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溪忍住抓挠的冲动,“最近总有些痒。”
他握住她的手,“伤口愈合时都是这样,你一定要忍耐,别弄破伤口又要流血。”要是反复裂开,估计真的要留疤。
“知道啦……”
徐愿生和徐怀生看他们一言不合又黏在一块,都已经麻木了。
果然和新婚夫妻住在一起,就要每天吃这种狗粮,压力实在太大,她们收拾完东西,赶紧回房里窝着,打算今天都不出来。
周末嘛,夫妻俩在家,肯定要亲亲我我的,她们不当电灯泡。
第84章
天空下起淅淅沥沥的雪。
然而就算是下雪天也无法阻挡家属院里众人高昂的情绪。这几日, 沈团长家迎来络绎不绝的访客,众人都是来看市区派出所发给顾溪的锦旗和奖状的。
顾溪自然不能将人拦在门外,只能硬着头皮将她们请进来。
虽然莫家人登门时, 她就已经设想过接下来会遇到的事,但也没想到家属院里的人反应这么热烈。
只能说, 这年头的娱乐实在太少了, 像这种好人好事, 若是发生在身边, 引来的关注是巨大的,这也是她事先不想让人知道的原因。
她真的不想成为八卦中心的主人, 也不想被人像看猴子一样围观。
这让社恐很难负荷。
为了方便众人看锦旗和奖状, 顾溪直接将它们挂在堂屋的墙上。
堂屋正中央的墙壁上挂着伟人的画像, 锦旗和奖状就挂在伟人画像下面, 进门就能看到。
众人看完锦旗和奖状后, 少不得拉着顾溪询问当日的情况, 以及她是怎么英勇地从人贩子手里救下孩子的。
一个个都满脸好奇和期盼, 仿佛在等着她说一个精彩绝伦、跌宕起伏的英雄故事。
顾溪:“……”
起初顾溪还会耐心地说一遍,隐去一些不必要的,简单地叙述过程。
然而来的人一批又一批, 说得多了, 她都觉得累得慌。
幸好,这时候有两个妹妹接过她的工作, 帮她念“故事”, 毕竟徐愿生姐妹俩都听大姐说了十几遍不止,都能倒背如流,由她们来说也没差啦。
特别是姐妹俩说故事时,还会添加一些内容美化她们大姐, 很受家属们的喜欢,就爱听这种加了私人小料的。
对此顾溪只有:“……”
今天是由徐愿生给大伙儿讲“顾同志大战人贩子”的故事,正好隔壁的乔慧过来找徐愿生做冬衣,看到这里的盛况,人也是有些懵的。
幸好大伙儿都认真地倾听徐愿生说“故事”,没有注意到她。
顾溪知道乔慧不喜欢这么多人的地方,将她带到书房,给她倒了杯热水,得知她的来意,无奈地说:“那你要等会儿,等愿生说完故事。”
乔慧听到她这么说,顿时笑得不行。
平房不隔音,这几天顾溪家热热闹闹的,每天都有家属登门看锦旗,她也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那些人看了一遍又一遍,仿佛都看不腻似的。
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这也算是家属院里难得的“大事”,再加上那可是市区派出所让人送过来的锦旗和奖状,难得一见,对这些家属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大伙儿都稀奇得紧,想多看几眼。
乔慧笑完后,打趣道:“怎么就变成故事了?明明是你从人贩子手中英勇救人的壮举。”
说最后这句时,她又憋不住想笑。
这当然是朱姐从外头听了大伙儿聊天时,回来说给她听的。
顾溪叹气,“在她们眼里,估计就像听个故事吧,要是我夸大点,过程再惊险点,于她们而言也和故事没啥区别了。”
乔慧想了想,觉得也对,好笑道:“你这次的经历,其实写成故事挺不错的,说不定出版社都肯给你出版呢。”
顾溪怔了下,问道:“真的?能出版?”
“这是当然。”乔慧肯定道,“像这种只要不涉及到……的故事类,有些出版社是会出版的,毕竟具有正确的教育意义嘛。”
她当过出版社的编辑,编写过书,对这行的情况还算了解。
顾溪若有所思。
写作什么的,她从来没想过,不过倒是一条赚钱的路,就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天赋,要是有的话,好像也可以尝试一下。
当然,她没有当作家的想法,就是想搞点钱。
毕竟两个妹妹来这里,虽然徐愿生会上交伙食费,不愿意让姐姐、姐夫养,但当大姐的,她也不能真的和两个妹妹计较得那么清楚。
但她现在没工作,总不能拿沈明峥的钱去养两个妹妹吧?虽然他肯定不介意,可她心里有些介意的。
要是她自己赚的钱,怎么花、花在谁身上,她都能理直气壮。
如果是改革开放后,顾溪有很多法子赚钱,毕竟她知道未来的走势。
偏偏现在是特殊年代,很多都不能做。
这年头的工作都是有编制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工作,只能闲在家里,甭想赚什么大钱,赚钱的法子都写在刑法里呢。
而且,以她现在的身体,她是没办出去工作,也不想为了工作弄坏身体。
她觉得自己更适合居家工作,随心所欲。
乔慧见她的神色,心中一动,问道:“顾溪,你想写故事?”
