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酸梅汤的后劲儿回甘,在嘴里丰富的滋味变换。
一看就是熬煮了好几个小时的正宗酸梅汤。
怪不得很多人都拎着暖瓶来特意买一壶酸梅汤回去。
不过他们也很划算,酸梅汤在店内喝是畅饮的。要是打包收费。
冰爽的酸梅汤比喝汽水还过瘾。
刘主任道:“哎呀,这省城卧虎藏龙啊。”要不是看了报纸,都不知道还能做预制菜。
这几个人是航空公司的。
国家组建民航七十年代开始就大力发展,现在八五年下旬,开展的线路特别多,主要解决民航餐食的问题。
很多人下去找食品厂。
刘主任他们小组是上面机餐选品组的十个小分队之一。
他们剑走偏锋,先不挑选品牌和厂子,先下去试吃一遍,再去谈合作。
飞机上的配餐,无非就是面包牛奶,小咸菜,方便面。还从来没考虑过饭菜的问题。
因为要快捷,方便,飞机条件受限,最好就是方便食品。
但刘主任隐隐约约知道上头要找的是地方特色主义美食。
要真说面包牛奶就能应付的了,哪儿还用派出来十个选品小组。
这次他们想选点特别的。
但不知道谁走露了风声,来到省城下了飞机就被大食品厂的人给劫走。然后还有一波一波的人围在招待所的附近成天蹲点他们。
想出去吃点东西都难上加难。
没办法了,做了个乔装打扮,但吃的也不尽兴。
在这边还得跟各个食品厂打游击,天气又热,弄的身心疲惫的。
刘主任都想打退堂鼓了,但却意外的看到了报纸。报纸上说的这个事儿让他眼前一亮。
又多逗留了一天。
这是他们这么多天,最凉快的一天,不但多个吊扇多角度的吹,还有冰爽的酸梅汤喝。
也就十分钟,二十到菜差不多同一时间到的。立刻大快朵颐了起来。
来之前知道是厨师提前做好冻起来的,他们再加热一下就端上来了。
按照过去的老经验,总觉得这样做出来的东西不会好吃的。谁承想吃到第一口整个人就震撼了。
然后是第二口,第三口。
二十道菜风味各不相同,但每一道菜都非常好吃。还原了厨师们现场做的感觉。
吃到好吃的东西,几个人心情都变好了。
也难怪他们吃的顺口,这些菜都是那些大厨师拿手好菜,精心调制的。
哪怕预制菜只抵得上大厨的八成水平,那也是小厨师望尘莫及的存在。
刘主任忍不住道:“这要是在飞机上吃这么一顿咋样?”
没想到来到省城居然给他带来了这么大的惊喜。果然国内上上下下都是卧虎藏龙。
选品组的一个同事忍不住道:“那我真的会感动。”
飞机餐一像是被吐槽存在。
上头先改变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一直有困难,这次是下狠心了。
上头突破了阻碍,他们就更不能糊弄事儿了。
像面包牛奶啥的,不适合华国人的胃。
饭菜到啥时候都是那些小点心取代不了的东西。
刘主任心狠狠跳动了几下,他有预感。预制菜要是拿出去,绝对秒了那几个选品组。
不过,他还想知道这预制菜是不是真的像报纸上说的。
还是假模架势的噱头。
其他人还在狼吞虎咽的吃东西,刘主任借口去厕所,结果一头往后厨扎。
这下,沈清月,贺政晨,蒋玉几乎同时起身去了后厨。
他们厨房干净又卫生,不怕被别人看。
但刘主任这伙人鬼鬼祟祟的,不像个好人。
还不清楚是不是厨师协会的人么。自然不能让他去后厨。万一要是搞点什么小动作,说不清楚。
于是刘主任刚一进入后厨,就被逮住了。问了话,他还支支吾吾的不肯讲。
沈清月也不跟他废话,直接就报了警。
等警察来提审刘主任的时候,他那些同事们傻了眼。
可是闹出来的动静太大了。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三句两句也说不清楚,只好去派出所说。
刘主任身份在这呢,又是选品小组的组长。去哪儿都是座上宾,这次却体验了一次进局子的感受。
第181章 双方和解
到了派出所两方才把话说清楚。
刘主任也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想进厨房看看是不是预制菜。”
他就怕打了这个噱头。
因为每一次表明身份都会被人“安排”这次主打就是一个出其不意。却没想到给别人带来了误会和麻烦。
贺政晨道:“原来是这样。我可以给你拿几盒预制菜,你们自己尝尝。”
刘主任生咽了一口唾沫:“这可以么。”
“你想要什么口味的?”
刘主任道:“那二十道菜我想都拿几盒。回去给大家尝尝。”说完这话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觉得自己实在是有点狮子大开口:“我给钱。”
“成。”
派出所的人了解这是个误会,而且他们自己已经调解好了。就把人都放出去了。
他们回了饭店,每个人都拎着几个大袋子,怕化了,还特意带了个大棉被。
隔热保温里面再塞了一些冻冰块。
来不及在省里混了,要赶紧拿着这些东西回去报备。
这些预制菜的外包装是有厂址和电话的,要是有什么可以直接联系厂子。
飞机选餐是大事儿,全国不知道多少食品厂的人翘首盼望,层层选拔。还有一些隐藏的规矩。
沈清月也不能保证会选上,也没跟厂里说免得让食品厂白高兴一回。
眼下食品厂香味弥漫。自从开了店之后,每天出货量加大。
省城的人在吃上舍得花钱。
天天爆满。食品厂几乎每天都要出货。
省城地方太大了。
在一个地方开店没办法照顾到其他地方的顾客。还想多开两家店呢。但是货品供应不上。
食品厂现在最重要的是扩大规模,进一步融资。
……
到了晚上,沈清月这边来了个不速之客。
对方是高端的美食会所万安堂的老板,在省城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来的是一个白白胖胖笑面佛一样的人物,进来就说找贺政晨跟沈清月。
这人就叫魏海,但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还跟了个帅气的年轻小伙子魏水,是他的亲儿子。
蒋玉赶紧把人给找到,说来的人已经进了包间。
沈清月跟贺政晨也过去了。
刚进去就发现这俩人点了一桌子的菜,此刻吃的满嘴流油。
贺政晨道:“魏叔?”
沈清月看了一眼贺政晨。
魏海道:“哎,贺家小子你从外头回来也不跟叔打个招呼,要不是那些厨师协会的人要搞小动作,我还不知道呢。”
沈清月也跟着贺政晨叫了一声魏叔。
魏海很高兴,还带了个金镯子当礼物:“头一次见面必须给你拿个见面礼。”
沈清月本来不要。贺政晨道:“收下吧。”
贺政晨道:“这是我父亲以前的发小。”
沈清月点了点头,这才收下了这份礼物。
魏海道:“我还当咱省城什么时候又多了两个年轻有为的人,一看,这不是自家孩子。果然有能耐的人到哪儿都能风生水起。”
魏海看了一眼贺政晨,又看了看自己正在胡吃海塞的儿子。心中摇了摇头,比不了啊。
贺政晨在哪儿都是天之骄子。学习厉害毕业找了个好工作,现在辞职下海也能做一番事业。
食品厂的股份有贺政晨的他已经知道了。
而且之前民航选品的人离开的事儿他也知道了,要是自己儿子能有贺政晨这两下子那可真是万事不愁了!
魏海道:“有时间来家吃饭。”亲切的就跟面对自家小辈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