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蒋主任这样心思细的赶紧出去打开窗户和门,让里头的烟气散一散。
后勤主任开玩笑道:“自从盖了这房子之后,天天是开不完的会。”
这房子盖的是千好万好。
再加上第一次试水那六栋房子被卖光了之后,县里好多人都盯着下一次开放卖房这个事儿呢。
而且这里头利润不小。
钢铁厂投进去这二百万,卖一半的房子就回本了,剩下的都是纯赚的。
当初备案的时候,是要做三期,相当于三百栋的房子,外加上一个文化广场。这里外里,上千万的利润啊。
县里都不敢想,谁承想钢铁还真的成功了。
县里所有厂里就属他们最出风头。
但是出风头是出风头,钢铁厂压力也不小。
就看后勤主任,以前是退役回来的,在哪儿都是响当当个人物。
自从开始搞房子之后,头发眼瞅着要秃。
厂长更是,以前挺爱接电话的,顺便听听那些其他厂的老伙计酸他们几句,现在,接电话都害怕了。
他办公室的电话,能从上午响到晚上。
让他的秘书接电话。接了一个月秘书都要辞职了。
没办法特意从厂里调来一个声音甜美的小姑娘专门给接电话。
还特意找来邮局的人,把电话线给迁出去。别在他办公室,他受不了。
县里的领导班子看见他们尝到甜头也想跟进。
但哪儿是那么好跟的。县里没钱啊。
这是个大问题。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钢铁厂独占鳌头。
大伙儿七嘴八舌的讲着现在厂区这边多热闹。
“现在咱厂的小伙子可受欢迎了。”后勤主任有种欣慰的感觉。
钢铁厂的子弟工人就跟厂名一样钢铁直男,根本不会跟女孩子相处。以前搞过几次联谊。
一个个跟木头桩子似的,厂领导看着都生气恨不得帮着使一把力气。
但现在不同了,这么多房子起了,分房的政策都下来了。
钢铁厂的男青年一下子就成了相亲市场里的香饽饽,有房,工作还好,这还有啥挑的。
工会那边报上来,最近结婚的都有四百多对。
厂里领导们就希望厂里的人早点成家,家里稳定也能更好的奉献工作。
大伙儿七嘴八舌的聊,越聊越提气,这都是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沈清月在旁听着。
后勤主任道:“对了,你要找我说啥来着?”
沈清月道:“我想晚上举办十天小夜市。做点吃的,卖点东西,让大家放松一下。”
厂长眼睛顿时亮了:“这个好啊。”
现在天天除了工作大家讨论的就是房子,但楼房要一层一层的盖。哪儿有那么快?
再加上盛夏来临,大家火气都挺大的。真的需要一场好好的放松。
“这个好,厂里的人听了肯定高兴。”
“那些县里的人还对烧烤节念念不忘呢。”
“早就想这么提建议了,就是看沈清月太忙不好意思。”
“美食还是好,能给人解压。”
甚至还有人给沈清月提建议:“把上次那些摆小摊的也都给叫回来呗。咱整丰富点。”
也有的人比较纠结细节的:“十天?哪儿是天,今天就开始?”一个个催促的比沈清月还着急。
沈清月道:“最早明天开始。”
厂长直接拍板:“那就明天开始。”
很快厂长又开始嘱托她:“那个,沈清月啊,多弄点吃的啊。”
钢铁厂的人对沈清月总有一种食物不足恐惧症。
她弄的东西特别好吃,厂里的人见都没见过,价还不贵。
但是呢,每次想甩开膀子吃的时候总会发现啥,没有了。
这事儿连厂长都知道,可见沈清月以前的准备不足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沈清月腾的一下子脸就红了:“行。但是明儿,中午我就不开食堂的窗口了。”
不做明儿的饭菜,还能节省出精力来弄小吃。
后勤主任道:“这没问题,我让姓刘那小子弄。”
后勤主任现在扒俩眼珠子看不上刘大厨。
刘大厨之前闹过那么大的事儿,现在也学乖了,夹着尾巴做人。
他心里也明白像钢铁厂这么好的单位他要是都待不下去的话,县里他肯定是呆不了了。
本来沉长的会议是想留沈清月参加到最后的。但一听她要准备明儿的晚上小吃。就不多留她了。
免得耽误她的事儿。
后勤主任也一道出来了,一是发广播明儿晚上有夜市小吃,特色窗口中午不开了。二是去找刘大厨说事儿。
耳提面命,说的想当不客气。
要是刘大厨再像之前那样捅出篓子,趁早滚蛋。
刘大厨额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他万分后悔不该跟沈清月争利。如今的处境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至于明儿怎么准备伙食饭,他一个头有两个大。
他不受钢铁厂人的待见,准备多了吧,剩下造成大量浪费也会被后勤主任开大会的时候点名批评。要是饭菜准备不够的话。
他都不敢想,厂里的人都得给他活撕了。
怪不得他正面挑衅沈清月,沈清月没搭理他呢。人家不需要做什么,就摆烂一天,够让他喝一壶的了。
难办啊!
