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没事,在家躺着呢,就是病了,发烧,而且腿又不行了,这几天走不了路,就没出门。”
闻辽说:“我帮她把手机充上电了,结果开不了机,她说进水了。”
张若瑶问:“大夏天的,中暑了?”
闻辽靠着门口,看道路车人来往,揉了揉肩膀:“刚去社区问了一圈,说是被气病的。”
“啊?”
张若瑶疑惑的是,这个世界上竟还有人,能气着老李太太。
这可太稀奇了。
第45章 卌五健康幸福
老李太太前几天在公园小广场跟人吵架了。
她和钱犇一样,每天是有固定行程的,上午趁太阳足,阳光照到河面上能清晰看到鱼虫成团,她下水去捞。午后再捞一波,因为午后河水被晒得暖和了,她可以往更深的河水里走一走了。
这个时候过膝的水靴子就不管用了,别人借她了一件带背带的水衩,男款的,正常穿到胸口,她穿能到脖子。
下午,去花鸟鱼市场送鱼虫。跟她关系好的那家老板问她,一会儿回家吃饭吗?老李太太以为人家要请她吃晚饭,一边拒绝一边吹,说自己家里什么都有,冰箱里冻货吃都吃不完,市场老板说,不是,我的意思是你晚上要是有空,我再给你找个活干?你腿不好,这个活轻快。
老李太太说行啊,太行了。是个啥活儿呢?
这家老板大外甥在公园小广场上开了个儿童乐园,就是那种充气城堡,几个飞机大炮旋转木马之类的游乐设施,还有个充气鱼塘,里面放上便宜的小锦鲤,都是家长带孩子去钓,儿童小鱼竿,二十块钱半小时,走的时候可以带走三条鱼。
大外甥每天晚上要回家给孩子做饭,而且暑假了,还要带孩子出去补课,就想找个人帮忙看着。坐着就行,收收钱,开关一下游乐设施,看着小孩别祸害那些鱼。
老李太太晚上闲着也是闲着,就答应下来。一开始都挺好,老李太太帮人干活负责任,不过就是太负责任了,租鱼竿超一分钟一块钱,她看得可严实了,到时间就去提醒,一会儿催八遍,惹得孩子家长看她怪不顺眼,你这老太太,你家生意啊?孩子就多玩两分钟能怎么呢?
老李太太装没听见,坐在小凳子上伸伸腿儿。
这天碰上个妈妈,带着一大一小俩男孩,小的三四岁,见着玩的就兴奋,大的八九岁,只顾低头玩手机,明显对这些幼稚玩意儿没兴趣。
当妈的把孩子送过来就走了。老李太太去开关了两圈旋转木马,回来就看见那兄弟俩凑在一块,小的举着鱼竿,大的正拿个会呲水的饮料瓶,一边玩手机,一边往充气鱼塘里呲啊呲,顺便指挥他弟,把鱼竿往鱼群多的地方甩。
老李太太冲过去就把饮料瓶没收了,闻了闻,还甜丝丝的。
她拽着大男孩的肩膀,问他,这里头装的啥?你咋这么坏呢?把鱼都害死了?
大男孩正是调皮捣蛋且好面子的时候,老李太太这么一拉扯,觉得丢脸,脸红脖子粗地争辩,说鱼哪里死啦!这不都活得好好的!就是饮料,你不信你喝一口!你喝一口!
老李太太才不喝,男孩一把扯过来,为了证明这就是饮料,拧开瓶盖就往嘴里灌。
可把老李太太吓死了,这要是不该入口的东西,中毒怎么办,赶快去拦,说好孩子好孩子,不喝,咱不喝,快吐了......
好巧不巧,男孩妈妈就在这时回来了,正好看见老李太太搡着自己大儿子,小儿子在一边举着鱼竿哇哇哭,周围一圈小朋友在看热闹。
其实那瓶子里真就是没喝完的饮料。
只不过男孩耍小聪明,想着呲水把鱼都赶到一处,更好钓。
老李太太说:“这水都用不了了!都浑了!鱼一会儿就都死了!你们赔钱吧。”
男孩妈妈骂她:“几条破鱼死了能怎么?老死婆子,你跟小孩动手!”
