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闹的家长无奈地说:“这么好看的风筝,咱们哪里会做哦?”
“顾姨能做,你咋不能?”
“她能做是因为她心灵手巧,你妈是这种人吗?给你两棍子吃吃要不要?”
“呜哇——我也要风筝!我也要好看的风筝!我也要去放风筝——”
…………
眼看着那边的孩子哭闹起来,顾溪赶紧带着一串孩子离开。
跟着她离开的孩子们互相看一眼,然后哈哈大笑起来,非常享受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眼光。
他们的风筝就是好看呀~~
第64章
一行人热热闹闹地来到河边的山坡, 将东西放在附近一棵大树的树荫下。
山坡这边的草生长得很茂盛,当它们枯萎泛黄时,摸起来有种毛茸茸的触感, 坐上去也不会咯得难受,可以直接席地而坐, 甚至在上头打滚也没事。
秋高气爽, 枯草蓬松, 放眼望去, 满目秋黄,确实是个好天气。
顾溪深吸了口郊外的空气, 只觉得心胸开阔。
放好东西, 一群孩子便去放风筝。
河边的风大, 风筝很快就飞上天, 每当一只风筝飞上天, 就会引来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热闹的气氛直接拉满, 很容易感染人。
顾团团的年纪小,第一次放风筝,实在不会, 顾溪便帮她拉着绳子, 让小姑娘自己举着风筝朝前跑。
跑了一段路,顾团团在叫声中松开手, 风筝摇摇晃晃地飞上天。
“哇!兔兔飞起来啦~~”她欢快地笑起来。
顾溪拉着线跑了会儿, 直到风筝稳稳当当地飞上天,将风筝线系到小姑娘手里,让她去放风筝。
顾团团紧张地拉着风筝线,好担心她的兔兔风筝会和别人的风筝撞到一起, 眼看一只老虎风筝靠近,她嘴里叫着:“小老虎不要撞上我的兔兔!苗苗哥,你走开,不要让你的小老虎过来!”
苗建设大叫道:“我叫苗建设,不叫苗苗!”
不久后,数个风筝在天空飘飘荡荡,迎风飘扬,鲜活的色彩很吸引人。
孩子们开始比赛,看谁的风筝飞得高。
顾溪玩了会儿,跑得累了,便坐到树下喝水,笑眯眯地看着这群孩子放风筝。
顾团团扯着线跟着哥哥姐姐们跑,因她是年纪最小的,众人也照顾她,一群孩子相处起来颇为和谐,就连平时喜欢和姐姐们吵闹的苗建设、许勇志,此时看着都乖巧不少。
孩子们的欢呼声不断,每当有风筝缠在一起,会引来一阵大呼小叫。
这边的热闹也吸引了一些在附近玩耍的小孩子,那些孩子就站在旁边看,脑袋仰起,盯着天上的风筝。
顾团团玩累了,看到旁边有个比她大点的小姑娘,便将风筝线给她,奶声奶气地说:“姐姐,我的兔兔给你玩。”
那小姑娘怯生生地看她,最后还是没忍住诱惑,接过风筝线。
顾团团擦了把汗,扭头看到树下休息的顾溪,欢快地朝她跑过去,一把扑到她怀里,像只小兔子似的。
“姑姑~~”
顾溪拿出手帕,给她擦擦汗,又拧开水壶喂她喝水。
这种事她做得很习惯,从小到大,她照顾过不少孩子,徐家的两个妹妹,还有沈明嵘,对她来说,照顾孩子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团团,放风筝好玩吗?”顾溪笑着问。
顾团团的小脸蛋红扑扑的,脸上露出欢快的笑容,“好玩!姑姑,我下次还想来玩,和大家一起。”
顾溪捏捏她的小脸蛋,“这次还没结束呢,你就想下次啦?”
顾团团腻在姑姑怀里,一个劲儿地笑着。
一会儿后,于小月也过来了。
于小月虽然在放风筝,实则一直关注着树下的顾溪,以及顾团团。
知道顾团团是顾家的孩子,加上她的年纪又小,自动担负起照顾顾团团的责任。
“团团,不玩了吗?”于小月问道。
顾团团靠在姑姑怀里,小大人地说:“累啦,我要和姑姑一起休息。”
姑姑在哪,她就在哪。
顾溪将于小月叫过来,用手帕给她擦了擦汗,问道:“小月,累不累?”
于小月摇头,露出一个羞涩的笑容,“顾姨,不累的!”然后又说道,“平时我和奶奶、妈妈都是来这边捡柴禾,会走到那边,有时候走得挺远的,并不觉得累……”
比起跟着长辈们去捡柴禾,一捡就是大半天,还要背柴禾回家,今天出来玩,只是跑来跑去罢了,根本不算累。
顾溪摸摸她的脑袋,见她的头发乱糟糟的,从口袋里拿出一把梳子,给她梳头发,将她枯黄的头发分成两股,编成辫子盘在脑袋上,像两个小丸子,十分可爱。
“小月姐姐好漂亮!”顾团团惊喜地说,“姑姑,我也要编辫子,要盘起来。”
顾溪笑道:“行,也给咱们团团编辫子。”
顾团团的头发最近刚剪过,剪了个很整齐的妹妹头。
因为季医生不太擅长给小女生绑头发,只要女儿的头发长了,就会寻个时间给她剪短发。
不过小姑娘都是爱美的,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梳辫子,自己也想绑。
顾溪今天出门时不仅带了梳子,还带了些小发绳,正是用来给小姑娘绑头发的。
因顾团团的妹妹头不能将所有头发都梳起来,于是她给小姑娘梳了个的哪吒头,再系上两根红头绳。
小姑娘被养得白白嫩嫩的,脸上带着婴儿肥,是标准的三头身,绑这种头发,看着就像最早的那部国漫里的小哪吒,实在太可爱了。
顾溪以前看过《哪吒闹海》这部国漫,对里头的小哪吒的印象深刻。
那边的许晓茵见状,也将自己的风筝塞给旁边看他们放风筝的小朋友,跑过来叫道:“顾姨、顾姨,我也要绑头发!像小月一样的辫子扎起来,我也要!”
