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他们也早就吃够了食堂里的饭菜。
国营厂做饭就是舍得放油。每一道菜浇在饭上,饭都变得油淋淋的了,尤其是一份饭吃到最后一口,没点定力真的吃不进去,简直就是油里捞饭。
别人家食堂还不如他们呢,想出去吃吧。去饭店还有点奢侈,外头那面摊也没啥滋味!
像厂长都不爱吃食堂,带饭。但他们组里的人双职工的多,都让他们在食堂里吃。
今儿一看见外头的盒饭来了兴致。
其中一个机械工,从没动的四喜丸子夹了半个给他道:“我来勺豆腐。”算是换的。
四喜丸子这一个菜就要俩饭票,算是大菜,刚来的新人都爱吃这个菜,但吃的时间长了,再爱一看见这个菜也都直犯迷糊。
其他人道:“我用红烧肉换这个茄子。”
“我用,溜肉段换点!”
大伙儿那贵的菜一个劲儿的给他。
给这个男人看的笑死:“哎哎哎哎,你们讲究点,好歹给我留一口啊。”幸亏有这个话,大伙儿才算没给他外头买的那点菜给舀没。
那个吃上麻婆豆腐的人吃上一口快速的舀了两勺米就下去,滑嫩麻辣的滋味简直比鸡蛋羹还细嫩。这下他坐不住了:“哎,你刚才说在哪儿买的,多少钱啊?”
“门口新开的盒饭,一去就看见了,盒饭五毛钱,我没要主食,就点了仨菜四毛!”
其他人吃完酱茄子也站了起来,俩人一对视道:“咱俩想一块去了!”
酱茄子酱香味十足,分明是米饭小偷,吃起来想当过瘾。不像食堂里这么油腻。
其他人本来还觉得他俩太夸张,但吃上几口下嘴的速度都快了:“给我带点菜!”
“哎呦我,早知道我光买米饭好了。这饭上又让食堂的厨子浇上油了,是油不花钱是怎么着?”
那青年一看,大伙儿都抢着吃,他也吃。结果刚一吃上,就后悔了,不该换他们食堂的东西。
其他人吃他的菜还不算,这会儿盯着他那卷饼呢,有了刚才的教训,男人立刻把卷饼抱在手里咔嚓一口就咬了。
一口下去,惊讶更甚,脆爽的土豆丝,好吃的酱料还有热辣的烧椒,真的好吃。
“哎,给我吃一口。”
这男人就像没听见似的,狼吞虎咽的给吃完了。
刚才那俩人,目光一对视,也决定要买。
他俩刚要走,其他一桌上的人急了,赶紧把人叫回来道:“这么的,你们多买点菜,咱们均摊。”
主要是让他们把菜都给买全了,吃吃哪个好吃。下次就知道买啥了。
“行。”他俩人带着全桌人的期待出去了。
哎呦,这男人把最后一口咽下去,都快噎死了,这个卷饼是真的好吃。但他大男人光吃一个卷饼吃不饱!
旁边那个光抢到鸡的人有点高兴,但夹起来就发现不对了:“这是鸡骨架,不是鸡肉。”他妈以前买过,很便宜用来熬鸡汤豆腐串用的。
但吃上了,就陷入了思考:“这鸡骨架做的怎么比在鸡肉还好吃呢。真的是邪门!”
他们钢铁厂是大厂,前前后后一桌挨一桌。他们这桌热热闹闹的,旁边也有人好奇,也跟着出去打菜。
主要是想试试这个菜是不是真的好吃。
没一会儿买菜的人回来了,拎了四个塑料袋,其中凉菜怕跟别的串味都是单独放的。
出去的人又买了两个卷饼,八个菜都买回来了,满载而归。
出去的人有些兴奋道:“快,真便宜啊,在外头饭店,小炒不得一元钱一个菜啊。这两块钱买了这么多。在场的人均分,一人才两三毛钱的菜。
把菜放在中间大家吃。
麻婆豆腐好吃,酱茄子好吃,溜肝尖好吃,凉菜好吃……
本想选出来哪个最好吃,下次好买。谁知买的越全,选择越障碍。这菜样样都好吃啊。
第22章 隔壁摊位嫉妒疯了
沈清月对自己做菜的手艺很有自信,但毕竟是头一次出摊。做的并不太多,卷饼倒成了卖的最快的东西。
钢铁厂的食堂里有大米饭,相比之下她们的杂粮饭和杂粮馒头卖的不快。
正因为之前几个先买的,吃着觉得好,这些人是从食堂出来的过来买,有人围着买,陆陆续续人也就更多了!
这年头的塑料袋价格不便宜。沈清月没准备太多。
但很多人出来买盒饭都是临时起意,没带饭盒出来。
塑料袋用的嗖嗖的。中途沈清月让沈梅去国营厂旁边的小卖店买上十包塑料袋。
就这么的,才算解了燃眉之急。
第一个见底的菜是土豆丝,之前她们弄了半筐的土豆,卷饼也要用盒饭也要用,竟然下的最快,之后是酱茄子和麻婆豆腐这两样下饭菜。
等统统卖光之后了。沈清月想去找水瓶子喝点水,但找了半天发现她们忙忘了,没准备,嗓子都要冒烟了!
