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们准备吃饭,顾远湘不禁咬着嘴唇。
其实她早就饿得不行,但想到她们先前的态度,她又拉不下脸,只能在这里干坐着。
徐愿生端着炒好的菜到堂屋的桌子,看到顾溪,招呼她过来吃饭。
至于坐在那里的顾远湘,见她像木头似的,仿佛谁给她受了天大的委屈,就忍不住牙疼,想要骂人。
也不知道顾家是怎么养孩子的,还是她天生如此。
这种恶心人的作派……她都能想象当年大姐回到顾家后,光是这家伙就能给她多少委屈受。
徐怀生低着头,没理顾远湘,默默地拿出三副碗筷摆好。
还是顾溪走过来,看到桌上摆好的碗筷,有些好笑,说道:“怀生,再去拿一副过来。”
徐怀生扁了扁嘴,没有说什么,转身再取一副碗筷过来。
顾溪转头朝顾远湘道:“你过来吃饭吧,吃完饭,我送你去嫂子那里。”
虽然不喜欢这人,但不至于小气到连顿饭都不给她吃,吃完饭赶紧将人送走,省得看到她这委屈的样子晦气。
顾远湘听到她叫自己,终于起身过来,看向桌上的饭菜。
共有三道菜,青菜土豆炖豆腐、土豆丝炒辣椒、一碗咸菜,都是素菜,主食是杂粮饭。
不过虽然是素菜,因为徐愿生舍得放油,所以味道还是不错的,只是在顾远湘看来,这吃得也太素了,都没见点肉,连鸡蛋都舍不得煮一个,难道她们平时就这么吃的?
顾溪看到桌上的菜时,忍不住看了眼徐愿生,心知她是故意的。
自从徐愿生接到文工团的活后,她赚的钱不少,买菜都大方起来,每餐几乎都会有些荤腥,能买到新鲜的肉就吃新鲜的,没买到就吃鱼、坛子肉,或者割点过年剩下的腊肉和青菜一起炒,就算数量不多,那也是肉。
像今天这种,完全是素的还真是少见。
不过顾溪没说什么,默默地吃饭。
徐怀生更不会说什么,反正她是土豆脑,有土豆她就高兴,几天不吃肉也没关系,以前都是这么过来的,一年都不一定能吃两回肉。
这顿饭吃得很安静。
吃完饭,徐愿生和徐怀生姐妹俩收拾桌子,顾溪对顾远湘道:“嫂子应该回来了,我带你过去找她。”
顾远湘应一声,默默地提起旁边的行李。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门。
天色还早,只有天边染上暮色,路上遇到很多人。
见到顾溪时,他们都热情地打招呼,然后顺嘴问一句她身边的年轻姑娘是不是她家亲戚,和徐愿生姐妹俩长得挺像的
顾溪介绍道:“她叫顾远湘。”多的便没说了,懒得解释。
幸好大伙儿都忙着回家吃饭,也没有多问。
直到周围没人,顾远湘突然问:“溪溪,你是不是不想让人知道我们的关系?”
看到这些人热情地和顾溪打招呼,就知道她在家属院的人缘很好。
和在京市时完全不一样,顾溪回到顾家后,因为太过安静木讷,嘴巴又笨拙,基本上没什么人缘。
“我们的关系?”顾溪奇怪地问,“我们有什么关系?”
顾远湘被她无所谓的态度弄得有些受伤,“先前我过来时,遇到很多人,她们问我和愿生是不是姐妹,因为我们长得像,但愿生只说我们有血缘关系……”
她意识到,关于她和顾溪被抱错的事,家属院里的人并不知道。
或许这些人都以为顾溪是从京市来的,从小在京市长大,是标准的城里姑娘。
顾溪哦一声,平静地说:“你要是想说咱们抱错过的事,就去说呗,我无所谓。”
“真的?你难道不担心吗?”顾远湘轻声说,“要是被人知道你在乡下长大,他们对你的态度可能会变?”
或许不会这么热情。
顾溪神色变得冷然,“那又怎样?难道在乡下长大很丢脸吗?还是在你心里,乡下人比不上城里人,就是低人一等的?”她转头看向顾远湘,脸上露出不耐烦之色,“顾远湘,你真的很讨厌,你知道吗?”
被她如此不客气地怼回来,顾远湘的脸色有些难看。
她忙道:“我、我没有这么想?只是大多数人都觉得,城里就是比乡下好……”
这不是很多人的想法吗?这年头能在城里吃商品粮,就是高人一等,多少人想进城,想拥有一个城市户口,乡下人就是比不过城里人。
顾溪懒得理她,发现这人已经无药可救。
不,估计等她以后插队到乡下,体会过那些所谓乡下人的生活后,还会有点救吧?就不知道她能不能受得住。
-
来到顾远扬家,顾溪过去敲门。
开门的是顾团团,看到顾溪,她欢快地扑过来,搂住她的腰,“姑姑,你怎么来了?你吃饭了吗?我和妈妈正要吃饭哩~~”
顾溪将她抱起来颠了颠,“吃过了。”
顾团团搂着她的脖子咯咯地笑着,抬头就看到站在姑姑身后的顾远湘,好奇地看着她。
顾溪抱着她进去,顾远湘提着行李,神色忐忑地进门。
见小姑娘好奇地朝自己看过来,她露出一个笑容,说道:“这就是大哥的女儿吧?你好,我是你的姑姑。”
顾团团搂着顾溪,盯着顾远湘,脆生生地说:“骗人,我姑姑在这里呢!”
