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方案他们确实想到了两个。
“我们可以拍一部超花钱的电视剧!”荀大头表示。
“我们可以设立艺人部,招一群艺人在公司里养着!”前任经纪人贝姐表示。
第95章 亏钱的第九十五天
秦贝拿出来的创建艺人部, 是她认为自己擅长的地方。
所有看过第一章 的读者都知道,我们贝总在带艺人这件事情上是有buff的,创下过圈内瞩目的辉煌业绩, 要不是原公司及时止损把她给裁员, 你很难说真让她继续在经纪人的道路上干下去, 是她先失业还是那家公司先倒闭——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初荀魁在偌大的劳动力市场一眼选中了秦贝,其实也能算是慧眼识珠了。
对于艺人部,秦贝本人说话非常有底气。
“之前没有建立艺人部, 那是因为当时条件不具备——没有投资成功作品的经纪公司能签的艺人我们都知道,只能是那些长得还可以、有个明星梦、初出学校、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
然后她给对这方面完全没有涉猎的荀大头科普起了经纪公司这里面的门道。
“如果我们是一家想要赚快钱的、但同时又没什么人脉的经纪公司,其实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招一批我上面说的那种年轻人, 这类年轻人愿意为了梦想付出, 但同时也愿意为了梦想忍受很低很低的工资,相当于我们只需要付出最低工资标准, 就可以得到优秀的免费劳力, 赚到不少的钱。”
荀大头听了有点懵逼, 不是, 这年头娱乐圈的钱这么好赚的嘛?艺人不需要花钱培养就可以拉出来赚钱了?
还真的可以。
“在娱乐圈, 你想要成为一线明星,是非常需要运气和实力的事情, 想要在娱乐圈长期站稳脚跟, 也是需要一定的实力的,但如果单纯只是想混迹娱乐圈,接点活儿, 其实不难。”
她举了几个几乎不需要门槛就能做的工作:
“艺人其实能做的工作范围是非常宽泛的。拍电影当演员的叫艺人, 接广告拍小视频念口播的也是艺人;上综艺节目唱歌跳舞的表演节目的叫艺人, 某大商场开业上去给歌手当伴舞的也是艺人……”
“前者的工作机会一家经纪公司没有资本和人脉是很难找到的,但后者想要给一帮小青年找几个萝卜坑就很容易了。”
“前者虽然赚钱,但是门槛太高,后者虽然不赚钱,但架不住门槛低啊,积少成多,其实收入很可观的。”
“但这对于签在这家经纪公司里的年轻人来讲就很凄惨了。”
秦贝回忆了一下自己曾经的职业生涯。
“他们抱着梦想来,但实际上他们做的这些工作和梦想毫无关系,公司不过是在压榨他们的颜值和努力而已,只等着榨到市场不会喜欢他们了,他们也就被公司完全的放弃了,熬不住的就会主动付违约金离开,能够熬过这一步让公司愿意重视并投资到他身上的人,那真的是凤毛麟角。
我必须要说,大多数抱着梦想进入娱乐圈的少男少女,其实都不适合这个像大染缸一样的圈子。”
这才是为什么秦贝当时公司给她手底下派了这么多人,但她一个都没留住的原因——在她的理念里,她作为经纪人,她更希望的是能站在艺人的角度为他/她考虑,但在她看来,有太多的年轻人,根本就不适合娱乐圈——
于是她经常干的事情就是劝退这帮人。
这才有了她带谁谁就退圈或者换公司的优秀业绩。
“当然,以上这些内容都不重要,我只是吐槽一下发泄自己不爽的情绪顺便和你讲一下我打算开设艺人部的大背景。”嗯,这单纯只是秦贝本人对自己上一段职业生涯的一个抱怨和总结,这段话的重点还是在下面。
“这是赚钱的套路,还是不要脸的赚钱套路,我们公司的艺人部当然不会这么做,毕竟是为了亏钱创立的嘛……所以我们必须要反其道而行!什么赚钱,我们就往它的反方向冲刺!”
找到正确的成功道路,然后转头往成功道路的反方向冲,我特么就不信了这个钱我亏不掉!
