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拒婚后,我在国营厂开饭馆_分节阅读_第97节
小说作者:仙池锦鲤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18 KB   上传时间:2025-10-13 18:27:44

  蒸屉落了七八层,一人多高。就算大男人都得借助个凳子上去搬下来两屉,一打开,白胖白胖的的大包子真的招人稀罕!

  “牛筋包子一块钱一个,小米粥两毛钱。”应嫂子吆喝着。

  路过的人被大包子吸引,一听价,好奇上了:“一块钱?”盒饭才五毛钱,凭啥包子卖一块?

  但也有不差钱的,直接落座:“来俩大包子,一碗粥。”

  英嫂子道:“你先买一个尝尝。好吃再买。再说,这边好吃的多,留点肚子。”

  不差钱的顾客都憋不住乐:“头一次看见让少买的,行听你的。先来一个。”

  “好嘞。”英嫂子麻利的给捡了一个大包子,打了一碗粥,送了一小碟萝卜片咸菜。

  顾客拿到手里才知道为啥这包子一块钱一个,真够大的。

  比别的包子大了一圈,一口咬下去,软糯料足的牛筋头的香味猛然的窜出来。

  能直接把人给香迷糊了,顾客赶紧喝了一口粥往下压一压。

  投过阳光还能看见颤巍巍的牛筋头,接近透明的颜色,又香又解馋。这谁能顶得住啊!

  吃之前觉得一块钱不便宜,吃了一口就生吞虎咽的了:“再给我买俩打包。”那回去给家里人吃。

  这不比肉包子香?

  其他的人闻到了香味,没一会儿就坐满了人。

  等那些沈清月的老回头客慢慢悠悠来的时候傻眼了。

  啥?没地方了?

  这才刚过八点,到底什么情况。

  空气中弥漫着牛筋头大包子的香味,也顾不上了:“给我来一个大包子,一碗粥。”

  一手拿包子,一手端着粥蹲个靠边的地方猛造。

  一边吃一边琢磨,这谁研究的呢,也太香了。

第126章 野性消费

  老食客知道沈清月这每次都有好吃的,绝对不会叫他们失望的。

  他们可是经历过麻辣烫和捞汁海鲜的人。

  对付沈清月家出的新品一个个都是很有经验的。

  一个牛筋头大包子足以管七八分的饱。但这些人最少都是买仨,吃一个打包俩。

  这么买下来,那边包子数量骤减。

  英嫂子建议他们理智,买一个就够吃了。

  她越这么说,大家买的越凶。

  “快买一会儿没了!”

  “就是,别的东西啥时候都有,这牛筋头大包子没了可就没了。”

  “我买了十个。”

  “可别说,这个包子是真香。”

  当年沈清月家的卤肥肠做的好吃,断货了好久,现在还是钢铁厂众人们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菜色呢。

  一个猪只有一副猪肥肠,相比之下一头牛的筋头巴脑也不多。

  老食客们看的真真的,吃一回少一回。

  哪怕是平常抠门的人,面对牛筋头大包子都野性消费了一把。

  还很让他们预料对了。

  牛筋头大包子一共才蒸了五百多个。沈清月寻思着一人买一个,早上还有在家吃的呢,足够应付了。

  结果,不知道谁最早野性消费,狂买大包子。

  今儿来烧烤节的这些人可都是钢铁厂自己的员工,中午抢饭那种记忆嗖的一下子又回来了。

  他们对沈清月家的美食是绝对信任的,甭管三七二十一,先买了再说。

  他们这么一买,五百个牛筋头大包子哪儿经得住啊。

  唰拉的一下子就没了。

  那些买的多的人,逛街都带着牛皮纸袋的大肉包。相较于那些没买到的人可有优越感了。

  主动上去道:“沈清月家的牛筋头大包子你买了么,嘎嘎香。”

  “没有啊,我刚才看人多,寻思转一圈再过去。”

  老食客恨铁不成钢:“你胡涂啊。沈清月那边都抢肯定是好东西。她这人你还不知道么,向来嫌钱咬手,好吃的都不多做。”

