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啥时候救的徐家千金?咋都没和我说?”
杨春燕嗔怪的看了他一眼,“有啥好说的?”
李秋月羡慕的说:“我和大嫂遇到……我们买的蛇药没带,就去喊春燕了。”
赵慧芳:“遇到我们也不会割口子放血啊!”
周怀军看了看夹背里的东西,叹道:“真是大手笔!别的不说,就那两条烟和两刀肉都要十几块钱了。”
杨春燕看了看,两刀肉都是带五花的肋条肉,看着最少也有八九斤,麦乳精、大重九,酒竟然是茅台酒。
这些东西可不便宜,徐家也舍得送给富牛大队倒数的人家,难怪人家能做到二把手。
周怀安拿起夹背里的大重九,放鼻子下闻了闻,“我觉得和春耕闻起来差不多。”
“不可能!”周怀山也拿起闻了一下,“爷爷,比你那叶子烟香多了。”
老爷子嫌弃的摆手,“不好抽,没劲!”
几个孩子围在夹背前,摸摸这样摸摸那样,周家康戳了一下罐头瓶,流着口水问:“幺爸,瓶子里装的啥东西?”
周怀安揉揉他脑袋,“一个二个的,口水都流夹背了,想吃啥子,说,幺爸给你拿?”
周小琳和周家康指着罐头瓶,“幺爸,我想吃那个!”
周小茹看着洁白的云片糕,“我想吃那个糕糕!”
周家明指着麦乳精,“我们想吃点这个,徐老五说这个好喝,喝了还长个子。”
赵慧芳拍了他一下,“啥都想吃,这东西贵的很!”
老爷子看着孩子们,有些心酸,“孩子要尝尝就给尝尝!”
“老祖万岁!”周家明几个欢喜的搂在一起,跳了起来,“哦耶~我们有麦乳精喝喽!”
走到门口的周母看后有些心酸,想着家里藏了几千块,孩子想吃就留下给他们吃。
“奶奶给你们拿!”
周母迈进堂屋,把夹背里的东西一一捡到八仙桌上,两刀肉,两瓶酒,两瓶雪梨罐头,拆开红纸包有两包白糖,两包红糖,还有两包云片糕,底下有两张票据。
这些东西孩子们都没吃过,都眼巴巴的看着。
周母把麦乳精递了一罐给杨春燕,“春燕,打开了多兑一点,大家都尝尝。”
赵慧芳几人忙道:“给几个孩子喝就成,我们不喝!”
杨春燕举了举手里的罐子,“跟幺婶一起去喝麦乳精咯!”
“噢噢,喝麦乳精喽!”周家明几个一窝蜂跟着杨春燕朝灶房走。
周家康看看罐头,又看看走了的哥姐,想想还是跟了上去。
周母把票据递给周怀荣,“你看看。”
周怀荣接过,看着手上那两张盖着大红印章的票据,“十吨水泥,十吨钢筋。”他抬头看着周父,“老汉,我们哪用的了这么多?”
周父接过看后,叹道:“有票买东西还真便宜啊!你看,没票的水泥3块5一包,有票才2块,一包水泥就少了1块5。二级螺纹钢700十吨,这东西没买过,不晓得价钱。”
周怀荣:“老汉,我看队上修了新房子的人家,门窗那些都没用木头窗棂了,用的都是钢筋,牢实不说还省工钱。”
周父说:“几个窗户能用多少钢筋,我们拿十吨来做啥?把水泥留一些下来就行了。”
周怀安说:“老汉,钢筋没指标可买不到,我们用不了这么多,可以拿去卖啊!”
周怀军:“老幺说的没错,拿去卖了不就行了!”
周父看着几人,“人家送的指标,我们拿去卖钱,这样不好吧!”
周怀安:“这有啥,你总不能拿去还给徐书记吧?这些票你不用,可能时间一久就过期了没用了,我们拿去卖钱,说不定能把买水泥的钱赚回来。”
周怀荣听后点头,“老汉,我看就听老幺的,我们留点做门窗的钢筋,其他的全部卖了,去多买点水泥回来把院坝都铺上水泥。你看大队的晒坝晒谷好安逸哟!”
