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向他妩媚一笑,“乔,你的自尊心允许你只是情夫吗?”
“我不知道。”他闷闷的说:“我是长子,我总要结婚的。”
他大着胆子,“你真的不考虑离婚吗?”
你们这些男人真的好不了了!
“阿拉斯泰尔又没有做错什么,我为什么要费力跟他离婚?他是个温莎,跟他离婚很难。”
“这么说你考虑过跟他离婚?”
凯瑟琳失笑,“没有。”
她觉得好笑,因此大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乔被她笑得信心全无,十分沮丧。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停下来,“乔,男人的妒忌很糟糕,是七宗罪。”
他喃喃,“也没有那么严重。”
“我7月会去渥太华,可以在佛罗里达停留几天。你们的机场可以停外国飞机吗?”
乔喜出望外,“不知道,我可以回去打听一下。你真的会去看我吗?”
第340章
“要是不行也没什么,我可以停在距离最近的机场,然后开车过去。你要为我准备车辆,到时候会有人告诉你需要准备多少辆车。”
乔喜悦的连连点头:好开心!我的心上人会去看我!
他像个十几岁的少年,内心雀跃,喜笑颜开。
*
伦敦,梅菲尔区芒特街54号。
复活节假期,年轻的加拿大总督阁下来到伦敦探望母亲和儿子。
小米沙仍然是个胖乎乎的小宝贝,两个月不见,孩子已经学会走路了,就是还不太稳当。小胖娃娃摇摇晃晃的走向爸爸,奶爸的心都化了。
“Papa。”米沙快乐的喊着爸爸,扑到爸爸怀中,黏糊糊的在他脸上糊口水。
“我的宝贝。”爸爸宠溺的看着乖儿子,他长得更像妈妈,长大了一定是个漂亮男孩。他心中充满骄傲,也格外想念万里之外的妻子。
亚历珊德拉看着宝贝儿子和宝贝孙子,满意得不行。
“陛下和我谈过了,你和奥尔加不能总是分居。他可以找一位合适的人选担任总督,你觉得怎么样?”
“我的继任会是谁?”
“爱丽丝公主的丈夫,玛丽的弟弟,阿斯隆伯爵。”
按照辈分,他称呼爱丽丝公主为姑姑,爱丽丝是祖父的弟弟第一代奥尔巴尼公爵利奥波德王子的女儿,她的丈夫是玛丽太后的弟弟亚历山大,1917年亚历山大放弃自家的爵位,获封英格兰的阿斯隆伯爵,姓氏也改成“剑桥”。
爱丽丝姑姑十分不幸,两个儿子都从她遗传了血友病,一个早夭,一个年仅20岁便因为车祸出血不止,过早离世。爱丽丝只剩下一个女儿,剑桥的梅小姐。梅表姐比他早几年结婚,已经生了3个孩子,2女1男,男孩是中间的那个。
阿拉斯泰尔心中盘算,他从第二次担任代理总督开始,算起来也有两年多了,此时离任也不算突兀。
“陛下在伦敦吗?我应该去觐见陛下,当面对陛下道谢。”
“他和伊丽莎白、两位公主在巴尔莫勒尔城堡度假。你要去吗?带上米沙,我们一起去马尔洛奇庄园住几天。米沙还没有去过马尔洛奇。”
“好的,母亲。米沙,爸爸带你去爬山。”
米沙煞有介事的点点头,“山。”
他只会重复大人说的话的最后一个单词。
软乎乎的小宝贝,真可爱呀。爸爸走哪儿都想抱着小宝贝,十足好爸爸。
祖孙三人乘火车前往苏格兰,当天便去见了乔治国王。
伯蒂表哥是个好心人,担心年轻夫妇长期两地分居对感情不利。埃莉诺——奥莉娅在新俄国建国日前夕退回了他为她安排的王室成员保护组的特工,但他还是安排了人在新罗马。年轻的女皇私下仍然有情人,伯蒂知道自己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将阿拉斯泰尔这个丈
夫送去小表妹身边。
小堂弟,我尽力了。
阿斯隆伯爵将在9月前往渥太华就职。
两任总督也并不需要交接公务,总督府有副官有秘书,将工作交待给副官和秘书就行。
阿拉斯泰尔归心似箭,几天后便带着米沙返回渥太华,开始努力完结手头的工作。
最大项目是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几处新兵训练营,每个训练营的负责长官都在伸手要人要钱要粮。他这个总督不负责部队的调派,也不负责加拿大这边的拨款,但负责英国那边的拨款。
其他大多是政府公务,巡视新兵营和军营、视察一些民间机构等等。这些公务不用交接,按照日程表去做就没问题。阿斯隆伯爵之前在南非做过5年总督,熟门熟路。
这样他在5月初便能正式离职,可以带着孩子投奔妻子啦!