很巧,荀大头也是这么想的,两个人一拍即合,对这个艺人部的成立更有底气了——
“既然娱乐圈最好赚钱的就是初出茅庐的小白(因为他们便宜不跳活)和已经成名通告不断大流量(因为他们接一个通告就能赚普通人一辈子的钱),那我们签艺人的时候,就跳开这两个极端分子!”她总结了一下。
“不能找那种刚踏入娱乐圈,对娱乐圈还不了解,还是个小白的——从道义上说我也不是很想欺骗小孩子,而且这类小白浑身使不完的力气,挖不完的潜力,很难说会不会我们开盲盒就开到一个牛逼的。”
这个圈子里经纪公司开盲盒开出来SSR的其实还是不少的,而一个公司只要有一个SSR,得到的资源就已经可以养活十几个SR和几十个R卡了,这不是双黄丸公司想要看到的局面。
“也不要找那种在圈里已经站稳脚跟混出一点起色来的——圈子里有句话,叫做风水轮流转!只要你在圈里站稳脚跟,一直演下去,说不定哪天就突然间红了!这种红我们公司可是受不起的!”
这圈子太可怕了,一个爆红就是几千万几个亿的,他们到时候得亏到猴年马月才能亏完?
“我们要找,就找那种已经见识过娱乐圈的冷漠黑暗面的,在圈里默默无闻没什么作品也没有流量的,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有机会火但最终被市场淘汰的,摇摇晃晃快退圈但还没有退圈的……艺人!”
秦贝把自己能罗列到的全部能让人不红的点都给想到了,集中在一起,组成了她的艺人选择标准。
荀大头觉得这个选择标准很靠谱,但他怀疑按照这个标准可能找不到合适的艺人。
秦贝表示不会。
她想到一群人,这群人人数众多,且完全符合要求——
“你知道选秀嘛?”
荀大头表示他虽然之前并不关注娱乐圈,但综艺节目还是看的好不好!选秀节目他还是跟着他堂弟堂妹一起看过的!
就是一群年轻人上节目参加组队唱歌跳舞的比赛,最后选出一群人组成一个组合出道的节目嘛!
现在都有一种吐槽叫做这种选秀出道的明星,绝大多数都是出道既巅峰。
所以难道小伙伴的意思是专门去签这些过了巅峰期的选秀明星?
秦贝点点头又摇摇头,表示你猜得差不多接近了,但还不够近:“为什么要找出道既巅峰得那群选秀明星?为什么不去找那些连巅峰都没有过的,在选秀过程中呗淘汰的那群选秀明星?”
你不要以为参加选秀的艺人一个个都是逐梦演艺圈的,这个时代很多年轻人都很现实的,都知道工作就是为了等退休拿养老金,上班就是为了下班,能当包租婆躺着就能拿钱就不要去工作自找苦吃之类的。
选秀出身成团的艺人自己心里也知道,自己出道既巅峰,所以他们不会奢望能在娱乐圈长久不衰,他们就指望在火的这有限的几年里赚够一辈子的钱。
你还去可怜人家出道既巅峰?
信不信人家一年赚的比你多?!
“倒是那些没能成团出道、但又和经纪公司签了合约的练习生比较惨。”
没赚到什么钱,也没有被市场所欣赏,没有粉丝,也没有一个好的舞台,但却为了梦想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和不良公司签了超过十年的漫长合约,成为了经纪公司被压榨的廉价赚钱机器,无望的混迹在娱乐圈的底层,看破了里面的险恶,又因为付不起违约金无法逃离。
“我们可以选择这些人来签约,他们完美符合我们罗列的所有不会火的艺人条件。”
这群人见惯了娱乐圈的黑暗,在签合同时一定会提出不少条件,这就增加了管理艺人的成本;
同时他们曾经有机会火,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却没有被大众注意,这就说明这群人其实被市场淘汰过,很难再火起来;
选择了他们,就意味着一大笔培训费,一大笔底薪支出,甚至为了满足某些合约条款,还需要自掏腰包给他们搞项目!
而且!
更重要的是!
“和他们签约,我们还可以多帮他们出一笔违约金!”
你和别的艺人签约,只能出一笔签约金,但如果你和他们这群特殊人群签约,不仅有签约金,还有违约金!就问你心动不心动!
别人心动不心动不知道,荀大头非常心动!
他觉得这个方案非常好!
一听就非常花钱!
而且不是那种就只短时间内花钱的东西,人员支出的费用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细水长流的,如果运营得好,这将成为下一个如同《狗屁倒灶》一样的长期亏本项目!
这么好的方案,居然现在他们才想到,真的是太可惜了!
