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韵一双眼睛好奇地看着小叔。
项长川总算明白他的意思,有些哭笑不得,“你怎么突然提这个?”
心里却有些恼,作长辈的说话也不知道避一避孩子,万一孩子误会了,或者瞎想怎么办?原本这两个孩子寄人篱下几年,养成这种敏感内性的性子,要是再糟糕一些,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他很感谢大嫂娘家这几年帮忙照顾两个孩子,这些年他为了报答他们,将自己的大半工资都寄过去,也怕两个孩子在那边吃不好。
但他更心疼两个孩子。
或许是他这些年给的钱太多,他去接孩子时,孩子的舅舅、舅妈不太愿意放人。因为他的坚持,便想着给他介绍个对象,还是孩子舅妈的堂妹,这关系亲近,以后也方便联系。
这两人的行为,难免让他怀疑,孩子这些年是不是受了很多委屈。
这几年,他实在忙,每次过去看他们都是匆匆忙忙的,无法停留太久。
项昭犹豫了下,说道:“我听到了,大舅妈要将她娘家的妹妹嫁给你……”
说到这里,他有些羞耻,虽然不是故意偷听的,但因为当时舅舅、舅妈正好提到小叔,他就蹲在那里听了好一会儿。
“舅妈说你不识好歹,是不是瞧不起她娘家的妹妹,所以才不同意娶她……”
其实原话更难听,有些话项昭也没听懂。
不过他听懂舅妈说的那句话,说项家人死的死、下放的下放,今非昔比,连落魄户都不如,有女同志愿意嫁给小叔都是万幸,小叔不应该太挑之类的……
项昭心里很难过,太爷爷死了,爷爷奶奶不见了,爸爸妈妈也死了,似乎他们就只剩下小叔。
灯光中,项长川的神色有几分凛冽,不过很快,他的神色又变得温和。
他伸手将两个孩子搂到怀里,说道:“小孩子别想那么多!”
见他们固执地看着自己,项长川明白孩子舅舅、舅妈的话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得解释清楚才行。
“别听你舅舅、舅妈乱说,我只是没见过你舅妈家的妹妹,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女同志,不想随便娶个陌生人。”他故意叹道,“而且部队的驻地比较偏僻,城里的女同志不能适应,一般不会想嫁过来的。”
“舅妈的妹妹不是城里的女同志。”项昭说,“是舅妈乡下老家的堂妹。”
项长川理直气壮:“那也不行,驻地比乡下更偏僻呢,不能让人家嫁过来受苦,是吧?”
项昭:“……”
项长川给两个孩子做思想工作,让他们相信,他没有娶他们舅妈的妹妹,只是不想耽搁人家女同志,没别的意思。
项昭犹豫地问:“真的?不会为了照顾我们,随便娶个小婶回来?”
“不会!”项长川保证道,“我相信小昭能照顾好你自己和妹妹,我不会随便娶的。”
项昭总算松口气。
他很担心小叔真的为了照顾自己和妹妹,随便娶个小婶回家。
目前这个家里,他不希望突然冒出个陌生的女人,有小叔、有妹妹就行了。
**
翌日,顾溪和徐愿生吃完早饭后,来项长川这里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她们过来时,发现屋里的人很多,挺热闹的,有在修葺屋顶,还有在修建厕所和洗浴房的,院子里堆了不少材料。
估计是趁着他这两天还有时间,一起搞完它。
项长川蹲在屋顶铺瓦片,见到顾溪和徐愿生过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尘,从梯子爬下来。
他问道:“嫂子,徐同志,你们怎么来了?”
顾溪道:“过来看看你这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对了,别叫我妹妹徐同志,叫她愿生就好。”
项长川笑着应一声,说道:“这里没什么需要你们帮忙的,很快就能弄好。而且这边比较乱,会弄脏你们的衣服,你们先回去。”
“这几天你们去我家吃饭吧,你这边估计暂时不好开伙做饭。”顾溪看了看,又问道,“小昭和小韵呢?”
“在屋里。”
项长川将两个孩子叫出来。
今天的活不需要两个孩子帮忙,他们挺懂事的,主动待在屋子里,以免打扰大人干活。
顾溪看了看两个孩子,说道:“这边挺忙的,他们也帮不了什么,不如让他们去我那里吧,晚上吃完饭你再带他们回家。”
这两个孩子挺安静,也不吵闹,她觉得带回家也没什么。
想到他们的身世,心里多少有些怜惜。
项长川没有马上应下,而是转头问两个孩子,“你们要去顾姨家里玩吗?”
项昭一脸犹豫。
“你们来我家吧,我给你们做红豆糕吃,还有烤红薯,我还会画画,教你们画画……”顾溪歪了歪头,“对了,我家还养了兔子呢,到时候给你们两只小兔子养。”
兔子对小孩子果然是大杀器。
两个原本还犹豫的孩子瞬间应下来,双眼亮晶晶地跟着顾溪和徐愿生一起离开。
第106章
顾溪和徐愿生领着两个孩子回家。
路上遇到一些家属院的人, 她们停下来,好奇地看着这两个孩子,称赞他们长得俊俏, 又问是哪家的孩子。
家属院里难得有这么漂亮的孩子,皮肤也白, 一看就像是从城里来的。
顾溪给她们介绍, “他们是新来的项营长家的孩子, 他是哥哥项昭, 她是妹妹项韵。”然后又让孩子叫人。
两个孩子乖巧地叫人。
“新来的项营长?”