说着,她的小手搂紧了顾溪,这个才是她最好最好的姑姑。
顾远湘的表情变得有些勉强。
灶房那边,季雅将煮好的面端出来,看到顾溪带着一个年轻姑娘过来,不由有些惊讶。
“嫂子。”顾溪和她打招呼,将顾团团放下来,“这是顾远湘,她来找我哥。”
顾远湘?
季雅很快就意识到,这个是当年和顾溪抱错那个假千金。
她特地看了看,发现顾远湘和徐愿生姐妹俩长得很像,不愧是有血缘关系的姐妹。只是顾远湘一看就知道是家境良好的家庭里养出来的,不像徐愿生姐妹,她们是在乡下吃过苦的,给人一种更坚韧向上的感觉。
季雅很惊讶,不知她好好的,怎么跑到部队来了?不会是为了顾远辉的事吧?听说人早就送去农场,这会儿过来也迟了吧?
和徐愿生一样,她也误会顾远湘过来的目的。
季雅是个做事很有条理的人,将两碗面端到桌子上,招呼女儿过来吃面,问道:“你们吃过了吗?要不要也吃点?我再去给你们煮碗。”
“不用,我们吃过了。”顾溪说道,看向她煮出来的面,毫无胃口。
嫂子和沈团长一样,没什么厨艺,她只追求将食物煮熟能吃就行,如果顾远扬不在家,她一般都是带着女儿吃食堂,或者是自己随便煮点挂面。
幸好顾团团是个不挑食的好孩子,才能好好地被养这么大。
季雅得知她们已经吃过,没再去煮面,让她们坐下来,给她们倒水。
“嫂子,你先吃面吧。”顾溪说道,“面要是坨了就不好吃啦。”天大的事,也等吃完饭再说。
而且顾远扬不在,就算再急也没用。
季雅朝顾远湘笑了笑,拿起筷子,一边吃面一边问:“你怎么来了?找你哥有什么事?”
顾远湘听到她问,眼泪顿时止不住。
她一边哭,一边将顾家发生的事和她说了。
季雅整个人都惊住,一时间忘记吃面。
这事确实挺严重的,没想到公公居然因为贪污被捉了,甚至一个不小心,可能要吃花生米。
“爸爸没有贪污,他不会做这种事!”顾远湘很激动地说,“他是被冤枉的,被人连累了……”她哭着说,“这些天,妈妈和二哥都在想办法救爸爸,我来找大哥,让他去救爸爸……”
季雅拧着眉,就算是被冤枉的,但他卷进这种事,只怕想要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
一时间,季医生难得头疼起来。
就算老顾在,只怕也没办法做什么吧?一旦他掺和进去,对他的影响肯定很大,她心里都有点希望老顾不要管这事,以免被连累。
人都是自私的。
比起没见过面的公婆,她当然想让丈夫好好的。但那是丈夫的亲生爸妈,顾远扬又不可能不管。
季雅不禁庆幸,幸好顾远扬不在部队,希望他迟些再回来。
“大嫂,大哥什么时候能回来?”顾远湘红着眼睛问,神色焦急。
这事不能再拖了,拖得越久,顾家就越危险,只怕到时候连他们都会被连累。
她会来部队,也是因为顾家出事后,连带着江惠君和顾远征的工作都停了,她也没办法去学校,他们给部队打电话找顾远扬,又一次找不到人。
所以她只好买车票直接过来。
季雅道:“这事我也不清楚。”
虽然部队这次举办越野侦查大赛的事给大伙儿提了一句,但家属们只要懂的,都不会特地去打听什么。
作为军属,季雅是知道分寸的,从来不会过多询问部队的事。
顾远湘闻言又哭了。
季雅被她哭得头疼,徒劳地安慰道:“你也别哭了,或许爸那边不会有事的。”
顾远湘没听,继续默默地哭。
顾溪也受不了她这么哭,朝季雅道:“嫂子,她说要等哥回来,这段时间,就让她住你这里吧。”
她是不可能让顾远湘住她家的,就算书房还有张床也不行。
留她吃顿饭已经算是难得的良心了。
季雅心里叹气,知道顾溪和顾远湘的关系不太好,自然也不勉强,说道:“行的,就让她住下来。”
将人送到后,顾溪赶紧离开。
顾团团见姑姑走了,另一个不认识的“姑姑”却留下来,嘴巴不禁撅起。
季雅转头看到,拍了拍闺女的脑袋:“干嘛呢?赶紧吃面,都冷了。”
小姑娘听话地继续吃面,一边看着还在哭的顾远湘,脸蛋都皱巴起来,小声地问:“妈妈,这个姑姑在哭什么呀?”
季雅神色一顿,说道:“小孩子别多嘴,吃你的面。”
“可是她一直哭呀。”顾团团说,“就像我摔倒时,磕破皮都不哭的,大人一直哭真是羞羞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