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在空中明亮照耀,
到波涛中诉说着怨忿。
噢,它一定会把你回答,
也有可能把你来亲吻。’”
这是俄罗斯女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的诗,至于他看不看得懂……还是相信他的文学素养吧。
她将这封“信”放在一边,命人找来谢尔盖。
*
谢尔盖并不赞同皇储用她自己当诱饵。
“太危险了,你必须出现才能让他出来,不见到你,他恐怕很难现身,而且他知道你住在哪里。”
嘶,这确实是个问题。他也许会直接到别墅来。
第242章
“我可以换个住处。”凯瑟琳思忖。
谢尔盖
慎重考虑,“我赞成主动出击,不能一直被动,但不能用你当诱饵,太危险。”
他不知道怎么想的,“或许……可以请休斯先生为你在好莱坞找个替身,我可以这么安排——”
咦?
好像……也不是不行。就是她又要改换一下形象,而且最好不要待在波士顿。
*
凯瑟琳目前是哈佛大学国际关系三年级学生,课程依然排的很满。暑假出去结了个婚度了个蜜月,凯瑟琳也没觉得跟以前有什么不同。教授上课还是很喜欢提问她,男生也还是填满教室。
大部分美国人其实并不关心远在另一个半球发生的战争,倒是国际关系专业因为其相关性,几乎所有课程都会提及德波战争。
教授会问,英国的怀柔绥靖外交策略有无错误?是否太软弱?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军备竞赛是否从另一个方面加快了战争的来临?
凯瑟琳认为《凡尔赛条约》做的不够彻底,既没有将德国彻底瓜分,也没有让德国人民安然接受条约,反而几乎所有德国人都认为《凡尔赛条约》乃奇耻大辱。从根本上来说,英法美还要点面子,因此没有彻底分割德国;另外德国的战争赔款高得离谱,德国花上100年都无法全部赔付。压迫太狠的结果,就是无论谁成为德国元首,都只能带领德国人民走出巨额负债,唯一的选择也只有战争了。
美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并没有解决德国的社会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美国企业做的是“竭泽而渔”的事情,资本家只想赚钱,他们已经赚到了足够的钱,所以现在无法收回在德资产也很正常。就当他们支付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利息吧。
说到这里,凯瑟琳给同学和教授下了猛药。
“我很奇怪,德国可是出现了卡尔马克思这样的思想家、哲学家的国家,马丁路德也是德国人,德国人善于思辨,也勇于实践,英法美怎么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一点?工/人/运/动最早发生在欧洲三个最先进的国家:英法德,谁能得到这股力量,谁就能左右国家的命运。最近的案例请参考苏联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希特勒得到了这股力量,他就能决定德国的命运。”
男生们:震惊!这是可以说的吗?
教授欣慰的说:“你说的很好,LadyRomanova。你已经跳出普通外交关系,从更广阔的宏观层次思考问题。”
凯瑟琳矜持微笑。
她确实奇怪教授不考虑群众基础,只讨论什么政治秩序啊边界政治呀,全都高屋建瓯,都是上层人玩的游戏,不考虑平民和底层的死活。希特勒的崛起实际就是最佳的“平民逆袭”的范例,从今年开始,一定会有无数人开始研究他。
希特勒确实做到了“不能青史留名,便要遗臭万年”,也是另外一种“成功学”吧。
*
阿拉斯泰尔没能请到假。
英国9月3日宣战,大英帝国旗下自治领加拿大紧随其后,议会投票表决,于9月10日对德宣战。因此加拿大这边也颁布了《义务兵役法》,适龄男性全部登记,进行战时征兵动员。
他这个王室王子、龙骑兵团少校就得全加到处跑,他可是王室在加拿大的门面担当呢。
总督约翰巴肯也日程满满,要巡视加拿大全境,跟各省议会讨论战时供应问题。打仗打的是什么?主要只有两点:人和钱。
有人口才有士兵,有人口才有经济,加拿大目前总人口1120万,常备军队只有4000名陆军、不到2000名海军,空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以1:1的性别比例,全加有大约500万到550万男性人口,18岁到45岁成年男性大概有300万,再去除病和弱,以及工农业必须的工人,理论上加拿大可以征兵100万到150万。
