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康不满的拽着她,“奶,你偏心,我考双百分,你就不夸我是男状元,给我发奖励!”
周母高兴的揉揉他脑袋,“你也有。”说着又看向周小倩三个,“家明、家亮能及格都不错了,小倩你呢!”
周家明兄弟俩看着欢喜的弟妹,心里怪不是滋味,想到自己的成绩单,有些自卑的低下了脑袋。
周小倩拿出成绩单,递给周母,“奶,我数学考了99分,语文95分!”
周母笑眯眯的看着她,“第几名啊?”
“唉!”周小倩叹了一口气,“第二名,李小平第一,等以后读初中,我绝不跟他一个班了,只要跟他一个班,我就是万年老二!”
“没事,第二名也有奖励。”周母看了看周家明兄弟,见他俩蔫嗒嗒的站在那,有些心疼,“你俩不会没及格吧?”
“及格了,老师说加把劲,能考上镇上的初中。”周家明把成绩单给了她,“语文69,数学65,老师说有进步。”
“语文62,数学66.”周家亮把揉得皱巴巴的成绩单递了过去。
“及格了就好!”周母想着以前都不及格的,能及格就不错了,“回去把作业收拾好,鸡婆鞋,围巾,袄子,换洗的衣服收拾好。
家明几个明早就跟你幺爸一起走,小茹下午跟一丁叔走。”
“哦哦!”几个孩子提着书包一窝蜂跑了出去。
第二天,几个孩子就跟着两人分别去了父母那,周怀军看到女儿和儿子的成绩单,高兴的咧着嘴,一直都没合拢过。
赵慧芳见兄弟俩都及格了,也没骂他们,当看到周小文的成绩,高兴的抱着她狠狠的亲了几口。
家里总算出了一个考一百分的了,周怀荣直接就奖励了五块钱,把大的两个羡慕的不行。
一次双百分,老祖、爷奶,幺爸那就拿到了十五块钱的奖励,幺婶还奖励了好吃的糖,现在又是五块,这钱也太好挣了吧!
周一丁把周小茹送到三岔口,小丫头下了拖拉机,看到周怀山就提着书包跑了过去,“老汉儿,我来了。”
周怀山高兴的抱起她,“乖女,期末考试考及格了没?”
周小茹欢喜的笑了起来,眼睛弯弯像豌豆荚,“及格了,我还得奖了。”
周怀山惊讶的问:“得啥奖了?考第一名了啊?”
周小茹点头如捣蒜,“嗯嗯!我们家三个第一名,还有一个万年老二!”
周怀山诧异的看着她,“三个第一名,万年老二,这都是啥东西?”
“唉!倩姐的第一名又被李小平抢走了,我、小文,小康,我们三个都考了双百分,老师说并列第一,还奖励了本子和铅笔盒,幺爸……”
“乖女!”周怀山高兴的从兜里掏了五块钱出来,“老祖、爷奶都奖励了,老汉儿也奖励五块,进屋去跟你妈说说。”
“嗯!”周小茹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进了院子,“小妹,我来了!”
“姐~”周小琳看到她,欢喜扑过去抱住她的双腿,“姐我想你了。”
“姐也想你了。”周小茹从包里掏出一把糖,“幺婶奖励给姐的糖糖,甜的很!”
“哦哦!”周小琳剥开糖纸递给她,“姐,你吃一口。”
“姐不要,姐还有。”周小茹看了看院子,“妈和小龙呢?”
“在院子后面,摘菜菜。”
周小琳牵着她去了灶房,只见后门大开着,只见李秋月和姚晓慧站在菜地边,满脸笑容的说着什么。
周小茹上前拉了她一下,“妈,我来了。”
“来啦!”李秋月看到大女儿心里还是挺高兴,揉揉她脑袋说道,“把菜篮提回去,打点水把萝卜洗了,妈买了你喜欢吃的排骨,等会儿就来做。”
“晓得了!”周小茹心里有些失落,还是提起菜篮朝后院走去。
……
富牛村,几个孩子走后,周母和杨春燕也轻松了不少。
一晃就到了腊月初,富牛附近几个村的块菌产量逐渐减少,好的时候一天能收六七千斤,不好的时候一天也就三四千斤的量。
这天周母提着鸡鸭回来,高兴的对杨春燕说道:“杀猪匠来村里收猪了,我打听了一下,说是这个月的生猪价钱已经涨到一块一斤,我跟杀猪匠说了喊他有空就来拉猪。
还有,陈家那也要把猪崽子定下来,你们今年还是养六头?”
