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略施小计
这么明显的讽刺,张去才自然是能听出来的。
他心中暗笑,看起来董阁老是有些急了,直接开门见山,不像以前,说个话还弯弯绕绕的。
“此案虽然已经开始审理,但是大部分的资金都没找到,怕是没那么简单。董阁老如何认为?”
董阁老误以为张去才是想收点钱,沉下脸来,不阴不阳地说:“本官知道兵部向来纪律分明,肯定不会以权谋私,和大理寺那帮小人为伍。这件事太傅已经交给张大人去办,想必,你的意见为主。”
张去才不动声色,心里却是冷哼一声。
他站起身来,恭敬地向董阁老行了个礼,然后缓缓开口道:“多谢董阁老信任。只是这案子实在复杂,目前证据,恐怕难以定死罪。”
董阁老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满,但还是耐着性子问道:“那依张大人之见呢?”
张去才低头沉思片刻,抬头看着董阁老,语气坚定地说:“下官也觉得,此事尚未完结。”
“什么?”董阁老脸色一变,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
张去才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凝重之色:“于一的证词算一桩,但是何夫人却已死,如今何家欲将罪责都推到已死的何夫人身上,董阁老怎么看?”
董阁老皱着眉头说道:“死人无法开口说话,他们的证词自然是不能作数的,既然如此,不就应该直接放人才对吗?”
双方都默契地没有提及何家府兵反抗的事情。
毕竟,如果能够坐实何首望的罪名,这件事不过是罪加一等;而如果不能坐实,那么这件事很可能会不了了之,甚至还可能被反咬一口。所以,他们不能将此事作为一个引子,用来攻击何首望。
“继续追查下去也没什么意义,倒不如根据于一的证词来结束这个案子吧。别忘了,何首望下台,对你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啊。”
董阁老当然希望这件事情能尽快结束,毕竟何首望现在已经受到调查了,如果再查到自己身上,那可真是麻烦大了!
董阁老本以为,在说了这句暗示之后,张去才一定会有所动摇。
毕竟最近他可是得到消息,张去才的儿子已经找到了,就在户部任职,何首望的案子一天不结案,户部就会无法运转,一直被大理寺调查。
这对张去才来说,肯定是个巨大的损失。
张去才应该也不希望自己好不容易寻回的儿子,再卷入这些事端。
可是他没想到,张去才只是似笑非笑的和他对视一眼,说:“董阁老,您专门请下官来喝茶,劝下官尽快结案,莫不是此事,与您有关?”
董阁老心里一紧,但脸上还是保持着镇定。
他看着张去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张去才却似乎并不在意他的反应,接着说道:“如果真的与您有关,那我想知道,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董阁老沉默了片刻,终于缓缓开口道:“张大人,我也是为了你好啊。这个案子拖得太久了,对你、对朝廷都不好。而且,你也不想让你儿子受到牵连吧?”
听到这句话,张去才的脸色微微一变。
但很快,他又恢复了平静。
他淡淡的回答道:“董阁老,您不必担心我的儿子。他已经长大了,有能力应对一切。至于这个案子,我会按照事实和律法来处理。不会因为任何外界因素而改变。”
董阁老听了这话,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看来张去才并没有打算妥协,他必须想出其他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董阁老被这个油盐不进的铁疙瘩,激的有些措手不及,下意识的看向一旁的良芷。
张去才注意到了董阁老的眼神,嘴角微扬,“董阁老,您若是还有别的事,不妨直说。这般遮遮掩掩,可不像您平日里的作风。”
董阁老轻咳一声,“张大人莫要误会,老夫只是想看看令郎是否安好。”
张去才冷笑道,“有劳挂念,犬子一切安好。”
“那就好,张大人,关于何首望的案子......”董阁老还想再劝。
“董阁老,下官自有分寸。”张去才打断了他的话,“时候不早了,下官也该回去了。”说完,他便起身告辞。
看着张去才离去的背影,董阁老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父亲,此人实在顽固,看来我们得另想他法了。”良芷走到董阁老身边,轻声说道。
董阁老点点头,“嗯,我会想办法的。绝对不能让何首望继续开口!否则……”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良芷是董阁老一个外室的女儿,虽是青楼女子所生,但是异常聪慧,自小就跟在董阁老身边处理朝事。然而身份毕竟不好听,在府中一直是一个下人的身份。
身居高位的官员,哪一个年轻时没有一点风流韵事。只是有的不成器,家族看不上眼就随意给点钱财打发了。
像张得水、良芷这般混的这么好,还是极少数。
尤其是张得水,运气好,渣爹老婆儿子都死光了,要不然他没有利用价值,之前何尚书也不会选择他进户部。
“父亲,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良芷你派人盯紧张去才,看看他有什么动作。另外,想办法让于一闭嘴。”
良芷点头应是,她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如果张去才深究下去,说不定会牵连到董阁老。
她决定亲自去找于一谈谈,警告他不要乱说话。
与此同时,张去才回到家中,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
他意识到这个案子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而董阁老似乎与此有关。
……
景仁宫。
“娘娘,不知还有何疑问?”冉浮云被皇后留下,讲述了何尚书革职一事。
皇后淡淡的笑道:“冉嫔不愧是聪慧,只是后宫不能过问前朝之事,冉嫔可真是个犯了大忌!”