战争机器开动是惊人的,英国军部现在肯定到处下订单,飞机坦克大炮枪支弹药军卡,都需要时间才能出产足够数量。凯瑟琳预计加拿大将成为大英帝国治下最大供应商,澳大利亚毕竟太远了,而且产能不够高,南非也是同样问题,这两个国家大概就是个原料供应商。
英国本土领土有限,很多物资都要靠自治领和殖民地供应。加拿大资源丰富,但在工业产能上比不过美国,因为到底人口不够多,美国现在可是1亿2千8百万人口,是加拿大的10倍,产能至少也是10倍。
*
阿拉斯泰尔郁闷的打电话给妻子,说不但他请不了假,国王还希望她有空能去加拿大出公务。凯瑟琳想着这也是给正义事业添砖加瓦了,答应了,每个月去加拿大一周。
他在距离总督府3公里的地
方买了一栋别墅,已经重新装修好,就等女主人入住。他一个单身汉,之前住在总督府,没带多少仆人,也就一名男管家、一名贴身男仆,清洁女佣和杂务女佣都是借用总督府的。
如今有了自己的家,便多雇佣了两名女佣,又从渥太华驻军里找了个勤务兵。乔治六世另外给他配了两名王室成员保护组的特工担任他的保镖。
*
霍华德休斯蛮惊讶皇储为什么要找个替身,但想想又不觉得惊讶了,皇储总有不方便的时候,此时替身就可派上用场。
他让制片厂的员工去找跟凯瑟琳身高、身材近似的女演员女模特。星探得知休斯制片厂在找如此这般身高体重的女演员,认为他在为新片选角,于是也到处寻找符合条件的女孩。别说,星探的效率还真是高,到了10月底,休斯便挑选了3名身高体重近似的年轻女孩,将档案寄到剑桥市。
凯瑟琳此时不在哈佛,去了加拿大。
加拿大的军队没什么搞头,海陆空一共只有不到7000人的军队,真的……少得可怜。阿拉斯泰尔先从最远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开始,走遍全省所有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小镇进行征兵动员。目前全加登记人数只有不到200万,并不踊跃。
这项工作琐碎又不出成绩,搞得他很郁闷。
凯瑟琳安慰他,“这很正常,战争发生在欧洲,又不在加拿大,他们不积极登记很正常。”美国也是在珍珠港之后男青年才开始踊跃入伍的。没有契机,生活在安静北美的群众可没有那么高的兴致离家万里去送死。
但对阿拉斯泰尔来说,他既是军官,又是政府公务员,还是王室,这项任务对他就是政治任务,必须圆满完成。
因此压力很大。
凯瑟琳对此也没有经验,只好请他去请教一下总督先生,摇笔杆子的总是比较有经验一点。总督叫秘书给他写了几份演讲稿。
凯瑟琳觉得也是很难,演讲稿写的再花团锦簇,可加国群众不会买单,那就是白瞎。
嘶,她也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出王室公务没问题,可完不成KPI也很犯愁呀。
*
这周她俩去了渥太华附近的多伦多。多伦多是安大略省的省会,也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毗邻美加界湖之一的安大略湖,人口约180万。
以按人口比例征兵来说,各国战时征兵比例大概在10:1,哈佛的教授说了,如果要保证国内工农业生产不受影响,最多10人1兵,此处不计算性别,只按照人口总数来计算。
那么实际上加拿大征兵人数可达110万人,这个数字应该是比较科学的。
大多伦多地区包括多伦多市及周边城镇,理论上可征兵约18万人,城市居民比较踊跃,目前多伦多有20万男性已经进行了登记。
登记并不代表你就会被征召入伍,各省议会会开会讨论本省最多征兵多少人,然后分批寄出征兵通知。应征入伍的第一步是做体检,体检分两档,合格、不合格,第一步就会刷下去至少20%。新兵期一般3到6个月,熬不过新兵期、违反纪律和法律等还会被退回,至少又会刷下去10%。
义务兵役是针对所有适龄男性,但你要不去登记,政府其实也不能把你怎么样,大概也就是抓几个典型杀鸡儆猴吧。城市男性要紧张一点,但你要是住在地广人稀的大农村,警察部门也实在没有那个精力去管你到底登记没有。
因此基层工作很重要,有些偏僻农场需要征兵办公室或者警察上门登记。
还有登记之后想办法弄出病历避免服役的,如果恰好在上大学也可以缓征,或是在军工部门和企业工作的,也可以缓征。因此城市男性主动登记的较多,但符合条件的不是太多。
*
“应该把具体执行工作交给市政府,你用不着到处跑,那样太累了。”
凯瑟琳在翻看多伦多市印制的征兵广告画,现在还是纸质广告画的天下,加拿大政府、各省都有征兵广告,不过不多,征兵登记工作也就才开始1个多月。
阿拉斯泰尔点头,“总督昨天也跟我说了,他想让我主管安大略省的新兵营。”
“那很好,你不用出去了。训练基地在哪里?”