他回了渥太华当天便打电话去新罗马市,喜气洋洋向妻子汇报这个好消息。
凯瑟琳倒也没有反对,随便啦,你想好就行。
*
俄罗斯帝国已经正式跟大英帝国建交,新罗马市提供了一栋办公楼作为英国大使馆。英国还挺高兴能在南美洲有个盟友的,他们跟阿根廷就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一直有争端,阿根廷坚持认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属于阿根廷,但大英帝国传统鸭霸,认为我发现的就属于我,福克兰群岛自从达尔文上岛勘察之后就属于大英帝国版图。
阿根廷之前一直跟英国做生意,有争端但没有冲突,阿根廷也就是口头喊喊,没有实际动作。但现在英国孤立无援,对抗德国,丘吉尔有点担心阿根廷政府“趁火打劫”。
英国驻俄大使到达罗马岛后不久便请见女皇陛下,就英国在俄国租用某个岛屿修建军事基地和港口的事宜,与俄国商议可行性。
凯瑟琳都不知道英国居然还有钱修建新的海外基地和港口。
答案是“没钱”,准备当伸手党找美国“暂借”。美国这个大冤种居然也同意了,美国驻俄大使说美国出钱修建军事基地和港口,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凯瑟琳为此专门召集内阁大臣们讨论,是否可以,是否有严重后果。
美国大兵素质低,在全球各国的军事基地都有丑闻,最严重、最多的是强|奸本地女性,其次是人身伤害,轻则打架斗殴,重则杀人。
最后讨论决定还是可以租借的,就给他们小岛,英国想要距离福克兰群岛更近的岛屿,美国倒是随便,不过最好能距离阿根廷和智利更近。
罗马岛周边零碎的小岛众多,完全可以满足两国的要求。大兵们驻扎在根本没有本地居民的小岛上,也避免了恶性案件的发生。
于是皆大欢喜。
*
英国大使馆定期将苏德战争的进程报告转呈年轻的陛下。复活节前夕,苏军正式开始反攻莫斯科,同时,德军也开始进攻斯大林格勒。两处战场都打得异常艰难,杀得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根本来不及收殓战友。
德军方面在巴巴罗萨计划开始的时候分为3个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指挥官威廉冯勒布元帅,剑指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指挥官冯博克元帅,进攻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指挥官伦德斯泰特,目标拿下基辅、占领乌克兰。
如今这三大目标都已经完成,列宁格勒在被围困了10个月后,终于在3月底沦陷。
希特勒要求北方集团军群支援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进攻斯大林格勒,双线作战,务必快速拿下!
美术生你是吃了大力丸啦!
凯瑟琳觉得不太对,怎么德军还越打越猛了?这对吗?
德军不用补充缺员吗?老兵不用修整吗?被击毁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不用补充的吗?你们哪里来的这么多资源!
