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歉意地吻了吻她的脸蛋,说道:“溪溪,如果我能在你小时候遇到你,发现你是被抱错的就好了……”
顾溪先是一呆,顺着他的话想了想,理智地道:“算了吧,如果你在我小时候遇到我,你肯定不会搭理我。”
她能想象那一幕,一个又瘦又小又黑的乡下土妞,怎么可能和那些大院的人有什么交集?这是不可能的。
“还是算了。”她惆怅地说道,“要是在我小时候就知道我是抱错的,我一定会提前回顾家,那我和愿生、怀生无法渡过那段抱团取暖的日子,我们的感情不会这么好。”
其实想想,曾经在徐家也不是全都是苦难。
至少她得到两个妹妹的真心喜爱,她们将她们的感情都给了她,而不是给顾远湘,就像顾家人将他们的感情给顾远湘一样。
这么一想,顾溪突然对顾家人的偏心看开了。
第100章
趁着有灵感, 顾溪每天都窝在灶房里写故事。
若是觉得冷了,就停下来,坐在火塘前取暖, 吃点东西,和两个妹妹聊聊天, 问问她们的意见, 或者给她们辅导作业, 让她们背书。
徐愿生没想到自己都初中毕业了, 还要被逼着读书,心情挺复杂的。
她又不想读高中, 学这些有什么用呢?
虽然如果大姐想让她学习知识的话, 她也是愿意的, 只是还是很疑惑。
当徐愿生这么问时, 顾溪道:“多读点书没坏处, 现在过年放假, 在家里也没啥事干, 不如学习些知识,等天气转暖,你想学就学, 不想学也没什么。”
她不能说这是为以后高考作准备, 心里希望两个妹妹都去参加高考,和她一起上大学。
不过时间还很充裕, 不可能让徐愿生天天学习, 那就折中一下,每年猫冬没事干时,再让她学吧,如此学个几年, 每年都巩固一遍,将知识都塞到她脑子里,等到高考恢复时,就不会手忙脚乱的。
徐愿生扁了扁嘴,行吧,听大姐的,就算姐妹三人只是窝在一起学习,她也挺愿意的。
至少除了天冷时要学习,其他时间都由她安排,那也挺好的。
到了元宵节,顾溪的故事已经写得差不多,将要接近尾声。
这个故事也是短篇,预计三万字左右,按千字两块钱算,能拿到60块钱——前提是能过稿。
元宵节的前一天,顾溪特地泡了几斤的糯米,准备做汤圆。
元宵节就要吃汤圆。
这年头家里有条件的都是如此,自家做汤圆吃。
顾溪特地和乔慧、兄嫂那边说一声,让他们不用做汤圆,她多做一些,给他们送过去,反正她在家里有时间,还有两个妹妹帮忙。
泡好糯米,第二天,顾溪带着两个妹妹,和被送到她们家玩的顾团团一起去借邻居家的石磨磨糯米,等磨好后送他们家一些糯米粉作报酬就行。
姐妹三个轮流磨,很快就将糯米磨好,然后提回家里去做汤圆。
顾溪打算做几种口味的汤圆,有花生芝麻口味的,有红糖口味的,还有果酱口味的,都是甜口的。
想到大家的口味不一样,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甜口,她又做了咸口的肉汤圆。
徐愿生姐妹俩还是第一次知道,做汤圆也能做出这么多花样。
不过她们没多问,还以为京市那边是这么吃的,普通百姓对京市总有一种自己强加的幻想,只要说是京市有的,就绝对不会怀疑。
在这个信息不灵通的年代,京市就是这么权威。
顾溪领着妹妹们和顾团团一起做汤圆,做好一些后,让徐怀生和顾团团给邻居们送些过去。
两人送完汤圆回来,就见乔慧抱着女儿一起过来了。
乔慧是过来帮忙的,见她们还没做完汤圆,将睡着的女儿放到徐愿生姐妹俩的床上,让她在这儿睡,她洗干净手一起帮忙。
顾溪将这篇故事已经写得差不多的事告诉乔慧。
“这么快?”乔慧很惊讶,还以为要等过完年后,她才开始写的。
顾溪说:“先前听了叶嫂子娘家的事,就有些灵感,这些天一直在写,只是天气冷,每天写得不多……”
乔慧听完叶凤花娘家的事,眉头不由拧起。
她见不得这种事,不管是重男轻女,还是女性被压迫的社会现象,都让她无法忍受,偏偏这种事十分常见,让人心里不忍。
虽然伟人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然而更多时候,妇女仍是受压迫的对象,要为男人的利益让步。
乔慧心里有些沉重,对顾溪说:“这个故事,你好好写。”
她心里叹气,希望以后能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觉醒,就像叶凤花这样,不要被亲情和世俗的偏见裹挟,勇敢地挣脱,活出自我。
顾溪笑了笑,“我知道,会仔细琢磨的。”
-
傍晚,顾远扬夫妻下班过来,大伙儿一起吃了热气腾腾的汤圆。
吃完汤圆后,时间还早,得知部队今晚有电影和文艺表演,于是便拿着小凳子,一起去部队的广场那边看电影,顺便带了瓜子、花生等零食过去,可以一边吃一边看。
徐怀生尤其高兴。
除夕因为下雪,没能去看部队的表演,没想到元宵节还有。
