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燃2003_分节阅读_第1660节
小说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2 MB   上传时间:2025-10-12 14:06:53

  教育方面是要由復旦大学和西蜀大学共同提出,经济方面是由炎黄集团联合比如郭哥的幻想集团等一些企业提出。”

  郭伟愣了一下,“这里面还有我的事?”

  卿云笑眯眯的点了点头,“炎黄集团不可能独占海外市场的。”

  郭伟闻言嗤笑了一声,“说得好听,你就是想增加围标的企业嘛,最多也就漏点儿汤给我而已,我懂。”

  话是这么说,不过郭伟的小眼神却出卖了他的心情,一直死死的盯着卿云的脸。

  卿云乜了他一眼,一脸戏谑地说道,“不愿意是吧?好吧,我也不勉强你,不愿意我找其他人。”

  他又不是把国内所有品牌商全部都打死了,那些国有的,还在苟延残喘着。

  郭伟顿时就急了,“诶诶诶!过分了哈!我特么的嘴贱吐槽两句还不行啊!”

  两个逗逼的话,让众人也是头疼的捂着额头不忍直视。

  “德性!”卿云骂了他一句,转头看向了石广勇,“这里面还是有一些孔子骞自己的手笔,里面不少的建议其实挺实在的。”

  是时候给孔子骞找个根脚了。

  否则,在世俗的权力不断扩张下,难保那小胖子久悬海外心里不会起异心。

  都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事。

  卿云心里暗自思忖着,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除了要给孔子骞套上一层国安的皮以外,还得多管齐下去对孔子骞进行羁绊。

  加强一些国内的人脉资源联系,也是一种。

  一个好的宗门,不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将来也是一道保命符。

  而面前这个三师兄石广勇,不仅是復旦大学大学经济学院的院长,清流中的顶流人物。

  更是自己师门的继道者。

  虽然娶了个樱花国老婆让他顶天了只能做到白衣卿相的位置,而无法更进一步如同那便宜导师一般受聘为政务院参事。

  但是却是最适合做孔子骞导师的人。

  他的身份和地位,足以给孔子骞提供足够的庇护和支持。

  要是真正做了政务院参事,反而不适合做孔子骞的导师了。

  而且,石广勇的性格沉稳,处事圆滑,能够很好地引导孔子骞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哦?说来听听。”

  石广勇挑了挑眉头,他对卿云的打算,心知肚明。

  他也觉得收孔子骞为弟子也确实顺理成章的。

  “主要有两条。”卿云开始说着孔子骞的建议,“第一,改变孔子学院的功效,变硬性文化输出为实用专业技术输出,第二,启动未来种子计划。”

  石广勇一目十行的看着报告相关内容,此时曾慧娴却放下了报告,看着卿云神色严肃的开了口,“老幺,报告写得不是很清楚,给我仔细说说这两个计划。”

  “好。”

  卿云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理了理思路,然后开口说着孔子学院的来龙去脉。

  “孔子学院,前身是各驻外使馆宣传部门的对外汉语教学小组。

  起初设立的初衷,是要向全球各国传播华国传统文化,发扬儒家精神,给那些对华国文化有兴趣的世界各地的人,提供一个不错的学习交流场所。

  然而,实际运营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

  卿云继续说道,“比如孔子骞提到的,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孔子学院,一开始就教京剧、古诗、毛笔字这类连咱华国人都感觉挺难的课程。

  那咋能保证外国人能听明白、搞清楚呢?

  而有的孔子学院,比如金帐汗国那边,老是教些基础的拼音和汉字,要不就组织外国人做华国菜、剪纸这类简单的课外活动。

  从不往深了学,好多外国人都觉得没啥意思,这样也不能有好的文化输出成效。”

  这一点,他其实比孔子骞还要了解。

  毕竟,前世他所在的蜀大,便是非洲孔子学院的主力军,他是听那些实际去非洲援教过同事们说过。

  甚至,在后世不少国人也觉得孔子学院没啥用处,还不如在国内多搞些希望学校。

  “其次,是管理不严格,且没有标准化。”卿云说道,“孔子学院的监督责任没落实好,导致内部的教学秩序着实混乱,教学质量也糟糕得很。

  有些国外大学的中文专业起初挺愿意和孔子学院合作,会请孔子学院的老师到大学讲课。

  可后来清楚了实际状况,就不这么干了,改为自己聘请专业的中文老师。

  因为他们发现,大部分孔子学院的老师,都是华国征召的年轻志愿者,真正的教师很少,甚至有些地方还是华国在当地的留学生来赚外快的。”

