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渣过的昏君重生了_分节阅读_第106节
小说作者:朵朵舞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26 KB   上传时间:2025-10-23 12:25:46

  远处营帐之中,康福海坐在宽大的椅子上,面色有一丝灰败,他目光缓缓在众将领身上扫过,最后落在田浩真身上,“潼关易守难攻,他们龟缩不出,接连几日倒让我们折损不少人,真儿,你素来勇猛无敌,等会儿你带人上。”

  田浩真领命。康福海又看向杨杲,道:“你身上的伤如何了?”

  杨杲肩膀上缠着布带,背脊却仍绷的笔直,“大都督放心,再休息两日就能上阵。”

  康福海道:“昨日我收到长安传信,皇帝老儿退位,太子登基,朝中正是乱做一团的时候,就该趁这几日尽快攻下潼关,此后便可直下长安,你领着前锋,这两日再辛苦一下,若能攻破潼关,你与真儿都是首功。”

  众将领都看向杨杲,他神色冷肃,道:“领大都督令。”说完便和田浩真离开营帐。

  两人到了外面,各自传令副将,命士卒待命。

  走得远了,田浩真朝地上啐了一口,道:“杨兄,你受累了。”

  杨杲笑了笑,道:“我护送二郎君去长安,路上二郎君丢了性命,我却单独跑了回来,大都督不计前嫌还能用我,我心中怎会怨怼。”

  田浩真拍了他肩膀一下,道:“就是这个道理,现在义父心中还有些坎过不去,等你再立些功劳,义父就会放下芥蒂,他是枭雄豪杰,有那样的胸怀。”

  杨杲和他说了两句,各自分开。城门前仍在激战,厮杀与战鼓声交织。他叫上亲兵几个,正要穿甲,有个文士快步而来,将杨杲拉到一旁道:“大郎君让我来传句话,攻城的事让田将军多出些力,等快要攻破的时候,你再上去,大郎君已叫了章、尹两位将军从旁协助你。”

  杨杲道:“多谢大郎君相助,这份恩情绝不敢忘。”

  文士满意点头,又降低声音道:“大都督这些日子身体是越发不好,昨日夜里突然双眼模糊,阵前不敢扰乱军心,对外没有声张。大郎君还说了,二郎君之死与杨将军全无关系,是他自己行事张狂所致,杨将军不必放在心上,大郎君记得你的一片赤胆忠心。”

  杨杲将文士送走,朝营帐望了一眼,双目深沉如墨,一旁亲兵拿来甲胄。杨杲穿戴在身,提起马槊上马,呼和一声,领着兵朝城门冲去。

第195章

  ◎闲话◎

  时光荏苒, 转眼快至孟夏。

  潼关以连山险要城墙坚固守住了范阳大军两次攻城,让朝廷内外都松了口气。李承秉忙着募兵之事,依旧整日忙碌, 家中时常见不着人。

  肖稚鱼收到肖家来信,郭令肖如英已在蜀地安置,顺道捎来一些蜀地特产, 有锦缎吃食等物。肖稚鱼将东西分了几份, 见有几样小玩意别致有趣, 特意留着送往齐王府。

  如今宋常瑜怀孕月份大了,她本就体弱,对这一胎格外小心,外出应酬往来一概拒了,请了郎中产婆在王府待命, 谨慎到了极处,齐王也以王妃有孕为由, 躲开朝中纷争。

  往年入春,太上皇多邀长安子弟跑马踏春,现在新帝继位, 叛势汹汹,免了春日游乐,只在宫中举宴,请了兄弟几人和亲近的宗室子弟, 算是个家宴。

  肖稚鱼梳妆打扮一番,跟着李承秉来到太极殿。里面早摆放了几桌酒席。宫女道:“吴王妃和几位夫人都在偏殿说话。”

  肖稚鱼点了点头,和李承秉说了一声先去偏殿休息。

  殿内果然十分热闹, 吴王妃与杞王世子夫人韩圣香等人说着话。肖稚鱼才迈步进去, 众人马上热络招呼。叙过闲话, 宫女来报齐王妃来了。肖稚鱼等人都朝门前望去。宋常瑜在仆妇搀扶下慢慢进来,没有厚重的冬衣遮掩,圆润如球似的肚子十分显眼。

  吴王妃让人拿软垫来,宋常瑜坐下,见众人都看着她的肚子,羞赧道:“也不知吃错什么,出门前吐了一回,这才来晚了。”

  众人都说“不晚”,吴王妃问她近日用食吃喝,指点她如何修身养胎,肖稚鱼对这些事说不上话,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韩圣香坐到她身旁,声音轻若蚊吟,道:“王妃可曾听说,沈氏病了。”

  肖稚鱼讶然,难怪今日赴宴没见到沈霓。

  韩圣香翘了下嘴角,贴在她耳边道:“陛下迟迟未立后,沈氏最近一直都病着,想打听宫中情况的人可不少。便是先头出家那位,韦家都在托人试探陛下的意思。亏得杜家是京兆名门,到这个时候还沉得住气。”