顾溪让她坐下来,给她梳头发。
很快苗翠妮姐妹俩也过来了,看她们都绑好看的头发,也想让顾溪帮她们绑。
家属院里的长辈们很少会用心给女儿绑头发,不是直接剪成个妹妹头,就是一根发绳绑起来,最多就是分成两股,绑成两个小揪揪,很少会像顾溪这样给她们编辫子,搞出些可可爱爱的发型。
女孩子哪里能抗拒这种好看的发型,一个个都挨过来。
顾溪的手指灵活,给小姑娘绑头发不在话下,一个个轮过去,按照她们的头发长短弄发型,或是盘成两个丸子头,或是编成蜈蚣辫,或是盘在脑后。
女孩子们坐在一起,互相看对方的头发,又摸摸自己的头发,然后开心地笑起来。
苗建设和许勇志是男孩子,对绑头发没兴趣,见女孩子都跑了,两人也不在意,和那些来看他们放风筝的孩子玩起来。
直到玩累了,他们将风筝线绑在旁边的树枝上,跑过来喝水。
顾溪将装食物的篮子拿过来,几个篮子摆在一起,让他们想吃什么就拿。
孩子们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嘴里叽叽喳喳地说着,说学校的趣事,说家属院里的八卦,啥都能说。
顾溪听得津津有味,发现这些小孩的消息挺灵通的,居然知道不少家属院里的事,让她大开眼界。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实在精彩。
例如哪家和哪家不和啦,两家的女人和孩子经常打架,还被妇女主任通报警告过;哪家媳妇是个又懒又馋的,只顾自己吃喝,不管男人和孩子;哪家的男人是二婚的,居然娶了个漂亮年轻的女同志;哪家婆媳关系恶劣,经常打架,谁也不服谁;哪家的男人对媳妇不好,因为媳妇生了五个女儿,一直生不出儿子……
这几个孩子简直就像是潜伏在家属院里的八卦记者,凑到一起,居然啥都知道。
就连年纪比较小的苗建设,也能说出几个八卦,腼腆的于小月都能说很多。
只有顾溪和顾团团这对姑侄俩格外不合群,因为两人啥都不知道,顾溪是比较宅,消息不灵通,顾团团年纪最小,是啥都不懂的年纪,自然也插不上话。
苗翠妮是这里年纪最大的姐姐,人比较细心,见顾溪和顾团团一直没开口,怕说这些八卦吓到她们,赶紧道:“你们别说啦,吓到团团可不好,团团年纪还小呢。”
顾团团手里拿着米糕啃了一口,说道:“翠妮姐,我不小啦,我五岁了,明年就六岁,能上小学啦。”
顾溪笑着摸摸她的脑袋,疑惑地问:“小月,你咋知道这么多?”
她还以为于小月是个腼腆羞涩的女孩子,一直在家里干活,应该不知道那么多八卦的。
于小月老实地道:“我听我奶奶说的,奶奶平时很喜欢去凉亭那边和人聊天,听到什么,回来后会和我妈说。”
当然,于婆婆其实只是分享欲比较旺盛,在外头听到什么,喜欢回来找儿媳妇说,反正不管她在家里说了啥,像闷葫芦一样的儿媳妇不会在外头多嘴地说出去,让她很放心。
于小月跟着妈妈干活,自然也听到不少。
其他孩子也七嘴八舌地表示在哪里听到的八卦,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圈子,想知道什么很容易。
这是大人们所不知道的。
有八卦当佐料,顾溪吃得挺愉快的。
吃饱后,大伙儿也没急着回去,决定去附近的树林里逛逛,摘点野梨。
许勇志兴致勃勃地说:“我记得那边有一棵野梨树,应该还有野梨,咱们去瞧瞧。”
“你咋知道的?”他的姐姐许晓茵疑惑地问。
许勇志说:“我和其他人来过。”
这年代的小孩子对上山下河都很感兴趣,不过这里女孩子居多,不可能去河里玩,那就上山玩。
他们走得也不远,就在河边附近的树林里逛。
许勇志信誓旦旦地带路,然而啥果树都没看到,最后还是于小月带他们去附近打栗子。
“小月居然知道这里有栗子树,太厉害了!”
众人对于小月好一顿夸,夸得她满脸通红,双眼却亮晶晶的。
孩子们就像小猴子,欢呼一声利落地爬到树上,拿竹竿打栗子。
这棵栗子树很大,所在位置比较偏,平时很少有人会过来,也没有多少人来打栗子,要不是于小月带路,他们其实也找不到。
树上的栗子不少,地上也掉了很多,很快就打下不少栗子,一群人欢快地捡起栗子。
一会儿后,他们带来的篮子装满了。
他们这次出来玩的,没有拿袋子,剩下的带不回去,一群孩子都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