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峋冷冷淡淡瞥她一眼,“魏嫔喜被人辱骂,孤不喜,孤的人亦不喜。”
魏嫔以前没怎么跟太子对上,也是那时候没撕破脸,双方都做着面子功夫。
如今省了这些虚套,魏嫔才算是领教了太子的嘴有多毒,她险些被气笑。
骆峋懒得与她打嘴仗,睨着陈月娥。
“能好好说话了?”
陈月娥活了一辈子还是头一回被人这么扇巴掌,疼得她脸皮子都在抽搐。
她哪里知道这扇巴掌在宫里其实是一种最基本的惩罚呢,不论宫女太监,掌起嘴来那都是极具有技巧的。
怎么打,才能既不显得失仪又能实实在在让人吃教训,都是有讲究的。
而徒手扇耳光只不过是掌掴一刑之中最常见,也最简单的一种的方式。
“能,能!大老爷饶命,大老爷饶命!”董大力连连代陈月娥答道。
陈月娥欺软怕硬,捂着脸吞下嘴里的血沫子红着眼眶点头如捣蒜。
槛儿问:“你说我跟一个货郎跑了,那我现在问你,那货郎姓甚名谁?
多大年纪,生的什么模样,又是哪里人士,他既在鸭嘴屯歇脚,那么这些事你应该清楚,你便如实招来。”
这些陈月娥老早就跟家里人对好词了,闻言眼珠子一转,张口就来。
“那人叫马石根,当时才十六七岁,据说是扬州那边的,长得眉清目秀的。”
“你呢?你也记得这么个人?”
槛儿问董大力。
董大力倒没因着槛儿之前给他们家做过童养媳就低看现在的她。
相反瞧着那一身绫罗绸缎,好看得不像话,又通身气派威风的小妇人,董大力感觉一块巨石压在他头顶。
他撑在地上的胳膊不禁发起抖来。
却是始终记得自家老婆子的话,咬牙道:“是、是这么个人……”
“你们记性还挺好。”
槛儿不明意味地轻笑道。
董大力把头低下去。
陈月娥捂着脸恨恨地偷偷瞪槛儿。
然后不待她暗想什么,就听刚刚让人掌她嘴的声音说:“劳请父皇准许他二人之子女进殿回话。”
元隆帝准了。
董茂生、秋穗娘和董娇杏被带进殿。
董茂生不懂皇帝老爷皇后娘娘什么的有多威风,只看这个大屋子里这么多男男女女,他便面露瑟缩之态。
扯着秋穗娘的袖子直往她身后躲。
秋穗娘缩着肩低着头,也顾不得把他扒拉开,全程一眼都不敢乱看。
董娇杏跟她差不多。
三人跪下,魏嫔先问:“董茂生,你可认得她?”
她抬手指了指槛儿。
董茂生朝喊他名字的人看了看,又看向对方指的人,怔了怔才道:“槛儿……”
魏嫔勾起唇角。
“分开了近十年还能记得名儿,能一眼认出来,看来也不是那么傻嘛。”
嗤笑了声,她继续问:“董茂生,你娘说你吃喝拉撒都离不得槛儿。
晚上睡觉都要抱着,槛儿还曾当着你的面脱过衣裳,你说有没有这回事?”
按说董茂生能把秋穗娘喊成槛儿,又在槛儿遮着面纱时也能把人认出来。
此时见到真人该更为热络才对。
可此时此刻董茂生除了瞅着槛儿,表情憨憨愣愣的外便没别的反应。
魏嫔又纡尊降贵地问了一遍。
他才动了动嘴皮子。
“槛儿、槛儿教我去茅房,教我洗白白,槛儿没脱衣裳,槛儿没脱衣裳!”
说着,他突然急了起来。
抓着头使劲挠。
“槛儿没脱衣裳!没跟我睡!槛儿住猪圈,娘不让槛儿进屋,槛儿住猪圈……”
其实从魏嫔说她寻到了相关人证时,众人便知道东宫流言跟她有关了。
即便不是主谋,她也是从犯。
所以她问董茂生时,不少人都以为魏嫔许是在这傻子身上下了功夫。
毕竟傻子可好哄得很。
别人教他什么就是什么。
而傻子的话从司法上说不能当证词用,但从伦理世故上来说却是具备参考性的。
尤其这种涉及男女关系的事。
因此大伙儿见魏嫔这般胸有成竹,想当然便以为宋良娣怕是要栽了。
谁知这傻子居然唱了反调?!
别说信王妃信王等人没料到,便是陈月娥和董大力当爹娘的都没料到。
陈月娥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情急之下她一把抓住董茂生的胳膊,急道:“臭小子你胡咧咧啥!
老娘啥时候让她住猪圈了?啥时候不让她进屋了!她就是当你面脱衣裳了,老娘亲眼看到的还能有假!”
第226章 全都反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陈月娥简直要吐血。
明明教得好好的,前儿个还问啥都能照着她教的答,咋关键时候掉链子了!
那人可是说了,搞砸了事不但没银子拿,甚至可能脑袋都会不保啊!
这傻小子!
董大力在一旁干着急。
“儿啊,你可不能害你爹娘啊……”
董茂生哪懂那么多呢。
他只知道脑海里似是有道声音告诉他,一定要说实话,要说实话。
不能跟她娘骗人,要不然槛儿就要死了。
董茂生知道啥是死,他爷爷就死了,发了工钱就会给他买糖的爷爷死了。
他再也见不到爷爷了。
董茂生不想槛儿死,爷爷也说了骗人的小孩不好,要被老天爷打雷劈的。
董茂生也怕被雷劈。
所以他要说实话,他不能跟着他娘骗人。
“就是住猪圈!槛儿就是住的猪圈!不给她饭吃,槛儿就吃鸡粮、吃生的!我都看到了!槛儿没脱衣裳!”
董茂生扒拉他娘,急得脸红脖子粗的。
紧接着还说了槛儿在他们家平时干了哪些活,又被他娘怎么打骂。
反正能说的都说了。
他是傻子,说话措辞比不得常人。
可越是这般直白简朴的稚童之语,在外人听来也越具有说服力。
于是除去个别,其他人看槛儿的眼神大多变得同情起来,有些心肠软的。
诸如荣王妃、慎王妃和宣王妃等,俱是红了眼。
瑜姐儿在小孩席上抹眼泪,又跑去摇车看曜哥儿,想把他抱起来。
“弟弟,小六婶婶好可怜……”
然而弟弟太胖,瑜姐儿抱不动。
发生望晴那件事的时候曜哥儿就知道他娘苦了,没想到还有更苦的。
虽说民间不少家里六七岁的小姑娘都能干很多活儿了,可寻常百姓家里好歹干了活儿不用挨打挨骂啊。
更别说饭都吃不饱,跟鸡吃一样的粮。
还只能睡猪圈。
如果曜哥儿记得没错,猪好像是吃人的。
一想到他娘小小一个跟猪睡一起,可能一不小心就有被猪吃掉的风险。
曜哥儿的眼泪啊。
那叫一个哗啦啦,奶娘擦都擦不尽。
韶宁郡主刚开始还想看槛儿的好戏来着,谁叫这人屡次害她被罚呢。
可听到这儿,韶宁郡主也是心绪复杂,暗道要不以后不跟宋槛儿计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