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安笑着摸了一包春耕,又摸了一包大前门出来,“一个待客,一个自己抽,我觉得大前门和春耕差不多,一条就要多两块,划不来。”
黄永才白了他一眼,扭头笑着对杨春燕说道:“弟妹,你好福气啊!你家老幺看着吊儿锒铛的,其实最顾家。”
杨春燕笑着点头,“谢谢黄哥,他是挺顾家的。”
杨为国也很高兴,周怀安这几年挣了多少钱,他们心里也有个数,原本担心他旧病复发,哪晓得他钱越挣越多,做事反倒越来越踏实。
每天还是起早贪黑,勤勤恳恳的干,从没像以前那样出去瞎混,他和妈老汉儿才算对他放心了。
特别是自家那些伯娘婶子,以前那些嫌弃看不起的一个都没了,都说自己早就看出来春燕是个有眼光的,周老幺就是个哪哪都好的五好男人。
周母也很高兴,自己这个不争气的老幺,现在是最给家里长脸的那个,一家子老老少少走出去都有面光。
菜陆陆续续的上了桌,豆花庄的招牌菜豆花一份、凉拌三丝、木耳炒肉、糖醋鱼、松茸羊肚菌炖鸡,油渣莲花白,菜上齐后黄永才陪着吃了两口,就去别的桌应酬去了。
杨春燕舀了松茸鸡汤给小九儿喝了几勺,“不忙了,有空进山好好找找松茸,我还一次都没捡到过呢!”
周怀安笑道:“松茸得去高一点的山才行,有空我们就上山去找。”
杨春燕点头,“割了谷子我们去林场的松林看看。”
杨冬梅:“姐,我和王桢想去你们那捡菌子的,爷爷走了,我们也没工夫去。”
杨春燕:“你这两年都别想去了,起码要等到孩子跟小九儿差不多大了,你俩才走得出去。”
杨大哥笑道:“等孩子长到九儿这么大,让妈来帮你们看着,你们跟春燕、怀安一起去好好耍两天。”
“最多耍两天,时间一长又担心孩子咯!”周母吃了两坨豆花,“黄老板家的豆花蘸水味道真好,我们自己做的没他的好吃。”
周怀安笑道:“他们的蘸水用的糍粑海椒,海椒先用热水浸泡,泡到掐一下就烂再捞起来用磨盘压,滤出水份装到碓窝里,按比例将花椒、大料、八角等香料放到碓窝里舂烂……麻烦的很。”
杨冬梅接过话头,“我觉得还是掐一把青红海椒剁细,加两勺用猪油和菜籽油混合后,炸制的葱油炒制过的豆瓣酱,再放点花椒油、芝麻、葱花吃着更巴适。”
周母认真的听了,乐呵呵的说:“回去我就去扯黄豆磨豆花,蘸水就照冬梅说的调。”
杨冬梅冲周母竖起拇指,“年伯母,鲜豆子磨的豆花,配鲜海椒蘸水味道最巴适!”
周母笑道:“喜欢吃鲜豆子磨的豆花,我们回去多剥点豆子放着,明早磨了让你姐夫给你送一盆来。”
杨冬梅也不客气,连连点头,“好,我就不客气了哈!”
第825章 841:又贵又费电
杨春燕一家子和周母从宁安回到富牛已是下午四点多,拖拉机进村刚到周一丁家门口,就看到他在门口等着了。
周怀安踩下刹车,“有啥事?”
周一丁走到他跟前,“我老汉儿在船城的战友生病了,他要过去一趟,让我去林场顶他几天,你去么?”
“行,啥时候走?”周怀安想着去船城来回也就三四天,拉块菌酒的要下个星期才来,去一趟回来刚合适。
周一丁看着他问:“明天早上六点出发咋样?”
“好,就六点。”
杨春燕见两人说好了,拿起两个梨子,“一丁,进屋拿个家什来,装几个梨子回去吃。”
“拿两个就行了。”周一丁撸了小九儿一把,才伸手接过梨子,“金花梨,这品种不错。”
“春燕大哥家的,甜的很,再拿两个。”
周母又拿了两个给他,周一丁忙牵起棉背心兜住,杨春燕又放了两个在上面。
“够了、够了,掉地上摔烂了可惜了。”周一丁见两人还要给,慌不迭转身往回跑。
周怀安见他兜着梨子,小心翼翼的样子,笑着松开离合,驾驶着拖拉机一溜烟回了家。
杨春燕等他停好下来后,把小九儿递给了他,小家伙扭头指着玩具火车,“大火车、大火车!”