  “这样的孔子学院在全球产生了不好的作用,不少外国人觉得孔子学院没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对学习华国文化变得消极。

  这跟孔子学院设立的初衷完全不一样。”

  “再次,花费着实不少。”

  卿云继续说道,“据统计,这十几年里,国家有关部门给孔子学院及其前身的投入超过50亿美刀了。

  单单是每所学校的建设费用就得数十万美刀。

  而建成之后,要是别的国家不给孔子学院提供资金支持,那孔子学院后续运营管理的费用就得咱国家自己出。

  这可是个没底儿的坑,每年每所学校都得往里投几十万美刀。”

  “而且关键在于,孔子学院属于非营利性机构,这表明对孔子学院投入的资金不求回报,然而它所产生的文化输出作用却极为有限。

  事实上,那些老外也就刚开始感兴趣,后来因为教学内容不佳、学习难度较大、和他们的理念冲突太大,慢慢的就放弃了。”

  “最后,国际形势变化快得很,国与国之间的情况更没法预料。”

  卿云说道,“当然,有些防备心挺强的别国政府也是在故意压制孔子学院,不想让孔子学院对本国文化产生过多影响。

  因此,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发展那是既有内部问题又有外部麻烦。”

  ……

第127章 真特么的土皇帝!

  说到这里,卿云双手一摊,“我不否认,从整体上讲,国家设立孔子学院的出发点原本是不错的,也是很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

  可实际执行的状况是什么?

  是国家费了力、花了钱,还不讨好,没得到啥好结果,至少目前我们看不到希望。

  文化输出的成效……不佳!

  好吧,按照孔子骞的说法,是一点儿屁用都没有。

  比如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孔子学院,我们捐建的图书馆,对全社会所有人都开放,任何阶层、任何想读书的人,都可以来那里读书看报。

  但是,图书馆里华国馆的华国书籍,几年来根本没有什么借阅记录。

  因为,本质上,我们国家的硬实力此时没有彰显出来。

  没有硬实力,谈不上软实力。”

  “所以,我的建议是,用华国企业海外公司的就业,吸引当地人崇尚汉语。”

  卿云继续说道,“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儒家思想很难被国外所接受,这样的文化输出是无效的。

  儒家文化圈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而儒家文化圈以外的世界,无论是南亚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西方文化圈,都是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平等和权利,个人的自主性和理性被视为核心价值。

  这种冲突的价值观体系,如果没有什么内驱力,是很难让他们能够理解我们的思想,更谈不上什么输出了。”

  说到这里,他竖起了手指,“要想真正有效的进行文化输出,那就必须体现我们的强大。”

  “比如?”曾慧娴笑眯眯的给他做着捧哏。

  卿云笑了笑,“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而外国人为了拿更多的薪水,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必然自发的去学习汉语。

  如同我们学习英语的逻辑,其实是一样的。

  他们懂了我们的语言,在职场里、社会里去慢慢了解汉文化,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

  归根结底,就是如盛世大唐一般,万国来朝,用他们的慕强心理、崇拜之情让他们不知不觉间内附!”

  “内附?”

  石广勇嘶了一声,好像有点明白了。

  卿云举例道,“比如炎黄集团开在坦桑尼亚的公司里,本地员工要是会汉语,他就可以晋升到主管以上的级别。

  要是不会汉语,那就对不起了,一辈子都没戏!

  本事再大,也只能做基层员工,这就是我的规矩,不服气你就走人。

  这种情况下……嘿嘿!我可从来都没说过我是个好人!

  我毁了他!

  当然,科研人员除外。”

  郭伟听得心里很不是滋味的。

  特么的,还是民营企业好啊,真特么的土皇帝!

  言出法随,生杀予夺!

  而国企……

  反正他是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胆量的。

  特别是此刻,双轨制制度下那批老的国有职工更是得罪不起。

  职工和员工,是两回事。

  但卿云说的,他也理解,特别是科研人员。

  没法子,科研怪物嘛,有些脾气犟的,你不能明着给他设置这个门槛,否则别人就不来了。

  不过科研人员,也谈不上啥职位的,职级给够,名誉称号管够,钱管够,就行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03页  当前第16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60/17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燃2003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