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香味。
而且人虽多,但这边夜市儿足足十天。
所以很多人错峰,都知道第一天人是最多的。等着后面的时候来呢。
俩人在这边转悠了几圈,买了奶茶,运气还真不赖,天都擦黑了。他们买到了最后一份鸡爪子,又买了口味虾。
小青年也没想到才出去几年,县里发展的这么好。
像这很多吃的,他在市里都没吃过。
被自家小青梅给投喂了。一边脸红一边吃。
他俩今儿也不知怎么的,真的运气爆棚,刚去烧烤摊正好碰见前一桌刚走。他们赶紧坐上去占位。
小姑娘道:“来两把肉串,两把肉筋,一个烤茄子,一把烤菜卷。”
旁边的小青年道:“点这么多,能吃的完么?”刚才还买了不少其他摊位的吃的呢,再说他刚下火车还不怎么饿。
小姑娘道:“听我的。你现在是客人,我做东。”
引得周围前后左右的人都回头看,小青年以前怎么没发现自己这个小青梅这么霸道,不过他好喜欢啊。
随后吃起了怪味花生,口味虾更是一口一个。
每一样东西他都赞不绝口。
听的小姑娘都有些发愣:“这些东西市里没有么?”按照她的理解,县里有的,市里都有啊。
旁边桌的小姑娘忍不住道:“别说市里没有,就是省城也没有。我总外头出差学习。知道这些。”
旁边的小青年连连点头道:“没错。”他不住嘴的吃。
很快烤串上来了。
烤串没上来之前,觉得啥啥都好吃,等烤串一上来才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弟弟。
“钢铁厂现在这么好吃。”
“那可不,不光如此,这边还有楼房呢。我妈说了,也打算给我买一个。”小姑娘喜滋滋的分享。
“那我也买,我要住你家隔壁。”俩人幼稚的说着。
说归说,一点都不耽误他干肉串。
吃起来速度很快,根本停不下来。
吃完,又赶紧点二十串。
大部分都落进了小青年的肚皮。
这边太好吃了。
都不想回家了怎么办。
到了八点,就开始收摊了。
通知大家后面还有九天有。五点开始,八点结束。希望大家选好来的时间。
收摊这边有人弄。因为明儿还得摆。所以就放在旁边就行。
沈清月跟贺政晨还得去回收站接货:“有鱿鱼么?”
副站长道:“我已经把附近的所有货都给调配来了,只有一千斤。一万斤那个是真的没办法。”
他们这是内陆地区,拿到的都是冷冻鱿鱼,都是饭店要的。寻常人买的少之又少。现在用的时候根本拿不出来。
都没准备那么多的货。
一千多斤在沈清月这就是一晚上的事儿。铁板鱿鱼才开始显露出它的威力就没货了可还行。
贺政晨道:“先装车,别的再说。”
除了鱿鱼还有牛肉,猪腰子之类的,鸡爪子什么的,装了满满一车。
等开车往村里走的时候,贺政晨道:“要不,我给你问问食品厂。如果食品厂没办法的话,我就去一趟省城拿货。”
他一个高材生,过去贺家的小公子,如今像个货郎似的,风里来雨里去的。他就是见不得沈清月着急。
“嗯。”沈清月看了他一眼,幸亏有她。
等沈清月赶到的时候,大家直接把东西先卸到冷库去,现在天热,不敢放在外头。
沈清月刚要回去数钱。村支书就赶过来道:“钢铁厂那边来电话说,明儿务必恢复午饭。”
厂里的这些人就爱吃沈清月家的特色窗口,一天不在还能忍,这要是连续十天不开,真的会想。
县里怕沈清月忘记,特意给她村里打了个电话。
就连沈清月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现在不但要准备午饭,还要准备夜市的美食。