做小吃就是这样,要么闲的够呛,要么忙的不行。
好在,准备的菜都卖光了。就剩下十几个杂粮馒头。
他们这边撤的早,旁边那个卖面条的都顾不上客人,就顾着看沈清月那边生气。
刚才一群人都围在她的摊位前,买这买那的,这才多大会儿功夫啊。都收摊了?
她脸上的嫉妒都快藏不住了,只是沈清月一眼都没往这边瞧,单看这种漠视的样子,也足够让卖面条的大姐生气的了。
沈清月收摊的早,去收购站买了点猪肉。猪肝。鸡骨架,又去采买了一点乡下没有的调料。买完在这等着庄子叔的牛车!
很快庄子叔赶着牛车回来了,满面春风的:“你们收摊了?回不?”
沈清月道:“回。”
庄子叔直接帮着把货架子和各种盆盆罐罐的装上去,俩人上了牛车直接往回走了!
庄子叔也高兴,路上跟他们说,刚才接了个病人去县医院的。病人家属正愁不知道怎么去呢。
对他客客气气道谢,还给了两毛钱的车费。顺道他也认认去医院的路。
这人吃五谷杂粮,哪儿有不长病的,回头要是自家人有个头疼脑热的,也知道医院大门在哪儿不是。
而且回来,有人见他空车,还问能不能搬家。出两块钱的车费呢。预定的明天。
庄子叔盘算了,明天把俩小丫头送来,他就干搬家的那个大活,估计得晚一点来接她们。
沈清月说:“行,你要有事儿就提前跟我们说。”
他们都挺高兴的。
沈清月回来比预计的时间早回来一个小时。回到村的时候,不少人在村口纳鞋底,补袜子呢。
看见沈家小姐妹俩道:“咋样啊?”
“还行吧。”
“能卖上五块钱不。”
沈清月道:“不知道,做这个的都是辛苦钱。”
村里人一听就放了心:“可不,做生意哪儿是那么容易的。”
“那你卖多少啊?”
沈清月没有正面回答,有人刨根问底的问。就想知道到底能卖多少钱,心里好奇的要命。
沈清月道:“哎,云婶儿,你家那个泡菜坛子还有没有了。卖给我一个呗。”
云婶儿道:“有啊。你想要啊,我现在回去给你刷出来。”
沈清月道:“对,我还想在你家买点白萝卜。”她不经意间就转移了话题。
云婶儿道:“行,哎呦我现在给你挖,要多少?”
家家都有菜园子。菜在村里不值什么钱。昨儿沈清月在村里不少人家买了菜。
在家里还有钱来找,甭管多少,都挺让人高兴的。一听沈清月还要买菜,都顾不得干手头的针线活了,打算回去刷坛子,拔萝卜。
村里家家都有菜。道:“哎,月月啊。来我家看看呗,我今年那菜地照管的可漂亮了。就跟小花园似的。啥菜都有!”
“我家菜园子也有。”这时候就顾不上矜持了。
在家就能卖菜,这可是个来钱的道儿。今儿早就听李老天太说了,沈清月包牛车还包了一个月呢。
如此这么一来,大家反倒是希望她这买卖能做起来,到时候在村里卖菜也是一个进项。
沈清月回到家中,大花婶子不在,她们把东西都卸屋里。待会儿都得刷洗,还要备菜,买菜,都是活儿。
沈清月拉着姐姐进了屋。道:“来,咱来数钱。”这是她忙活了一大天最爱干的事儿。
沈梅今儿算是长了见识,自家妹妹不但干活行,做饭行,连做买卖都行,算账还快,比她强。
她就菜都卖了,不知道具体卖多少钱。
沈梅把钱都分类,一分,二分,五分,一毛两毛,五毛。还有一块的,都是零钱,刚才卖货的时候不觉得,等拿出来都快铺满整个地了。小姐俩一人拿个板凳坐在地上数钱!
沈清月道:“四十二块八毛,还不算我买肉的钱,我买肉花了六块,买鸡骨架花了六块,买桂皮,八角,花胶,麻椒辣椒什么的花了十二块钱。
沈梅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多……多少。”
“四十多。”沈清月道:“不过咱们油啥的用量大。过两天还得买。别人要是问你赚多少,你一句实话别说。”
村里人希望别人过的好,但不希望比她们过的好。态度很微妙,所以在没准备好的时候还是得藏着点钱。
沈梅重重的点了点头。经过这么多事儿,她对沈清月是彻底服了。
她是个老实人,但老实人有老实人的好处,沈梅出力嘴还严。
沈梅有点激动,钢铁厂不愧是国营厂,有食堂还出来买东西,这要是一天能卖四十,一个月就是一千二,一个月赚的就够在村里盖房子了。
沈清月道:“我今天买了四十斤的鸡骨架,明儿做点狠货。”这几天是打开销路的时候,必须整点特色,留住回头客顺便开发新客。鸡骨架虽然骨头多肉少,但贴骨肉更香,啃着吃,当个小零嘴绝了。
像后世的鸭货什么的,男女老少都爱吃。沈清月现在没那么大的本钱做这些,可以用鸡骨架做点,绝对香迷糊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