线下的店铺暂时办不起来了,虽说可以搬走,可短时间内再难找到这么好的地段,若是随随便便找块地段租了,承担的风险其实也不比线上转型小。一样都要冒险,还不如放手搏一搏,冒着弄潮时代的险,创新总归比守旧有出路。
这几年电商的如火如荼其实已经在祝知微心里形成了潜伏的危机感,她隐隐预感到实体店铺的生意会随着网络发展壮大变得越来越难做。
不过,“没有后顾之忧”实是一个美化过的说法,真实的境况如此狼狈,她既惊异于祝婴宁的乐观与洞见,又对黄俞亮留给她的阴影心有余悸,下意识便先否认:“不行的,就算开了线上店铺,黄俞亮的妻子也可以给我刷差评,她有很多方法搞我,我跑到哪里她就会追到哪里……”
“没关系啊。”她还是那副淡淡的表情,语调也没多少抑扬顿挫,却莫名自带令人信服的能力,“她过来了,我们就想办法解决。”
她没有说出任何精辟到让人耳目一新的道理,没有说你不要给自己预设难题,没有责备她的软弱,她只是简单地说,出了问题我们就想办法解决。
多么普通的一句话,普通到堪称乏味,可祝知微心里的焦躁与恐惧竟然真的被她抚平了,好像世间万般难题,都可以用一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应对过去,所有枝枝蔓蔓最后都能凝缩成大道至简。
她还没彻底回过神,又听祝婴宁以肯定的语气道:“只要你不放弃你的店铺,我一定会帮你。”
**
从祝知微家出来,又搭乘地铁返回许思睿家。
路上祝婴宁本想摸出课本复习下英语单词,结果不巧碰上晚高峰,手都举不起来,更别说背书了。
在地铁上好险没被挤成人干,她挂念着自己的作业和模联比赛,下了地铁便飞奔起来,冲回家里,连饭都没吃,先趴到书桌上学习。
紧赶慢赶将作业赶完,掰着脖子抬头一看,完蛋,十一点零三分。她在先去许思睿房间找他和先去洗澡之间纠结了一瞬,最后诡异地选了先洗澡。
等一切收拾妥当,来到他房门前敲门的时候,里头早就已经没动静了。她不甘心,低头去看他的门缝,缝隙里是黑的,没开灯。
难道真睡了?
祝婴宁简直要抓狂,但她的良知又不允许她在别人睡下后还残忍地将人叫起来,只好唉声叹气离开。
门后,许思睿听到她的脚步声逐渐远去,松了口气,闷在被子里继续偷玩手机。
这种惊险刺激的感觉十岁以后就没再体验过了,他没想到自己都高中了居然还得做贼一
样装睡。
玩了一会儿,外头客厅的灯却没有如他所想熄灭,相反,外头还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声音,听得出她极力在控制动静,不想吵醒已经“睡着”的他和许正康。
她在干什么?
这问题很快有了答案,因为有些东西的声音是没法掩盖的,比如煤气灶点燃的响动。
他突然想起她回家到现在还没有吃饭。
有时候,人的心软就是这样没有道理。
一次心软,次次心软,满盘皆输。
他起身打开了房门。
**
冰箱里放着钟点工阿姨采购来的面条,上次还没料理完,剩下双人份,祝婴宁将这堆面条平均分成两半,取了其中一份,又找出颗鸡蛋,打算做点鸡蛋酱油面汤随便对付一下肠胃。
转过身,许思睿就靠在餐桌旁。
她愣住了,过了几秒,才呆呆问:“……原来你没睡啊?”
他含糊地“嗯”了一声,面不改色撒谎:“刚刚睡了一小会儿,现在睡不着了。”
扯完谎,还要挑剔地点评一下她手里的食材,“你就吃这种没营养的东西?”