  肖稚鱼闻言只是一笑,道:“许是叛军之事紧急,陛下难以分心。”

  韩圣香皱了下眉头,“这战事一起,闹得鸡犬不宁,不知何时才能安定下来,不瞒王妃,前些日子都说叛军要打到长安,我整日睡不好吃不香。”

  肖稚鱼对潼关情况并不陌生,李承秉在家时并不避讳,偶尔会提起一二。两人谈论一回,韩圣香眼珠滴溜溜地转,打量周围情况,忽然抿嘴笑道:“这下可热闹,潘良娣来了。”

  新帝后宫还未封赐,潘良娣等人仍用旧称,众人也知情况特殊不会长久,只含糊以“娘娘”称呼。潘良娣笑着进殿,与众女眷寒暄,举止落落大方,仪态万千。她特意来与肖稚鱼单独说了几句,亲热拉着她的手道:“上回受你恩惠,我们母子才能平安无事,如今我儿云岐也乖巧许多,改日让他给你好好请安。”

  肖稚鱼道:“娘娘客气了,我也不过是见着什么说什么,算得了什么恩情……”

  潘良娣道:“我心里明白的,客套话就不说了,日后还长,若你有什么为难之处,也可以与我说,能帮的了我绝不推脱,咱们平日也要多多来往。”

  两人说了几句,有其他女眷过来凑热闹,话题便岔了开去。一时气氛热络,肖稚鱼余光注意到宋常瑜两颊泛红,说话时悄悄用手朝自己轻轻扇了两下。

  肖稚鱼走近问她身子如何。

  宋常瑜道:“从前我是最畏寒的,自打有了身子,反而变得怕热,这儿有些气闷,陪我去外面走走如何?”

  肖稚鱼答应下来,两人走到殿外,院子里有几株海棠,正值花繁叶盛的时节,一簇簇粉白压在树梢。宋常瑜赏花透气,过了片刻,对肖稚鱼感慨道:“上一回来宫里担惊受怕,这才过了多久,处处都好像变得不同了。”

  肖稚鱼道:“陈设没有改动,是陛下登基,气象便不一样了。”

  宋常瑜道:“就是这个道理。”

  肖稚鱼指着花园中的石凳让她去坐。

  “如今是第七个月了,太医说该也该多走走,对生产有利。”宋常瑜将太医叮嘱的几句话说给肖稚鱼听,忽自己觉得不妥,道,“瞧我这啰嗦劲,这些话常记于心,便忍不住要说。我与齐王成亲四年,才怀上这胎,你千万别心急,迟早会有好消息。”

  肖稚鱼心说我可不急。前世她指着来一个孩子巩固地位,久候无果,如今早看开了,全凭缘分。

  她笑着移开话题,闲聊一阵。宋常瑜忽然叹了口气,道:“你可听说叛军之事?”

  肖稚鱼道:“潼关守住了是好事,你怎么反倒愁眉苦脸的?”

  宋常瑜左右看了看,道:“叛军之中有个新冒出头的将军,名叫杨杲,就是陪着康庆绪入京,在水悟庵也曾动手的逆贼,你可知道,他原是我府上的亲兵。”

  肖稚鱼心里清楚,脸上却只能佯作不知。

  宋常瑜皱眉道:“当时他要跟着康福海去范阳,我还觉得惋惜,此人行事周到,是个难得的人才。哪知他后来……竟跟着造反,听说攻下洛阳时就是他带兵先攻,立下大功,被康福海重用。若是杨杲籍籍无名便也无事,如今名声都传到御前,我家殿下已经是尽量避开朝政,这件事却躲不过去,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肖稚鱼劝道:“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道理谁都明白,圣上宽厚,又念兄弟情谊,不会计较从前之事。”

  她宽慰几句,宋常瑜道:“听你说的我这心也踏实些了。实话跟你说,刚听说这件事的那几天,我还做了噩梦,梦见杨杲领着叛军杀入长安,从前他在齐王府里做事勤恳,仔细周到,哪里看得出还是个煞神,现在想起来我背后还凉呢。”

  肖稚鱼道:“人心隔肚皮,如今全露出来总比他还留在齐王府里的好。”

  宋常瑜要说什么,忽听韩圣香声音从海棠树后传来,“两位王妃,快跟我去前头吧,陛下快来了。”

第196章

  ◎无题◎

  肖稚鱼与宋常瑜跟着韩圣香来到正殿, 各自入席。

  豫王齐王分坐两侧。宫女扶着宋常瑜往对面走去。

  杞王世子李茂一席与豫王相邻。韩圣香是个最喜欢探听八卦的,刚才在小院听见两人只言片语,心里一阵好奇, 她出身名门,素来是个直爽性子,快走两步, 凑在肖稚鱼身边问道:“王妃刚才说的叛军将军, 叫杨杲的, 原来曾是齐王麾下?”

  肖稚鱼扭头要提醒她别声张。

  忽然有道声音道:“说什么呢,哪个姓杨的?”