还别说,以现在德国占领的领土来说,资源是足够的,工厂也足够,挪威、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这些都是著名的资源地、工厂区;法国的生产力和资源也足够,希特勒居然没有出现大的指挥失误,后勤部门也很给力,有效调度各地资源,安排生产。
英国情报人员得到的消息是,希特勒收缩了地中海驻扎的军队,改由傀儡政府管理,并且强迫各国出兵,以人口总数抽至少5%的军队,用这些“仆从国”的军队替换北非战场的军队,调到东线战场,并且召回了“沙漠之狐”隆美尔。
隆美尔擅长以少打多,不管把他放在哪里都能打出好战绩。调回北非部队后,德军也不需要考虑北非战场的后勤补给问题了,可以调回战斗机、运输机、运输船队、坦克,补充至东线战场。
德国要求意大利方面负担起北非战场的后勤补给,逼得墨索里尼抱怨不已。
凯瑟琳仔细研究德国这一系列操作,只能感叹这个时空的希特勒莫非打通任督二脉?这样下去,《高堡奇人》就在眼前!
把她急坏了:这可不行!
快!美国佬,哦不,奥本海默,快快加把劲!早点研究出超级武器!
她是空有概念,完全不知道这玩意该怎么弄,不然她死活都要搞出个小抄来,“赠送”给奥本海默。
地对地导弹?地对空导弹?也只是光有概念,不知道关键点在哪里。
所以文科生百无一用呀!
再看看美国的行动,到现在他们还在慢吞吞的往欧洲送装备送粮食,一点不着急的样子。杰克说目前美国的重点是对付日本,欧洲可以等等。
不是,你们就这么心大的吗?
另外,杰克,这是可以说的吗?FBI没有找你的麻烦?你这个大嘴巴!
美国从去年就开始爆产能了,珍珠港之前就下厂许多军舰订单。珍珠港之后,全美上下群情激昂,各地船厂疯狂爆产能,将珍珠港之战中受损的军舰拖回美
国本土修理,不到3个月全部修理完毕,重返太平洋;
爆单的军舰也开始了两班倒的工作制度,提前下水、高速列装,预计5月初便能补充太平洋舰队的损失。
这倒不是杰克说的,而是霍华德休斯说的,休斯的公司不造军舰或商船,但他消息灵通。他也同样被珍珠港的“惨败”激起了爱国心,已经拿出了“雨燕42-H”型战斗机的原型机,并且试飞成功。
雨燕42-H改进了机翼的材料和设计,仍然是全金属蒙皮,但机翼的制造工艺领先目前所有飞机制造厂家,更轻、更结实耐用,成本也没有增加多少,比之前的雨燕飞行速度更快、更省油。
雨燕42-H安装的是休斯飞机设计的喷气式发动机“蝴蝶”,配合高辛烷值的航天汽油,速度更快,续航更高,但通常飞行员都飞不到理论最高速度,休斯自己也飞不到。
第341章
海军情报局忙得不得了,每天都有大量情报送到华盛顿总局,太平洋、大西洋,真真假假,忙忙碌碌。杰克也想去前线,犯了热血青年的通病,想为国奉献。
你也不看看你的身体是否允许!
凯瑟琳给他回信,毫不客气的嘲笑了他糟糕的健康,请他老老实实待在华盛顿,别想搞事。
你可是差点死在太平洋上,要是我这只蝴蝶又扇了扇翅膀,你会死!
*
杰克肯尼迪少尉隶属于海军情报局的外国情报处,因此他才总是能第一时间拿到情报。他是最基层的情报员,需要对各路情报进行汇总、筛选,是一项看着不起眼但很重要的工作,必须非常仔细,不能遗漏重要情报,还需要快速判断“有用”和“无用”的情报,总不能把所有情报都交给上司吧?不然要你何用!
最近他的工作就是判断日本海军舰队的动向,隔三差五的开会。太平洋舰队在茫茫大洋中寻找日本海军舰队的踪影,大洋如此之大,只凭几十艘军舰、几条航母上的侦察机,真的很难。
得益于中国情报部门送来的已破译的日军密码,日军密电在美国海军这边等同透明,但日军大概也已经知道自家电报密码不太牢靠,会故意放出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