周父听后也很心动,看向周怀安,“老幺,我把钢筋票给你,你卖的出去么?”
周怀安拍着胸脯,“老汉,你放心包在我身上了。富牛卖不出去,我可以拿宁安去卖。”
周父把钢筋票递给了他,“好,你收好,卖之前把窗户要用的钢筋预留出来。”
“要的!”周怀安接过,递给端着麦乳精走进堂屋的杨春燕,“燕儿,你放好,等我们去宁安再卖。”
杨春燕接过,看了一眼放兜里。
周父对老爷子说:“老汉,我们去大哥家!”
“要的!”父子俩往外走,周母想想也跟了上去。
周怀安叫上杨春燕回屋,等她把买钢筋的票放好,拿起柜子上的砂枪,“燕儿,你看,买回来了。老虾子还给了我二十发子弹,这些子弹也要十几块钱了。”
杨春燕看着那杆被磨的锃亮的砂枪,忽然有些担心,看着他叮嘱道:“怀安,这东西买回来,只能上山的时候防身用,绝对不能拿出去与人争强斗狠!”
周怀安明白她在担心啥子,笑嘻嘻的看着她,“我晓得的。你要担心的话,下山我就把枪交给你锁起来。”
杨春燕斜睨他一眼,“我又没说不相信你。再说了,就算我锁起来了,你要把把锁撬了我也不晓得啊!”
“还是我老婆聪明!”周怀安拉着她坐到床沿上,“你没看到老虾子,吃的是洋芋坨坨蘸海椒面,连热汤都没得一口,可怜啊!”
杨春燕听后想起自己前世,觉得老虾子比自己还可怜,叹了一口气,“没儿没女,又没兄弟姐妹,举目无亲的孤寡一个,咋不可怜!”
“是啊,多亏二春经常帮他挑水,砍些柴火回去给他烧。”
“做好事是对的,都说要多行善事,才会有好报。”
“看你,说点话老气横秋的。”周怀安犹豫了一下,说道,“下午,我跟二春去买枪的时候,遇到蔡二妹,我们闹翻了。”
杨春燕听后惊喜的看着他,“咋回事啊?”闹翻了好,总算去了一条祸根!
“为了卖黄鳝……”周怀安略过蔡二妹和叶寡妇合伙开代销店的事,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她,“大家都是好哥们,我可以不挣他的钱,但我凭啥帮那几个跑腿,我觉悟还没那么高!”
第110章 109:做大人真他玛心累
杨春燕听后直言道:“反正我不喜欢蔡二妹,觉得他眼神不正,我看你还要提防他也收黄鳝来卖!”
她记得前世叶小双没有合伙开代销店,看来她回来后,有些事已经和前世不一样了。
“不会吧?”周怀安看着杨春燕,忽然想起蔡二妹说的那句: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认得去宁安的路。
“你说呢?你已经把底牌透露给人家了。稍微有点脑子的,想一下就晓得你那些黄鳝送到宁安,除去损耗一斤也有几分赚头,你说人家会不会收了来卖?”
“不会吧?蔡二妹有的时候是有些不地道,但也没坏到做抢兄弟饭碗的事吧?”
“但愿吧?你自己不也不肯定?”杨春燕看着他,“你信不信,最多明天就晓得结果。”
周怀安见她说的这样肯定,心有些发沉,“真要这样我就和他绝交!”
他心里也觉得杨春燕说的有九成可能,庆幸的是自己没告诉二春把黄鳝卖给了哪一家。
杨春燕拍拍他,“真要这样也没必要生气。你以后记住,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周怀安闷坐了一会儿,仰身躺下长叹:“心累啊!想想还是小时候好,做大人真他玛心累!”
“人总要长大的呀!”
