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QQ,班级群里早已炸开了锅。
各种分数截图满天飞,有人欢呼雀跃,有人扼腕叹息,更多的则是互相打听排名和报考意向。
苏晓的成绩和“状元”头衔,自然是群里最爆炸的新闻。
“卧槽!728!苏晓你是真的神!”
“江市理科状元!我们班出了个状元!与有荣焉啊!”
“学神求保佑我第一志愿录取!”
“@苏晓,清华北大抢人是什么感觉?分享分享!”
苏晓看着刷屏的消息,笑了笑,简单回复了一句:“谢谢大家,运气比较好。大家都辛苦了,祝都能录上理想的大学。”
下午,李夏莲特意提前关了门,来和李春兰一起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煎炒烹炸,做了一桌子极其丰盛的菜,堪比年夜饭。
饭桌上,苏建国开了瓶好酒,给自己倒上满满一杯,脸色通红,声音洪亮。
“来!第一杯,庆祝我们家晓晓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给我老苏家,给咱们老李家,光宗耀祖!” 说着就干了手里的酒
李春兰也破例喝了小半杯,脸上泛着红晕,不停地给苏晓夹菜。
“晓晓,多吃点,这段时间辛苦了。以后去了大学,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李夏莲更是感慨万千,看着苏晓,眼圈又有点红。
“姐,姐夫,我是真替你们高兴!也替晓晓高兴!
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学习从来没让人操过心,这下可真是出息大了!以后小雨也得像她晓晓姐姐学习!”
“妈,不是所有人都是晓晓姐,就我那个数学分数,你可别指望我能给你考个清华北大。”
“行行行,妈不指望,你以后烤地瓜都行。”李夏莲也知道让自己女儿考清北,那是强人所难。
“我们小雨最是孝顺,不用和谁比。”李春兰怕孩子难过赶紧劝道。
“就是,学习又不是唯一的出路,我们小雨厉害着呢。”
“妈,小姨小姨夫,姐姐你们放心,我以后要是烤红薯,你们随便吃!”
“哈哈哈哈哈哈,行行行,小姨小姨夫等着。”
李夏莲看着女儿直摇头,她也不求什么清华北大,只要女儿开心就好。
苏晓看着大家开心,也端起饮料,真诚地对父母和小姨说:“爸,妈,小姨,谢谢你们。没有你们的支持,我走不到今天。”
“傻孩子,跟爸妈还客气啥!”李春兰嗔怪道,眼里却闪着泪花。
这顿庆祝宴吃到很晚,苏建国兴奋之余,多喝了几杯,话匣子彻底打开。
从苏晓小时候学习如何自觉,讲到如今如何争气,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李春兰和李夏莲在一旁听着,笑着,时不时补充几句。
接下来的几天,苏家俨然成了整个片区最热闹的地方。
亲戚、朋友、邻居、苏建国以前的工友、李春兰的小姐妹……络绎不绝地登门道贺。
家里客厅的沙发上几乎没空过,茶几上总是堆满了水果和礼品。
“建国,春兰,你们可真是养了个好闺女啊!”
“晓晓这孩子,打小我就看出不凡!”
“状元啊!这可是文曲星下凡!你们老苏家祖坟冒青烟了!”
“以后去了京市,那可是天子脚下,前途无量啊!”
类似的赞美之词,苏建国和李春兰每天都要听上无数遍。
但他们丝毫也不觉得腻烦,每一次都笑得合不拢嘴,谦虚地回应着。
苏晓倒是有些不堪其扰,她本性喜静,这样门庭若市的状态让她有些疲惫。
她更愿意躲在房间里,或者去小姨店里躲清静。
李夏莲现在看苏晓,那眼神简直像看国宝一样,店里最好的食材都紧着她吃。
几天后,苏晓按照班主任的通知去了学校,校园里比毕业那天更添了几分正式感。
校门口挂起了红色的横幅——“热烈祝贺我校苏晓同学以728分荣获江市理科状元!” 异常醒目。
她一进校门,就引来了无数目光。认识的、不认识的学弟学妹们,都好奇而又崇拜地看着她,窃窃私语。
到了教师办公室,班主任张老师和其他任课老师都在,见到她,个个脸上都笑开了花。
“苏晓来了!快坐快坐!”张老师亲自给她倒了杯水。
“这次考得实在是太出色了!不仅是你个人的荣誉,也是我们学校、我们整个江市的荣耀!”
物理老师拍着苏晓的肩膀:“理综290!差点就满分了!我就知道你这孩子稳!”
语文老师也笑着说:“140分,作文肯定是高分,字也写得漂亮,卷面分都赚足了!”
