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见状,继续柔声说道:“陛下,董加言年轻有为,沈婉清温婉贤淑,此乃天作之合。”
皇帝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如此甚好,德妃所言极是。”
德妃点头赞同:“如此一来,既能成全陛下的心思,又能为沈婉清觅得良婿,岂不两全其美?”
皇帝微笑道:“德妃所言甚是。那此事就交由你来操办吧。”
德妃谢恩后,心中暗自欢喜。
永寿宫中弥漫着一股静谧的氛围,众人皆知这看似简单的联姻背后,隐藏着权力的纷争与利益的交织。
而沈婉清和董加言的命运,也在这一刻被悄然改变。
……
赐婚圣旨到沈家的时候,沈父是真想拒婚。
按照家世来说,董加言虽是武职出身,但年纪轻轻便已是三品右翼军护军统领一职,且生得仪表堂堂、一表人才,倒也算得上青年才俊。
然而董家一向和陆家是敌对阵营,而沈临川却是自小就拜于陆太傅门下,与陆家交情匪浅,如今皇帝下这样一道圣旨,分明就是想让沈家在朝堂上战队,当真是让沈家左右为难啊!
今将沈婉清赐婚给董加言,摆明了是要沈家与董家联姻,从此站在陆家的对立面。可圣意难违,抗旨不遵乃是大罪,沈家虽心中不快,却也只能接下这道旨意。
沈婉清得知自己被赐婚给董加言的消息后,如遭雷击般震惊不已。她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一场政治婚姻,可她不愿成为家族利益的牺牲品,更不想成为权力斗争的工具。但身为女子,又无官职,她又怎能违背皇命?
想到此,沈婉清不禁有些暗恨皇后,皇后将自己招进宫,却没有赐予官职,要不然,自己绝对不会像个寻常宫女一般,被赐婚出去。
沈婉清不知道,皇后本想让她当女官,怎奈她自己不争气,争不过琉璃,被琉璃更进一步顶了!
无奈之下,她只能接受这门婚事。
与此同时,董加言也接到了赐婚的消息。他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也知道这场婚姻背后的政治意图。
尽管心中有些不满,但作为臣子,他不得不服从皇帝的旨意、家族的安排。
董加言本就是奉族中命令,刻意去找沈婉清,然而他一开始对这个女子却是并未有好感。
然而,在心底深处,他对这位未来的妻子——沈婉清,却生出了一丝好奇和期待。
……
景仁宫。
皇后坐在梳妆台前,心情十分低落。刚刚又又被陆太傅训斥了一番,让她感到无比委屈和愤怒。
陆太傅实在想不明白,自己的女儿进宫之后,为何变得如此缺乏大局观。他痛心疾首地看着皇后,心想这真的是家门不幸啊!
“娘娘,别生气啦。”琉璃姑姑赶紧,轻声安慰道:“太傅大人也是气恼陛下,才会一时冲动,将怒火发泄到娘娘身上。”
皇后听了这话,心里稍稍好受一些,但还是忍不住冷哼一声:“哼,皇帝能有什么好心肠?无非就是想利用沈家而已。”
琉璃姑姑连忙劝说道:“太傅大人英明神武,一定不会轻易放弃的。而且,娘娘现在已经是皇后了,腹中怀有龙嗣,谁也越不过娘娘去。”
皇后微微颔首,对琉璃姑姑的话表示认同。就在这时,陆夫人来到了景仁宫,向皇后请安。
皇后脸上露出微笑,亲自迎接着陆夫人的到来,并亲切地邀请她坐下。陆夫人关心地询问皇后的身体状况,皇后笑盈盈地回答说自己一切安好。
接着,皇后忍不住向母亲倾诉起最近的遭遇,尤其是皇帝对她的冷落和漠视。沈夫人表示理解女儿的心情,但同时也劝诫皇后不要过分在意这些,要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智。
之后,皇后与陆夫人谈起了淑妃的近况。皇后提及淑妃因得到皇帝的宠爱而常常对她不敬,甚至时常顶嘴。
陆夫人则安慰皇后道:“这不过是暂时的现象罢了。”
皇后点了点头,心中满是感激之情。她深知,在这复杂多变的宫廷之中,唯有家人能够给予她最真挚的支持和鼓励。
陆夫人走后,皇后淡淡的坐在椅子上,琉璃姑姑给皇后倒了一杯果汤。
皇后接过茶杯,叹了口气,“但愿如此吧。只是可怜了婉清那孩子,无端被卷入这场争斗之中。”
琉璃眼珠一转,“要不,咱们想办法帮帮沈姑娘?”
皇后看了她一眼,“怎么帮?这可是陛下下的旨。”
琉璃姑姑说道:“虽然陛下已经下旨赐婚,可若是新娘或者新郎有一方重病,在新婚夜不治身亡,别说是联姻,两家怕是要成仇了!”
皇后眼神一亮:“你是说……”
琉璃点点头,靠近皇后小声低语起来。
……
十天后,婚礼如期举行,沈婉清美丽动人,董加言英俊潇洒,两人在众人的祝福声中结为夫妻。
然而,他们都清楚,这场婚姻并非出于真爱,而是带着目的和无奈。新婚之夜,董加言望着沈婉清,温柔地说:“虽知你我成婚是圣上旨意,但我仍愿真心待你。”
沈婉清心头一软,微微点头。从此,他们的命运紧密相连。
然而,沈婉清不知道,这场婚姻,本就是一开始带着目的接近。
隔天清早,董加言忽然生了怪病,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府医都无能为力,不知道该如何治疗。
董父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赶来看望儿子,忧心忡忡地坐在床边守护着他。
董加言的父亲虽然和董阁老有些亲戚关系,但已经相隔了好几代。董加言能够成为三品官员,全靠他自己的努力和才华。
如今儿子突然病倒,董父感到无比焦虑和担忧。如果董加言无法醒来,那这个家该怎么办呢?
