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家里的人都支持她参加高考。
为了让她安心复习,项长川、项昭和项韵都帮忙带孩子、做家务,除了给孩子喂奶外,其他的都不用她操心。
除此之外,还有顾溪给她讲解,为她画重点……
总之,全家人都为了她参加高考齐心合力。
幸好这几年,每到冬天猫冬时,她姐还会抓着她学习,让她打下基础,所以这么紧张的复习,居然也没觉得太困难,就这么熬过去。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真的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徐愿生回想那段日子,只觉得就像在做梦一样。
她走出了徐家屯,走出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拥有这个世间最好的姐妹,还拥有了另外的家人,这些家人都全心全意地支持她。
唯一可惜的就是,她的成绩没有大姐、小妹的好,虽然是京市的大学,却只是一所普通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
第150章
列车到站的声音响起, 车上的人都忙着搬行李准备下车。
项长川叮嘱道:“下车时你们小心些,临近过年,回城的人多, 车站里的小偷小摸和抢孩子的也多,要注意一些。”
他们正好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 很容易成为目标。
徐愿生听后, 有些不放心, 拿背带将孩子背在胸前, 这样就不怕孩子被抢走了。
她转头叮嘱项昭:“等会儿下车,牵好小韵, 别让人将你妹妹抢走了。”
项昭认真点头, 转头看向乖乖地坐在那里等大人搬行李的沈烛烛小朋友, 担心地说:“那弟弟呢?要不要也背起来?”
顾溪笑道:“不用, 我抱着烛烛就行。”
闻言, 项昭兄妹俩担忧地看着她, 建议道:“顾姨, 不如让小叔抱烛烛吧,万一烛烛被抢走怎么办?”
这么可爱的烛烛,人贩子一定会盯上的, 他们可不想弟弟被抢走了。
项长川也问要不要他来抱孩子, 虽然知道顾溪可能有点力气,但女人的力气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吧?而且她长得纤细精致, 给人一种需要呵护的柔弱女性的印象。
沈明峥可是拜托他帮忙照顾嫂子和侄子, 他也怕等会儿下车时人太多,漂亮可爱的小侄子会被人贩子盯上抢走。
每到过年这段时间,车站人多的地方,时常会发生抢孩子的事, 防不胜防。
徐愿生、徐怀生闻言都忍不住笑了,笑得项长川叔侄三人莫名其妙。
姐妹俩很清楚顾溪的力气有多大,对几年前她们来部队时,大姐去车站接她们,将抢孩子的人贩子打残这事印象深刻。但那时候项长川他们还没来部队,不知道这事,也不怪他们会怀疑。
“真的不用。”顾溪笑道,感谢他的好意,她觉得还是自己抱儿子更安心。
徐愿生也跟着说:“交给我姐就行了。”
沈烛烛走过去拉着妈妈的手,“妈妈可以的。”
小朋友的年纪虽然小,但他知道妈妈的力气比爸爸还要大,因为他的力气也很大,妈妈说这是遗传了她的。
当初妈妈和他这么说时,沈烛烛记得爸爸的表情还挺奇怪的,好像有点羡慕的样子。
列车到站,顾溪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拎着行李,在前面开路,随后是带着孩子的徐愿生,旁边是护着她和孩子的徐怀生,接着是牵着手以免被挤散的项昭、项韵兄妹俩,最后是拿着行李的项长川。
下车的人很多,都堵在过道,人挤着人。
顾溪硬是凭着一股蛮力,一路像摩西分海般,领着众人顺利下车。
下了车后,周围依然十分拥堵,放眼望去,人山人海。
人多的地方容易发生意外,前头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响起一阵喧哗,不过并不影响人们前行的步伐。
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出来,顾溪抬头,就看到等在前方的冯敏和沈明嵘。
两人身边还有一对穿着体面、面容沧桑的夫妇,彼此搀扶着,焦急地张望,后头还有两个穿着军装的勤务兵跟着,是一起过来接人的。
“妈、明嵘——”
顾溪惊喜地大叫着,加快了速度奔过去。
项长川看到那对夫妻,瞪大了眼睛,也激动地叫起来:“爸、妈……”他转头对徐愿生和侄子侄女们说,“愿生,那是爸妈!小昭、小韵,爷爷奶奶来接我们了。”
项昭项韵也激动起来。
一群人飞快地朝那边跑。
听到声音的冯敏等人也互相搀扶着奔过来,就像车站里所有重逢的亲人朋友,喜悦地搂在一起。
顾溪来到冯敏面前,将手里的行李丢下,然后抱着儿子,给冯敏一个拥抱。
沈烛烛被挤在妈妈和奶奶之间,默默地叹气,转头对被妈妈单手搂着的奶奶叫道:“奶奶~~”
冯敏被顾溪热情地搂着,正高兴,听到孙子叫她,心里更美了。
她也回抱了顾溪,接过她怀里的孩子,心里十分热乎:“哎哟,我的烛烛,已经长这么大啦,居然认得奶奶,奶奶真高兴!”
沈烛烛认真地道:“认得的,有相片,爸爸妈妈给我看过爷爷奶奶的相片,还有小叔的。”
冯敏看到孙子乖巧可爱的模样,一颗心真是爱得不行,要不是知道这是孙子,看他这副模样,真的以为是个小姑娘。
小姑娘都很少有他这么漂亮的,特别是剪了个妹妹头,头发又黑又软,衬得小脸白白净净的,一双眼睛又大又圆,看得人心都要萌化了。
哎哟,这哪里是孙子,分明就是“孙女”嘛!