第185章 小商贩全都狂欢了
沈清月直接去了回收站,回收站的小刘看见沈清月立刻道:“清月姐。”发出非常惊讶又亲切的声音。
一听这个声音,副站长的门都打开了。
也是连连道:“你咋来了呢。快快快。”让她进去商谈。
沈清月一进去,就看副站长的东西都收拾好了。这个时间正好是要下班。
沈清月道:“真不好意思,耽误你下班了。”
副站长顿时道:“哎,这是哪里的话。我待会儿要盘一下大库,还没想下班呢。”
这就是纯属场面。
像沈清月这种大客户,甭说是下班,就是都到家了,只要她来也得赶回来。
副站长都问:“你这段时间都去哪儿了。”他是真的想念沈清月了。
主要是沈清月买东西太过瘾了。
经历过那种一次卖万十来斤的肉,两次买东西清空一年库存的时候。
再碰见零零碎碎来买,三斤五斤的东西,根本都提不起来兴致。
说到底还是被沈清月买东西的豪气给惯坏了,宁可不挣钱都想把东西卖给他。
每个地方都有回收站,收山珍海味,也卖,东西杂且丰富。但谁也卖不过他们县回收站。
放眼省城都是有名的。可以说沈清月一人就抵得上别人一百人的营业额了。
沈清月道:“之前去了一趟省城。对了,我想买点鸡爪子,冻货鱿鱼,大腰子。你这有呢?”
“你要多少?”副站长打开了他自己的记事本:“鱿鱼要的人不多,我们这就存了两百多斤,鸡爪子小刘都给你留着呢,一点都没散卖。现在没具体算过应该有千八百斤。猪腰子有个三四百?”
沈清月道:“都给我拿着吧,连续十天我都要这么多。只能比这个多,不能比这个少。鱿鱼的话两百斤不够,你得给我准备一万斤。”
这不是沈清月托大,而是沈清月村里有冷库,这种冻货,可遇不可求。提前存好用的时候也防止没有。
副站长心头一跳。来了,来了又来了,还是熟悉的感觉,还是熟悉的味道。就是这种豪气,让他深深的着迷!
副站长也算见过大场面的人了,但是每一次碰见沈清月还是有种紧张到心悸的感觉。
副站长的手指都有点哆嗦,强压着这种感觉道:“我尽量给你调,省内的货。但不一定有这么多。”
俩人都没说价格。
因为副站长是个聪明人,沈清月这样的大买主,他结交还来不及,绝对不会因为一点蝇头小利把人给得罪了。
给的都是最低价。
沈清月见副站长这么激动,恨不得立刻就张罗。
她接下来的话都有点不好意思说了。
但是又不得不说:“还有个事儿。”
“你还要啥?”副站长的眼睛里都有星星了。
沈清月道:“别的倒是不用了,但……等十天之后我再来结账。”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沈清月想了,要是副站长不同意,她就只能再问贺政晨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