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社呢,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社团?”从看到竹林七子的海报开始,李疏梅就对这个社团产生了好奇。
姚远逸想了想说:“我所了解的,是一个以国学文化为主题的社团,他们擅长围棋、象棋,也爱好书法,还会弹乐器,都挺文艺的。具体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我就不了解了。对了,我记得,郑奕有一年还给学校拿了一个高校围棋赛冠军,你问问学校的学生,大体都知道。”
看来竹林社在学校里是一个比较知名的社团,她的国风特色也独具风采,在李疏梅心里,她代表着美好的存在,何以变成如今的惨状。
“姚老师,能不能再仔细回想下,昨晚和今天早上,可能你忽视的细节?这对我们破案非常有帮助。您也知道,如果有隐瞒,这对案情来说都是不利的。”她担心姚远逸“规避”自己的责任,会避重就轻地回答问题。
整个后半程都垂着眼的姚远逸,这时慢慢抬眸瞥了李疏梅一眼,“李警官,我知道你们很重视,我也很想帮助他们,但我心里很乱……”他咬了咬唇,缓缓说,“我,我实话说吧,昨天晚上我刚睡下,的确听到了一些声音,像是有人在呼喊,因为下雨,离得又远,声音很轻……平时这些社团的学生也经常夜里聚会,喊叫什么的是常事,所以我根本没有多想……”
“是几点,还记得时间?”祁紫山立刻问。
“大概是晚上十点左右吧,我平时都是这个时间睡。”
李疏梅和祁紫山又互看了一眼,确认没有别的问题了,祁紫山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他,“姚老师,这是我的名片,如果再想起什么,请给我们打电话。”
姚远逸接过名片,重重颔首道:“我知道,我知道。”
刚站起身,李疏梅又想起件事,忙问:“对了姚老师,实验楼有摄像头吗?”
姚远逸道:“以前有,现在没。”
“什么意思?”
“坏过两回,后来就干脆撤掉了。”
李疏梅又问了些细节,虽觉有些奇怪,但也不找不出什么漏洞。
第64章 最接近真相的人。
询问完姚远逸,两人迅速抵达了区医院,早上应该是七点左右,120到学校将郑奕送往医院,现在九点多了,也不知道郑奕的情况怎么样了。
郑奕是这件案子最关键的人物,他如果出事了,对整个案子来说将是雪上加霜。
所幸在医院听到的好消息是郑奕及时进行了洗胃手术,目前脱离了生命危险,正在病房休息。
于是两人顺利约到了郑奕的主治医生章教授,在章教授的办公室,他声称,郑奕是食物中毒,经过实验室化验,中毒物是砷化物。
他简单地概括说:“患者是砷化物引起的急性肠胃炎。”
李疏梅并不了解砷化物,便问:“章教授,这种砷化物在生活中多见吗?”
“不多见。”
“什么情况下能接触到这种物质?”
“一些化工厂?”章教授似乎也不确定,也许并非是他熟知的领域。
李疏梅决定先了解郑奕的病情,她接着问:“郑奕什么时候能出院?”
“目前情况比较稳定,应该三四天就可以出院了。”
李疏梅又问了两个问题,没有新的问题了,便结束了走访。
出门后,祁紫山对李疏梅说:“如果是学校的化学实验室,这种砷化物应该不难得到。而且大量的砷化物,一般人很难弄到。”
李疏梅觉得可能性很大,毕竟这件事发生在学校,离实验室那么近,完全有可能是来自实验室。
她微微点头,肯定道:“紫山,还是你脑子转得比较快。也就是说,排查下昨晚谁进过实验室?姚远逸?”
她忽然想到姚远逸,因为姚远逸是实验室老师,他对实验室非常了解,进出实验室也很方便,而且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的时间里,他具有时空上的绝对优势。
祁紫山道:“姚远逸的确不能排除嫌疑。回头我们可以把各种猜测和曲队说一下。我们是不是去见下郑奕?”
