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叫到了他的名字,他自带了田螺,进去就给大家做了个爆炒田螺。
这个手艺他赶大集的时候没少赚。挺有自信的,谁知,大伙儿吃了之后面无表情的。弄的他心里听忐忑的。
穆十八全部的希望都压在了沈清月的身上,就算这个买卖不行,能给他指点几句也算没白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眼神里的期待太明显了,沈清月还真的开了口:“你是县里的还是村里的?”
穆十八道:“县里,本乡本地的。”
沈清月道:“你家里有冰箱或冰柜么?”
穆十八愣了一下,随后说有。
他家里其实没有,他发小家里有,但是想知道沈清月说什么。
沈清月道:“你前面一个也有做炒田螺的。你做的口味也不错,但跟前面一个厨子相比还是差了一点!”
李大厨在旁边点头。
在穆十八前面那个炒田螺的在场人都认识。
那是正儿八经的老厨子。过去国营饭店的,颠勺三十来年了。后来自己出来单干,人家口味的把握比他强。
沈清月这点评到位。反正一溜烟五十多个厨子面试下来,评委席都服气了。
只要是沈清月一开口,纷纷都往她这边看。
想知道这种情况她要怎么说。
沈清月道:“你要是做炒田螺的话,就只能领外场牌。现在内场缺一个糖水摊。最好是冰镇糖水摊。你可以选,是想做糖水摊,还是炒田螺。”
沈清月刚才那五十多个人都在笔下记录了。
现在内场面条,热菜,凉菜,小吃,甜品都不缺,但这燥热的地方哪儿能没有糖水呢?
沈清月也不是逢人推荐的。
见这穆十八衣着光鲜,再加上眼睛透着活泛劲儿才提一嘴的。
穆十八道:“我想进内场。”这话音一落,穆十八心里都咚咚直跳,进来之前他都没想过自己会说这个话!
人在冒险的时候,难免紧张。
穆十八这人还挺闯实的,虽然紧张还是把话说完了:“我不会做糖水啊。”
沈清月直接从手里拿出来一个条:“这上面写了两个绿豆冰沙的配比方式和冰镇牛奶银耳羹的方子!”
这两种东西大家都会做,但沈清月给的是摆摊的方子。有重量配比。总比自己估摸着放,来的容易。
穆十八如获至宝,深深的朝着沈清月鞠一躬:“烧烤节那天,我请在场评委们吃冰沙。”
评委席这边有笑声。
还有人道:“真是顺着杆就往上爬。”不过他们都挺喜欢这种机灵的年轻人的。
但更叫评委席惊讶的是沈清月,这方子给出去十多份儿了。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只是觉得她大方,但到了后来一个个都不说话了,觉得她深不可测!
怪不得李大厨等着她来再开始。平心而论,把自己积累下来的方子,这么送人,他们是舍不得。
沈清月给出去那么多,那她得会多少样啊?
厨师界也是慕强的,一场评选下来,对沈清月肃然起敬。
穆十八出去的时候,外头还剩下四五个人道:“咋样。”包括之前还拿了外场还没走的,也凑了过来。
穆十八扬了扬手上的内场牌:“内场?而且沈姑娘还给了我两个糖水方子。”
“啊?”抽气声此起彼伏,随后酸酸的看着他:“你运气也太好了,得沈清月点拨。”
穆十八笑的直挑眉头:“行了,不说了。”不管是租还是借,搞定发小家的冰箱才是最要紧的。
……
第105章 坏了
烧烤节的气氛实在是太紧张了。
头两天沈梅跟沈秀和沈盼娣都忙着去串串。
从早上到晚上,那肉切的就跟肉片山似的,串不完,根本串不完。
沈清月培训这五十个人烧烤,连带着还有后厨的那些人,也都过来了。
但他们要面临难度更大的烧烤,比如烤鱼,烤虾,烤韭菜,蒜苔,茄子菜卷等等。
沈清月这边已经有七十个人的烧烤团队了。串串十个一把扎起来。两个六百升的冰柜都调成了保鲜模式,装的满满当当的。
主食就是烤馒头片,西红柿疙瘩汤。
沈清月一直忙到了夜里,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遗漏的项目。
临睡之前,沈清月道:“大姐,沈秀明儿你们俩帮我收钱,点菜。我怕那边临时找我。”蒋玉跟春杏姐英嫂也都是主事儿的。
沈梅跟沈秀道:“你忙你的,这边有我们呢。”
第二天凌晨四点,村里的喇叭就响起来了。
外头天都是黑的,公鸡还没打鸣呢。
村长把村委会的大灯给点了起来。站在三轮车上。颇有种当年抢收粮食的气势!