“还没想法。”顾溪老实说,“以前没写过,听你提了一句,倒是觉得试试也行,像这种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我倒是挺多的。”
乔慧道:“可以啊,试一试也没什么,你写完后给我看看,要是合适,我帮你推荐到出版社。”
顾溪眨了下眼睛,顿时笑起来,上前给她一个拥抱。
“乔慧,谢谢你,你真是太好了。”
乔慧被她抱得有些脸红,不太适应这种太过直白的热情。
她的父母是科研人员,她以前的那些朋友,都是比较守礼的,不像顾溪,刚开始时以为她是个文静的女同志,等熟悉后发现她有时候说话很逗趣,直白而热情,很容易会被她感染。
这种感觉并不坏。
等堂屋里的客人看完锦旗、听完故事,终于心满意足地离开后,顾溪带着乔慧出去。
徐愿生正在喝水,刚才说故事,真是将她渴坏了。
其实顾溪从人贩子手里救孩子的过程挺短的,不用多久就能说完,但大伙儿明显不想听这种,她们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插嘴,抒发自己的见解,然后又去问徐愿生如果她遇到这种事会怎么做,大家又是一阵讨论……
等说完后,徐愿生嘴巴都干了。
这也是顾溪不想再给人说故事的原因,实在是太累人。
幸好徐愿生不在意,她是个社牛,天生就知道如何与人交流,能将人哄得开开心心的。
得知乔慧要找自己做冬衣,徐愿生喝完水,将人带去房间,拿出一个绘画本,边询问她的要求,边在绘画本画下衣服样式。
若是对方没有要求,徐愿生也会自己设计出来,让她看看喜不喜欢。
这绘画本是顾溪给她的,让她有什么灵感可以在上头画出来。
乔慧这次过来,不仅给自己做冬衣,也给女儿和朱姐、高参谋长一起做。
她不吝啬钱,朱姐这几个月将她和女儿照顾得很好,想给她做一套,算是给她的过年新衣。
徐愿生笑吟吟的,等做完这几套衣服,又有一笔钱入账。
这里真好,部队里找她做衣服的人比村里的人多,村里人手里没啥钱,只有快到过年时,才会找裁缝做衣服。而部队这边,大多数家属因为男人有工资,比较舍得,该做衣服时还是做的。
**
沈团长家的热闹持续好几天。
随着大雪纷飞,登门的人渐渐减少。
顾溪松了口气,终于不用面对这么多人,对一个社恐来说,实在太难了。
这日,沈明峥提前回家,并带回一个客人。
看到登门的客人,顾溪有些疑惑,“刘嫂子,你咋来了?”
房里工作和学习的徐愿生姐妹俩也出来,向客人问好。
跟着沈明峥过来的是张旅长的妻子刘爱云。
沈明峥道:“溪溪,刘嫂子是军属工作置办处的主任,她今天有事来找你。”
顾溪更加疑惑。
来部队不久,就有军属工作置办处的办事员过来,询问她的工作意愿。
不过因为她要养身体,也没什么工作意愿,他们只是例行一问,便离开了,她也没将之当回事。
请刘爱云到堂屋坐下,徐愿生端了杯热水过来,乖巧地坐到一旁。
刘爱云笑道:“这两个女同志是你老家那边来的妹妹吧?听说这姑娘做的衣服很不错,可惜挽霞前阵子去其他地方参加慰问表演,不在部队,不然一定会过来找她做衣服。”
张挽霞作为文工团的台柱子,年轻漂亮,正是爱美的时候,给自己做衣服打扮很舍得。
以她和顾溪之间的交情,得知顾溪的妹妹会做衣服,估计会第一时间过来。
顾溪问道:“挽霞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许久不见她,也有些想念。”然后又问道,“她的脚没事了吧?”
“已经没事啦,现在都能跳舞了。”
“那就好。”
闲聊几句,刘爱云终于说起正事:“顾溪,我今天过来,是有件事和你说,县城那边的造纸厂和纺织厂有意向照顾咱们部队的军属,提供一些工作岗位,你有没有想去的?”
徐愿生姐妹俩都听得一愣,她们大姐要有工作了?
顾溪却有些疑惑,问是哪个县城。
这附近的县城有好几个呢,有远有近的。
“是环山县。”刘爱云为她介绍道,“其实离得不远,骑自行车的话,一个半小时就能到,离部队挺近的。”
顾溪暗忖,要是去县城工作,一天来回的通勤时间是三个小时,而且像雨雪天气不方便,那就得住在县城。
当然,为了方便,也可以住在厂里提供的宿舍,等休息日再回来。
但这要和家人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