董加言的母亲哭喊着,情绪激动地指责沈婉清:“一定是你,你把我的儿子克住了!我......我今天一定要替我的儿子休了你!”
沈婉清被突如其来的指控吓了一跳,她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她无助地望着董加言的父母,试图解释道:“婆婆,我从来没有伤害过相公啊,这里面肯定有什么误会。”
然而,董母根本不听她的辩解,继续大声吵闹,坚持要将沈婉清赶出董府。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太医官服的太医,自称是皇后娘娘派来的。
董父看着如此年轻的神医,半信半疑,但还是让杜神医为董加言诊治。
杜神医为董加言把脉后,皱起眉头,低声说道:“令郎的病乃是有人下毒所致。”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董母指着沈婉清,怒斥道:“定是你这个狠毒的女人下的毒!”
沈婉清百口莫辩,眼含泪水。
第103章 你今晚有空吗
尽管杜神医顺利地治愈了董加言,但董家人对沈婉清的疑虑并未减轻。
董母每日吵嚷着让董加言休掉妻子,而皇后娘娘则以沈婉清新婚燕尔为由,表示她日后无需回宫侍奉。
由于这门亲事是圣上所赐,不能轻易休妻,所以董家人便日复一日地折磨着沈婉清。
沈婉清默默忍受着董家的折磨,心中苦楚无人诉说。她时常想起入宫前的日子,虽不富贵,但至少生活平静。如今,她却深陷宫廷争斗的旋涡,身不由己。
一日,沈婉清无意间得知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董家与兵部张尚书之间有着不为人知的勾结。这个发现让她震惊不已,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董家所受的苦难或许并非偶然。
为了自保,沈婉清决定暗中调查此事。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机智,逐渐搜集到了一些证据。然而,就在她准备将证据呈交给陆太傅之时,突生变故。
沈婉清发现有人潜入她的房间,偷走了她辛苦收集的证据。她心知肚明,一定是董家所为。
自己的卧房,除了董加言这个夫君,又有谁能进得去呢?
此刻,她感到无助和绝望,但是并没有放弃。相反,她更加坚定了要揭露董家罪行的决心。
经过深思熟虑,沈婉清决定采取更谨慎的行动。她开始密切观察董家的一举一动,寻找新的线索和证据。与此同时,她也试图与其他可能了解内情的人建立联系。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沈婉清结识了一位神秘的女子。这位女子名叫萧芝语,身世成谜,但却似乎对宫廷中的事情了如指掌。萧芝语答应帮助沈婉清,两人一同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沈婉清深知单凭她们二人之力,难以与董家抗衡。于是,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借助外力。
在一次回家探亲时上,沈婉清故意引起了兄长沈临川的注意,并趁机向他透露了一些关于董家的可疑之处。沈临川原本就对董家有所怀疑,听到沈婉清的话后,更加重视起来。
……
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争斗就永远不会停止。后宫中的争斗丝毫不逊于朝堂之上的纷争。
燕回春。
张得水与沈临川相聚于此。
张得水首先把话题引向于一:“你可知于一当初为何直接指向何尚书吗?”
沈临川似乎有些烦闷,回答道:“难道不是你干的好事?”
张得水苦笑着说:“是我父亲设局陷害于一,致使他的全部家产被没收充公。”
沈临川惊讶地看着张得水,“没想到竟是如此。那于一现在何处?”
张得水摇摇头,“自从家产被抄后,就再无他的消息。怕是得到风声,担心何尚书秋后算账,早已离开京城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沈临川并未流露出太多惊讶的神色。毕竟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式,如今他更关心的是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
而近期发生的一系列由妹妹沈婉清引起的事件,才让他感到头疼万分。
张得水看着沈临川,语气严肃地说:“沈家一事,实际上是董家设局陷害你们。可惜,他们只钓到了你这一条鱼。如果你站在陆太傅的角度去思考这件事,你会有什么想法呢?”
沈临川心中一沉,他似乎已经猜到了答案,但还是试探性地问:“我会……认为自己被你们利用了吗?”
张得水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沈临川顿时愣住了,手中的茶杯微微颤抖起来。就在这时,滚烫的茶水溅到了他手上,他不禁痛叫出声。
短暂的沉默过后,沈临川终于开口:“说实话,我确实没有料到何尚书会如此迅速地垮台。本来我以为,当看到你和罗强投靠何尚书时,董阁老应该会放松警惕。可现在看来,想要再次对他下手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今张得水是兵部张尚书之子已经爆出来了,对于他目前的身份,怕是再不能像以前一样去伪装了。
张得水胸有成竹地笑了笑,道:“拿捏董家,还需要一个契机。”
“嗯,什么?”沈临川一惊,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张得水轻轻摇了摇头,并没有说话。
这件事,还是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效果会更好一些,唐家的事,还不宜直接说。
忽然门被推开,只听吱呀一声响,接着便是一阵脚步声传来。
两人转头看去,只见罗强走了进来。
张得水和沈临川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奇怪。
“你怎么来了?”沈临川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