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香拿着一棵红根野蚕豆,“大嫂,你看这东西也是草药!”
“和我们昨天在山上看到的有点像哈?”
李秋月接过看了看,“没错,就是这东西,开的花也一模一样。”
杨春燕放好川芎回来,“大嫂,你们在哪看到的,明天都去先把上面的种穗割下来,再把根挖回来。”
“方田大队那边看到的,明天我们去捡红菇的时候顺便挖回来。”
“嗯!今天捡的红菇多么?”
“不多,小雪两口子捡了十来斤,三婶和红梅和他们差不多,我们三个好点,也才不到二十斤。”
“唉!”李秋月抱着哼哼唧唧的周小琳站起来叹了口气,“找回来的菌子还没挖回来的草药多。”
“越往后只会越来越少。”杨春燕拿了个簸箕出来,把红根野蚕豆的花穗倒在里面,捏开果荚里面比芝麻还小的种子就掉在簸箕里面。
她记得以前听王桢说过,红根野蚕豆的种子不能暴晒,得放在阴凉处晒干。
由于红根野蚕豆开花和结果的周期有1-2个月,种子的成熟度和饱满度也不相同,也很难采集。
一斤成熟度和饱满度都很高的种子,需十几斤鲜种才能收集出来,所以种子的价钱也很高,一斤能卖几千块。
杨春燕把种子摊开铺在簸箕里面,放到了后院阶檐下的竹架上。红根野蚕豆的种子不能暴晒,要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还要防止发霉从而影响出芽率。
妯娌几个把红菇收拾干净,薄薄的摊开铺在簸箕里,端去放到后院竹架上晾好,又去清洗草药,周怀安和周母还有周怀山兄弟才一起回了家。
周怀荣说道:“后院的保坎明天一天就完工,泥瓦匠说最多到月底房子的墙体就砌好了,让你找阴阳先生选日子上梁。”
“先生说了九月初就有好日子。保坎好了月初那几天,请师傅他们把后院的牲口圈砌好。”周母顿了一下,“到时候还要请人挖茅坑。”
周怀安想起杨春燕说要间洗澡的,“大哥,在猪圈旁边多砌一间用来冲凉洗澡,不用太大一小间就行。”
周怀荣爽快的点头,“要的!省得跑去茅房里冲。”
杨春燕听后说道:“大哥,买石板的时候多买几张,把洗澡那间屋也铺上,石板冲湿不会滑,水泥地弄不好就要摔一跤。”
“好!”周怀荣满口应下。
周怀军想想说道:“老幺,你那天说把水井打在后山,用管子引水回家,要咋弄?”
“这个啊!”周怀安回想了一下杨春燕的话,“水井挖深一点,把水管埋在水里,水引回家后装上城里那种水龙头,要用的时候拧开龙头,水就出来了。”
周母听后皱眉道:“埋管子从山上引水下来,要买铁管子不说还要挖沟埋管子,那得多花不少钱吧?就在院子里打一口井不好么?”
“妈,这样多方便啊,下雨天不用出门,水龙头一开水就出来了,洗衣服啥的也不用提到水沟里去洗了。还不用担心水井盖没盖好……”
不吉利的话,周怀安没说出来,家里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村里隔几年就有水井盖没盖好,小孩子掉下去,队上的大水井那边,还有大人打水的时候不小心掉下去的。
张秀香听后点头赞同,“我觉得老幺这主意不错,水引下来,我们还可以在洗澡房里安一张洗衣板,下雨天在家就能洗衣服。”
李秋月也道:“我也觉得行,这样就不担心我们出去做事,小茹在家提不动水了。”
周怀安笑嘻嘻的看着周母,“妈,我跟你说,水管子一埋好,咱们把水龙头拧开就有水喝。到时候,我们家就是村里头一家吃上自来水的人家。”
周怀山接过去说:“对,再等两年把老房子也翻修一下,也去后山打一口井引水下来。”
“我们老都老了,这房子又不是不能住,花那钱干啥?”周母心里高兴,想到要多花的钱还是有些犹豫,“又没人这样弄过,别到时候管子埋好了,水又流不到家里,那些钱不就是白白浪费。”
“不会的,你想想山沟里的水不都是往下流的么,管子埋在水井里面,地势比山下高,水自然就往下流了。”周怀军说着皱眉道,“就是不晓得山上能不能找到好的水脉?”
周怀安看了杨春燕一眼说道:“妈去请先生来找找看不就晓得了。”
“我明天去请先生算日子的时候,跟他说说找水脉的事。”
周怀荣见商量好了,说道:“早点收拾了睡觉,明天我还要跟老幺一起去镇上交公粮。”
商量好后,几人帮着把草药晾在抬筛里面,各自洗漱回房歇息。
回房后,周怀安拿起放在柜子上的小小的三角形红布包,“先生给的平安符,先生还说这东西就是求个心安,还得自己做事小心才行。”
杨春燕接过看了看,“先生说的没错。老话说小心撑得万年船,你开拖拉机的时候也要慢点,别横冲直撞的,万一遇事刹车都来不及。”
“晓得了!”周怀安把头埋在她颈窝,抱着她道,“老婆,我浑身不舒服,你帮我们揉揉!”
杨春燕好笑的看着他,觉得这样的周怀安就像个大孩子,“赶紧睡觉,别在这作妖!”