冉浮云低头不语,她知道自己刚才已经越界了,但她也有自己的考虑。她想通过帮助皇后解决问题来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她也希望能够在宫廷中站稳脚跟,为自己和家人争取更好的未来。
皇后看着冉浮云,眼中闪过一丝不满。她觉得冉浮云有些过于聪明,甚至有点自负。但她也明白,冉浮云确实帮了她一个大忙,如果不是冉浮云提供的消息,她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理由让父亲将何尚书革职。
“冉嫔,本宫今日留你下来,是要告诉你,本宫虽然欣赏你的才华和智慧,但也希望你能守好规矩。以后若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本宫绝不轻饶。”皇后警告道。
这个陆可欣,用完就扔。之前你往家中传信见陆太傅时,怎么不说后宫不干政!也太双标了!
“娘娘可知道,暗网被查的起因?”冉浮云没有急于谢罪,而是提出了一个疑问。
皇后皱起眉头,似乎有些不满冉浮云转移话题,但还是回答道:“本宫自然知道,元宵灯会,沈家嫡女被拐案。当年事情闹的这么大,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沈学士不就因此退出朝堂!”
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仿佛能感受到里面的小生命在踢她。
“那新科状元沈临川沈大人,可是一直关注此事,于一主动检举何尚书,就是沈大人挑头!”冉浮云掀了掀嘴角说道。
但凡提到沈临川,皇后的心思总会被吸引走。
这会陆可欣也不提后宫不能干政了,反而饶有兴趣的问道:“原来如此,后来呢?”
冉浮云气质沉稳的说道:“其实沈家嫡女早就遇害了!沈大人想为妹妹报仇,一心想要将何尚书关进大牢。只不过……”
只不过有人不想让何尚书太早入狱,暗中出手阻挠,导致案件拖延至今。”冉浮云故意卖了个关子,观察着皇后的表情。
皇后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她深知官场的黑暗和复杂。“难道是董阁老?”她猜测道。
冉浮云微微一笑,“娘娘英明。据臣妾所知,董阁老与何尚书关系匪浅。此次何尚书被革职,想必董阁老也不会善罢甘休。”
皇后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她深知冉浮云话中的深意。董阁老是朝廷中的重要人物,拥有强大的势力。如果他不想要让何尚书下狱,那么必定会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浪。
皇后的目光锐利地盯着冉浮云,似乎要透过她的眼睛看到内心深处的真实意图。她语气冰冷地问道:"冉嫔,你到底有何打算?"
冉浮云并没有因皇后的逼问而慌乱,反而显得更加淡定从容。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微笑,轻声说道:"何尚书既然已经被查办,那沈大人岂不是得到了不少好处呢?"
皇后心头一震,立刻明白了冉浮云的意思。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假笑着说:"本宫自然不会亏待冉嫔,毕竟你我都是聪明人。只是这称呼实在有些不便,不如冉嫔换个好听些的名号吧。"
冉浮云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那就多谢娘娘了!希望娘娘能尽快赐予臣妾一个新的身份。"
皇后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心中暗自嘀咕:"这个冉嫔,竟然如此不客气,简直是胆大包天!"她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愤怒,尽量保持冷静地回应道:"放心吧,冉嫔。本宫定会降下旨意,不会让你失望的。"
第84章 册封为妃
冉嫔行礼告退以后,皇后将茶杯重重地砸在地上,羊奶溅了一地,腹部还有些微微发紧!
就在这时,屏风后面响起轻微的脚步声,当朝四品大官沈临川,同样阴沉着脸,走了出来。
皇后急忙站起身,“沈郎,刚才的话你也都听见了,冉嫔她……”
“此女贪欲太重。”沈临川脸色阴沉,语气冷漠道。
皇后点点头:“只是她原本就在做的一些事,如今竟因为你参与其中,就以此事威胁我!她真是太不应该活下去了!”
沈临川冷笑一声:“哼,这后宫里的女人,哪个不是贪欲过重?不过,这冉嫔的确有些过分了。”
皇后皱眉道:“可是,她毕竟怀有身孕,如果现在动她,会不会……”
“无妨。”沈临川打断皇后的话,“她本就是太后推荐进宫,在皇帝面前又不得宠,没有子嗣,一切都好办。”
皇后犹豫片刻,还是点了点头:“好吧,那就听你的。”
沈临川冷笑道:“她的路走得太顺了,既然如此,就更应该让宫中的女人教教她,什么才是一个后妃该做的事!”
皇后嘴角微扬,露出一抹阴险的笑容:“嗯,本宫知道了。”
沈临川点点头:“此女太过聪慧,我们的关系她早就看出来了,你要小心,她临死前的反扑。”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杀意:“放心吧,本宫会处理好的。”
翌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照亮了整个皇宫。皇后在晨起例会前,特意召集了宫中的所有妃嫔,让她们齐聚一堂。
这次会议的主题,正是关于何尚书在前朝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审理,这件案子终于要画上句号了。然而,由于此事还牵扯到内务府以及侍卫总管等重要部门,所以后宫中的妃嫔们也需要了解情况,并保持安定。
皇后坐在正位之上,面容严肃地开始讲话。她告诉众人,虽然何尚书被革职的原因是于一的主动检举,但实际上,这也是朝廷上下共同努力的成果。此外,对于内务府的后续调查工作,还需要更多的人力支持。
正当皇后说话间,突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太监手持圣旨匆匆走进殿内。他高声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治世以德,化民以礼。宫闱之重,乃社稷之本。今有李氏冉浮云,秉性柔嘉,端淑懿德,深得朕心。特册封为端妃,赐居承乾宫。
自即日起,享有妃之尊位,佐助皇后,管理后宫。望其恪守妇道,尊崇宫规,以彰朕之仁德。
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