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酥糖的七零小日子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林芷筠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347 KB   上传时间:2025-08-05 11:45:34

  喻娟芳担心苏会民和儿子,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买到粮食,万一被抓了怎么办,钱被歹人给抢了怎么办,一颗心七上八下的,但还是没忘记叮嘱棠棠去睡觉。

  棠棠抿了抿唇角,看了眼烧得发黑的油灯芯,她娘估计是打算一整晚都在家里守着了,“娘,我睡不着,你陪我睡吧。”

  “娘……我还没有跟您一块睡过觉呢。”虽然没分家前他们一家人是睡在一张炕上,但棠棠都是单独睡在炕尾,她刚来苏家的时候跟喻娟芳感情也不算亲近。

  喻娟芳想了下,“好吧。”

  她便脱了外衣,和棠棠一块在她那张小床上躺下了。

  喻娟芳身上有股好闻的馨香,感觉像是皂荚的香气,棠棠没有睡着,她睁着眼睛看着没燃尽的灯芯,“娘,爹和哥哥他们一定能顺利买回粮食的。”

  喻娟芳很久没有说话,她已经四十几岁,从小到大,经历了无数次饥荒,她知道荒年挨饿的滋味有多难受,不想让自己的儿女也忍饥挨饿,但愿这一次能够一切顺利。

  半晌,她才伸手手掌在孩子肩膀上拍了拍,轻声道,“睡吧。”

  ……

  “喔喔——”喻娟芳是被院子里的大公鸡叫声吵醒的,一下子从很沉的睡眠状态中醒过来,有些头重脚轻的,她来不及坐下缓一缓,就起身往身上套外衫,顺便叫醒了床上的棠棠。

  娘俩按照苏觉生昨晚说的,一个去望乡村通知喻家人,一个回老苏家通知朱老太他们。

  空气中的晨雾还很浓重,老喻家的人基本上都还处在睡梦中,于亚红从菜篮里拿出一颗老南瓜,刚打算切碎煮成稀饭,吃了好去上工,就看见喻娟芳神色急迫的走了进来。

  “三弟妹,咋这么早就过来了,吃过早饭了吗?”

  喻娟芳心突突的,根本没时间应付多余的寒暄,“二嫂,我有个很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说,你马上去把老二还有栓福他们几个给叫起来,家里有多少钱全拿上去县城买粮,那个十倍产量的新粮种是假的!全是空麦壳,里面根本就没有麦仁!再过不久,所有人都会知道,再晚了就真的来不及了!”

  于亚红的菜刀当啷掉在案板上,刀刃在木头上磕出一道白痕,妯娌多年,她知道喻娟芳不可能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玩笑,她咬着牙进屋拍醒了苏老二,自己翻箱倒柜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凑出来,“都别睡了!”

  苏老二父子几个很快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朱老太听到这个消息,从自己的私房钱里掏出了一部分让苏老四和柴生去买粮,“尽量买粗粮!能买多少买多少!”

  “啥?空麦壳?!”起早的张桂香听了个正着,她冷笑一声,“谁不知道那新粮种好,麦苗又粗又高,麦穂长得又大又饱满,马上就要收麦子了,等那十倍的粮食收下来,大家顿顿吃白面馍馍吃到打嗝,我看你这是不想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故意编出来这些谎话来愚弄大家!”

  “当时开会的时候你就不愿意种新粮种,你们自个吃白面馍馍,就见不得别人也跟你们一样盖新房子,吃白面馍馍!我看你就是吃饱了撑的!全村人盼星星盼月亮等着丰收,你倒好!跑这儿散播晦气!咱们老喻家怎么出了你们这三房的搅屎棍,想把大家的好日子都给搅黄了!”

  “你把话说清楚!”张桂香闹着不依不饶。

  “信不信随你!”喻娟芳冷笑着从牙缝里挤出来这句话,她现在可没空搭理她。

  这个世界上竟然会有这么愚笨的人。

  喻娟芳离开了老苏家大院,铁蛋看到他娘黑着脸,“娘,二叔和四叔他们都去买粮了,咱们也去买粮吗?”

  “买什么买!”张桂香感觉胸口堵着一口气,这个老三媳妇成心一大早来找晦气,她才不会上这个当,“眼看着那小麦都要成熟了,马上就能吃上用新粮做的白面馍馍了,谁爱买高价粮谁买去吧!”

