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顿为凯瑟琳在中国剧院前面拍了一些照片,拍了一卷胶卷,然后让莉迪亚拿去附近的冲印店冲洗。莉迪亚拿了钱和胶卷筒离开,15分钟后拿着取件票据回来了。
这附近游客众多,冲印店也多,随处可见。
又去比弗利山转了一圈,司机介绍这座住宅是哪位明星的、那座别墅又是哪位明星的,好莱坞造星能力强大,明星层出不穷。
也就意味着“卷”。
看了一圈豪宅,也就没了兴致。
加利福尼亚州在美国西海岸,是西海岸最富裕的州,目前来说支柱产业就是电影业,创造数以千计的工作岗位,卡罗尔隆巴德一周固定薪水是7500美元,拍片的报酬另算,还能从票房分红。
从格洛丽亚斯旺森这一批默片时代的大明星开始,包括查理卓别林,都开始参与资本游戏了。他们成立自己的制片公司,或独资或三两好友合资,参与到影片的制作中,这样便能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票房分红比例。
克拉克盖博去年凭《一夜风流》拿下奥斯卡影帝小金人,他的周薪立即增加到一周15000美元。而风靡全球的小可爱秀兰邓波尔的一周薪水已经从1935年的10000美元增加到了12000美元,每拍一部电影至少能拿到20000美元的奖金,是这个时代薪水最高的女星。
所以,好莱坞到底有多赚钱,可想而知了。
之前约瑟夫肯尼迪跑来好莱坞,一口气买了3家制片公司,实属大手笔,而且他压根是个外行。在此之前,好莱坞从来没有外行进入这个行业,此后可能也没有。能在他完全不了解的行业硬插一脚,还赚了数百万美元轻松离场,不得不说他真是个人才。
倒霉的只有斯旺森,差点破产。
*
回了酒店,已经有记者等在大厅里,见她进了大厅,从沙发上一下子跳起来,迅速蹿到她面前。
“公主殿下!”
凯瑟琳没有理会记者,雅顿先生颇为恼火,“先生,你该知道要提先预约!”
这都什么人呀!
莉迪亚机灵的赶紧到前台拿了门匙,和殿下乘电梯上楼。
*
法国,巴黎港口,法兰西号邮轮。
小约瑟夫肯尼迪归心似箭,匆匆上船。他昨天前才送基特到了巴黎,跟母亲会合,只在巴黎住了一晚,立即动身返回美国。
杰克出院了,目前住在海恩尼斯港,这很好,祝他健康。
三个妹妹会跟母亲在欧洲游玩6周,另外还有3位女士陪同,男管家一名,女佣3人,可谓是浩浩荡荡。祝她们度假愉快。
鲍比也在海恩尼斯港,父亲则去了迈阿密谈生意。他总是不在家,乔已经习惯了。
至于凯瑟琳……尤妮丝说凯瑟琳给杰克写了两封信,给基特写了三封信,但没给他写信,她把基特的信都带来了,还有
其他同学的信,因此有十来封信,基特很高兴。
乔简直不敢相信!
为什么?她给基特写信很正常,她们是好友。但为什么要给杰克写信?她明明都没见过几次杰克!
给杰克写信都不给他写信!
这对他来说是从未有过的体验:怎么居然有人会不喜欢他?!他严重怀疑他不在美国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因此很是令他心烦意乱。
他不喜欢事情不在他掌握中。
男仆忙忙碌碌收拾行李,他心烦意乱的来到阳台。头等舱的位置总是最好的,阳台毫无遮挡。放眼望去,位于塞纳河畔的港口十分忙碌,到处都是船,大大小小的船,客船、货轮。这是欧洲的大港口之一,吞吐量巨大。
塞纳河畔的建筑物鳞次栉比,从船上看过去,那些房屋小得像是孩子玩的积木。
他在伦敦给凯瑟琳买了礼物,以前他也送过别的姑娘礼物,但从来不走心。他送她们红酒、美裙、漂亮帽子和手套,没什么出格的,姑娘们都很喜欢。凯瑟琳……她喜欢什么呢?他一点也拿不准主意,就连基特也不知道她喜欢什么。
珠宝?姑娘们也都喜欢珠宝,她是否也会喜欢?