“好,大火车!”杨春燕把装玩具的竹篓递给周怀安,“别的都不稀奇,就稀奇这个。”
“九儿的!”小九儿拿起竹篓里的玩具火车,倒腾着小短腿,就冲阶檐上笑眯眯的看着他的老爷子跑去,“祖祖,大火车!”
老爷子忙上前几步牵着他,弓着身子看他抱着的玩具火车,“我的乖乖,这么好看的大火车,哪来的啊?”
“小姨买买!”小九儿拉着他的手,叽叽咕咕的说了起来。
周母提着夹背朝灶房走,杨春燕跟周怀安把拖拉机车斗里的东西搬到堂屋,把新买的账本和存折拿去放好出来,又捡了些梨子给大的三房送去。
周怀安拿着梨子从堂屋出来,“爷爷,我给你削一个?”
老爷子笑着点头,“你大舅哥家的?”
“嗯!梨子吃完又有柿子、拐枣吃。”周怀安拉了草凳坐他旁边,“我们家种的那几窝拐枣,今年能结了么?”
“才一人多高,挂果还要两年吧?”
“一人多高打顶刚合适!”周怀安笑着把杨为国说的,给水果修剪造型的事告诉了他。
老爷子听后连连点头,“这法子好,以后就不愁摘不到树顶的果子了。”
周母端着瓷盆从灶房出来放他跟前,“老汉儿你看,上午我和春燕把肥肠洗了放冬梅家的冰箱里,等拿出来就成了块大冰坨。”
老爷子伸手摸了一下,“哟~难怪叫冰箱,肥肠都冻得硬梆梆的了。”
周怀安笑道:“你们要是喜欢,等电站开始送电了,我们就去买一台。”
周母忙道:“要一千多块一台,我听里面的电跑的呜啊呜的,电费也要不少,又贵又费电,买来做啥?”
老爷子听后点头道:“山上不热,没必要买这东西,肉菜放酒窖里就成。”
“就是,两个酒窖,你要放多少都行。”周母端起瓷盆,“我去扯点豆子回来,你去鱼塘网条鱼起来,晚上煮肥肠鱼。”
周怀安把梨子递给老爷子,把县城的房子跟他说了说,“现在还早,我去河边撒一网。”
老爷子笑着点头,“去吧!河边湿滑,站稳点!”
“嗯嗯!”周怀安去换衣服去了。
周母提着背篼从后院出来,遇到提着菜篮回来的杨春燕,“我们扯豆子去,晚上推豆花,喊你嫂子他们也过来吃。”
“我跟你一起去!”杨春燕放下菜篮,婆媳俩一起出门朝稻田走去。
水沟边和鱼塘边的洋姜花已经开了,金灿灿的一片,鱼塘用木棒围起来后,周怀安去老宅那边挖了一棵小米蕉回来种在鱼塘边,已经有半人高了。
婆媳俩走过石板桥,砍掉苞谷杆的地光秃秃的,已经长满了杂草。
下坎后,看到稻田的田坎两边都种着黄豆,豆杆上的豆叶大多已经枯黄掉落,露出枝干上青黄色的饱满的豆荚。
杨春燕拔起一窝,抖掉根部的泥巴,周母也放下背篼拔了起来,看到被耗子偷吃了的豆荚,心疼不已。
“明天来把豆杆都拔了,不然要被耗子偷吃光了。”
“明天下午来。”
婆媳俩走完一根田坎路,背篼就装满了,杨春燕蹲下,背起背篼往回走。
周母伸手掐了一粒稻谷,放嘴里咬了一下,看着眼前金黄一片,欢喜的说:“今年的收成不比去年差。”
杨春燕笑道:“原本还担心天干种不下去呢!”
