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天吵闹心生倦意。
徐秀芝道:“现在不像过去了,让来回走动外出打工了。咱出去闯荡闯荡,像老二家的,不是找不到儿媳妇么,出去找市里的。老三家也一样。”
因为前两个孙女嫁的都不怎么样,绝了后面的路。出去才是最好的。
曾菊花眼睛都亮了,心也跟着动了起来:“对,给我儿子找市里的姑娘。”她之前把自己的思想限制在这个村里了。
几乎都忘了还有这个选项。
老太太还是老太太。
刘玉也有些心动:“但是钱从哪儿来?”
徐秀芝道:“把咱房子卖了。地卖了。”
现在地归个人了,有的是能干的想多留地,卖地的消息只要一撒手马上没,再说他家的还是好地。
“老婆子。”沈大牛阻止她:“那可是咱祖祖辈辈种的地啊。”说卖就卖了?将来回来连个根都没有。
徐秀芝道:“可拉倒吧,还祖祖辈辈?你成分八辈贫农,后来大集体解散了分的地,也才种了多久,别跟我扯什么祖上基业,你祖上就是个臭要饭的。”
徐秀芝打定了主意,房子卖一千五,地卖两千,把饥荒还了,带着钱离开这。
徐秀芝跟周围都是几十年老邻居了,知道谁家一大家子人,缺房缺地,出去一趟谈妥了直接过户!
村里人还没反应过来呢,第二天人走房空了。
等沈来娣不死心又来找沈清月借钱的时候,还没等借呢,刚回来就听到一个天大的消息。
娘家没了?
沈来娣顿时傻眼了。
这下也顾不上跟沈清月借钱了,一个劲儿的找他妈,结过她妈走了不说,连只言词组都没留下,房子和地都卖了,将来是不打算回来了。
那她怎么办?没有娘家的出嫁女,注定会被欺负的。
再一想现在过的操蛋日子,忍不住痛哭失声:“妈呀,你坑了我这一辈子啊。”
第131章 租厂
沈家搬家悄无声息的,把老三沈盼娣给抛弃了,带着几个小的走了。
沈盼娣索性直接把名字改成了沈盼盼。
单独立了个户口出来。
改完这个名字,抱着沈清月哭了一夜,如获新生。
……
贺政晨回来了。
多日不见,再见他依然相貌英俊。
胖厨陈怀有些高兴:“你啥时候回来的。”
“今天早上,我给你带了礼物。”
胖厨陈怀有些客气,还有点不好意思:“那么客气干啥,你饿了吧,我去给你做点东西。”
贺政晨道:“行,随便做一点就行了。”
经他的手怎么能随便做一点,既然要做,那就要做的好,胖厨陈怀一头扎进了厨房,也不知在弄些什么。
贺政晨跟院里来干活的人询问沈清月呢。
被告知她早上送货还没回来。
贺政晨看了一眼手表估计快了。
随后绕着村里转了一圈,尤其是农学专家那边盖大棚的事儿。
沈清月这边建了一个生态果园,一个棚里不光有一种水果,基本上好多种,都已经下苗了。
还专门请了一个会种地的老农家人帮着照看这个地。
都是当年的实生苗,今年就能挂果,现在虽然没有挂果,但一进入大棚已经能闻到香甜的味道了。
农学专家也没走,见贺政晨一来,赞叹道:“等过些日子,这些大棚里的果树错落开结果。一年四季都有果。”
这年头人想吃水果只能吃时令水果,一旦过季就吃不到了。
但这边育苗的方式不同,保证一年四季都有。到时候直接水果自由了。
贺政晨道:“教授,这边最后有几家人盖大棚种蔬菜。”
农学教授道:“一共有三家。都签订了收购合同。哎,要是像沈清月这样的人更多点就行了。”
每次推广扣棚都会有一堆人反对,说多少年都是靠天吃饭,但是扣大棚有好处,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极大的丰富大家的食谱。
可惜下面的人很少响应。
之所以在刘家村这么成功,完全是因为沈清月能收购他们的菜,保证收购,这样大家也能更勇敢点。
农学专家道:“我都要回去了,还挺舍不得的。”