杨春燕说罢转身出门,去后院抽了一把干谷草,挽了几个小草把子,打算回前院收拾那些葛根。
赵慧芳提着猪食桶从猪圈出来,“春燕,看来得让怀荣他们在后院搭一个棚子,你看阶檐下那些首乌藤,又被雨淋湿了。”
后院屋檐窄,下雨的时候,起风就容易把晾晒的东西淋湿。
杨春燕摸了摸首乌藤,果真被淋湿了不少,“我去前院看看那些陈艾干了没,干了的话就收下来,把首乌藤晾前院阶檐下晾起来。”
“也好,陈艾收起来给老三拉城里卖了,我们再去割。”
杨春燕拿着草把子回了前院,见那些葛根就这样堆在墙角,上面的泥巴已经风干了。
拉了草凳坐在葛根前,用草把子把上面的黄泥刷干净,明天好送宁安。
她想起王医生说葛根三分一斤,这一堆就算两百斤也才六块钱,觉得草药还是稀少的值钱。
张秀香和李秋月见后,也拉了草凳过来一起帮忙。
李秋月看了看院门口,“二嫂,春燕,妈和老汉陪爷爷去大爸家这么久还没回来,你们说,会不会吵起来了?”
张秀香蹙眉看着她,“不会吧?”
李秋月小声说道:“大娘经常在外头说爷爷抽叶子烟,抽得臭烘烘的,痰又多脏得要死。宁愿每年给点钱给小的两家,让他在两个小的家住,省得把砖瓦房给她熏黄了。”
张秀香撇了撇嘴,“我看她就是嘴巴说的攒劲,爷爷真要住我们家了,恐怕又要说老爷子拿私房钱,补贴二房了。”
“对头!我最不喜欢大娘,明明和我们才是一家,偏偏恨不得二房穷一辈子,翻不到身。”
“等我们家的砖瓦房修好了,把她眼珠子看掉下来。”
杨春燕说到这忽然想起一事,“两位嫂子,分了家以后你们还要挖草药的话,我觉得最好还是像以前的夯土房一样,在正房修几间小二层,然后在楼顶搭个棚子,省得下雨天没地方晾晒草药。”
张秀香想了一下,就明白杨春燕的意思,“小二层好,阁楼上可以放粮食,楼顶搭棚子就可以晒草药了。”
李秋月看着两人,“我们都准备烧窑,现在又有了水泥票,还用夯土墙做啥子哟?”
“用砖头也可以修小二层啊!我觉得夯土墙冬暖夏凉,住着挺舒服的。”说到这,杨春燕想起在三四十年后,山里人嫌弃的夯土墙,却被歪果仁拿来当宝修建别墅。
这年头,山里人没钱的人家用土砖修建房屋,稍微好一些的用夯土墙,有钱的人家用的是青瓦修建。
土砖,有的是用踩后拌匀的黏土倒土砖磨子里制成,有的是用石碾把土碾瓷实后,用专门的刀模压下提取而成。
土砖阴干后,用黏土跟沙子搅拌一起抹在土砖上面,垒成墙体,房顶用的全是稻草,除了工匠的工钱,别的几乎不用花钱。
只有夯筑的土墙才能修建小二层,所用的材料全是就地取材,墙体用的黏土、沙子、砂石夯打而成。
阁楼是木楼板,楼顶先用小腿粗的圆木铺好,再用黏土,沙子、砂石拌匀的混泥土厚厚的铺一层,然后用木锤泥板夯打瓷实就成。
李秋月撇嘴,“山里又不热,土墙房子黑乎乎的,我早就住够了,砖瓦房多亮堂啊!”
张秀香也点头,“我也觉得砖瓦房亮堂。现在又有了便宜的水泥,等房子修好了用水泥砂石,从里到外都铺一层,下雨天也是干干净净的。”
“对头!”李秋月想像了一下,四栋新房修起的景象,得意的看着两人,“到时候一排四栋小二层,周家二房的房子就是富牛大队的头一份。”
“你们想修小二层,得加紧挣钱才行。”周怀军不晓得啥时候站在了门口。
李秋月看了看他,眼珠子一转,“二哥,你去看看几个小的,是不是跟着妈老汉去大爸家了?”
“我去看看。”周怀军说着朝灶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