  “啊。”没买到的人心里淡淡的后悔:“那我现在去买。”

  “刚才排队的都有没买到的,你现在去,怕是黄瓜菜都凉了。还是计件组的老陈聪明,一次买十个,大包子都让他买走了。”他这一招祸水东移,直接把自己买五个肉包子的行径给隐匿了。

  “那个老六!我去问问他,买那么多干啥。”空气中隐隐还飘着大包子的香气呢。没吃早饭的肚子更饿了。

  有的去截大包子,有的是趁这个功夫买点其他摊位上的小吃。

  不到一会儿,太阳上来了。

  沈清月赶紧招呼人,把摊子的遮阳棚给遮挡住。

  烧烤最重要的是木炭。木炭燃烧充分了,火也匀称,烤出来的东西都要更香一些。

  眼下烧炭师傅一点没着急。

  因为戏台都搭上了,大伙儿对节目也都充满着热情,百闻不如一见啊。

  这次厂子里就没请文工团演出。三千人的钢铁厂总有几个唱歌的大拿。

  每年厂里自己的晚会都是常驻选手。站上去一点都不怯场。

  上去就是一个红歌,那都是早些年电影里的歌曲,唱的还很地道。

  厂里的职工和职工家属一听说这是厂子里自己人演唱,都不吝啬掌声,才多大会儿功夫,手都要给拍肿了!

  “好。”

  “太好听了。”

  “一点不输文公团。”

  厂里自己举办的节目,没那些花里胡哨的串场,全都是干货。

  这边演出结束了,才松一口气,紧接着那边的歌曲又响起来了。

  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可给大家过足了瘾。

  连续三首歌,彻底让场子热了起来。随后就是民间搞笑艺人的小品。

  刚一上去,台下乐成一片了。

  这些搞笑民间艺人,那可都是在田间地头里练出来的本事。

  就有的人天生有超强对幽默的感知,连语调的变化都能掌握的恰到好处。

  同样的话,换一个人说,就未必有这样的效果。

  但是他一说,笑的人肚子都痛。

  台下的观众笑个不停。

  台上的民间搞笑艺人也过瘾,以前说个笑话还担心村支书不高兴,现在可撒欢了演。

  再说,演出一场二十呢。为了这些钱,也得把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

  明明十分钟的演出,搞笑民间艺人硬是拉成了二十分钟,平均一分钟笑三次。

  后台其他后场的人也不是吃素的!

  大家都有攀比之心,哪儿能让他一个人独占鳌头,说什么也得出彩。

  接下来好戏连台。

  连一向严肃的厂长,厂领导他们都笑个不停。演员退场的间隙忍不住跟旁边再的人提:“比上次都有意思。”

  他都听过一次了,本以为这次笑不出来呢,结果演员一上去,还是让他受不了。

  “这都是人才啊。”厂里领导说着。

  看着台下阵阵笑声联成热浪。

  以前厂子里自己举办的再晚会可没见有这么好的效果。

  这些效果,花点劳务费真的值了。

  足足两个小时的演出,穿插了歌舞,三句半,小品。等散场的时候,大伙儿还嫌不足。

  “这就没了。”

  “再演一会儿呗。”

  “成有意思了。”

  还有的人重复刚才小品里的名句,笑的直不起腰今来。

  两个小时的演出,观众一点没累,反倒是热情更高了。

  大伙儿迟迟不肯散场。厂里舞台负责人找上沈清月:“现在咋整?”

  沈清月道:“我试试。”随后回摊子前跟大家耳语了几句。

  两个小时,足以烧够七十份儿的木炭。烧烤师父准备就绪。肉放在烤炉子上面,还没刷油呢,香味轰的一下炸开。

  烧烤的香味是非常霸道的。

  而且演出结束已经中午11点了,正是吃饭的点。

  闻到了烧烤的香味,刚才聚集的人一下子散开了。都想烧烤抢一席之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1页  当前第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1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拒婚后,我在国营厂开饭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