他没有乱送别人珠宝的爱好,父亲说,除非你很喜欢那个女孩or女人,才能送她珠宝。约会、玩耍的姑娘算不上“女朋友”,只能算“女性的朋友”。
高中的时候他喜欢一个纽约女孩,但她家不够有钱,而且她父母不喜欢他的“肮脏的爱尔兰血”,这段“初恋”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甜蜜便无疾而终了。
在伦敦的那一年他认识了不少姑娘,护士、家庭教师、酒吧服务员,她们是很可爱,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以至于约会几次之后他便索然无味。
他想,大概因为他是个肯尼迪吧。
人人都知道,他很有钱,他有个好父亲,他的父亲非常疼爱他。
*
纽约,长岛,莱维敦镇,一间海边别墅。
玛姬勃朗特刚从户外网球场运动回来,浑身大汗淋漓。
“妈妈。”
“瞧你,又晒黑了。”勃朗特太太嗔怪的说。
这个年代还不流行晒成古铜色或浅棕色的健康肤色,女人仍然以白为美。
“这表明我很健康。”玛姬振振有词。
“坐下来休息吧。你哥哥呢?”
“他跟朋友开车出去了。”玛姬先是坐下来,随即又站起来,“一身汗,我先上去洗澡。”
“快去吧。”勃朗特太太不在意的挥挥手。她正在看今日的《纽约时报》,上面刊登了一则社会名流新闻:尊贵的沙皇俄国的皇室公主、奥尔加米哈伊耶夫娜罗曼诺娃殿下前来美国游历,日前抵达洛杉矶,出席了杜邦家族的宴会。
此新闻乃是头版头条,奥尔加公主与杜邦家族的某位公子合影。
*
凯瑟琳这一周过得丰富多彩。
先是来了一批记者,排队预约采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加州发行量最大报纸《洛杉矶时报》的采访。他们不是只凭她单方面的说法就确认她是公主,他们派驻在巴黎的记者找到了那位年过五十的大公夫人,询问她是否真的有个女儿叫奥尔加、奥尔加公主是否前往美国,以及最关键的,奥尔加公主的照片。
没错,娜塔莉亚大公夫人的确有个女儿名叫奥尔加,虽然沙皇俄国不复存在,但她的丈夫米哈伊尔大公确确实实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幼子、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弟弟。所以她的女儿当然是正经的公主。以继承顺位来说,尼古拉二世全家惨遭杀害,就该是米哈伊尔大公继承皇位,她的儿子格奥尔基米哈伊洛维奇是皇太子,她的女儿奥尔加米哈伊耶夫娜是皇女,是最最尊贵的皇室公主、女大公殿下。
只是娜塔莉亚大公夫人只有几年前的奥尔加公主的照片,驻巴黎记者翻拍了照片,寄回美国,但现在还在大西洋上,没有到达纽约。
此时,凯瑟琳十分怀念某图秀秀,怀念Photoshop。
*
沙俄公主奥尔加在洛杉矶突然成了“名人”。
克拉克盖博抢在所有人之前拜访了她,在迷人的卡罗尔的邀请下,奥尔加公主答应了参加盖博举办的派对。克拉克盖博目前与妻子分居中,住在比佛利山威尔希尔酒店,他将租用酒店的宴会厅举办派对。
第31章
甚好。
这第一步凯瑟琳倒也没想过会是克拉克盖博,这就是随机抓一个幸运儿的游戏,“第一人”随便是谁都可以,只要是个“名流”就行。
也再次证明,美国群众还真是对贵族、王室很上头呢,就连大明星也无法幸免。
她自己搭配每日衣装,还有鞋子,根据她在曼哈顿对上东区等老钱家族成员的暗中观察,女士的外套鞋靴之类可以稍微陈旧,但裙子帽子一定要是当季新款;男士则比较热爱伦敦萨维尔街的手工定制西装,其次是巴黎的手工定制西装,再次才是美国本土时装店或高级成衣西装。
但是吧,“时尚”这个东西其实看是谁穿,名流之所以是名流,就是因为他们能带动社会风潮,包括时装。没准五六年八九年时装款式就轮回一番,没有特定的“落伍”一说,至少现在没有。
她这几年让雅顿在典当行这种店铺买入了一些珠宝,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人沦落到典当度日,倒让她捡了一些漏。不多,够用了。
毕竟有眼光又有钱收购的人也是很多的。也是那时候她才知道,原来典当行和二手商店这样的地方是收赃物的。只是他们会把价格压得极低,能给你原价的1/10都算有良心。而且你被人知道你的底细,以后就会很容易被black帮控制。
这样不好,太危险了,太容易堕落到社会最底层。
技术含量也太低,她不屑为之。
既然要干“事业”,自然是干一票大的。
*
威尔希尔酒店今晚很是热闹,衣香鬓影,珠光宝气。
大明星克拉克盖博举办派对,那必须给面子!
