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为是林总监终于解决完他的事下来了,当即朝电梯的方向看了过去。
走出来的确实是林总监,不过他是侧身走出来的,伸手比了个礼让的姿势,而被他如此恭恭敬敬“让”出来的那个人肩宽腿长,一双笔直俊秀的长腿包裹在黑色西装裤里,和沉闷古板的大厅格格不入。
祝婴宁顺着他的皮鞋和西装裤朝上看,目光在触及到他的脸时猛然一滞。
-----------------------
作者有话说:许three就这样骚.包地登场……
不是霸总()被称为贵客另有原因。
-
这章又是二章并成一章,6000字,今晚十点半没有更新了。
第170章 好久不见
他长得很有攻击性,这是祝婴宁早就知道的事情。
在她认识的那么多人里,许思睿是最当得起“美人”这个称号的人。其他人当然也都美得各具特色,可都没有他这种精雕细琢的美感。以前朝夕相处,这股美还能随着一次次照面被她习以为常,但现在隔了这么久没见,她不确定她此刻感受到的冲击是因为他们分别太久,她对他的脸陌生了,还是因为他真的比以前更漂亮了。
他从电梯里走出来,脸小头小,比例好得惊人,单看身子骨的架势都比普通人优越一大截。巴掌大的脸上睫如乌瀑,鼻如悬崖,唇如点朱,每一种颜色都泾渭分明,浓烈到没有化妆也自带色彩。
他转了转眼珠,目光平淡地扫过她的脸,连半秒的停留都没有就若无其事地别开了,似乎并没有认出她。相较之下,她疑惑地愣在原地,右手食指还傻里傻气地点在电话簿那一栏栏手机号码上,看起来格外傻。
林总监带着许思睿从她身边走过去,擦肩而过时,隐蔽地朝她点了点头,让她们继续再等待片刻,等他处理好了这边的事情再腾出空来接待她们。
已经与她擦肩而过的许思睿却因他的絮絮低语停下了脚步,回头问:“林总监,这是你的客人?”
他说这话时没有看她,目光专注地盯着林总监,只留给她一个充满距离感的侧脸。
林总监嗫嚅道:“……是,她们说自己是某个村的干部,来我们这儿参观的。”
“参观什么?”
“呃……”林总监可能没想到许思睿会在这种细枝末节上刨根究底,沉吟半晌,才说,“参观我们这里的养殖场,她们说她们村正在进行特色猪种养殖,未来跟我们可能存在合作空间。”
许思睿意味不明地“哦”了一声。
祝婴宁觉得这是个插入话题的好机会,因为许思睿看起来已经要离开了,不像是还需要谈正事的样子。既然他给她起了个好头,那她也没必要再被动地坐以待毙,于是顺势掏出手机就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自己村的养殖情况。
“是的林总监,这是我们本地猪的营养成分分析,是省研究院的检查结果,绝对权威,我们那的猪肉在营养价值和口感上都有望和嵊县花猪等知名高端猪肉一较高下,您看这一栏……您再看看我们当地独特的养殖方式和这些猪种……”
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介绍,还给他看了她们党群服务中心的合照,证明自己不是骗子。林总监先是愣了一下,被她这记直球打得有些愣神,被动听了几句以后,才慢慢将她讲的内容听进去了,眼神逐渐认真起来。
“你们现在的养殖规模呢?有照片吗?”听完她的介绍,他问。
这就涉及到她们当前的短板了,也是她们此次前来取经的主要原因,骗人没必要,对方比她们有经验多了,肚子里有没有墨水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可是也不能直说“其实我们还没建养殖场”,这听起来也太不靠谱了。
祝婴宁紧急开动脑筋,最后选了个折中的说法,说她们联合了村里十一户态度积极的养猪农户,目前正在试点建立小规模养殖场,预计某月某日便可竣工,正式启动集体养殖。
她在这里玩了个略显缺德的文字游戏,说的是联合了村里“十一户态度积极的养猪农户”,却没有直言她们村和周围的村庄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只有十一户人家在养猪。
林总监果然以为这十一户只是从所有养猪农户里抽样出来的,目的在于试点,筛选条件在于他们更加“态度积极”。他点了点头,评价道:“那你们起步很晚啊。”
却没有评点她们的养殖规模。
祝婴宁知道这一茬勉强算是混过去了,和同样冒虚汗的沈霏对了个眼神,继续问林总监:“那林总监,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参观呢?现在能去吗?”
林总监这才想起被自己晾在一旁的许思睿,大惊:“不好意思,小许董,我先送您出去吧。”
小许董?
祝婴宁被这个称呼惊了一下。
虽然这几年没怎么和许思睿见面,可她多多少少也从周天晴口中听闻过许思睿的近况,知道他本科期间成立了一个游戏工作室,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怎么就突然跨步到“董”的阶段了?