“鸡蛋很有营养的。”她为鸡蛋正名。
许思睿嗤之以鼻,摸出手机,低头摆弄起来:“省省吧,我给你弄点吃的。”
必须承认,有那么一秒,祝婴宁确实误以为许思睿要下厨给她做点什么有营养的东西,毕竟他的话太容易叫人误解了,他的举动也很有歧义,低头摆弄手机就像在查菜谱,她差点感动得要说一句“天哪,这太麻烦你了”,结果话还没出口,就看到他把手机举到耳边,说:“对,1601,还是跟以前一样送份A套餐过来。”
“……”
好吧,原来是点外卖。
**
点完外卖,许思睿放下手机,看向还拿着鸡蛋面条傻站在厨房门口的祝婴宁,下巴抬了抬:“怎么?你不是说要讨论下比赛的事?”
“哦,对!”她回过神,把鸡蛋和面条放回冰箱里,又回厨房把煤气灶关掉,再次变得活力满满,“走吧,我们去你房间。”
今天放学前把报名表交给洪青阳的时候,洪青阳给了她一个网址,跟她说后续的国家分派、背景资料和比赛规则都会在网站上放出来,让她尽早登录网站熟悉一下比赛议题。
家里只有许思睿房间里才有电脑,他的卧室就此被征用了。
祝婴宁坐在他的椅子上登录网站,输入账号密码后,弹出来的就是比赛议题和他们被随机分配到的国家,底下还有个BackgroundGuide的附加文件。
她随意往国家上面一扫——希腊。
嗯,还行,起码不是她不认识的国家。
再瞄了眼议题,她瞬间石化了。
TheGlobalDebtCrisisandtheReformofthe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全球债务危机与IMF改革).
……等等。
等等等等。
这是什么?!
怎么跟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报名的时候,洪青阳说过模联比赛的议题基本都超出课内所学,他举了几个例子,什么“碳排放和全球气候变暖”,“海洋白色污染与环境系统整治”。当时祝婴宁在讲台下听着,觉得这些议题虽然确实不在课本范畴,但都是些较为简单和大众的议题,不算难理解。
可是,为什么议题会涉及金融知识?别说IMF改革了,她甚至连全球债务危机是什么都不太了解。
“许思睿……”她哭丧着脸看向身后。
许思睿单臂撑着桌面,另一只手搭在她的椅背上,目光同样落于电脑屏幕,脸上表情却不像她那么慌张,反而很是淡定。听到她的声音,他才悠悠转眸,居高临下俯视着她,嘴角扬起一个戏谑与玩笑掺半的弧度:“怕了?现在退赛还来得及。”
-----------------------
作者有话说:今天只有一更orz
由于白天还有工作,基本都是抽空码字,连续双更一段时间以后这两天我终于喜提颈椎病了TT
对不起我是一个非常脆皮的人类…
所以接下来几天可能偶尔会出现单更双更交替进行的情况
等我调整好状态会继续双更的[求求你了]
第110章 挺可爱的
退赛是不可能退赛的,祝婴宁调整好心情,鼓起勇气点开附加文件,然后再度受到暴击。
BackgroundGuide里密密麻麻全是她看不懂的专业术语,她粗略估算了一下,认识的单词不超过50%,光是把那些专业术语翻译成她能懂的中文都是项浩大工程。
2012年,AI尚未横空出世,翻译大段英文最快捷的方式也只是手动复制粘贴到翻译器里。
在此之前,祝婴宁对城乡的教育差距虽然有明确认知,但从未像现在这样深刻。她滑动鼠标,不死心地又看了几页,回头问许思睿:“你能看懂多少?”