  ……

  “保才叔!”棠棠早上先跑去了望乡村,从老喻家回来后又一口气跑到大队长苏保才的家里,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苏保才见状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是棠棠啊,什么事?吃过早饭了吗?坐下来喝碗水慢慢说。”

  说着话,他还倒了一碗水递给棠棠。

  “您,您快想想办法,通知大家去买粮!那个能翻十倍产量的粮种是假的……里面全是空壳,根本就没有麦仁!”棠棠一口气把要说的话全说出来。

  “哐当!”苏保才手里的水碗重重砸在地板上,瓷片迸溅,清水撒到了他的裤管上,苏保才布满老茧的手死死攥住桌沿,眼睛猩红,指甲泛白得像是要嵌进木纹桌里。

  苏保才手脚颤抖的往麦田的方向走,他佝偻着腰,感觉一颗心已经提在了裤腰管上,有出工的村民肩膀上扛着锄头,热情地同他打招呼,“队长,吃了吗?”

  苏保才根本无心寒暄,只是含糊地“嗯”了一声,脚步越发急促。

  扛着锄头的村民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忍不住挠了挠头,嘟囔道,“今儿个是咋了,脸色比锅底灰还难看。”

  “保才,吃过早饭了吗?”村口遮阴的榆树下坐着几个老人,这地方是村口的闲话中心,这群老头子老婆子已经不具备劳动能力,他们平日里在家太闷得慌,就聚在村口一边搓麻绳一边唠家常消磨时间。

  大概是还有几天就能收麦子了,到时候大家就能吃上用新粮做的白面馍馍了,村子里一片喜气洋洋。

  苏保才笑得比哭还难看,“吃过了!”

  通往麦田的土路坑坑洼洼,苏保才好几次险些被石头绊倒。

  远处成片的麦浪随风起伏,远远望去,麦穗鼓鼓囊囊的又大又饱满,煞是喜人,如果他不是亲眼看到棠棠掌心那空空如也的麦壳,他是怎么都不会相信这么好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粮食!

  苏保才跌跌撞撞地扑进麦田里,颤抖着手抓起一把麦穗搓了搓,捻了捻,摊开掌心一看,麦壳簌簌掉落,里面空空如也。

  他不信邪又抓了一把,还是空的,换个其他地方的麦穗再抓一把,也是空的!

  “天杀的……”苏保才瘫坐在田埂上,双手死死揪住头发,浑浊的汗水流进嘴巴里,咸得发苦。

  就算还有一半麦子,但交完公粮,剩下的估计连种子都不够!分到社员手里的又能有多少?可怕的饥荒将要卷土而来……

  “完了,全完了……”

  49

第49章

  ◎粮食危机2◎

  喻娟芳娘家所在的望乡村并没有种这个高产量的粮种,他们村的生产队想要缓一年再看看情况,正好避开了宣传十倍产量的假粮种,今年的麦子能正常收割,但为了防止有什么意外情况,老喻家兄弟几个还是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拿了出来,赶到县里买点粮食回来备着。

  喻娟芳听到这个消息,松了口气,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张桂香今天待在家里没去生产队出工,二房和四房的人都急匆匆赶去县城买粮后,于亚红和吴芳妹还不忘跑一趟娘家和一些来往比较密切的亲戚,把买粮的事情告知给他们。

  张桂香原本在择毛豆,看到这个情况也有些坐不住了,她干脆用一个簸箕把毛豆罩住,想到大队委问问情况,就听见大喇叭里传来苏保才嘶吼着喊开会的消息,“全体村民注意!立刻到晒谷场集合!全体集合!”

  “今天叫大家来,是为了说三件事,事关重大我只说一遍!第一、根本没有什么能翻十倍的高产量粮种,都是假的!结出来的麦穗都是空壳!大家赶紧把家里的钱都凑上,去县城买粮!”苏保才的声音像是从胸膛里硬生生剜出来,沙哑中带着血丝,“第二,各家各户先别声张,尤其别让隔壁村听见风声,现在县里的粮食库存,怕是撑不了两天!”

  “第三,多亏当初一部分社员的坚持,咱们生产队只种了一半的新粮种,我已经检查过旧粮种的麦子,十天后可以正常收割,从今天开始,每天安排人在麦田轮流值守,哪怕不睡觉不吃饭,也要守住这点救命粮!但凡有人偷麦子,不管亲疏,直接捆去大队委!”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有老人颤巍巍的杵着拐杖,“保才啊,这玩笑可开不得啊,咱们全村人,含辛茹苦伺候了一年的麦子,还有几天就收割了,你现在跟大家说是假粮种,这不是要了大伙的命吗?家里的存粮早就没有了,就盼着地里的这点麦子收成啊!”

