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之前和闻辽讨论过的,寿衣店要不要贴对联,以前的那些年她是从来不贴的,今年也还是一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碰见了老李太太。
市场卖春联福字的摊子今天是最后一上午了,马上就收摊了,匆匆忙忙的,摊主不要的一些残次品,比如印花印歪了的,不小心撕了个口的,就统统被老李太太装塑料袋里带走。虽然她留着也没用,但就是要带走,这是除了工钱外难得的福利。
老远看见张若瑶,老李太太就迎上来,问她请没请福字?
买福字不能说买,要说请。老李太太这些日子又是给健身房发传单,又是看摊儿,嘴皮子都比以前更利索,不待张若瑶说话,就卷了好几副对联要塞到张若瑶胳膊底下夹着。
张若瑶横档竖拦说不要,拿这么多对联干什么,家里几个门啊?
最终只从塑料袋里挑了个“抬头见喜”,打算贴到床头上。
看老李太太慢慢悠悠往家走,张若瑶多嘴问了一句,你今晚吃什么?家里买菜了吗?
老李太太说有啊,有好多菜,还热情邀请她:“你来我家吃呀?”
......
一上午看了很多次微信,闻辽的对话框始终躺在最上方,安安静静。
她想问他,晚上你还去不去舅舅家了?
但字打好了没发出去。
直到下午时分,刘卫勇给她发微信,问她什么时候回去?她说,不着急,和饭店订的五点去拿饭菜。
刘卫勇说,别的都不用买了,闻辽上午就回来了,买了好多东西,还帮我把厨房燃气灶电池换了。我说怎么打不着火,还以为是年头长了,没想到燃气灶里还装电池呢?头
回知道。
张若瑶回:“嗯,好。”
磨磨蹭蹭挨到五点,去饭店,结果饭店排大队,全是人,除了来吃饭的,再就是和张若瑶一样预订了饭菜取不着的,饭店没预估好后厨人力,直接爆单了。
张若瑶一直等到晚上六点半,天黑得透透的,才堪堪把饭菜拿到手里。路上碰到一群小孩蹲着不知道玩什么,然后又都捂着耳朵呼啦啦跑开,还冲过路的张若瑶笑。
把张若瑶吓得脊背发麻,登时就不敢往前走了,她不害怕放鞭炮,可谁知道下一秒炮仗会在哪里响!偏偏她还双手拎着袋子,腾不出手捂耳朵。
一路千难万险地回了家,刚进家门就听见刘紫君和刘卫勇在厨房吵吵。一个说“不行不行,不是这样的,应该用土豆淀粉”,另一个说“我是你爹,土豆淀粉地瓜淀粉我分不清?你赶快回屋去吧,显着你了。”
闻辽来开的门,顺手把她手里的饭菜接过去,两人全程不对话,也没有眼神交流。
张若瑶问气鼓鼓的刘紫君,又怎么了,大过年的吵什么。
刘紫君气得不想说话,窝在沙发里玩手机。
闻辽坐在单人沙发那侧,剥了个橘子,一边剥一边解释原委,是刘紫君突然说想吃凉皮,或是凉粉,过年的菜都太腻了,不爱吃,这个时间也没外卖了。刘卫勇想表现一把,急吼吼说他会做,不就是凉皮吗,有淀粉就能做。
结果父女俩人因为用什么淀粉,在厨房干了一仗。
张若瑶用脚踹踹刘紫君,说你至不至于?给我发微信,你想吃什么,我在饭店买行不行?
刘紫君眼看张若瑶也不站她,眨巴眨巴眼,哭了,委屈万分地回房间去,把门关上了。
与此同时刘卫勇在厨房大喊:“成了!成了!闺女,老爸成了!”
管它薄厚的,凉皮反正是做出来了,不过家里不常做大菜,调料不全,没辣椒油也没醋。
张若瑶起身说我去买吧,刚刚路过楼下小超市,人家还营业呢。
闻辽先她一步站起来,把剥好的橘子扔给她:“我去吧。”
张若瑶掂量掂量,橘子瓣都被焐热了。
-
菜摆上桌,电视打开,把春晚当背景音乐,张若瑶去敲了几遍门刘紫君都不开,她把红包从门缝底下塞了个角,倒是嗖的一下就被抽走了。
张若瑶觉得好笑,又砸了两下门,给最后警告:“差不多得了啊,还得三催四请啊?”
刘紫君不情不愿出来了,眼睛肿着,但给自己换了对新耳钉,红色的小苹果,平平安安,还给张若瑶一对同款。
张若瑶当即戴上,问刘紫君,好看不?
刘紫君点头,说好看。
“行,等我出门有机会再戴。”
自从她做殡葬业,其实已经习惯规避鲜艳的颜色,更不要说戴首饰,染头发之类的了。
但刘紫君特别喜欢张若瑶以前的样子,就是大学刚毕业回到荣城那时候,那时张若瑶头发贴着头皮的短,前几天还是灰蓝色,后几天就变成粉红色,很先锋,很扎眼,令她记忆深刻,因为和她印象里温柔内敛的表姐特别特别不一样。
之后就再没有过了。
张若瑶也回忆了下,竟然已经是八年前的事了,太久远了。
她锁着的朋友圈里还有几张照片,是那个时候她和刘紫君的自拍。刘紫君拿来手机看,张若瑶给她夹菜,说:“你那时候还没上初中吧?看你那样儿,从小就知道臭美。”
刘紫君美滋滋地说,我这叫从小美到大,懂不懂啊你!等我今年高考完我也把头发剪了,也染个粉色头发去。
张若瑶说她:“你不适合,你长发好看,剪了心疼。”
刘紫君不同意:“只有我喜不喜欢,没有适不适合。只要我自己想要,怎么都行,别人怎么看不重要。”
张若瑶鼓励她:“好,我希望你能保持坚定,不要被噪音干扰。所有事情都是。”
刘卫勇也想看看照片。
张若瑶就把手机递了过去。
刘卫勇眯着眼睛,把手机拉远,端详着端详着,便开始叹气:“时间多快,紫君那时候还是个小屁孩儿,转眼就要上大学了,再过几年,可能就要谈恋爱结婚了,就不是老刘家人了......”