她和顾团团走在前头,一人拿着一张顾溪做的折叠小凳子,一蹦一跳的,十分欢快,顾溪和沈明峥、顾远扬、季雅、徐愿生走在后头,乔慧和高参谋长因为孩子还小,没有去看表演。
他们来到广场时,电影已经放映到一半,并不影响徐怀生的热情。
一群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看电影。
沈明峥坐在风口处,为顾溪挡风,从军大衣的口袋里拿出瓜子,问她要不要嗑瓜子。
顾溪也穿着军大衣,手里还抱着热水袋,要是没热水袋,她都不想出门吹冷风。
她不想伸手,朝他道:“大哥,你给我剥。”
沈明峥给她剥瓜子,剥一个就递到她嘴边,她张嘴吃。
顾溪看了会儿电影,一边看一边和他嘀咕电影里的情节,时不时发出点评,说哪里不合理,哪里拍得好,听起来极为专业的样子,但只要熟悉网络的人都能听出来,她就是纸上谈兵。
架不住这年头的人不知道网络,也没混过,一个个被她说得愣愣的。
徐愿生终于忍不住,“大姐,你少说几句吧,我都不能专心看电影了。”
大家挨坐在一起,她说得再小声也能听到。
亲眼看过顾溪和张挽霞、叶凤花怎么掰扯的场景后,徐愿生也知道自己这大姐嘴巴很能说,很容易就会被她忽悠。
季雅笑道:“我觉得溪溪说得挺有趣的。”感觉比看电影更精彩。
她也是个不怎么喜欢看电影的,相比之下,她更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着看医书,学习技术。
要不是为了陪女儿,估计她都要回家了。
看完电影,他们又去大礼堂看表演。
这算是部队的元宵节晚会,表演的是文工团,女兵的表演青春亮丽,男兵的表演刚劲有力,和后世那花里胡哨的舞台表演不一样,终于让顾溪看出了不一样的美。
特别是文工团男同志的表演时,她看得目不转睛,盯着台上一个举着红旗舞动、面容过分俊俏的男同志看了许久。
这帅气有力的动作,正好戳在她的心巴上。
沈明峥:“……”她喜欢这种的?
晚上睡觉时,沈明峥有些吃味地说:“你喜欢那样的?”
“哪样?”顾溪一时没反应过来。
“文工团男同志的表演时,我看你好像很喜欢举旗的那个。”
顾溪恍然,然后说道:“他举旗的动作非常帅气,干脆利落,刚劲有力,很好看。”
她欣赏这种阳刚的男性,一看就很有力,男人就应该是这样子。
见他沉默,她突然反应过来,整个人像只小青蛙似的直接扑到他怀里,四肢都扒着他,笑眯眯地说:“不过,大哥你比他更帅更刚猛,是男人中的男人,我最喜欢你了!”
沈明峥被她说得脸热,什么男人中的男人,实在是……
不过心里却很受用,将人往怀里按着,拿她实在没办法,她这张嘴越来越会哄人了。
**
元宵过后不久,就到了孩子们开学的日子。
开学前几天,顾溪和徐愿生带着徐怀生一起去部队的初中报名。
学校虽然还没有开学,不过校长和老师都来到学校,在为开学作准备,顺便接待那些为自家孩子入学过来报名的家长。
部队初中离家属院有些远,走路过去要二十分钟,这是以顾溪的脚程,如果骑自行车过去,那又很快。
传达室那边有个断了一条手臂的残疾老兵。
顾溪问道:“大爷,校长办公室怎么走?我们是新来的,过来给孩子入学报名。”
像这种半途入学的插班生时不时会有,大爷也不奇怪,给她们指了方向。
三人谢过他后,朝校长办公室走去。
来到校长办公室,发现门开着,里头没有人。
三人便在旁边等了会儿。
约莫五分钟,一个两鬓霜白、身材瘦削的中年男人过来,他的身板挺直,走路的姿势很板正,一看就知道是部队出身的。
看到三人站在这里,他问道:“你们是……”
面前的这位就是部队初中部的姚校长,以前是位军人,后来因伤退下来,便来这里当初中校长,教书育人。
姚校长得知她们是来报名入学的,有个孩子从乡下转学过来,将她们带到办公室,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姓名、家庭地址、以前在哪里读书等,得知她们是军人家属,目前住在家属院那边,想来这边上学,又问了徐怀生几个问题,很爽快地让她入学。
等她们报好名,有老师过来领徐怀生去测试一下她的水平,到时候好分班。
顾溪和徐愿生在教室外头等着,徐愿生有些担忧,生怕妹妹的成绩不理想,给老师和校长留下不好的印象。
“放心啦。”顾溪拍拍她,“这几个月怀生学得很认真,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测试很快,主要是只做一张卷子的测试题,半个小时就做完了。
徐怀生从教室里出来,对两个姐姐露出笑容,小声地说:“大姐,题目都好简单啊,你都教过呢。”
顾溪朝她笑了笑,先前她特地翻看过苗翠妮的课本,知道怎么针对性地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