现在焦点一定是在郑奕那,郑奕才是解题的关键。李疏梅也这般认为,马上和祁紫山一道去了病房。
郑奕在一间单独的病房休息,敲门后,开门的是一个和郑奕年纪相仿的男学生,大概是郑奕的同学。祁紫山亮出警官证后,他将二人迎了进去。
病房很普通,床边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身着深色风衣,文静的面庞上增添几分憔悴,见到陌生人,起身打招呼说:“你们好。”
一定是郑奕的母亲,李疏梅颔首回应,轻脚走到了病床边。
睡在病床上的男孩子,五官很立体,黑发黏成一块一块的,应该是被汗水浸湿,又干燥后形成了一块块的厚块,罩着头皮。皮肤极其苍白,如白纸那般,他的眼皮紧闭着,正在熟睡。
李疏梅一眼认出,他就是七人海报里坐在中间的人,郑奕。
李疏梅心里有很多疑问,只有郑奕能给予回答,于是问郑奕母亲:“待会等他醒来,我们想做一个简单的采访。”
郑奕母亲欲言又止,才缓缓说:“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医生说,他的情况不太好,烦请再等等。”
考虑到郑奕病情,李疏梅也不能强求。正交谈时,郑奕的眼皮动了动,缓缓睁开了一丝缝隙。
李疏梅倾身,轻轻唤了一声“郑奕,你怎么样”。
郑奕没有回话,细细的眼眶里露出半分漆黑的眼珠,目光虚弱地望着李疏梅。
李疏梅往前走了一步,郑奕母亲却意外地伸出手臂,做出阻止她上前的动作。
她很温和地道:“警官,我和你们出去沟通下吧。”
郑奕忽然张了张口,从苍白的嘴唇里发出几个轻轻的字符,像是要告诉李疏梅一个真相,李疏梅没听清,她不顾阻拦,俯身去听。
郑奕眼眶有些湿润,微微发红,在李疏梅问了“你说什么”后,他又艰难张了张口。
郑奕母亲提醒道:“警官,现在郑奕的情况不适合交流。”
李疏梅犹豫要不要继续和郑奕交谈时,手腕被人轻轻拉了一下,祁紫山低声道:“疏梅,要不我们先到病房外,和郑女士聊几句。”
郑奕母亲眉毛微微压了一下,没有说话。李疏梅被祁紫山一提醒,顿觉自己太心急了,马上收回前倾的姿态。
三个人来到病房外,关上门后,郑奕母亲就说:“两位,想必你们误会了,我不是郑奕的母亲,我是他的辅导员,我叫田丽芸。”
李疏梅这才反应闹了个乌龙,想必是紫山刚才叫她郑女士让她觉得有必要解释下。
祁紫山忙说:“不好意思田老师,刚才误会了。”
田丽芸说:“没关系,作为郑奕的辅导员,还有学校的老师,我对今天发生的事情很痛心,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是郑奕也是受害者,所以我希望等郑奕状态好一点再做具体沟通吧。”
田丽芸说话温文尔雅,句句在理,李疏梅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不妥,于是安慰道:“田老师辛苦了。请坐吧,我们聊一聊郑奕。”她伸手指向旁边靠墙的长椅。
“我没事,你们坐吧。”田丽芸婉拒了。
李疏梅见走廊无人,便说:“那行,我们就在这里聊几句吧,田老师,竹林社的七个人都是你们班的学生吗?”
“不,就郑奕是,我带的是机械一班,郑奕是班长,他很优秀,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且各种活动都非常积极,去年底,他还竞选上了学生会主席,在生活里,他也喜欢帮助同学,大家对他的评价非常高。”
田丽芸介绍郑奕时面带欣慰,情绪饱满,这样的学生的确值得夸赞,但在整个过程她似乎没提到竹林社,李疏梅便问:“你对他的竹林社了解吗?”
“竹林社……我知道一些,就是一些个人爱好吧,我其实更多主张学生们把时间放在学业上,我记得在他当上学生会主席后和他谈过一回,因为人的时间有限,我建议他辞去社团职务。”
“他同意了吗?”
“他说会考虑,毕竟竹林社是他一手创建,也是他苦心经营的,他有很深的感情……但没想到现在出了这样的事,真的很痛心。”
李疏梅又问:“郑奕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怎么样?他和什么人有过矛盾吗?有打架斗殴或者争吵交恶的历史吗?田老师,这些信息对我们很重要,我希望你能配合我们。”
“没有。”田丽芸也加强了语气,“你们大可去问问他的同学,就刚才你们见过的男孩,他是郑奕的室友,你也可以问问他,郑奕就是一个好学生,我不会说假话,我虽然是他的辅导员,但我也是一名人民教师,我不会有任何隐瞒。”
“好,我们知道了。”李疏梅认为田丽芸只是强调了她的想法,并非是激动地辩护,她至始至终都是双手放在腹前,姿态优雅,她的言语应该是很理性的,结合早上姚远逸的描述,郑奕在生活中的人缘应该是非常不错的。
她决定再问问别的:“郑奕有女朋友吗?”