众人露出好奇的神色,每当有军属过来, 总会引来不少关注, 就像当初的顾溪, 没少被看。
项营长是调职过来的, 昨天刚到部队, 目前见过他的人并不多。
顾溪没有多作解释, 告诉他们项营长家在哪里, 然后道:“项营长家正在修葺,那里有些乱,不适合孩子, 让他们先到我们家玩会儿。”
得知项营长家的位置, 众人都是一脸理解的模样。
那房子很久没人住,确实挺破的, 还要修一修才能入住。
察觉到两个孩子面对陌生人拘谨沉默的态度, 姐妹俩很快就带着他们离开。
回到家,顾溪让兄妹俩在堂屋坐着,给他们拿了些糖果饼干的零食,并一人冲了杯麦乳精, 让他们别客气。
她和徐愿生陪坐在一旁,也喝着麦乳精。
许是见她们都在喝,兄妹俩小心翼翼地端起来,慢慢地喝着,神色渐渐地放松下来。
舅舅、舅妈虽然有工作,但他们家里养的孩子多,并不时常给孩子喝麦乳精,兄妹俩也很少喝。
顾溪试着和他们说话,问他们平时喜欢做什么,喜欢吃什么,一点一点地引导他们说话,徐愿生也在旁插几句。
知道兄妹俩这几年是在舅舅家住的,难免让人多想。
只要不是在亲生父母身边生活,总归不适合孩子,就算舅舅对他们很好,也无法替代父母的位置,更何况看这对兄妹俩的反应,估计在舅舅家过得并不开心。
那种寄人篱下的心情,顾溪非常理解。
去灶房泡红豆时,徐愿生小声地嘀咕:“挺可怜的,估计在他们舅舅家过得不太好,防备心很强。”
顾溪嗯一声,然后看着她笑,“他们比愿生以前好多了。”
说起防备心,以前的徐愿生的防备意识才是最强的,几乎将父母亲人当仇人看待,愤世疾俗,很担心她会走向极端。
徐愿生面上露出无奈之色,“说我干啥呢?我现在好好的,啥事都看开了。”
自从离开徐家屯后,她就发誓以后绝对不会再回去,选择将徐家屯的一切都放下,不管是好的坏的。
她不想再为难自己,现在和大姐、小妹一起生活的日子,让她很满足。
将红豆泡着,等下午时给兄妹俩做红豆糕。
顾溪去书房搬了些书出来,让兄妹看书,主要是哥哥项昭说,他喜欢看书。
接着她拿出纸笔和颜料,教妹妹项韵画画,一边问:“小韵喜欢兔子吗?要不咱们画兔子吧?”
“喜欢。”项韵脸上露出笑容,好奇地问,“顾姨,你们家的兔子在哪呀?”
顾溪指着院子里的石榴树下的兔舍,“在那边呢,要去看看吗?”
“要的!”项韵一脸期盼,乖乖地任她拉起来。
那边正在看书的项昭目光看过来。
顾溪朝他道:“小昭也一起来吧,你们可以一人挑一只兔子,等你们家修整好,到时候带回家里养。”
听到这话,项昭也坐不住了,忙跟过去。
一会儿后,兄妹俩挤在兔舍前看兔子。
毛茸茸的兔子让他们露出欢喜的神色,脸上可以看出喜爱之色。
徐愿生见状,去菜地里摘了些菜叶子递给兄妹俩,让他们喂兔子。
项韵喂完兔子,扭头问:“顾姨,这个兔舍好可爱,在哪里买的?我让小叔也买一个。”
顾溪笑眯眯地说:“是我自己做的,你们想要,我也给你们做一个。”
“真的?”项韵惊喜了下,然后又犹豫起来,“会不会很麻烦?”
“不会呢,挺简单的,只要有木料就能做,我明天让人送些木板过来给你们做。”顾溪说得一副很简单的样子。
对她来说,做木工活确实很简单,家里的工具齐全,随时可以开工。
因为顾溪这话,兄妹俩看她的眼神十分崇拜。
徐愿生见状,不禁失笑,看来她姐不仅对女同志有得是手段,连孩子都能轻松拿捏。
她从屋里拿出尺子,给两个孩子量了量尺寸。
项韵一脸莫名其妙,项昭却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有些不安,小声道:“徐姨,你要给我们做衣服吗?”
“是啊。”徐愿生说,“我是裁缝,家里人的衣服都是我做的,正好天气暖和了,要做些春夏的衣服,顺便也给你们做两套。”然后她故作轻松地说,“我做衣服很快的,像你们这么小的孩子,一下子就做好了,都不需要费什么功夫。”
这对兄妹俩身上穿的衣服虽然还可以,但能看出很旧,估计穿的是别人的旧衣服,甚至有些针脚非常粗糙,一个不小心就会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