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公务机他是找人秘密借的,也是掩人耳目吧。”
杨志远此时很是庆幸。
如果不是派了专人盯梢,他们也不会知道刚刚离开华亭没几天的秦天川,竟然秘密的杀了个回马枪。
智柳将窗户关好后转过身来,“都安排好了?”
杨志远点了点头,“安排好了,复旦内部以及主管部门,我们都协调到位了。”
狙击秦天川获得復旦复华的实控权,已经成为了幻想集团现在的头等大事。
这几天杨志远都在不停的联络,希望在復旦复华股权转让的时候,多吹吹国资流失的风。
阻止转让,是不可取的。
根本的矛盾在于復旦大学受于校企改革的行政命令,必须转让所持有的股份。
所以要解决这个事情,最好的办法,是为復旦找到一个买家。
“老师,我联系了华亭FX区的平台公司,其实他们中也有人也有意愿接下復旦复华。”
“哦?”智柳顿住了脚步。
琢磨了一会儿,他嘴角翘了起来,“挺好的,志远,这件事做的漂亮。”
杨志远笑笑后解释了起来,“我的一个高中同学,现在在那做总经理。
如果这事能成,他应该也能进一步。”
智柳笑了起来,“那你可要多帮帮他,同学之间互相帮衬,自然路就宽了。”
杨志远闻言心里一喜,他明白,智柳这是同意利用他的人脉资源来影响。
关上办公室门,杨志远快走两步去按电梯,智柳忽地想起了什么,
“今天下午,宋儒华给我打了电话,说他已经取得了税控机许可。”
杨志远手里一颤,“老师?”
智柳摇了摇头,“志远,老实说,我现在很犹豫。”
杨志远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电梯上跳动的数字发呆。
出了电梯,杨志远让司机自己回去,亲自坐进了驾驶室。
他知道,智柳想要个隐蔽的谈话空间。
办公室,并不十分的安全。
虽然几率很小,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
最主要的是,他们谋划的东西见光就得死。
等车子启动后,坐在后排的智柳缓缓的开了口,
“这蛋糕太大了,志远呐,下午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确实心乱了。”
杨志远也点了点头,“确实,老师。”
“我在想,如果吃下这块蛋糕,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和艾比诶木进行股份交换,来获取他们的电脑业务?”
智柳的脸上难得的写满了纠结。
面临这种千万台级别的市场,智柳甚至在想,股份少点就少点。
无所谓的,蛋糕变大了嘛。
杨志远想了想,而后笑了起来,
“老师,我觉得吧,股份,还是要落在自己手里才算是自己的。”
开什么玩笑!
不转换股份,你们那帮老家伙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我们这帮年轻人还有个屁吃的!
幻想集团此时的股权架构很简单,华科院作为大股东持有65%的股权,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剩下的35%的股权。
而员工持股计划中,智柳等84、85年那一批‘创业骨干’15个人,持有其中的35%,88年以前的核心员工160人均分持股计划的20%,剩下的45%由88年以后进入公司的2100多名骨干员工均分。
杨志远他们,都是88年以后进入的。
所以,这个股权,和他们只有一点点屁关系。
而智柳,有大概3.4%的股权,以及其余14个创业骨干帮他代持的6.6%股权。
智柳闭上眼睛沉默了好一会儿,而后叹了口气,“你说的对!”
代持的,终究不太靠谱,得想办法翻到自己手里才行。
半响,智柳眼里凶光一闪,“那就想办法,打死TOP,从根子上断了他的可能性,绝对不能让宋儒华翻过身来。”
杨志远点了点头,“好的老师,我亲自来盯。”
智柳摸了摸下巴,点头同意了下来。
让杨志远来盯这件事,他其实是不放心的。
但是,宋儒华……
智柳笑了笑。
显然,想宋儒华死的的人,绝不止他一个。
幻想,在里面最多就是能起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还是银行和地方。
“找点相熟的记者,散布我们将和TOP合作的消息。”
杨志远闻言顿时愣住了。
老师……
这特么的是精神分裂了?
第40章 马后炮人人都会放啊
面对自己这有时候奇蠢无比的弟子,智柳也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
自己选的!
不气!不气!
志大才疏,眼高手低,说的便是杨志远。
但这要分什么情况来说。
老实说,杨志远的宏观战略面前能跟上趟,眼光、格局也是中上之姿。
但是论到具体执行层面……
智柳自己也只能呵呵两声。
唯一可取的地方就是他身上那股子倔强,怎么打也打不倒的韧性。
1988年,为了拓展海外市场,智柳成立了港岛幻想。
可他随即就发现老员工干劲不足,也缺乏创新意识,于是开展了幻想的第一次公开招聘。
本来计划是招聘16人,结果来了近600名的应聘者,一路考核下来最终剩下58人。
智柳觉得这群孩子都是人才,于是大手一挥,全要了。
他没有看错,这58人里面没有一个庸才,‘幻想太子’、‘五少帅’、‘八大金刚’全部出自里面。
初进公司的杨志远人高马大,可说话犹犹豫豫,总爱说‘我觉得’、‘好像’、‘应该是吧’……极为不自信。
其实这也是年轻人的通病,进入社会后摔打两年便能改过来。
但是,对杨志远来说,很不幸的是,一起进来的年轻人实在是太妖孽了。
最妖孽之人,便是孙红兵。
孙红兵不仅说话办事思路清晰,为人处世也是上上之选,不过三个月就出人头地。
他负责产品头一年的销售业绩,占到幻想当年新增销售额的39%,一举奠定了太子之位。
其他人的表现也可圈可点,郭伟更是凭借‘郭伟追奖’成为了幻想公关部经理。
而此时,同一批进来的人已经干得有声有色,杨志远还是最底层的销售代表,也就是销售员。
因为刚进公司时负责起草一份代理艾比诶木电脑的标书,小杨同学一没请教二没考察,报价比对手高了一倍,不出意外地搞砸了项目。
要不是智柳觉得这批刚招进来的大学生都是人才,小杨同学早被人事部门炒了鱿鱼。
于是,办公室不能待了,杨志远被智柳特别安排到销售岗位跑外勤。
‘接地气’,便是智柳为他安排的训练任务。
一个一米八几的大高个,骑着二八大杠,在中关村街头,挨家挨户的推销电脑。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冒出来换大米的农民兄弟。
但就是这么底层的两年摔打,杨志远勤勤恳恳干着,缦缦的,身上那脱不下的孔乙己长衫渐渐地没了,变得擅于言谈,擅于和人打交道。
进入公司的第四年,杨志远升任计算机辅助设备部总经理,但他依然带着团队每天不是去拜访客户,就是在拜访客户的路上。
杨志远团队的销售业绩突飞猛进,两年后从2000万飙升至3亿,销售增长超过9倍,靠得就是这种打不倒的韧性。
这一点放在中层甚至副总一级的高层身上,是非常好的优点,也是能走向成功的特质。
但是如果只有这个优点,坐在最高的管理层位置上,有的时候,便是灾难。
大海航行靠舵手,方向错了,越努力越跑偏。
智柳暗叹着自己的命苦,看来只有退而不休了。
不过……要是杨志远不是这般模样,自己恐怕也不会选择他吧?
孙红兵、郭伟随便哪个,甚至自己的大秘宁旻,都可以让自己实现真正的退休。
智柳要的是,退休后,依然可以掌握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