大伙儿全都出来了。村长道:“所有人,你们代表的不光是自己。还有刘家村的形象。这次我亲自带队。你们到了县里,一切都得听指挥,要是有不服管的人现在就站出来。别到了那,又腰疼屁股疼的。”
村长环视了一下四周:“都听清楚了没有?”
“听清楚了。”所有人声音震天。
村长道:“待会儿点到名字的人,上车!”
沈清月的半截子货运装载两用车。
装人紧凑点可以装四十个人。再加上前面副驾驶舱还能装俩。
一车可以走四十二个人。
余下的现在就步行出发。沈清月送完人再折返几次拉人。
第一波上车的人,那个高兴啊,不用走了。
为了安全,大家都得坐在车棚里。
没听说过烧烤节,这次去要长长见识。
但是人一多,就容易摩擦,一摩擦就爱放屁。好家伙,凌晨四点的肠胃活动频繁。
梆梆的屁声连绵不绝。
硬生生把大伙儿的兴奋的表情熏成菜色:“哎哟哪个老六,谁吃韭菜了。”
“这你能闻出?。”
噗嗤……声音很大,臭味弥漫。
刚才还嘲笑别人呢,现在笑不出声来:“谁呀,拉了?”
也亏得半截子车,裸露部分有空气流通。带走了屁味。不然真是断不完的指认官司!
五点半,刘家村所有人都到齐了。直接分配,大花婶子带二十个人,负责在后厨串串。
这么多人,特色窗口根本站不下。后勤主任跟李大厨商量,能不能把后勤大厨房让出来一天?
李主任很厚道直接就扔来了一串钥匙。
大花婶子带着人来到这边串肉,这可宽敞多了。
其余的分配给各个烤串师父俩人,七十个烧烤摊,直接分了走一百四十人。
余下的,十个人烧炭。
三十人机动村长带队,看哪儿忙不开就帮哪儿忙。
一切有条不紊的。
整国营厂超大的操场现在已经全然变换了模样。
全都摆上小矮桌和小凳子。
中间还有一块空地,是演出台,下午两点到八点都有演出。
主要是地方戏,文工团歌舞,还有各村的小品笑料啥的。旁边一圈都是各个摊位。
沈清月刚一落定。蒋玉就找上她了,道:“月姐,外头卖海鲜的来找。”
沈清月道:“哎,忘了。”昨晚上还复盘了,总觉得遗漏了啥,但也想不起来。
现在,才想起来了。把捞汁海鲜给忘了。
好在现在时间还够用。
接了货之后,把大虾给大花婶子他们串串。
沈清月开始熬煮捞汁,捞汁要放凉浸泡。
之前有冰柜加速变凉,现在冰柜沾满了,白天肯定吃不到了。
只能晚上了,先找机动队的人帮着洗刷花螺钉螺啥的。
弄好之后焯水,浸泡上,晚上就能吃美味的捞汁海鲜了。
很多摊位都摆上了。内场有吃的,有玩的。外场有一些像磁带,喇叭裤,杂志,摇卦等等!
不到忙起来时间过的快。不到八点太阳上来。
本来有炉子有炭火之类的,烧烤本来就热。再加上阳光暴晒,是双重的热。沈清月找到后勤主任。
不愧是钢铁厂直接找俩师父电焊了一个钢铁支架,上面铺上遮阳布。把七十多个烧烤摊都给笼罩了。
内场其他摊位的人,那叫一个羡慕。
八九点的时候,就开始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