  “就算有一半的麦子,那交了公粮,能剩到我们手上的又能有多少?”

  “怎么可能!那地里的麦苗长得又粗又壮,麦穗结得鼓鼓囊囊的又大又饱满,还有几天就能收麦子了!大家全都能吃上白面馍馍!”

  村民们都不愿意相信,这一年来,他们起早贪黑地浇水施肥,在烈日下薅草,在暴雨里保护秧苗,手上多少的血泡都磨成了老茧,省下口粮就为了把耕牛喂壮,眼睛熬得布满红血丝,就为了等那地里的麦子长成,现在来告诉他们,这一年的心血全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苏保才脸黑得像炭块,如果可以,他多希望这个消息是假的,但事实摆在眼前,那麦穗里就是没有麦仁!

  苏保才任大队长一职多年,不会拿这么重要的事开玩笑,已经有脚程快的人跑去掐了新粮种的麦子回来,“大家瞧!这是什么?!”

  “空的?怎么会这样?全是空麦壳!”村民们脸上满是惊慌。

  “我把地里各个角落的麦穗都薅了一遍,整片麦田里找不到一粒麦仁!”

  “这……不是说了能翻十倍产量吗?怎么会全是空麦壳?!”

  “天杀的!我家的余粮只够撑三天!”旁边张阿秀娘的哭喊声刺破嘈杂,花白的头发在在风里乱颤,“家里就剩那几个钱,能买多少粮食啊!”

  “这可怎么办,这新粮种不仅咱们生产队种了,咱们全县十几个公社都种了,这十几个公社全都收不上粮!”已经有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怕的饥荒将会席卷而来。

  “饥荒要来了!”不知是谁崩溃地喊出这句话,瞬间点燃了压抑的恐慌。

  张桂香死死攥着袖口才没让自己瘫软在地,耳边全是此起彼伏和哭骂。

  “都别吵了!”苏保才抄起喇叭狠狠砸向石桌,剧烈的声响让众人猛地噤声,他踉跄着扶住旁边的石磨,“不想饿死的,现在就回家取钱!记住——路上别露财!”

  话音未落,人群已经如炸了窝的马蜂四散,张桂香被慌乱的人流挤得东歪西倒,她好不容易稳住身形,不信邪的冲上前去抓住了苏保才的胳膊,“苏保才!你把话说清楚,这麦穗怎么可能都是空壳?!人家都说了那粮种能翻十倍产量,马上就能收麦子,吃白面馍馍吃到打嗝,家里马上就能盖新房子了,我家铁蛋和狗剩也能娶上新媳妇了……”

  “睁开你的眼睛看看!全县十几个公社都种了这个鬼东西,过不到半天,粮店的门槛都会被踏破!”苏保才已经提前让他儿子上县城买粮,但看不到粮食,一颗心就放不下来,他才没时间跟她在这里胡搅蛮缠!

  苏保才挣脱她的拉扯,张桂香一个踉跄没站稳摔倒在地上,手掌被粗糙的地面擦破,火辣辣的往外渗出鲜血。

  ……

  喻娟芳和棠棠从大队委回来后,就忙不停揣上家里那一百五十斤的全国粮票往公社粮站跑去了,他们到的时候是早上七点十几分,粮站门口人还不算多,排了四十分钟就到他们了,按照细粮30%、粗粮70%的比例,买了四十五斤白面和一百零五斤玉米面,粮食抱在怀里的那一刻,一颗心总算稍微安稳了下来。

  这白面自然不必多说,这玉米面也是好东西,用来做玉米饼子、玉米面馍馍,口感扎实,有种实实在在的饱腹感,而且好的玉米面吃起来还会有股淡淡的甜味。

  不管觉生他们那边怎么样,往白面或者玉米面里搀上一点其他粗粮,再多加点水,这一百五十斤粮食也能撑上一段时日了。

  娘俩把这150斤的粮食背回了家,本来以为苏觉生他们天黑了就会回来了,但一直等到凌晨,都没有看见丈夫和儿子回来的身影。

  第二天也没有看见人影。

  第三天,喻娟芳连饭都没有心思做了,两天前的剩菜就一直这么热了剩,剩了热,觉也不睡了,天天就在家里守着,棠棠不放心她娘一个人,干脆跟学校请了假一块在家里等。

  所幸村里现在闹哄哄的,也没有人过多的将目光投在他们这一家上。

  一直等到第三天,棠棠好说歹说总算劝着喻娟芳回屋去睡一会了,就听见窗户底下传来一道熟悉却疲惫的声音,“棠棠,快把门打开。”

