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燃2003_分节阅读_第1452节
小说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2 MB   上传时间:2025-10-12 14:06:53

  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震惊也有敬畏。

  好吧,他很想骂一句靠北啊!

  果然,在内陆做生意不简单!

  怪不得这小子能这么快起家的!

  而卿云望着曹星辰手里的那本证件,心里却叹了口气。

  这玩意儿真好用。

  确实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它的使用也是有限制的,不可能长久。

  他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这个身份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没办法,且不说什么官什么商的事情了,毕竟六个女朋友的身份要安排,这身皮他必须脱。

  曹星辰将那本分量沉重的证件轻轻放回桌面,沉默不语的望着对面的少年。

  他难以掩饰自己的震惊,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仅拥有超乎常人的胆识,其深厚的背景更是让人难以置信。

  半晌,他颤抖着将证件双手递还给了卿云,不过他的眼神中却充满了炽热的光芒。

  尽管他对卿云的年轻感到震惊,但他更震惊于卿云的胆识和背景。

  曹星辰对内陆的规矩并不是一无所知。

  锦城市局副职的级别,虽然不算高,但放在一个18岁的少年身上,这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他知道,与卿云的合作,不仅仅是一次商业上的冒险,更是一次对未来的投注。

  这一刻,曹星辰的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

  “小卿总,我之前的话有失偏颇,现在看来,你是有足够的资格来和我谈这笔交易的。”

  在卿云还未开口之前,他已经果断地说了一句“所以,成交!爱拼才会赢,无拼袂出名!”

  ……

第11章 手机中的战斗机

  很多人的创业,其实都是偶然的。

  甚至在改开前20年里,绝大部分所谓的创业者,如秦家四兄弟、宋儒华、宋卫平、尹明善等老一代企业家,最开始脑子里只是想着改善生活而已。

  其实,当时的时局里,他们更多的是在谋生而非创业。

  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谋生,什么赚钱做什么;而创业,则是一开始便选定了赛道和实现的路径。

  当改开渡过了初段之后,对创业者的要求随之发生了变化。

  如果老一代的企业家们没有随之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那么只会被后浪给拍在沙滩上。

  世纪初的前十年里,见证了无数的前浪消亡。

  当然,这是从后世的角度以一种马后炮的心态去评价人物,而站在当初的时点上,谁又能这么轻松的做出转变呢?

  从舒适区走出来,并不容易。

  否定自我过去成功经验,更难。

  ……

  IT企业的年会,一般不会在年后开,而是在年前。

  因为元旦到春节前,是一个销售的旺季,放在元月开年会纯属瞎耽误事。

  而所有的数据,基本也会在12月下旬的开端便会统计出来,后面几天的数据无伤大雅。

  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

  甬城凯洲皇冠假日酒店内灯光璀璨,人声鼎沸。

  波导手机,这个今年以1175万部销量豪夺国内市场第一的国产手机巨头,正在这里举行年度总结会。

  酒店外的巨幅海报上,波导的logo与圣诞装饰交相辉映,彰显着今夜的主题——庆祝与展望。

  上午的闭门会议仅限中高层领导参加,没有合作伙伴及媒体记者的身影。会场内,波导的中高层领导们齐聚一堂,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上,那里,波导的传奇创始人徐立华正站在聚光灯下。

  他的身后是一张巨大的PPT,上面展示着波导手机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数据和增长曲线。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仅是为了庆祝过去一年的成就,更是为了总结经验。”

  徐立华的声音坚定而充满力量,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无限豪情。

  随着他的发言,大屏幕上的数据和图表逐渐变换,展现出波导自199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

  从BP机时代的辉煌,到手机市场的突破,波导在徐立华的带领下,一路过关斩将,成就了国产手机的传奇。

  台下的中高层领导们交换着彼此的眼神,他们的表情中既有对波导过往成就的自豪,也有对明年发展的深思。

  没法子,老大开个场后,就该他们一个个登台讲述明年所在部门的计划。

  一些经历过波导从BP机向手机转型的老员工,脸上露出感慨的神色,他们对徐立华的领导力和波导的韧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1991年,28岁的徐立华从西南交通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鹏城一家传呼机企业从事研发工作。

  上世纪90年代,拥有一台BP机是许多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当时主流的传呼机还是数字机,只能显示简单的字母和数字,人们得随身带一本密码本翻阅那些字母数字组合的含义。