记者们也一窝蜂的涌到威尔希尔酒店门口,咔嚓咔嚓一阵猛拍。不消说,第二天这些名人的照片就会刊登在各种报纸上,读者也很喜欢这些名人的新闻。
克拉克盖博特意派了自己的车子去接奥尔加公主,晚上8点,天色幽暗,奥尔加公主殿下终于到了酒店门口。
克拉克与卡罗尔站在酒店门外迎接尊贵的公主,司机稳稳的将车停在红毯尽头。
克拉克笑容可掬,上前几步,打开后座的车门。
美丽的奥尔加公主款款伸出一只戴了白色缎子长手套的手臂,轻轻放在克拉克的手中,优雅的先是双足落地,随后下车。
“你好,尊敬的殿下。”克拉克低头轻吻她手背。
“你好,盖博先生。”奥尔加轻轻点头。
“很荣幸你能来参加派对。”他带她往大门走了几步,但没有立即进入酒店,而是技巧的站定,好让记者们能够拍上足够多、足够好的照片。
这是一位电影明星的基本修养。
他以欣赏的目光看她:今晚她穿了他送的礼服裙,上身的白色缎子闪着丝织物特有的光泽,下裙则是蓬蓬纱裙,恰到好处衬托出她的纤腰;白色高跟缎面凉鞋是卡罗尔挑选的,她说公主一定喜欢。
纱裙上手工缝制了许多水钻,在灯光和闪光灯照射下闪动细碎的光芒,美妙极了。
她的形状完美的双唇是鲜艳的红色,雪肤红唇,但并不觉得性感,只觉得纯洁又美丽,难以形容。
如果有天使的话,如果天使性别女的话,一定就是公主的模样吧。
凯瑟琳神态自若,脸上带着淡淡笑容,令人一看便心情愉快。记者们只觉亮眼极了,心里乐开了花,他们知道读者准爱看这种新闻,和照片。
瞧呀,尊贵的公主殿下如此美丽!卡罗尔隆巴德已经是好莱坞数得上的美人了,公主在她面前也一点都不逊色,自带尊贵矜持的贵族范儿,实在是个好新闻!
公主的头发在脑后
编结发辫,秀发上戴了一顶小巧的王冠,钻石都不大,胜在设计巧妙,光芒灿灿。还有她左手腕戴的钻石手链,在她的腕上闪动光芒。
珠宝并不是一定要多多益善,在年轻的公主身上,两件首饰足矣。
足足停留了5分钟,克拉克这才请公主殿下进了酒店。
*
派对很好玩,凯瑟琳正大光明的观察这些时髦人士:盖博先生为她介绍了一大堆人,有明星、制片厂老板、投资人,还有最重要的,富豪们。
怎么说呢?尽管克拉克或是卡罗尔都没有明说,但她已经觉悟到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来“围观”她的。这些人都是人精,精明异常,就算有报纸上的报道、记者的背书,但他们也不是那么相信。
主要是欧洲那边的反馈还没有回来,《洛杉矶时报》的驻法国记者会去采访娜塔莉亚大公夫人,其他报纸的记者也会去找其他沙俄皇室成员确认。
也有部分原因是她独自前来美国,而没有事先在欧洲高调宣布。毕竟德国现在就有个不知真假的安娜斯塔西娅女大公呢,而且除了那个可疑的名叫安娜的女人之外,还有十几个女人都自称自己是安娜斯塔西娅女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