“六头也行!”杨春燕顿了一下,“不过我觉得,大肥猪卖了后,明年老宅那边你们就不要养了吧?”
周母连连摇头,“不养多可惜啊?照现在的价钱,六头大肥猪能卖上千块了呢!”
“妈,要不你们就别搬了吧?”杨春燕拉着她坐下,“你看,明年九儿就能到处跑了,我和怀安要忙山里的事,娃还得靠你们帮忙照看。
到时候我这边养的猪啊鸡鸭啥的,不也得靠你们照看,你们还要养那么多牲畜,哪儿忙得过来啊!”
周母笑道:“你放心,你们忙的时候把九儿送我们那边去就行了。”
杨春燕笑嘻嘻的看着她,“送来送去的多麻烦啊!你上次不是说,老宅那边我们搬走空着的几间房子已经开始漏雨了,就堂屋和你们住的那间没漏雨了。
我担心明年雨季一来,你们住的那间也开始漏雨了,我看年后你们干脆就别搬了,等空闲下来,找人把老房子翻修一下再说。”
“老房子了还花钱修他做啥?”周母说着嗔怪的瞪了她一眼,“我看你和老幺就想把我们几个老骨头留在这帮你干活!”
“嘻嘻!”杨春燕谄媚的笑道,“你们不帮我们,哪个帮我们啊!”
周母欣慰的拍了拍她,“妈晓得你跟老幺孝顺,我们现在身子骨还硬朗,想多挣一点钱攒着,万一以后有病又痛,你们也少负担一点。”
杨春燕指着鸡笼里的鸡鸭,“就算老宅不养猪,你们也在挣钱啊!再说,我们现在又不是养不起你们。
你要心疼明年没大肥猪卖,那六头猪崽子,我们出两头的钱,其他四头的钱就你们出,年底卖大肥猪的钱也都是你们的,我们留两头杀过年猪就成。”
周母慈爱的看着她,“妈晓得,我们几个老的就算啥都不做,你们也养得起。但有的事你们还年轻不明白。
家里忙不过来,我们住这边帮忙不会有人说闲话。但要是正式搬到你们这边常住,还得跟你老汉商量一下,还要跟大的三个说说,毕竟妈老汉又不是你们一家的。”
几个孩子都孝顺,但他们觉得老幺家住着最舒心,老爷子也愿意住这边,但要是常住这边的话,就得顾忌一下大的三个的想法,如果就这样搬过来,兄弟几个心里有疙瘩就不美了。
杨春燕觉得周母说的也有道理,“妈,还是你想得周到,等大哥他们回来商量一下再说也好。”
周母拉着她的手,“你和老幺都是没啥心机的,哪想得到这么多。”
杨春燕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那猪崽子的事咋办?”
“你把鸡鸭送鸡圈里关好,我先去老陈家把你们这边的猪崽子定下来,老宅那边我就先不定了。”
“妈,还有啊,怀安说了,今年我们杀两头过年猪,主要是家里的人情往来多,炸的油底肉,灌的香肠,腌的腊肉、腊猪蹄、腊排骨啥的,要往县城、省城送一些,一二十斤也拿不出手。”
“也是啊,人家送的都是高档的东西,我们就算买那些还礼他们也不稀罕,就弄点他们没有的给他们送去,吃个新鲜。”
“大嫂他们在的时候,说他们今年也要杀一头过年猪。”
“晓得,他们走的时候跟我说了,初九那天他们还要回来帮忙,不然我们也摁不住。”
第689章 694:见不得,怼了她几句
婆媳俩商量好后,周母欢天喜地的出门定小猪仔去了,杨春燕拿了账本出门朝新烤房走。
刚出门就看到老爷子推着小椅车,客气的和来卖块菌的村民打招呼,小九儿不停去拉扯拴在椅车两边大红色的气球。
这段时间块菌已经过了刚开始那半月时间的旺盛期,富牛附近几个村送来的块菌越来越少,昨天才收的块菌加上林场还有曲秋林那边送来的,一共也才九千多斤。
好的是,花市和三岔路的货源还算充足,还有白灵山,船城那边的山民送过去的块菌越来越多,听说那些山民牵着骡马走一天的路才把货送到,就那一个收购点,一天就能收两三万斤块菌。
周怀安和徐老三把货送到百草坪再装到四轮拖拉机上面,周一丁把货送回富牛,三人整天开着拖拉机在路上跑,大半月的功夫就变得又黑又瘦。
这么多块菌,烤房从开炉到现在就没熄过火,老爷子和老汉儿这段时间也累瘦了,幸好又找了个帮忙的,他才有闲工夫带着九儿出来溜溜弯。
杨春燕和老爷子打了声招呼,到了烤房院外见罗海丽带着蒋玉和贾春红,已经给几个村民过好了秤,就等她来付钱了。
扭头看到从开市就没送过块菌来家卖的李银福,心里有些奇怪,她今天咋来这边卖块菌了?方四海家今天没收货么?