“咋不是!”周母乐呵呵的跟着她往回走,上坎后,看到王春华家已经快结顶的新房时,感概的说:
“这人啊,还真是不作不死,等蔡二妹蹲完班房出来,老婆孩子都是别人的了。”
“她跟李武成了么?”
“没成,王春华打算跟叶小双一样,从山里招一个回来,听说是叶小双给牵的线,男的就是她男人那村来的。”
周母顿了一下,“王春华娘家算是心疼姑娘的了,听说她修新房子,兄弟几个帮补了一半的钱。有了自己的房子,招个女婿进门,两人再生一个娃,也比去李武家当后娘好。”
杨春燕觉得也是,后娘难做,特别是李武家又出过一个邹翠芬那样的,她就算嫁进去,李武母子也要防着她一手。
婆媳俩到家,老爷子带着小九儿去后山去了,刚把豆杆从背篼里抱出来,赵慧芳和张秀香就来了。
“老幺说今晚吃豆花,喊我们来帮忙。”
“你们来得正好,赶紧帮着剥了磨出来,我去把肥肠卤好了,等老幺拿鱼回来。”周母起身拉下晒在竹竿上的围腰,去灶房忙乎去了。
赵慧芳拉了草凳和张秀香坐下,“还买了肥肠回来啊?”
杨春燕笑着点头,“怀安网鱼去了,今晚我们吃肥肠鱼鱼,蘸水豆花。”
赵慧芳笑道:“都是好吃的,还是空闲了好,也有功夫弄点好吃的。”
三人剥了大半个小时,就把背篼里的黄豆全剥了出来,剥完豆子的黄豆杆子也不浪费,用稻草绑起来晾晒干,做起火柴最好用不过。
满满一背篼豆杆,剥了满满一瓷盆黄豆出来,分两三斤豆子放酒窖里。新鲜的黄豆也不用浸泡,随便冲洗一下,加两瓢水在里面,端到磨盘边开始清洗石磨。
杨春燕回去拿了把饭勺出来放盆子里,赵慧芳拿起饭勺舀了一勺豆子在磨心里面,“我跟秀香推磨,你去摘青红海椒做蘸水去。”
“好嘞!”杨春燕提起菜篮出门,就看到周父把一大捆黄篾放水沟里,还用石头压住,“老汉儿,泡黄篾做啥?”
周父抬头,“黄篾韧性没青篾好,浸泡一晚,编的东西用的长久一些。”
“哦!”杨春燕提着菜篮去了菜地边,看到木瓜树上的木瓜黄了两个,想着等会儿摘了,明天给小妹送豆花的时候给她带去。
菜地里的二荆条海椒红了一大片,做豆瓣酱就得这个品种的海椒做出来的才香,就等家里捂的霉豆瓣好了,就可以摘了做豆瓣酱了。
杨春燕想着全都用二荆条不够辣,摘了半筲箕后,又去摘了一把朝天椒混在一起,然后拔了一把小葱、掐了一大把已经飙苔的芫须回去。
走进院子一阵阵卤肥肠特有的香味散发出来,“妈,肥肠卤好了么?”
“焖一把火就好了。”周母接过筲箕,“我来剁,我试试做小梅说的那个蘸水。”
杨春燕笑道:“你还用试啊,陈大厨随手做的东西也好吃的不行。”
周母乐得嘴都合不拢了,笑着拍了她一下,“你也跟老幺学坏了。”
“哪有,我说的是真心话。”杨春燕笑着去后院拿了一把镰刀,又去端了一条高凳,到了菜地边把高凳放在木瓜树下,踩在上面将熟透了的木瓜割了下来。
“春燕,你大哥家的梨子好甜,我们家的要是跟他家的一个品种就好了。”
杨春燕回头见李秋月抱着小龙走了过来,“不是一个品种也没事,以后去他那剪些枝丫回来嫁接就行了。”
“嗯嗯!”李秋月伸手接住木瓜,“你们在宁安看到秋霞没?”
杨春燕转身去割另一个,“看到了,她说这几天的生意还不错。”
李秋月高兴的说:“听老三说,铁柱兄弟几个也来县城干活了,我明天跟老三一起去宁安送货,顺便看看他们。”
“你姐他们没做豆花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