  带中文显示的传呼机虽然已经出现,可因为都是外资品牌,价格十分高昂,售价能到近万元一台。

  徐立华从中嗅到商机:如果能研发一款国产中文寻呼机,那么这个市场将无比庞大。

  没钱的徐立华,写了一份寻呼机可行性报告,联合了几个同学,拉到了奉化地方政府的投资。

  于是,有了波导。

  1993年4月,波导的首款中文寻呼机,也是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寻呼机问世,彻底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

  到了1998年,波导已经卖出了100多万台中文寻呼机,在全国寻呼机市场已经排名第二。

  可就在这年,徐立华注意到一个政策。

  原信产部和原计委当时出台了《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手机生产商必须获得牌照许可,并规定在华的外资企业生产的手机必须有60%销往海外市场。

  徐立华敏锐意识到,虽然当时手机的价格远高于寻呼机,可通讯更方便的手机早晚会取代寻呼机。

  于是,徐立华当机立断,指挥波导开始转型研发手机。

  不得不说,后来波导手机的发展和壮大,无不展现出徐立华的魄力和胆大。

  为了拿到贷款,徐立华引入甬城电子信息集团,借国企身份从银行贷款2亿多,建立了厂房和生产线。

  99年5月,在手机牌照申请无果的情况下,徐立华居然引入高卢鸡最大的手机生产商萨基姆的技术和生产线,一口气生产了2万多台手机。

  可这批手机没有‘准生证’,等于就是‘黑户’,根本不能卖到市场去。

  所有人都急得要死,可徐立华不紧不慢地说“别怕,我有办法”。

  没多久,在徐立华邀请下,信产部来波导考察。

  徐立华介绍完波导手机现状后,双手一摊表示,‘生米煮成熟饭了,孩子都生了,你们看怎么办吧?’

  这招‘先斩后奏’让领导们很为难,如果不批准波导的手机牌照,那就意味着这些‘国有资产’彻底浪费,从贷款到生产设备以及一堆成品手机,全部资金将彻底打了水漂。

  结果毫无悬念,1999年9月,波导终于拿到国家移动电话生产许可证,成为首批入围企业中唯二的民营企业。

  另外一家叫做TOP集团。

  在手机都还没上市时,徐立华又贷款4000万在央视投放广告,并邀请歌手李玟做代言人。

  ‘波导,手机中的战斗机’

  这句广告语也是从那时起开始传进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伴随着广告语的传播,波导建立起28家省级公司、300多个地市级办事处,成为当时国内手机最为庞大的销售体系。

  凭借独有的眼光和胆识,徐立华一步步将波导手机带入辉煌时代。

  波导手机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模仿畅销手机的道路,靠着不输于国外品牌手机的外观设计,但是价格便宜一半的模式,抢占了早期的国产手机市场。

  当然徐立华的成功,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分润模式。

  将公司销售毛利进行让利,在终端的销售人员销售其他手机有60元提成的时代,徐立华给出了300元。

  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波导手机成为了国产手机领域毫无争议的销量霸主。

  2000年,凭借亮眼的业绩,波导股份上市。

  2001年,波导年报显示,手机年销量243万台,总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181%。

  2003年扎帐,波导各类手机卖出了1175万部,超过所有的国外品牌。总收入达到108亿,净利润2.5亿元。

  在国内手机市场中,波导手机稳居国产品牌销量第一的位置,进入品牌的黄金时代。

  而波导首创的“自主营销渠道,服务销售终端”的手机营销模式随即被国内手机厂商广泛采用。

  “徐总的远见总是让我们惊讶,但回顾过去,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带领我们走向了成功。”

  一位资深的产品经理低声对旁边的同事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公司历史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让我们波导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徐立华的声音在会议室中回荡,他的目光坚定而有力。

  突然,徐立华的语气一转,他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而有力:

  “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拓展新的领域。

  因此,我宣布,波导将在明年开启双主业战略,进军造车领域!”

  话音刚落,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片死寂。

  高管们的表情从自豪转为惊讶,甚至有些困惑。他们互相交换着眼神,似乎在寻找答案。

  刚刚是不是听错了?!

  造车?

  在场的所有人面面相觑,他们此前没有收到过任何关于公司将要开始造车的消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03页  当前第14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52/17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燃2003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