“没有吧,我没听说过。”
“他除了学校的社团,参加过校外的什么组织吗?”
“没有,他除了是班长,社团社长,又是学生会主席,根本没有时间参加校外活动。”
李疏梅继续问:“郑奕的父母,学校通知了吗?”
“噢,我一早就给他家打了电话,是郑奕的母亲接的电话,不过她说有事,要晚点到医院。”
真是很奇怪,李疏梅不理解,儿子出事了,而且是不小的事故,怎么母亲还不急不慢呢。
祁紫山似乎也察觉到了不寻常,问道:“郑奕的家庭情况你清楚吗?”
“作为大学辅导员,我们确实疏忽关心学生们的家庭情况,他家的电话,我也是从学生个人资料上查找的。”
李疏梅决定后续还是要走访下郑奕的家庭,于是她要了田丽芸的联系方式,方便后面联系。
结束对田丽芸的走访后,两人出了医院,走在一块草坪上,见四周无人,李疏梅问祁紫山:“你觉得郑奕是犯罪嫌疑人吗?”
郑奕到底是受害者还是始作俑者,这让李疏梅很好奇,对于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按理说她应该相信他的为人,不过昨晚发生的一切太过于诡异,这不得不让李疏梅产生了怀疑。
祁紫山想了下才说:“不能排除郑奕的嫌疑,不过我很难想象,如果是郑奕投毒,他的目的是什么?这对他来说有什么好处?”
祁紫山提出了郑奕的杀人动机,李疏梅也认为他的杀人动机很难成立,对于各方面都极其优秀的人,既是校内精英,又是学生会主席,他有着光明的前途,为什么要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呢?
因此无论如何,这件事的背后绝非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或许暗藏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真相?那到底是什么?
见李疏梅皱着眉,祁紫山说:“疏梅,现在疑点太多,真相只能等郑奕亲自告诉我们了。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做有罪推定,这对郑奕不公平。”
紫山的思维成熟而理性,李疏梅发自内心的认同。郑奕一定是最接近真相的人,但也不能在没有任何证据情况下,臆断他就是凶手。
李疏梅忙说:“要不我们和曲队申请一下,我们在医院守着吧,等郑奕好一些,我们第一时间对他进行采访。”
祁紫山噙起微笑:“也行吧,不过我们还是要回局里复命下,曲队和老费他们或许有更多的发现,老费不是去调查饮料店吗?也许现在有什么进展呢?”
“对,我差点把这事忘记了。”
“曲队还交代了一个任务,”祁紫山提醒道,“早上120去过现场,当时的情况和姚远逸描述的情况是否一致,我们也需要确认下。”
李疏梅旋即摁了摁头,她一门心思想要探索郑奕身上的真相,有些急功近利了。虽然取得了姚远逸的口供,但他描述的情况是否属实,需要进一步证实。从120的医护人员那,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两人走进医院的救护站时,恰是午餐时间,医护人员正在用餐,特意等到他们用餐完,两人才进行了走访。
一名男医生和一名女护士先后接受了走访,他们把早上出现场的情况事无巨细地反应了。
女护士说,早上到现场的时候,郑奕已经痛得动弹不得,匍匐在地上呻吟,是他们将他搀扶到了楼下,上了救护车他已经处于昏迷状态。
其他六名受害者,医护人员在现场仔细检查后确认死亡,死亡时间比较长,所以直接拨打了报警电话。
在祁紫山提议下,对出现场的四名医生护士采集了指纹,测了鞋印。走访完救护站,两人出了医院大门,正要打车回局里时,祁紫山伸手拦下她招车的动作,“等等,疏梅,你饿不饿,我陪你去附近吃点东西吧。”
已经一点半了,局里食堂早就关门了,李疏梅本来打算回去吃点零食,但考虑到紫山或许饿了,她没想就点了点头。
在面馆里,李疏梅没什么胃口,随意吃了几口蒜,几口面,几口汤。期间曲青川给祁紫山打来了电话,祁紫山就说马上回去汇报。
回到二队办公室,李疏梅发现罪案板上已经丰富了许多内容,曲青川费江河和马光平已经围在那儿讨论案情了,费江河朝他俩喊:“别急,你们先喝口水。”
费江河每次回办公室习惯先喝水,也催促大家喝口水。李疏梅正有些口渴,回到座位喝了大半杯水,才回到罪案板前。
祁紫山把上午走访的情况翔实说了一遍,在他汇报工作时,李疏梅也不闲着,浏览了一遍罪案板上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