“哼!憨子,听话都听不来,睡觉、睡觉。”
第311章 312:交公粮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周母就在外面喊,“老幺,赶紧起来吃饭,吃了去一丁家把拖拉机开到路口,好运粮食出去。”
“哎!”杨春燕迷迷糊糊的应了一声,“怀安,快起来交公粮了。”
周怀安揉揉眼坐了起来,“这么早。”
“交公粮哪有不早的,有的人家半夜就去排着了。”杨春燕说着起床点燃了油灯,拿出枕头下的手表看了一下,还不到四点。
“你起来干啥?”周怀安下床,“躺回去睡会儿,天亮了再起来。”
“嗯!”杨春燕打着哈欠,坐到床上,想想叮嘱道,“怀安,到了粮站,你跟着徐书记家或是周队长。
他们在检查的人跟前说的上话,万一检查的找碴挑毛病,你忍着点气,咱们小老百姓斗不过人家的。”
“晓得了,操心这么多,对身体不好,赶紧睡吧!”
“路上开慢点。”
“嗯嗯!”周怀安打了个哈欠,出去打了冷水洗了把脸才彻底清醒。
吃过饭,周怀军和他一起出门,到周一丁家院外时,兄弟俩一人去通知那些人把粮食抬到路边,周怀安拍门进了周一丁家。
“老子昨下午就把粮食准备好了,就等你来抬上拖拉机。”周一丁家就他和小妹交公粮,加一起也才两麻袋,两箩篼。
“昨下午上山了,等下跟你说。”周怀安说罢,两人把公粮抬到拖拉机上面放好。
周一丁指着阶檐下的水桶,“里面是给你留的鱼,有石爬子,鲫鱼还有钢鳅。”
“谢谢哈,都是好东西,你嫂子说怀孕的时候多吃点鱼,生下来的娃聪明,以后你老婆怀上了,也去多摸一点回家煮给她吃。”
“吃鱼还不简单啊,再等等你还可以去找爬沙虫给嫂子吃!”
“待会儿你把鱼提上我们一起过去,你在大路上守着拖拉机,省得被人把麻袋搬走了。”
“要的!”
周怀安提出油壶,对他说道:“我跟你说,昨天跟你嫂子进山挖草药,下山的时候在半山那处灌木林那遇到熊老三那龟儿子……”
“卧槽~”周一丁扭头看了看周小妹的房间,才压低了嗓门,“熊老三那杂种,大白天的连邹翠芬那样歹毒的婆娘也下得去嘴?”
“那龟孙就是头猪公,啥样的都看得上,要是老子宁愿塞墙缝!”
“就是,别以为男人就没要求,不是自己喜欢的女人,老子宁愿用五姑娘。”
两人一脸嫌弃的八卦完,周一丁去开院门,周怀安给拖拉机加好油,拿出摇把用力摇动起来,拖拉机马达“突突突、”地响了起来。
周一丁提上水桶,等他开出去后,关上院门坐到驾驶台一起去了路口,见周怀山和周怀荣推着鸡公车等在那了。
“老幺,胆子大了哈,天都没亮就敢一个人去我家?”
“二哥去通知那几家住在山脚的去了,不然我一个人哪敢来。”周怀安下了拖拉机,“大哥,抬上去挨着一丁家的码好。”
“要的!”
四人把麻袋和萝篼搬到车斗里面放好,周一丁守着拖拉机,周怀安兄弟三个继续回家拉粮食,跑了几趟才把所有的公粮装上拖拉机。
这时才刚五点,周怀山便骑着自行车进城送菜去了。
周队长骑着自行车到拖拉机前面停下,“老幺,粮食都堆在大队晒坝路口,我和你大哥先去排队,你负责把粮食送到镇上。”
“要的,等一下我家和一丁家的粮食,还麻烦你帮忙交一下哈!”
“小事一桩。”周队上骑着自行车载着周怀荣走了。
周一丁看了他一眼,不解道:“老幺,我们也一起去,为啥要喊队长帮忙一起交?”
周怀安笑道:“傻了吧!咱们交哪有大队干部方便,人家跟那些检查的说的上话,有他们帮忙咱们也省事撒。”
“嘿嘿!”周一丁指着他奸笑,“老奸巨猾的家伙!”
“走走走,还有两趟呢!赶紧去晒坝那把粮食装上。”
“好嘞!”周一丁接过摇把,“我来,你等着就成。”
两人发动拖拉机,往晒坝去的路上,已经有村民挑着萝篼,推着鸡公车、架架车,陆陆续续出村朝镇上走。
到了晒坝,等在那的人把粮食搬进车斗,麻袋和萝篼上面都写着家主的名字,就算混装在一起也不怕认不出来。
先装上的人就从小路往镇上赶,没装上的人家还得等周怀安跑下一趟。
拖拉机“突突突”前行,很快就追上了推着鸡公车、拉架架车村民,把他们丢在了后面。
白马镇顺着国道就能开到,柏油路路况不错,很快就到了。
拖拉机左拐,开十几分钟就到了粮站。白马镇只有一条街,粮站的位置在街道中段。
到了粮站,周怀荣迎了上去,“我们来的时候已经有十来户排着了。”他们用带来的萝篼占的位置,一只萝篼就代表一家。
“大哥你带路,我跟着!”
“好!”
周怀安跟着他进了粮站大院停下,只见往年交公粮的位置已经有十来户排在那等着了。
周队长和徐书记家大儿子还有周怀荣、周一丁爬上拖拉机把粮食往下抬。
拖拉机上面的粮食全部卸下后,周怀安又开着拖拉机回村继续拉粮食。
“麻袋放萝篼上面,天雾蒙蒙的怕要下雨哦!”
“不会吧,粮站收粮都不看天气预报的么?”
前面排队的村民插话道:“天气预报比算命的还没准头,万一遇到了呢?”
“是啊,万一遇到一年就白辛苦了。”
周怀荣几个嘴上说着,手里没闲着,把萝篼放在下面,麻袋放在上面,依次排好队,等粮站的人上班。
周怀安跑最后一趟时天刚亮,看远雾蒙蒙的还有露水,给人感觉好像要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