冯敏一直想要养小姑娘的心突然间就被孙子给满足了。
是孙子也不打紧,反正孙子长得像他妈,这么漂亮,就相当于养个小姑娘,带出去,谁能分得清这是男孩还是女孩?
沈明嵘在一旁急得不行,上窜下跳的:“溪姐,还有我啊!烛烛,我是小叔啊!”
顾溪转头看向沈明嵘,已经十六岁的少年,身形挺拔,和他哥长得很像,又有少年人特有的俊秀,穿着冬日的驼色大衣,往那一站,有点翩翩少年郎不识愁滋味的明朗干净。
当他笑起来时,顾溪仿佛又看到当年十岁的男孩。
“明嵘,已经长这么大啦!”顾溪高兴地说,也给他一个拥抱。
反倒是沈明嵘有些不好意思,嘿嘿地笑着:“溪姐,我已经长大啦,你可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抱我,不然大哥会生气的。”
小时候就算了,现在他长这么大,不好意思再让女性长辈抱。
顾溪失笑,踮起脚摸了摸他的脑袋,沈明嵘也配合地弯腰低头,嘴里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
“溪姐溪姐,你们总算回来了,我可想你们了,一直想去看你们的,但爸妈都不让我去,每到放假,他们就将我往郊区的军营里丢……溪姐,你还是没什么变化,依然这么年轻漂亮。咱们烛烛长得真像你,男孩子像妈妈好,像妈妈才漂亮哩,比像大哥要好,大哥没你好看……”
听着熟悉的话唠,顾溪忍俊不禁,“幸好你哥不在,不然他要生气了。”
沈明嵘理直气壮地说:“我才不怕他呢,我现在很厉害了,说不定还能和他过几招。”
沈烛烛从奶奶怀里探头,奶声奶气地问:“小叔,可以和我过几招吗?”
小豆丁仰着小脸蛋看着他,一脸认真严肃。
沈明嵘吃惊道:“什么过几招?这是小孩子应该说的话吗?不会是大哥这么丧心病狂,烛烛还这么小,就开始操练他了吧?”
顾溪忍住笑:“这倒没有,是烛烛自己要跟着他爸爸练的。”
“哦,那咱们烛烛真是个厉害的孩子,像咱们沈家的爷们,小小年纪就知道要努力充实自己。”
另一边,项长川等人和项父、项母久别重逢,也是又哭又笑,说不出的心酸喜悦。
项长川郑重地将妻子介绍给父母,也没有忘记徐怀生。
徐怀生刚被大姐拉过去介绍,然后又被拉过来,人也挺忙的。
项父项母神色温和慈爱,对徐愿生这个儿媳妇十分满意,项母拉着徐愿生说话,感激她这些年照顾小儿子和两个孙子孙女。
直到周围的人渐渐地散去,两家互相介绍。
项父项母没见过顾溪,不过早就从冯敏这里得知顾溪姐妹三人的情况,并不介意什么,活到他们这岁数,遭逢劫难,几乎家破人亡,如今什么都看开,对后辈唯一的期许是希望他们平安喜乐。
何况,顾溪姐妹三人确实是非常优秀的孩子,当长辈的也喜欢这些上进能干的年轻人。
项母对冯敏笑道:“你的眼光一向好,连挑儿媳妇都挑这么好的。也多亏你,我们长川才能顺利地娶到愿生。”
“哈哈,这是当然,当初我看到愿生,就知道你们一定会喜欢她。”
“那是,愿生很好,我们都很喜欢她。”
去年平反回京,虽然他们没见过小儿媳妇,不过彼此有打过电话,还通过信,还有冯敏在,多少有些了解。
得知小儿媳妇居然还要参加高考,并且真的考上京市的大学,证明她十分聪慧又上进。
又说了几句,众人一起离开车站。
车已经在外头等着,一共开了两辆车过来接人。
大伙儿一起上车,朝着军区而去。
抵达家属院时,天色已经彻底地暗下来。
下车时,徐愿生低声问:“爸妈也住在这边?离冯姨家很近?”
“挺近的,走一段路就到了。”项长川小声说,“爸妈平反后,以前的房子也还给他们。”
只可惜,现在家里只有两老在,爷爷、大哥大嫂都已经不在了,物是人非。
徐愿生看他变得黯然的神色,握住他的手。
冯敏朝他们说:“你们饿了吧?今儿就在我家吃饭,难得你们都回来了,咱们两家一起吃顿团圆饭。”
今时不同以往,项长川娶了顾溪的妹妹,两家也算是亲戚互相走动。
见项父项母都没有反对,便知道是提前说好的。
大家拎着行李,一起进了沈家。
进门时,就闻到空气中浓浓的饭菜香。
沈重山已经下班回来,正在帮忙摆碗筷,看到进门的一群人,脸上露出笑容。
“爸,我们回来啦!”沈明嵘的声音清亮,“爸你快看,溪姐和烛烛回来了,咱们家烛烛长得可真像溪姐。”
沈重山看过去,看到进门的妻子,妻子身边的儿媳妇,以及儿媳妇手里牵着的小姑娘——咳,应该是孙子,这孩子果然和儿媳妇长得很像。
看到孙子,沈重山就有些挪不动眼睛。
隔辈亲有时候是一种很玄妙的事,像沈重山这样的男人,也抗拒不了隔辈亲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