老师们围着她,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同时也给了她很多关于填报志愿和选择专业的建议。
虽然清华北大已是囊中之物,但具体选择哪个专业,还需要慎重考虑。苏晓认真地听着,表示感谢。
等到人到齐了,张老师带着这几个全市前50名的同学,一起去了校长办公室。
校长看着这群学生,也是笑的合不拢嘴,让人把提前准好的,条幅锦旗都拿出来。
安排摄像来拍照,以后苏晓的照片,是要张贴在学校光荣榜里的。
等待流程终于走完,苏晓跟孙悦她们约了在学校见面。
没走多远就看见过来孙悦和王圆圆,两人跑过来一左一右抱住她,兴奋地尖叫。
“晓晓!你也太牛了!状元!活的状元!”王圆圆夸张地大叫。
“请客!必须请客!我要沾沾状元的喜气!”孙悦也跟着起哄。
苏晓笑着答应:“好好好,等会中午我请客,盈盈呢怎么还没来。”
“不知道啊,说好了十一点学校见的!”
“来了来了,那呢,盈盈这里…”
孙悦大声的喊着,刘盈盈也看见了几人,赶忙跑了过来。
“哎呀,我路上耽搁了一会,没等太久吧?”
“没有,你这来得正好,我俩来的时候晓晓校长还在安排晓晓合影呢。”
“嘿嘿,毕竟理科状元嘛,可以理解,请问状元是不是要请客呀!”
“请请请,中午我请,随便挑,随便点…”苏晓大手一挥很是豪迈。
“那我们先去学校旁边的精品点逛一会,这回还不到十二点,都不饿,等会再吃。”孙悦建议。
“ok!我没意见,等会吃精品店后街的麻辣香锅吧,以后上了大学吃不到了。”
“赞同!”剩下三个人异口同声。
第114章 新家第一顿
四个女孩嘻嘻哈哈地涌进了学校旁边那家她们以前常逛的精品店。
店里琳琅满目的小饰品、文具、海报,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若是以前,她们肯定会仔细挑选好久,讨论哪个发卡好看,哪本笔记本可爱。
但今天,心境似乎有些不同了,高考结束,分数落定,即将各奔东西,再看这些小玩意儿,更多了一份对高中时代的怀念和不舍。
王圆圆拿起一个印着卡通图案的钥匙扣,感叹道:“以后去了北京,用这个钥匙扣,就能想起咱们一起逛精品店的日子了。”
“是啊,”孙悦附和道,“感觉昨天还在为一道数学题头疼,今天就要考虑大学专业了,时间过得太快了。”
刘盈盈比较务实,挑了几支看起来很好用的中性笔:“大学肯定也要用笔的,这个牌子好用,多买几支备用。”
苏晓则买了一个小巧精致的相框,打算把今天或许以后四人的合照放进去。
她看着好友们,心中充满感慨。重生一世,能收获这样真挚的友谊,是比考上状元更让她珍惜的财富。
逛了一会儿,快到饭点,四人便熟门熟路地来到了后街那家她们最爱的麻辣香锅店。
狭小的店面依旧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麻辣鲜香。
她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迫不及待地去冰柜前选菜。
“我要多加点宽粉和午餐肉!”王圆圆喊道。
“那我多要点青菜和豆制品,均衡一下。”孙悦笑着说。
“鱿鱼须!我的最爱!”刘盈盈目标明确。
苏晓则各样都拿了一点,最后不忘加上她最爱的方便面饼:“灵魂所在,不能少。”
选好菜,交给老板称重、炒制。等待的间隙,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最重要的主题——大学志愿。
“晓晓,你肯定是清华没跑了吧?想好报什么专业了吗?”王圆圆好奇地问。
苏晓点点头,语气平静却坚定:“嗯,基本定了。打算报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孙悦眨眨眼,“听起来好厉害!不过跟你理科状元的身份很配!以后就是伟大的科学家了!”
苏晓笑了笑:“科学家谈不上,只是对这个领域比较感兴趣。”
“我跟我爸妈商量了好久,”王圆圆接着说,
“我653分,打算报京市传媒大学的新闻学或者传播学。
我喜欢和人打交道,也觉得做媒体挺有意思的,希望能考上!”她的眼睛里闪着光,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我667,想报理工大学,”孙悦接口道。
“具体专业可能是电子信息类或者计算机,感觉未来发展前景好。
就是不知道分数线够不够得上我心仪的专业。”她稍微有点担心。
“肯定没问题的!”刘盈盈鼓励道,“你分数那么高,我661,文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当老师比较适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