她这边正满腹疑窦,那边许思睿却没有马上迈步,反而对林总监说:“不用,去养殖场看看。”
“啊?”林总监又懵了片刻,不知道许思睿今天怎么突然对他们的养猪业务这么感兴趣,但在场的几个人全都直直看着他,他不表态也不行,只能掏出手机,说,“行,那我联系一下场长。”
他走开到一边拨打电话,事已至此,祝婴宁不可能还看不出许思睿在帮她。既然帮她,那必然是认出了她。她琢磨着是不是要上前补个招呼。
可是现在已经错过了刚见面那会儿打招呼的时机,再突然补个招呼,好像显得有些生硬。而且许思睿看起来也完全没有要和她打招呼的意思,他低头用自己的手机发送信息,修长的手指在屏幕上动得飞快,看起来非常忙。
她想了想,还是决定不打扰他工作了。
过了一会儿,林总监打完电话,走过来对他们说:“走吧,交代好了,去一号养殖场看看。”
沈霏这才小跑到祝婴宁身边,贴着她的胳膊走,低声对她说:“还好还好,我还以为今天参观不成了呢……队长,这人谁啊,为什么突然帮我们?”
祝婴宁不知道该怎么说,索性摇了摇头,不回答了。
林总监在前面带路,她和沈霏跟在林总监后头听他有一搭没一搭同她们介绍公司情况,许思睿则懒洋洋地落在最后。
进入一号养殖场前,有个谢顶的男人从里面迎了出来,接替了林总监的工作,自我介绍说他姓曾,是这里的场长,接下来由他领他们参观。他带她们到消毒区消毒淋浴,并更换专用的一次性防护服。
一次性防护服是连体的,通体雪白,穿起来像《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她们戴上口罩,场长甚至还给了她们每人一个护目镜。沈霏本身就有眼镜,吃力地将眼镜藏在护目镜后,发誓说以后一定要换成隐形眼镜再来出差。
互相帮对方穿完防护服,祝婴宁不经意间朝许思睿那个方向看过去,发现他已经自行将防护服换好了。
臃肿的防护服穿在他身上却一点都不显得臃肿,也许是因为他身高够高,把防护服抻开了。她默默感慨上帝不公,收回视线,转身跟上场长的步伐。
不同于村里随意圈起来的猪舍,这里的一切都实现了规范化和自动化,猪舍里安了温控和通风系统,不仅可以调节温度,还可以根据猪的生长环境调节湿度,就连喂食也靠自动化喂食系统每日定点投放。
她和沈霏看得啧啧称奇,虽然目前她们的村庄还用不上这么高端的科技,但是这种大公司的规范化养殖还是给她提供了不少新思路,尤其是防疫这一块,祝婴宁深深意识到村里的养猪防疫思想还非常落后,这是需要重点提高的。
场长带着她们一个个环节顺下来,还详细介绍了猪粪的处理模式。他们利用猪粪制造有机肥,出售给园林花草商家,堪称物尽其用。猪肉产品同样五花八门,除了新鲜猪肉,他们也售卖肉松、肉干以及猪肉脯。
听到最后,她彻底忘记了许思睿的存在,只恨自己不能多长个脑子,把今天看到的、听到的知识通通背下来。
参观过程无疑是枯燥的,但她们抱着目的过来,又高度集中注意力,时间倒是过得飞快。
完整地参观完所有工序,天已经黑透了,场长留他们在他们食堂吃饭,说可以实际感受下他们生产的猪肉。
祝婴宁刚想答应,就听到身后传来道声音:“不了。”
她这才想起许思睿,回头看他。
此时他们都已经脱掉了防护服,也许是在防护服里闷久了,他鬓角有些湿,唇色也被熏得越发昳丽,垂眸闲闲地瞭了她一眼,对场长说:“我们去外面吃就好。”
场长一直以为他们不认识,毕竟一路走来,他们互相之间连个对视都没有,更别提对话。然而此刻窥听许思睿的话音,他们好像又是认识的。虽然一头雾水,可场长毕竟是老江湖,呵呵一笑:“行嘞,那我就不强留你们了。”
祝婴宁疑惑地看了许思睿一眼,他却已经别开视线不看她了。她向场长道了谢,感谢他今天拨冗带她们参观,又打电话给林总监,告知她们将要离开,说了一番下次有机会一定认真来谈合作的套话,这才离开基地。
来到基地外的空地,沈霏看了眼走在前面的许思睿,低声问祝婴宁:“队长……什么意思,他认识你?”