不过沈清月还是开心的,叫了大姐,贺政晨过来数钱。
数出来的数字都难以相信。居然一天毛的卖了三万五。照着这么下去,包山,买苗的钱都能出个七七八八。
这个数字像是给沈清月充电了似的,一下子疲惫一扫而空。
第二天早早的就起床了。
留了一些零钱, 各个摊位找零用。现在大家都是干熟了的,不用沈清月在旁边也照样有条理的干活。
沈清月专门找英嫂子:“晚上去钢铁厂摆个水果摊呗。”
英嫂子道:“那也行,不过你至少给我五十个西瓜。”她跟沈清月讨价还价。
五十个西瓜啊。饶是沈清月也有点肉疼。
英嫂子道:“我可不想出摊即收摊了。总得让我有点东西卖吧。”
沈清月一咬牙一跺脚:“五十个就五十个。反正山上种了很多,秋天还能收一茬。”唯一后悔的就是今年种的不多。那点西瓜,卖一个少一个。
英嫂子答应的痛快:“行。”
等沈清月走的时候才发现不对,最开始那三个大棚不是给自己种的么,为了实现水果自由,现在怎么自己没舍得吃几回,都拿去卖了。
要想实现真正的自由,还得等包山那一茬水果。
看来这山包的对。
第190章 西瓜名声在外
昨儿的夜市儿第一天大获成功。
县里好多年轻人一上班还在谈论昨天的事情呢。
“那个烤鱿鱼你吃过么,真的绝了。”
“没有啊,我去的时候人家已经收摊了,但是好吃的也不少,像冰奶茶,怪味花生,口味虾啥的,都好吃。”
“那边还有一家花生奶冻也好吃。”
“在哪儿啊?”
“就在外场,不太起眼一个摊位。”
“对了,你们今天还去么?”
“去啊,在那边多有意思。”
“我的妈呀,真的没见过那么多人。真羡慕有自行车的。”
沈清月压根没想到,一个夜市儿美食还带动了一点自行车经济。
主要是一般地方都离钢铁厂太远,他们想早点去,还真的有个自行车。
……
钢铁厂也是一样热闹。
昨儿那些人带着老婆来溜达,走走停停,买买吃吃。
感觉又回到了当年谈恋爱的时候,可以说当年谈恋爱都没有这么舒服。
这些天由于天气原因弄成的暴躁也都缓解了似的。
尤其是外人对钢铁厂夜市儿评价很高。
他们身为钢铁厂的人也与有荣焉。
“当初叫我发小来钢铁厂赚的多,他不干,非得去隔壁五金厂,说那边离县里近,好找对象,结果现在不也巴巴的过来。”
“你那发小咋想的?说到找物件,谁能比得过咱们钢铁厂?现在又分房又提高工资待遇的。我看啊,等咱们小楼房改完,县中心都得挪过来。”
“还用那时候?现在已经是了。”
“还是我当年运气好,招五十个人,报名就三十八人,都应聘上了,现在要是招五十个人,都得来五千人!”
“那可不咋地,别的不说,咱的食堂特色窗口就够他们震惊了。”
等中午大家又回归到沈清月那边吃了。
因为沈清月晚上还要兼顾出摊什么的,做的菜色并没有太丰富。
就一个土豆炖鸡,一个西红柿炒鸡蛋,酱茄子,鸡蛋羹,麻婆豆腐和辣椒小炒肉这六个菜。
但这几个菜经得住吃,都是一批一批菜上过之后大家最喜欢的。
嘎嘎下饭。
像是酱茄子,麻辣豆腐之类拌匀了米饭,大口大口往嘴里送就完了,吃的人都停不下来。
更何况这边还送酸甜的萝卜小咸菜,脆爽解腻还下饭。
刘大厨来这边又做鸡又做鱼的。
成天各种功夫菜吊着花样来做。结果居然被沈清月家常菜打败了。
人家不需要弄什么,只是把饭菜一端上,就有人排长队。
大中午还有酸梅汤可以喝。
满耳朵听的都是对沈清月他们的夸奖,这谁受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