  韩圣香转过脸看去。

  李承秉惫懒靠在椅上,看过来的目光有些迫人。

  当着众人的面,韩圣香哪敢提叛军之事,忙笑着道:“我与王妃说笑呢。”

  肖稚鱼坐到李承秉身旁, 他皱着眉,似有不悦, 这时有宗室子弟过来说话,他神色恢复如常,与人闲谈起来。

  没过一会儿, 皇帝来到殿前。众人皆起身行礼,口称万岁。

  皇帝身着朱领黄衫袍,头戴翼善冠,腰系玉带, 缓步入殿。小郎李俶昭紧跟在后,翻过年他十二岁,年纪虽小, 却沉稳懂礼, 左右作揖, 向各位叔伯见礼。

  殿中所坐的都是宗室子弟,见太子将俶昭单独带在身旁,互相眼神交流,心思各异。一时倒有不少夸赞,李俶昭已被封为广平王,众人不再以小郎称呼,便说广平王聪明上进,气度不凡。

  李俶昭半点不见骄色,乖巧落于御前下座,对着李承秉郑重一拜,道:“七叔。”

  李承秉微微点了下头。

  因是家宴,没有那么多规矩,皇帝坐下后与众人寒暄,先问几个宗室子弟家中事,又与兄弟闲谈长安趣事。

  几杯酒下肚,席间众人放松下来,说笑也不再拘谨。

  李茂主动到御座上敬酒,先前还喊陛下,后来见皇帝仍和从前一样仁厚宽和,酒劲上头,兄长都喊出了口。

  杯来盏往,气氛和乐。突然有宗室子弟左顾右盼,叹道:“若惠安姐姐在此,就更圆满了。”

  立刻有人看向豫王。

  李承秉含笑听着,并不说话。

  那宗室子弟还要说什么,被身旁人打断,很快岔开话题。

  齐王举着酒杯到皇帝面前,恭敬行礼后道:“这几日正找机会要向陛下请罪。”

  皇帝道:“你说的是杨杲吧?”

  齐王面露惭愧,“正是他,原先在我府里还没显出来,现在倒成了康福海手下一员猛将。”

  皇帝拿起酒杯饮尽,道:“你我兄弟,又不是外人,你是什么人朕最清楚,逆贼藏匿的深,怪不到你身上。”

  齐王连饮三杯,作揖一礼,出言主动请缨,“京畿新近募兵已毕,我愿带兵前往潼关相援,为陛下尽为臣一份力。”

  听见这话,众人愕然,一时殿中骤然安静。

  宋常瑜脸上渐渐褪了血色,目光紧盯御前。

  皇帝沉吟不语,转过脸对一旁喊了声“七弟。”

  李承秉起身走过去,皇帝问他如何看。李承秉淡淡道:“叛军以骑兵见长,从河北道南下,在平原占了地势之利,这才打得各地措手不及,潼关现在已守住两轮攻势,康福海不会死心,清河博平等地仍有兵力,陛下可以下旨,平棘饶阳等地出兵,截断范阳方向援兵,再者冀州太守严守清河信都等地,不能落于叛军之手,再和康福海慢慢周旋,磨光他的锐气。密云郡公已死,朝廷若要派人去,除了镇守潼关,还需兼顾河东何南两路。”

  皇帝点了点头,对齐王道:“你的心意我全明白,若只是抓一个叛将,何需你亲自出马。潼关为四镇咽喉,京畿险要,绝不容失,你从未领兵,恐难以在阵前压住那些老臣,此事还是从长计议。”

  齐王也知其中难处,苦笑着点头应下。

  宋常瑜却长松一口气,脸上气色也恢复过来,可见刚才之关切。

  李承秉余光扫到席间,肖稚鱼与韩圣香聊了两句,似乎被逗笑,眼角眉梢全是笑意,他眉梢一挑,移开眼。

  皇帝与两人又说了几句潼关战事,脸上不由忧虑,几个宗室子弟见机奉承开解,一个道:“原本我们几个听说潼关摇摇欲坠,自从陛下登基,这险关却守了下来,让叛军不得寸进,可见都是陛下之威。”

  “我虽不懂如何打仗,但只要陛下一声令下,便敢提刀对姓康的去。”

  皇帝听他们几个插科打诨,指着他们笑道:“你们几个也好说事,文不成武不就,难道朕还敢指望你们守长安。”

  “我们几个是不成,可还有豫王,齐王在,陛下不必太过忧心。”

  皇帝高举酒杯,与众人饮,“行了,今天是家宴,不谈战事。”

  斛筹交错,又喝了一轮酒,席间谈笑更是肆意,李承秉回到席上,杯中的酒已经喝光了,他将酒杯磕在桌上。一旁有宫女提着酒壶要斟酒,却被李承秉摆手示意退下,他斜睨着肖稚鱼,将酒杯朝她推了推。

  肖稚鱼对宫女道:“把酒给我。”说着就将面前空杯倒满。

  李承秉拿起酒杯,轻晃了晃,道:“刚才你们在外面说的是杨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4页  当前第1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1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渣过的昏君重生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