什么话!刘紫君直翻白眼,张若瑶看得好笑,在桌子底下踹她拖鞋,意思是不要和刘卫勇争吵,有什么必要?他说什么你哪怕不认同,听着就得了呗。
桌上就四个人,三个人看过手机了。张若瑶纠结一会儿,还是把手机推到了闻辽面前,但没说话。
闻辽扫了一眼屏幕,继续吃饭,也没有说话。
刘卫勇惆怅劲儿上来了,拍闻辽肩膀:“你去把酒拿过来,就你买的那个吧,陪老舅喝点儿。”
“妈呀,又喝。”
刘紫君再也忍不住吐槽,夹了两筷子凉皮就下了桌。
张若瑶吃饱了,也撂了筷子,留刘卫勇和闻辽单线交流。
刘卫勇之前有一次问过她,你这个同学,你俩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就是合伙做生意,有没有别的?张若瑶也没想瞒,直接说了。
然后刘卫勇就开始拿闻辽不当外人了,有活的时候支使起闻辽一点都不迟疑,还美其名曰,反正是要学东西,作老舅的当然倾囊相授,以后要是干好了,咱家生意都要交给他了。
张若瑶说你别这么打算,没谱的事。
......
她打算和往年一样,吃完饭就回店里了,店里不能没人,但昨晚没睡好,躺在沙发上竟然睡着了。
迷迷糊糊的时候就感觉,隔着眼皮那个光一会儿亮,一会儿暗,应该是有人在她面前走来走去。睁开眼,果然是闻辽。
他故意站在她面前穿外套。
她刚要坐起来,就被闻辽一句话拦住:“不用起来,你在这吧,我回店里了。”
说话归说话,但他就是不肯看她一眼。
张若瑶好心提醒他,舅舅家这个地方不好打车,何况现在这个时间,外面鞭炮震天响。
闻辽好像知道她要说什么。
“我骑车来的。”
“......”
张若瑶说话声音有点哑:“喝了酒还骑车?”
闻辽哼笑一声:“那你给交警打电话抓我。”
说完,和刘卫勇打了个招呼,走了,头也没回。
张若瑶尝到了闻辽的脾气,也体会到了好心被当驴肝肺的滋味,深深呼吸过后劝慰自己,算了,大过年的,不和他斗嘴了。
第32章 卅二无助的时候
这场冷战一连持续了好几天,新年新气象,硝烟弥漫。
姜西缘看出来不对劲儿,悄悄朝张若瑶使眼色,问她,怎么了?张若瑶摇摇头,不回答,因为不知从何说起。细论起来她和闻辽吵得这一场是因什么核心矛盾呢?好像也没有,但不耽误满地玻璃渣子。
姜西缘带小鱼儿来串门儿,小鱼儿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是新簇簇的,倒是姜西缘还穿着去年冬天买的大衣。姜西缘说觉得小孩儿买衣服还是要舒服运动为主,平时上学也能穿,但小鱼儿就喜欢穿裙子,裙子也就罢了,现在很多店的衣服都太成人化了,不能跑不能跳。小鱼儿抬头看她妈:“我就是不爱跑不爱跳,我最不喜欢体育课,我体育课都躲在教室看书。”
姜西缘瞪她:“你还等我夸你啊?”
小鱼儿给张若瑶展示她的手表,说晚上要去看贺岁档,张若瑶和小鱼儿聊了两句,把红包给她。
闻辽也给了个红包,红□□儿看着还更高级。
姜西缘伸手拦:“你俩给一份就行了,这是干什么?”
闻辽说应该的,然后蹲下来,看小鱼儿的电话手表,和她讨论贺岁档哪一部好看。小鱼儿说我都看影评了,balablabala......闻辽难以置信:“你还能看懂影评?”
小鱼儿说不然呢,又没什么生僻字。
姜西缘朝张若瑶
撇撇嘴,张若瑶则把目光挪到一边儿去,给刘紫君发微信,问她:闻辽给你红包了?
刘紫君回:给了呀,过年那天就给了。
张若瑶无语:给你就要?
刘紫君回:干嘛不要?我爸也给他了,他也要了呀。
......这都什么事儿!
嘀嘀。任猛停车在门口,招呼姜西缘和小鱼儿:“走啊,电影到点了。”
然后朝张若瑶挥手:“哎!明天打麻将啊?”
姜西缘拉着小鱼儿上车,让他闭嘴。
“瑶阿姨再见!”
“拜拜!明天见。”
张若瑶和小鱼儿说完再见,走到电脑桌旁。闻辽在打游戏,短短半年,他的存档进度涨得飞快,且农场矿场全部自动化了,和张若瑶不一样,张若瑶喜欢一边发呆一边慢悠悠收菜种树的过程,闻辽是效率至上,田地里,自动灌溉设备一圈圈洒着水,采矿机器轰隆隆运作着,小兔子和鸡在禾苗里穿梭,吃虫子。至于他本人,戴着耳麦故意无视张若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