李奉枝说你那是嘴还是粪坑啊?我两腿一叉都能把你妈生出来,你跟我呜哇乱叫什么!你问你儿子,我打他了吗?
男孩妈妈说你这么大岁数不积口德,你小心老天爷收你,不得好死。
李奉枝一抱膀,笑呵呵的:“你少跟我死不死的,我这么大岁数也够本了,你带俩崽子走道可看点车,你爹妈生你的时候才是没积德,生出你个瘟大灾!早晚让雷劈你家坟头!”
......
张若瑶没在现场,不知道这场对骂到底是有多难听,不过以她对老李太太的了解,没人能在她这占什么口头上的便宜。姜西缘听完笑得不行,说老李太太人不坏,就是这张嘴啊,真是损到家了,谁跟她怼两句都得被气出内伤。
张若瑶问闻辽,然后呢?只有她气人家的份,怎么还能把自己气病了?
闻辽说,一开始就是互骂,骂着骂着人越聚越多,大一点的那男孩觉得自己妈妈挨欺负了,就上去推老李太太。
半大小孩儿力气大得很,直接就把老李太太推了个踉跄,后仰摔进充气鱼塘里了。
男孩妈妈没管,估计是怕摔个好歹的担责任,拉着俩孩子赶快走了。
充气鱼塘很浅,但底儿滑得很,老李太太用手支着自己站起来,没成,反倒又摔一跤,这次整个人都躺进了水里,金鱼被她惊得都聚集到另一处去了。老李太太在身下空抓一把,却只抓到黏糊糊的排泄物,她身周的水更加浑浊了,有小孩子捏住了鼻子,用手掌扇风。
......
张若瑶吃惊:“怎么会这样?之前社区组织老人体检,她好像没什么基础病。”
姜西缘说:“也正常,都多大岁数了,她今年七十五了吧?摔一跤可不就起不来?人上了年纪就是会慢慢丢掉尊严,尤其孤寡老人更是。”
张若瑶沉默了一会儿,想起和刘卫勇□□过的独居老人,临终前确实不太体面。刘卫勇总说,他要是上了年纪以后刘紫君不管
他,是这样的生活质量,那他宁愿早点结束。张若瑶听着,没说话。
“最后怎么解决的?”
闻辽说:“老太太可不是能忍气的人,报警了,最后调解,互相道个歉,就结束了。”
张若瑶问:“就结束了?李奉枝道歉了?”
闻辽说:“不知道,好像是人家要带她去医院检查,她不去。”
姜西缘问:“赔钱了没!”
闻辽说:“我哪知道!我也是听说。”
-
张若瑶有点担心李奉枝。
姜西缘说不至于:“她才厉害呢,不是什么大事儿......再说了,你看她是脸皮薄的人?”
说到这,姜西缘忽然想起来,任猛妈之前攒了一大包旧衣服,都是款式旧了,但穿着不耽误的那种,要给老李太太送去,放在她这,她给忘了。
任猛妈说李奉枝穿得太过破破烂烂了,怎么能把日子过成这样?也不常清洗自己,感觉头发里都能生虱子。
姜西缘说:“我觉得是她太吃力了,一个人,能保证衣食住行就已经不容易了,老话讲仓廪实才能知礼节,也不能指望她打理自己打理利索了。任猛妈说,呸,她就是不要强,孤老太太多了去了,人家都干干净净的,就她脏。”
其实姜西缘有时候也多多少少嫌弃李奉枝。
小鱼儿上幼儿园的时候,睡觉睡不稳当,老李太太送给了姜西缘一个荞麦壳枕头,说是给孩子睡好。她道谢,收下了,转头把枕头皮扒了,把里面的荞麦壳都倒出来,反反复复挑拣晾晒了好几回,才敢缝起来给小鱼儿用。她也嫌李奉枝不干净。
......
张若瑶去隔壁打包了两碗粉回来,搬小马扎在店门口解决午饭。
闻辽吃不成,刘卫勇打电话让他去帮忙,一会儿来接。
姜西缘看闻辽换上衣服出门,就是丧仪服务统一标配的白衬衫,便宜工装在他身上也显贵,看着利落高挑一个人儿。姜西缘吸一口粉喝一口汤,目送闻辽上了车,然后问张若瑶:“你俩生活还和谐吗?”
