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再逢秋[破镜重圆]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梨花夜雪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444 KB   上传时间:2025-06-10 12:14:45

  郑淮明若有所思,没再开口,只是牵紧了她的手。

  怎么会不想去呢?正是对这个世界最好奇、向往的年纪,却因要打工赚学费,连北川之外的地方都没去过。

  他早不止一次注意到,女孩每次路过国际交流处的宣传海报,目光都难掩流连羡慕。

  第二天,郑淮明就称表格丢失,去交流处领取了新的意向表。行政沈老师和他相熟,又知道两人恋爱的关系,没有多想就盖章重新印了一份。

  其实,郑淮明的账户里早就为两个人的未来存下一笔钱,虽然不够去法国交流,却也能先填补一些。

  他知道方宜担心经济问题,于是认真筹划了接下来几年的薪资,还打电话咨询了助学贷款、就业补贴,写下详细的计划,列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

  郑淮明想预先做好一切准备,再郑重地向方宜求婚、领证,这样她也好安心、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法国学习。

  他甚至悄悄去看了戒指。站在明亮的柜台前,一枚枚婚戒镶嵌在黑绒布中,那样漂亮、精美。

  试戴时,微凉的戒圈划过无名指,郑淮明心中蓦地涌起一股温热的浪潮。

  从小,家庭和婚姻对他来说只有无休止的压抑……在遇见这个温暖震颤的女孩之前,他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如此向往与一个女孩的婚礼和承诺,如此愿望拥有一个小家。

  走出店门时,外边突然下起了大雨,街头人群四窜。

  郑淮明没有带伞,只好站在屋檐下等雨停。他发短信告诉方宜,外面下大雨了,问她晚上想吃什么。

  天色黑压压的,乌云滚滚,可郑淮明心里却是雀跃不减。

  电话就是这时打进来的,完全陌生的号码,前缀是海城的拨号。

  他疑惑地接起,对面一个粗犷的中年男人问道:

  “您好,这里是海城西山区派出所,你是叶婉仪女士的儿子吗?”

  当夜,郑淮明赶回海城,在停尸台上亲眼见到了母亲的尸骨。

  经过四年多的腐蚀,只剩一副白森森的干枯骨架,沾满脏兮兮的泥土和不知名植碎叶……

  那个他以为终于离开家庭桎梏、重获新生的叶婉仪,早在她离开的那一天,就已经死了。

  以开车坠崖的惨烈方式,死在了一片无人知晓的荒林,悄然腐烂。直到四年后的冬天,被一个砍林开荒的工人扫开落叶。

  郑淮明出奇地冷静,签下死亡认定书,注销了母亲所有证件。

  但从那天起,他时常愣神,断断续续的耳鸣和疼痛愈演愈烈。

  直到某天清晨醒来,世界戛然静止——

  那个意气风发、万众瞩目的少年,彻底失去了声音,连同他的所有骄傲、自尊,和曾经一片光明的职业生涯。

  高领毛衣下,是脖颈间一道又一道新旧交叠的渗血抓痕……

  客厅里的喘息声越来越重,郑淮明深深埋下头。肩膀本能地紧绷,剧烈的颤抖中,扎针的位置开始冒出鲜红的血珠。

  那是他最不愿,也最不敢回忆的一段往事,每每想起,心脏都像被一双大手撕扯得粉碎、反复碾压,痛不欲生。

  如今,几乎相同的境遇再一次摆在眼前。

  四年前的那次失声,持续了整整大半年。可这一次,他没有时间等了:二院整个科室没有一天停止运转,科主任的位子不可能长期空缺。

  停薪留职,是器重他的老院长发话,才勉强争取来的。

  对于一个无法正常从事医疗活动、恢复期未知的医生。

  郑淮明再清楚不过,要不了半个月,甚至是一两周,院里一定会顶不住压力转为停职。

  而他也会彻底沦为一个累赘、废人,一个心爱之人璀璨未来和事业之路上的绊脚石。

  念及此刻,郑淮明脑海中的弦猝然崩断,捏着银针的指尖重重施力,竟发狠地将整根针深深推入肩头——

  尖锐的刺激席卷,男人漆黑的瞳孔猛地收缩震颤,呼吸瞬间折断,冷汗如雨。嘴唇间女孩咬破的旧伤再次渗出一股血腥味,他自虐般地感受这股腥涩,深深折下的身子久久无法直起。

  为什么幸福于他而言只能是奢望?

  回忆起那双小鹿般漂亮、坚韧的眼睛,郑淮明昏沉间第一次感到如此剧烈的恨意,不是对任何人,而是怨恨自己。

  或许是没了年少的孤勇,或许是上一个四年漫漫长夜太过煎熬痛苦……

  事到如今,他竟还是自私地不想放手。

  -

  今年夏末尤为多雨,回北川的机票屡次被取消延误,方宜改定了高铁票。

  新闻反复机械播报着:“近日,台风力美即将登陆东南沿海,成为今年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预计带来强风和特大暴雨……”

  列车在雨中高速飞驰,隆隆的雨声盖过了车厢里的嘈杂。方宜疲惫地靠在椅背里,心中是前所未来的复杂。

  新娘柴惠上方宜初中时的同桌,也是关系最近的朋友。她从当地二本大学毕业后,考上了民政部门的编制。新郎正是隔壁班的男同学,读书时不熟,毕业后才经人介绍再续前缘。

  因此,婚礼上来了不少当年的老师。宴席过半,方宜随老同学们一起向老师们敬酒,顺便打听着郑希转校的事。

  当年的英语老师姚春华年过五十,依旧豪爽外向,笑意盈盈地与她碰杯:“当年你是我们班最好的苗子,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你真在北川成家立业了,结婚的喜糖可别忘了补给我们啊?”