“七八成吧。”他说,“五岁开始我妈就给我请一对一的英语外教了,这种模联比赛我小学参加过。”
“我讨厌你。”
“谢谢。”
许思睿臭屁地接受她的妒忌。
她忿忿将头扭回去,盯着电脑屏幕,一时不知如何下手。
一个个查阅不懂的单词?未免太费时间,这份BackgroundGuide一共有四十页,一个个查能从现在查到地球毁灭。复制一大段丢到翻译器里或者直接用WPS内置的翻译倒是省时间,但她怀疑这个做法对比赛是否有益处,毕竟比赛全程英文,中文最多在比赛里起辅助理解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她认为自己最好在这几天建立起直接阅读英文文本的习惯和思维,不要过度依赖母语。
看她愁眉不展,甚至无意识想要往嘴里塞指甲盖,他觉得好笑,伸手用弹脑瓜崩的方式在她颊侧轻弹一下,说:“有这么难吗?用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方式做它就好了。”
一句话醍醐灌顶。
她放下险些命丧黄泉的指甲,眸光熠熠:“啊!许思睿,你是天才。”
他哼了哼:“刚才不还说讨厌我?”
“那是我嘴瓢了。”她勇于颠倒是非黑白,本来想狡辩道“我说的是我喜欢你”,但又觉得这句话说出来哪哪都显得古怪,于是及时刹住车,转而开始分配任务,“书房里是不是有台打印机?我们把背景资料打印下来吧,我负责前二十页,你负责后二十页,把主要内容梳理出来,整理成思维导图,可以吗?”
她说这话时眼睛定定地注视他,让许思睿想说不可以都没办法。他走去书房,搬来打印机,将打印机连接到笔记本电脑上,做完这一切,也没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变得像条狗一样听话。
打印这份资料成功耗光了墨盒里残余的墨水,她把厚厚的资料一分为二,简单装订起来,将后面二十页交给他,自己拿了前二十页。
许思睿内心已经接受了,嘴上却还要挣扎一下:“今天都这么晚了,明天再弄吧,又不差这一时半会。”
“我们下周五就要开始比赛了,周一到周四要上课,肯定没什么时间准备,真正的准备时间只有周末这两天以及今天晚上。”她解释。
解释完,拍了拍他的肩膀,一本正经地说,“我们一起加油吧?”
他想说你哄幼儿园小朋友啊,我又不是那种爱守在CCTV-14前看红果果绿泡泡的儿童,脸却不争气地晕出薄红,携着打印的资料坐到了自己床上,展开床上书桌,闷头干起活来。
卧室里一时只能听到刷刷的写字声和翻书声。
她待在他卧室的事实让许思睿有点心猿意马,每看两三页,眼神就像磁石的北极飘往南极那样朝她身上飘。他发现她果
然聪明地没有看一句就查一下句子里陌生单词的中文释义,听到他说可以用做阅读理解的方式对待BackgroundGuide,便一气呵成地阅读,边读边用A、B、C、D等字母取代长又复杂的专业术语。一开始弄不懂这些专业术语是什么意思也不要紧,出现的频次高了,结合上下文语境,总归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从生疏到熟练,她读得越来越顺畅,右手在草稿纸上飞快划拉着思维导图。
许思睿收回视线,集中注意力于眼前的资料。
他向来奉行一种省力的人生,学习当然也图省力,一句句钻研是不可能的,比起逐字逐句阅读,他更喜欢抓大放小,看文本前先看大小标题,了解这段在讲什么,再到段落里捕捉中心句,凭借这些主旨句先将思维导图的总体框架打出来,再自行判断一下哪部分比较重要,最后折返回去,细致地看一看重要段落的内容。
由于本身课外单词的积累量就比她广,以及学习方法使然,他比她早完成,放下笔的时候,祝婴宁仍旧托着下颌在纸上写着什么。
“你那边还剩多少?分些给我吧。”
“不用了,就三四页而已。”她把前面已经看完的十几页资料和已经做好的那部分思维导图递给他,“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修改的。”
许思睿翻阅起来,边看边评价:“你写得很细。”
尤其是思维导图,比他的详细多了,井井有条,逻辑缜密,初中生来都能看懂个大概。
他阅读完她整理过的那十几页资料,这时她刚好也解决了最后三四页,举高手臂伸了个懒腰,问他外卖到了没有。
“我刚刚拿进来放餐桌上了。”
“嗯,那我先去外面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