张若瑶说哪方面?你这话题跳太快了。
“各方各面。”
“还行吧。”
姜西缘说她昨晚和任猛开玩笑来着,任猛说觉得他可怜的兄弟闻辽是被张若瑶狠狠拿捏了,挣不脱了。姜西缘倒觉得未必,时间太短了,这才刚在一起一年,新鲜劲儿还没过呢,能看出来什么拿捏不拿捏的?
任猛说人俩一起长大的!哪里止一年啊!
姜西缘说那咋啦?青梅竹马说着好听,他俩还分开那么多年你怎么不说呢?还是不要对以前的事儿有太多滤镜。
姜西缘捧着碗,喝着汤,和张若瑶说:“咱俩聊天没什么顾忌,我就是想给你提个醒儿,别一上头就要结婚什么的,看看他家里什么情况,最重要的是看看他到底是什么秉性的人,人都是会变的,你了解从前的他,不一定了解现在的他。也别被花言巧语忽悠了,他有钱,长得好,一表衷心你就信,还是要多相处才行。”
张若瑶把自己碗里的两颗丸子拨给姜西缘。
“我跟你说真的......你要是不乐意听我就闭嘴了。”
张若瑶笑:“没不爱听,你说的对,是要多考量,我也没打算跟他步入什么关系,远着呢。而且,放心吧,我......”
张若瑶咬一颗鱼肉饺,汁水溅出来,溅她胸前衣服上。
姜西缘递纸巾给她:放心你什么?”
张若瑶低头擦衣服:“放心,我没什么不能失去的。换句话说,我现在能够接受任何人的离开。”
姜西缘心里有点酸涩,好像是问张若瑶,也好像是低声自言自语:“真能么......”
张若瑶埋头吃饭:“能。不能也能。迟早都能。”
-
晚上闻辽回来,张若瑶已经把姜西缘送来的一大包衣服搁在了柜台里,让闻辽找天给老李太太送过去。
闻辽说别找天了,就现在吧。
先回家洗了个澡,顺便喂喂鱼,然后去了老李太太家。
回来又洗了一个澡。
张若瑶说你干嘛啊?
闻辽面露难色,他实在是不好意思说,老李太太家都站不进去人了,老李太太最近病着也没办法打扫。以前她家里除了乱,起码没什么味道,这次去真是没法呼吸。
他问老李太太吃饭没,吃药没,老李太太说吃了,都吃了。然后就坐在床边看窗外发呆。
猫碗里的猫粮有点霉了,老李太太的猫倒是聪明,直接扒开猫粮袋子开吃。他实在是看不下去,涮了涮碗,给猫重新换了水和粮,又给老李太太烧了壶热水才走。
张若瑶跟闻辽讲起她下午和姜西缘聊的那些,关于老李太太怎么就能把日子过成这样。
闻辽不赞成任猛妈说的,李奉枝是不要强,她不要强?她不要强可能都过不成现在这样,说得再残酷点,可能活下去都是问题。人与人有别,站在高处看低处和站在低处看高处一样,很多东西是会扭曲的,真把你放到那个位置,可能日子过得更乱套。当生活的基本需求都满足得颤颤巍巍,就别提什么上层实现了。
张若瑶盘算了一下,其实老李太太不懒,很勤快,她干杂事儿赚的钱完全够她生活,不会太苦的。所以大家都很奇怪。
闻辽没说话。
他其实知道老李太太为什么总是看着苦哈哈,穷困潦倒的,张若瑶猜的对,李奉枝其实不缺生活成本,一个老太太能花多少钱啊?
她的困境在于,她喜欢攒钱,无比苛刻地攒钱。
有一次他去老李太太家,恰好撞见老李太太坐在床边数钱,她床尾有一口大箱子,老式的锁,老李太太不信银行,就喜欢现金,像活在上个世纪的人,管它零的整的,全都放在她的大箱子里。
闻辽没告诉张若瑶,是因为他答应李奉枝要保密。
其实不是不能理解,上了年纪的人,没有底气和倚仗,就喜欢攒钱,抠抠搜搜出来的是生活的安全感。
......
这件事过去了几天,张若瑶听楼长说,李奉枝好了,没事儿人一样,又出去捞鱼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