  是觉生哥哥!棠棠眼睛一亮,她忙把那堂屋上沉实的门栓给抬下来了,苏觉生趁着夜幕进了屋,棠棠瞧见他眼睛熬得通红,胡子拉碴,身上的衣服也几天没换了,还不等她开口叫人,苏觉生就阻止了她,“嘘,买到粮食了,就藏在后山里,爹他们都在粮食旁边守着,我提前回来跟你们通个气,免得你们担心。”

  棠棠听到这话就放心了,喻娟芳这时候也起来了,晚上静悄悄的,偶尔会有一两声狗吠,但没人放在心上,今晚天阴得很重,月亮躲在厚厚的云层里,苏家父子四个趁着黑把粮食抬回苏家院子里,娘俩就在家里接应,合力把那粮食给搬到土炕旁边,再塞进那土坑里。

  一直折腾到快天亮,所有粮食才归置妥当了,把卸下来的砖块重新塞回去,这样就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妥了,周舒年给的那个纸包里塞了五百块钱,加上喻娟芳凑出来的那一百多块钱,一共花了四百块钱买了一千三百多斤的粮食,加上喻娟芳母女从粮站买回来的150斤粮食,这么多粮食已经够他们一家人吃上七八个月,熬到第二年的粮食下来了。

  至于剩下的两百块钱,苏觉生让他娘收着了,棠棠觉孝觉胜他们几个都还在读书,要交学费生活费,而且万一家里有什么突发情况也能拿来应急。

  搬完粮食后,全家人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就瘫坐在堂屋的地上,大口喘着粗气,咕噜咕噜的喝水。

  一声鸡鸣划破夜空,东方露出了一抹鱼肚白,喻娟芳想从地上起来给家里烧早饭,棠棠拦住了她娘,说自己去烧早饭,无论如何都让喻娟芳去休息一会。

  “你这三天基本上都没合过眼,饭都没好好吃,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爹和哥哥他们,再不休息一会,身体受不了的。”棠棠比她娘好一点,她虽然也担心,但饭还是正常吃,觉也正常睡的。

  “娘,您就听棠棠的话,去休息一会吧,我也去帮忙,我虽然不会烧菜,但粥我还是会熬的。”苏觉生开口。

  觉孝觉胜也在劝,喻娟芳脸上浮现一抹欣慰的笑容,她觉得自己此刻是真幸福,几个孩子都是懂得体贴人的好孩子,“那我就去睡一会了。”

  棠棠进了厨房,她先从米缸里舀出一勺米,用冰凉的井水仔细淘洗干净,然后又在角落里找到几个新鲜的红薯,削皮后切成小块,一块倒进锅里煮。

  苏觉生已经把火给烧起来了,见状往灶里加了两大块柴,火苗舔着锅底,咕嘟声里飘起混合着红薯的香气,棠棠掀开锅盖,用木勺轻轻压碎粘锅的薯块,让糖分渗进每一粒米里。

  大概忙活了半个小时,热乎乎的浓稠的红薯粥就熬好了,酱菜坛子里的酸菜腌了二十多天,现在吃也合适了,棠棠取出来仔细的切成了丝摆好,中间再放着一碗老酱,看着别提多诱人了。

  早上六点,苏家人开始坐在堂屋吃早饭,那红薯粥装在粗瓷碗里,用勺子轻轻一搅,红薯的甜香混着白米的谷香扑面而来,热气氤氲浮着几点油星,这粥熬得好,每一粒米都开了花,米油都熬出来了,红薯煮得绵软,入口即化,一家人捧着碗,把一大锅粥喝得一滴不剩,连碗沿都舔干净了。

  心里都是在想。

  有粮食吃,真好啊。

  吃完早饭,匆匆忙忙刷过碗筷,什么都不必说了,各回各屋闷头睡觉,恨不得把这三天三夜缺的觉全给补回来。

  ……

  把家里的粮食问题解决妥当了,第二天,苏觉生就要回部队了。

  喻娟芳想让他背一些粮食回部队,但苏觉生说用不着,部队不缺粮食吃,喻娟芳只能放弃了,磨了十斤的麦子,烙了几十张白面饼,让他带着路上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酥糖的七零小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