李银福皮笑肉不笑的看着她,“杨大老板,就等你来给钱了咯!”
“不敢当!”杨春燕淡淡的应了一声,拿过单子开始算账付钱,“大娘,一共45块6,你算一下对不对?”
“钱倒是对的!”李银福接过钱数了一下,揣兜里后说道,“不过春燕啊,大娘今天要说句你不爱听的话,你们一天挣那么多钱,咋就舍不得多请两个人干活?
你们也想想,老爷子都七十五六的人了,已经是该享福的年纪了,你们一天天的,让他帮着干活,合适吗?”
杨春燕也觉得老爷子这段时间累着了,“大娘,这段时间家里忙,爷爷也跟着受累了,你放心,现在人手多起来了,我们以后也会注意,不让爷爷累着了。”
李银福没想到她会承认累着了老爷子,诧异的看了她一眼,“我就说吧,当初老爷子轮流在三家住的好好的,你们为啥要抢着把他接到二房住。
搞了半天,是打着给老爷子养老的旗号,让一个七十多的老人家给你们二房做苦工,累出毛病来,还要我们出钱出力。
到最后,孝顺老人的好名声你们二房得了,我们大房和三房还落得不孝的名声。”
杨春燕见她得理不饶人,也没好气的说:“大娘你放心,爷爷要是有啥病痛,不管看病还是抓药,一律由我们二房自己承担,还是像这两年一样,不找你家拿一分钱!
李银福嗤声道:“你们把老爷子累病了的,凭啥找我们两房拿钱?”
“大嫂!”周三婶打断她后放下了背篼,上前说道,“大嫂,我刚才进来就听了一耳朵,跟你打声招呼,以后说话别拉着我们三房。
还有哈!供养孝敬老爷子的事,春燕是晚辈有些话不好说出口,今天我就说句公道话。
老爷子跟我们说过,他住这边吃的好穿的好,现在的身子骨也比以前硬朗多了,就连原本看啥都灰蒙蒙的眼睛,也被老幺两口子请王医生抓药,扎针给治的好的差不多了。
怀荣兄弟三个还给他买了辆自行车,他老人家也洋盘了,学会骑自行车,还穿上了皮褂子,棉大衣。
老爷子这两年的吃穿,看病买药,二房没说过一句不满的话,也没找我们出过一分钱,他们替我们孝顺老人,三房一家大小感激都来不及,做不出来那种倒打一耙的事。”
李银福被她怼得哑口无言,愣了片刻狡辩道:“你少替他们说话,他们真要对老爷子这么好,他老人家这段时间咋瘦了那么多?”
“是么?”周三婶满脸讥讽的看着她,“原来大嫂的孝心这么好啊!既然你们觉得二房对老爷子不好,可以把他老人家接家去尽一下你们的孝心啊!
毕竟这两年,你们连糖也没给老爷子买过一块,现在补上也来得及!”
埋头算账的杨春燕听后,觉得自己这嘴真的太笨了,觉得还是周三婶会怼人,都想给她鼓掌喝彩了。
李银福涨红着脸,“张红梅,你别说的那么好听,老娘晓得你们两家现在好得穿一条裤子,大房现在穷了,被外人看不起,还要被你们两房人合起伙来欺负!”
“李银福,你家以前也没把我们两房人看在眼里过啊!就连我家大河昏倒去医院,找你家借钱救命,你们也没看在亲兄弟的面上借过一分!”
周三婶想起以前的日子,怒气就一阵阵往上涌,讥笑道,“我还以为你们能富一辈子呢!搞了半天,没分家的时候偷奸耍滑藏的私房钱,也没让你们富一辈子啊!”
李银福恼羞成怒,指着她喝道:“张红梅,你哪只眼看到我们藏私房钱了?我家没钱哪来钱的借给你们?”
周三婶讥讽道:“藏没藏你心里没点逼数?自家亲兄弟借一百块的救命钱当然没有咯,买名额发大财的钱倒是有的,难怪人说,心不好自有天收。”
蒋玉几个小声议论起来,“听说老三得病住院,娘仨没钱卖血给他治病,后来还是遇到带老爷子去看病的老幺两口子,才借钱把住院费给了的。”
贾春红小声道:“周大春家也没落到好,那些钱不都拿去买啥名额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