再不承认就显得没意思了,祝婴宁点了点头:“嗯,刚刚太匆忙,没来得及向你介绍,其实他是我好久不见的一个朋友。”
第171章 柠檬水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许思睿回了回头,但回到一半就把头扭回去了。
祝婴宁本想更进一步向沈霏介绍许思睿,结果沈霏说:“那你们久未见面,是不是得一起吃顿饭?我就不和你们一起了吧,有点尴尬。”
“没事呀。”她说,“我去跟他说一声,他应该不会介意的,总不能我们两个去吃然后丢下你一个人。”
沈霏摇头如拨浪鼓:“不了,我怕生,这种场合对我来说太折磨了,我去酒店随便吃点就行,你要是不放心,我到酒店给你说一声。”
她说着就低头用手机叫车了,祝婴宁拿她没办法,只能让沈霏把滴滴行程共享给她。
沈霏的车到得很快,车甫一停稳,她就迫不及待地扑了过去,像是背后有鬼在追一样。许思睿见状,终于同祝婴宁说了今天见面以来的第一句话:“你朋友这就走了?”
“嗯,对。”祝婴宁点点头,“她先回酒店了。”
话音落地,沈霏的车也开走了,气氛不知为何变得尴尬起来。
祝婴宁看向他,主动开口:“我们找个地方一起吃顿饭吗?我请你。”边说边低头叫车,定位到离这最近的商圈。
许思睿说:“我来叫车吧。”
他也低头摆弄手机,然而好巧不巧,附近几公里最后一辆车在几秒种前刚被沈霏叫走,随着她的离开扬长而去,他们的叫车界面不约而同转着等待中的圆圈。
就这么干巴巴硬站了五分钟,才有一辆三公里外还在载客的车接单,预测送完客人到他们这里还要十分钟。
这么长的空余,本有许多话可以聊,然而她和他却都显得异常沉默。两个人中间隔了两三米的距离,宽得能再塞进去一支仪仗队。
沉默了十分钟,网约车才赶到他们面前。祝婴宁习惯性拉开副驾驶座的门——她每次独自叫车都习惯坐这个位置,觉得这样显得更为亲切,没有太多“把司机当司机”的距离感。而和她相反,许思睿是坚定不移的后座主义,他总是尽量避免和陌生人的一切没必要的寒暄。
副驾驶座的车门和后座的门同时拉开,他们两个都怔了怔,接着才自顾自钻进车内入座。
在网约车上当然也很沉默。
祝婴宁时不时划亮屏幕看看沈霏的位置,而后座的许思睿似乎也有回不完的消息。
快到目的地时,她上大众点评查了几家评分还行的餐厅。其实可以直接开口问他想去哪一家的,但她还是默默将餐厅的介绍链接分享到了他的微.信,打字问他
想吃哪家。
他们的微.信聊天记录还停留在一年前,往上划,是断断续续且数不尽的转账记录,从2015年冬持续到2017年冬,全是她转给他的,而他一个都没有接收,要么直接退还,要么等到转账过期系统自行退还。她盯着那些转账记录看了几分钟,直到车子到站,才熄灭手机屏幕,打开车门下了车。
许思睿已经在车上挑好了地点,一家西餐厅。下车后他直接带着她朝那个方向走了过去。
进门,洗手,入座,点菜。
一套动作一气呵成,中途半句废话都没有。
点餐完毕,横亘在他们中间的任何可以作为调和剂的东西消失了,分别四年的生疏开始逐次显现出来。
她微微低头盯着面前点餐用的二维码,心里没头没尾地想着时代发展真快,还记得多年前与他吃饭,遍地都还是服务员点餐,服务员会走到桌旁问“您好,请问想吃点什么”,而现在随便哪家餐厅的桌角都已经贴上了二维码。
与时代的变化同步变化的还有他本人。
与她为了方便行动因而从一而终选择的学生装不同,许思睿穿的是西装,一看用料就知道贵得吓死人那种。
她不是没见过他穿西服,以前模联比赛,参赛选手都需正装出席,那时他穿西装就已经很夺目了。现在与那时还不大一样——那时再耀眼夺目,也有种小孩子偷穿大人衣服的做作感,而现在,他的骨架已经彻底长开了,修长且精健的四肢完全将衬衫撑起来,留下来的空余也不再显得单薄,反而显出一股漫不经心的慵懒。
这套西装仿佛生来就该穿在他身上。
她杂七杂八地想着心事,拿以前与现在对比,没留意到坐在她对面的许思睿始终目不转睛看着她,直到她从思绪中回过神,发觉今天的事多少承了他的情,于情于理都该认认真真向他道个谢,遂开口:“谢谢你今……”
话还没说完,他就同时开口说:“你跟我在一起很尴尬?”
两个人的声音叠在一起。
这几年下来,祝婴宁接触了不少人和事,也学到不少圆滑的技巧。这种对话放在从前,她绝对会实诚地回答他的问题,但现在她已经明白自己完全可以借着声音重叠假装没听清,把他的问题随意敷衍过去。
她知晓这些无伤大雅的谈话技巧,但她发现自己好像并不想敷衍地对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