  方宜愣了一下:“结婚?”

  “对啊,你不是毕业就结婚了吗?”姚春华笑着用胳膊肘碰碰旁边的老师,“她老公就是那个零几年的省状元嘛,你说这一家子学历这么高,孩子得多聪明啊!”

  事实上,他们毕业就分手了。

  然而比起心中的悲伤,一股奇怪又陌生的感觉将方宜席卷——

  她和郑淮明毕业后几乎没回过海城,怎么会有这样的谣言?

  “姚老师,您听谁说我结婚了?”

  “不就是你老公自己说的嘛!你毕业那年,不是要去法国留学?他给你打钱的时候,跟我……”姚春华说着,只见面前女孩的脸色陡然一变,意识到自己失言,连忙将话咽了回去。

  婚宴上一片热闹喜庆,此时全然在耳畔黯淡。

  “打的什么钱?”方宜勉强笑了笑,撒谎道,“我们是结婚了,但他没跟我说过这件事啊。”

  姚春华这才松了一口气,将她拉到一旁,小道:“这么多年,也没和你说么?他对你可真好啊,还好你们现在结婚了,不然可就错过了呀……”

  当年分手后,郑淮明曾背着她托人找到了姚春华。当时,姚春华既教英语,也是学校财务处的行政人员。

  他拿出了一笔钱,拜托姚春华以学校资助优秀毕业生的名义,定向打给方宜。

  当时,郑淮明的邮件里写得诚恳:我们就要结婚了,她怕给我带来经济负担,不肯出国留学。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她很有能力,我希望她能走到更远的地方看一看。

  一开始姚春华是不愿意的,但一来二去,在郑淮明的坚持下,她也逐渐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决心,答应了找渠道帮这个忙……

  听完这一番话,方宜简直如坠冰窟,努力维持着眉眼的笑意,直到婚礼结束,整个人还没有缓过神来。

  她确实收到过一笔来自初中学校的资助,解决了燃眉之急,度过在法国最初最艰难的两个月。

  只是那时方宜沉浸在分手的痛苦之中,又初到异国他乡,因忧思过重、水土不服病得厉害。看到是学校的公账,听姚老师说是一位在国外发展的校友所捐,她并没有多想。

  那不是一笔小钱,如今方宜不敢想象,当时郑淮明刚毕业,是如何拿得出这么多钱给她,自己又是怎么过的……

  卫生间里,水龙头哗哗地流淌。方宜捧起大把的冷水,用力地搓着猩红的眼眶。

  她应该感动到痛哭流涕才对吧……

  但时过境迁,在愧疚、自责与心疼中,竟无端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气愤和憋屈。

  对着镜子,方宜湿淋淋的指尖径直拉扯下裙子的领口,锁骨上的那道狰狞疤痕还在提醒着她,当年心中的绝望和痛苦。

  有什么是不能两个人一起面对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爱她?

  这是她第一次无比清晰地感受到,郑淮明的爱就像一把双刃的利刀,握在手心里,只会将自己和对方都扎得鲜血淋漓……

  包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将方宜沉重的思绪拉回雨幕。

  是初中同学发来消息:如果户籍转到广城,现在不太好转了,只能等下学期。

  意料之中的答复,这次回海城,方宜四处找了许多关系,邓霁云转学的事都没有结果。

  她失落地以表谢意,正要关掉手机,微信又响了一声。

  以为是同学回复,方宜随手打开,却见郑淮明的头像赫然位列最上方。

  她心头颤动了一下,立即点开:

  【转学的事已经办好了,你让她们尽早去海城等电话吧。】

  语气礼貌而冰凉。

  【你怎么知道?】

  很快回了过来:

  【你同学找到我了。】

  要论整个海城的关系网,人脉最广的恐怕还是郑淮明。

  方宜盯着这条短短几个字,眼眶微微干涩,许多复杂的心绪涌上心头。说不动容是假的,她没想到,他还愿意这么帮邓霁云和郑希。

  又一条信息:【不要告诉她们是我办的。】

  不要告诉她。

  这句话无疑触动了方宜胸口最疼的那一块。

  她皱眉,应激般地飞快打字:你以为什么都隐瞒就是对别人好吗?为什么不告诉我去法国资助的那笔钱是你的?

  删去。

  输入:你总是自以为是!你让我怎么还得起!

  又删去。

  满腔悲哀,方宜曾自诩最熟悉郑淮明,如今却越来越看不懂他。

  就像那夜赌气的一吻过后,她拎着行李箱站在大门外许久,楼道里,声控灯亮了又灭,也未等到郑淮明追出来。

  将短信删删改改许多次,自知这些话掺了其他的杂念,方宜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回。

  -

  邓霁云带郑希回海城前,提出想和方宜当面致谢。

  念及孩子的口味,方宜将地点选在了一家港式茶餐厅。临行前,她犹豫再三,还是将地点和时间主动发给了郑淮明。

  【她们今天下午的高铁走。】

  没有收到回复,但方宜在餐厅前的马路边,看到了那辆最熟悉不过的黑色轿车。

  正是台风来临的前一天,乌云厚积低垂,大风中夹杂着细雨,灌木丛摇晃,远处传来轰隆隆的闷雷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5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1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再逢秋[破镜重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