“渥太华、多伦多。”
“你当教官吗?”
“不。”他笑,“我是新兵营的最高长官。”
“教官呢?”
“先从现役军官中抽调。”
“英国那边会不会派教官来?”
“不太会,他们自己的教官也不够用,也要从现役军官里抽调。”
啧,倒也是。
第243章
英国本土现在一定在疯狂爆兵中,新兵需要训练,不然上了战场也只是一次性的炮灰罢了。训练3个月是最基本的,不能再少了。
新兵从最基础的列队、跑操开始训练,这是培养组织性、纪律性和团队精神。凯瑟琳问了一下训练项目,觉得甚是枯燥。
阿拉斯泰尔上的是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在军校里接受了军事训练,军校教授军事课和指挥课,毕业便进入军队担任军官。此时英国军队里的军官绝大部分都是军校出身,从大头兵升到军官的很少,倒也不是绝对没有。
*
在渥太华出席了周一的安大略省议会例会,阿拉斯泰尔王子代表国王发表了讲话。
在多伦多参加了两场宴会,一场是市长晚宴,一场是商界人士晚宴;参观了中小学、医院、福利院、护士学校;周六,凯瑟琳受邀参加了多伦多妇女文学俱乐部的晚餐招待会。多伦多妇女文学俱乐部是加拿大第一个女权组织,名为文学俱乐部实则争取妇女权益,早期主要侧重争取妇女参政权,也就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加拿大的政治制度跟美国类似,各省有自己的议会和法律,1916年,中部的曼尼托巴省首先承认女性选举权,迄今只剩魁北克省还在负隅顽抗,其他各省都已经陆续通过了妇女选举权法案。
凯瑟琳发表了演讲,高度赞扬了加拿大女权先锋的积极行动,“权利”和“权力”要向男权社会去“争夺”,否则男权社会永远都会假装看不见;这是一场持久战,“争夺”的意识将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直到所有人都没有性别意识、男女真正平等。
与会群众一片热烈的掌声。
*
公务忙碌,但也收获了很多彩虹屁,凯瑟琳得意洋洋。
多伦多群众也非常心满意足:这可是前任王后、皇室公主第一次到加拿大!公主殿下真的美极了!还有与她身份相符的珠宝,参加的每一场活动她的珠宝都没有重复,使人不由好奇她的珠宝箱。
渥太华、多伦多本地报纸都在头版头条刊登了王子与公主的大幅照片,王子貌不出众,甘当公主的挂件,媒体一致认为小夫妻的感情很好,王子几乎寸步不离公主,甜蜜新婚,爱意泛滥。
加拿大群众也像是忽然发现,阿拉斯泰尔王子来到渥太华已经有1年了,但他太低调,除了跟随总督偶尔出现在报纸上,他的存在感低得令人发指。直到现在跟着妻子出现在公众场合,人们才像是突然意识到他的身份。
*
加拿大政府改进了征兵方法,将任务布置给各省,一直下发到基层,全面动员适龄男性登记;同时也开始了第一批次的征召工作,第一批征兵令开始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