他是走田间地头做科研的,去过很多个村里,但只有在这边能感受到他喜欢的那种安逸。
更何况他还能去大院里蹭饭,伙食上来之后他整个人都红光满面的。
贺政晨道:“要不,你在村里买个房。将来闲的时候来这边散散心。”
农学专家还真有点心动。
这里也不是旅行圣地,但就是舒坦。有山有水,还有田地,主要是吃的也好。
农学专家干咳了一声道:“这个事儿回头再说吧,我出来太长时间了,这边也都弄的差不多了,我得先回去做个报告。”
“我送您。”贺政晨说着。
农学专家摆了摆手道:“不用不用,你们年轻人比我这个老头子还忙。我待会儿收拾收拾坐上汽车再倒一趟火车就行。”
两人围绕着这边走一走。
农学专家有些佩服贺政晨,以前俩人是采访的时候认识的。也算是忘年交,他就很佩服贺政晨这种随心所欲的劲儿。
那么好的省级单位说不要就不要了。来到这边觉得好,二层小洋房都盖起来了。
甭说年轻人,就连他这个一把岁数的人都未必能这么快速的做出决定。
贺政晨跟他走一走,说说话俩人一个学问深厚,一个见识丰富,随意聊一聊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没一会儿见一个小孩跑过来道:“贺大哥,沈清月姐姐回来了。你不是说要找她么。”
贺政晨嘴角扬起一丝笑意道:“嗯,对,我现在过去。”跟农学专家说了几句,就回大院那边。
刚一去,胖厨已经端出来了四菜一汤,都是精心做的饭菜。
这会儿胖厨正捧着贺政晨给的菜刀仔细端详呢。
他这个人就是会选礼物,送厨子一把名家菜刀,再没有比这个礼物更合心意的了。
沈清月刚忙完道:“你先吃饭吧。”
贺政晨道:“不着急。先把要紧事儿说一说吧。”随后到了后院,很僻静。
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个新开的民营食品厂,厂长和技术骨干都是从国营厂跳槽过来的。
生产线都是最新的进口的。
但是生产的东西一直不卖座,现在已经进入了赔钱的阶段,生产线一开没办法停工。
贺政晨他们提议租一段生产线做无菌生产,解了对方燃眉之急。细谈之后觉得可行。
但是租金比较贵,一年设备钱十万。
还要招工和培训,这一部分钱也得自己出,沈清月得准备十五万,还未必够。不过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行。
他是有信心能让麻辣烫跟捞汁海鲜大卖。
第132章 签合同
租厂是全新的事情,价格却让人望而却步。
沈清月手头有十一万,还缺一点。不过这个机会实在是难得:“缺的那部分,我贷款吧。”
贺政晨道:“我这有钱。”当初决定的时候就是说俩人合作。
贺政晨主要把事情跑下来,沈清月出方子和一部分钱。
两个人五五分的话,沈清月出七万五就好了。她的存款还能剩下三万五,终于松了一口气!
“那尽快。”沈清月迫不及待想要拿到自己的产品。
“可以。”
沈清月还跟他一块去了厂子里。
这厂子果然很好,就在他们隔壁县。
技术骨干都是高价挖来的。
厂里的负责人和领导都是从国营厂出来的。
民营食品厂以为他们一出来就有个光明的未来,直接贷款买地皮,建厂,甚至连设备都是进口最好的。
但是生产的口味没弄成功,现在这么多任务人都招来了,设备也开始了,没办法停工。
沈清月他们作为租一段流水线。
也能缓解一下账上的紧张感。
而且租,设备和地段都是厂区的。
就因为这个事儿,厂里开会好多天。厂领导心情很是复杂,明明是想以自己为主的,莫名其妙又成了代加工,这种事儿跟谁说理去呢。
但现在厂子高开低走,急需要一股能量把厂子给拯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