提出此方案的小伙伴秦贝表示,那倒也不是她现在才想到的。作为一个曾经的经纪人,她其实对圈内生态还是很了解的,也早就知道在圈内最被嫌弃和容易抛弃的就是这类艺人了。
“之前不说,是因为当时我担心我们把人签回自己公司,回头公司倒闭了,对于他们本就很惨淡的职业生涯会更加的惨淡,对他们的事业雪上加霜。”
“但现在不一样了,双黄丸公司毕竟现在在圈内的地位不同了。
作为能够被这家公司赔了违约金也要签回来的艺人,就算我们公司最后真的还是倒闭了,这群艺人未来不论是想要退圈(如果退圈他们就可以抱着公司发的工资直接走),还是想要继续自己的演艺圈事业(好歹也是曾经业内叫得出名字的双黄丸公司的艺人,这个内容写在简历里不丢人),他们未来遇到的风险都会小一点。”
“……而且我们也不一定能亏本,万一没有亏本,公司继续经营,艺人部本身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不过是提前准备。”
所以秦贝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提议,可以说是背水一战,也可以说是未雨绸缪。
至于双黄丸公司未来到底是倒闭还是继续经营,其实艺人部的建设不是关键——艺人是挺花钱的,但那是陆陆续续循序渐进的,想要把公司的资金链搞断裂,关键还是得看投资项目。
秦贝已经说完了自己的艺人部计划,轮到荀大头讲述自己的电视剧计划了。
说到电视剧,那也算是双黄丸公司的发家产品了,他们当初敲定的第一个亏本项目就是电视剧(其实是网剧,但是荀大头分不太清楚这两者的差别),结果大家都知道,惨败了。
现如今《相亲这件小事2》还在各地级市卫视播出呢!每月依旧可以为公司带来非常稳定的收益,就很气人。
荀大头把公司的存续关键问题赌在了电视剧上面,也有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美好祝愿。
他说:“我不知道自己擅长亏本什么,回忆了一下完全没有亏本的记忆。”
“所以我想了想,只能从自己稍微懂一点的方面入手,总结一下如今市场上的流行元素,观众的审美和喜好,然后反其道而行,就可以通往亏本的道路!”
所以经过短暂的思索,结合他这一年来对娱乐圈、对电视剧的涉猎,他在汇总排除无数内容之后决定——
“我们要拍一部偶像剧!还得是带小说IP的那种!”
“一部现代结合古代结合朝堂斗争结合校园恋爱的……大杂烩青春爱情偶像剧!”
秦贝:“……”
别的我都懂,但是带小说IP是什么鬼?什么小说能选中这么多的标签?晋江给小说分类都不知道这大杂烩的小说要去哪里吧?
第96章 亏钱的第九十六天
一部电视剧, 混搭现代、古代、朝堂斗争、青春校园、爱情等多种怎么看也没办法融合在一起的内容,还要包括小说IP……
秦贝想了想,试探性猜测道:
“……你是要拍快穿题材?”
想要囊括这么多内容, 如果是在晋江小说里, 仿佛只能是快穿了。
荀大头摇摇头:“虽然我网络小说看的少, 但我还是知道快穿是网络小说里经久不衰的题材这件事的,才不会那么傻选这种基数很大还很有可能会火的题材呢。”
要知道现在影视圈里,拍快穿题材的不是没有,但拍得好的还没出现过, 万一他搞的这部剧一不小心变成了这个题材翻拍的经典怎么办?
以他那神奇的拍什么赚什么buff,这种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
他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拍,但我知道这样一定能扑!”
秦贝看着自己的小伙伴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 坐等他说清楚自己的理由。
大头表示, 他其实过年期间一直有总结目前电视剧市场上,观众们经常吐槽的不喜欢的剧的类型和雷点, 在亏钱这件事情上, 虽然他的运道不太好(秦贝:……), 但他态度还是很认真的。
“最近市场上最多的就是买小说IP把他们拍成电视剧, 而对于喜欢这些小说的读者来讲, 这种改编自某小说的剧,最大的雷点就是魔改, 特别是那种除了男女主的姓名, 其他所有内容全都跟原著小说毫不相干的IP电视剧!你都不知道贴吧吧友把这些电视剧骂成了什么样!”大头说这句话的时候带着羡慕的口气。
秦贝点点头:“所以你也想搞一部翻拍自网络小说的电视剧,还要搞成魔改电视剧,还得改得连原著小说作者都认不清这买的是她写的小说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