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清越流歌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71 KB   上传时间:2025-10-11 13:50:52

  隔了一天,林全生果然火速找老板娘领到全部工资,拎着简单的行李来找柳素琴和林南江了。

  他的到来非常及时。

  进入年尾,跟林全生一样在第一时间结清工资的人不在少数,辛苦一整年,不是所有人都归心似箭的,很多没结婚没负担的年轻人就会趁机约着朋友出去玩,逛街唱歌上网看电影什么的。

  随着上街的年轻人增加,他们摆摊的夜宵街也开始有人白天出摊。

  若是只有他们两口子,林南江考虑到媳妇的身体,也就不凑这个热闹了。但这不是有好兄弟的加入吗?两个年轻力壮的男人自然是不怕苦不怕累,稳稳接住这一波泼天的流量才是当务之急。

  于是,林全生给兄弟打工没两天,又成了老黄牛,一天到晚被林南江拉着到处奔波搞钱。

  他俩干得热火朝天,柳素琴突然清闲下来,反而有点无所适从。

  重生几个月,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终于有机会歇下来,她就像是使用过度的发条,工作期间看不出问题,骤然休息只觉得哪哪都提不起劲,在家狠狠睡了两天才缓过来一些。

  勉强调整了下状态,柳素琴便又支棱起来,她不容易,趁着过年前争分夺秒搞钱的林南江和林全生只会更辛苦,哪怕看在他们每天带回家的白花花钞票份上,也该给他们做好后勤工作。

  哪怕做点好吃的,给三个人都补一补身子呢。

  他们之前忙着做生意,一日三餐只能算应付,自家的炒粉馄饨吃腻了就去光顾附近的摊子,因为不差钱,肚子里倒也不缺油水,但跟营养健康肯定是不沾边的。

  柳素琴琢磨着给他们送送饭,她上辈子在某书苦练的厨艺也该找机会秀一秀不是。

  家里锅灶都被带出去摆摊了也不打紧,找房东大爷商量花钱借用他家的厨房。

  陈大爷这个人算好说话的,只要明码标价,基本上任何事都可以商量,小林和他媳妇都和气大方,不借厨房的时候,两口子有什么好吃的也要送一份给他和老婆子,如今借了厨房,难道还能少了他的好处?

  借厨房的请求就这样毫无悬念的通过了。

  房东媳妇陈大妈为人和气,又喜欢热闹,柳素琴最初并不想添麻,要等房东家做完饭再去厨房的。可是在陈大妈的热情邀请下,她渐渐的就跟房东大妈一起做饭了。

  许是前半辈子节省成的习惯,儿女没回家的日子里,老两口一荤一素一汤就尽够了,陈大妈干活利索,很快就忙活完,然后便主动帮柳素琴打下手,完了更是抢着收拾厨房。

  陈大妈盛情难却,柳素琴都没法拒绝,只能不好意思的笑纳了,两人搭伙做饭倒也不无聊,全程说说笑笑,关系突飞猛进,加上柳素琴这辈子做生意,待人接物也锻炼出来了,两天下来,已经可以挽着手跟陈大妈一起去买菜。

  偶尔遇到不熟悉的街坊,看这两人亲亲热热的架势,差点以为柳素琴是陈家的儿媳妇。

  不过这种小事,解释清楚就行了,柳素琴并不放在心上,反倒是跟着陈大妈混,享受了一把本地人的待遇,不用去菜市场,就能买到最新鲜美味的鸡鸭鱼肉和海鲜。

  虽说上辈子学过的菜谱多,但在粤省这种吃鸡的行家面前,她掌握的那点知识显然班门弄斧了,柳素琴最近沉迷做鸡,陈大妈手把手教她,白切鸡豉油鸡盐焗鸡每天都不重样儿。

  下午一点半,柳素琴准时出门送饭。

  她到夜市街的时候,差不多过了用餐高峰期,自家摊前只有两个等着打包炒粉走的顾客,林全生早早收完钱,就无所事事的在路边张望,想看看送饭的人走到哪了。

  远远看到熟悉的身影,他回头跟好哥们打了声招呼,便匆匆上前接过沉甸甸的保温桶,眉开眼笑问,“弟妹今天做的什么,沉甸甸的呢……”

  打开一看更是乐呵,“嚯,今天又吃鸡,都补得红光满面了,这几天比我前半生吃的鸡肉都多!不过今天的鸡好香,不像这边原汁原味的做法,怎么还放了鲍鱼?”

  柳素琴笑眯眯,“那你可说错了,鲍鱼鸡煲也是本地菜,就是用料和做法都不简单而已。刚好上午去了家海货店,陈大爷和陈大妈看了都说里面的东西很纯,没添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们买了不少当年货,我便也跟着称了些花胶鲍鱼,你们看看能不能接受这个味道,喜欢我以后多买点。”

  “嘿嘿,那我先尝尝。”林全生不客气的率先打开饭盒,往白生生的米饭浇上一大勺汤汁,搬一搬就开始埋头干饭。

  陈大妈教柳素琴的鲍鱼鸡煲是正宗做法,但她依照个人口味进行了些许改良,炖的时候放了几颗干辣椒增香增辣,反倒比前两天的葱油鸡盐焗鸡都更符合林南江和林全生的口味,她带来的满满一保温桶菜,连带汤汁都被刮得干干净净。

  正值壮年的男人果然堪比饭桶,柳素琴感慨着,拿起空了饭盒,“那我回去了,你们也别太辛苦,找时间坐下歇会儿。”

  “不用担心我们。”林南江不放心的叮嘱,“媳妇你慢点走,注意脚下,回到家就别干活了,安心去床上躺着休息。”

  他不亲自送媳妇回家,是因为虽然过了用餐高峰期,时不时也有零星几个顾客过来点餐。

  别看这白天的生意不温不火,可架不住它积少成多,走从拉上好兄弟从早干到晚,他们单日净收入都逐渐突破两千大关了。

  并且这个收入还在继续提高中!

  年尾这段时间的旺季是非常短的,能维持半个月就算不错了,赚一天少一天,自然要争分夺秒。

  就算林南江想放下生意专程送她回去,柳素琴自己还不答应呢。

  柳素琴拎着轻飘飘的饭盒袋子,独自一人慢悠悠往回走,路过电话超市发现这会儿没人排队,还进去打了几通电话。

  

第14章 世上有钱人这么多,为什么不……

  柳素琴看到电话超市才想起来,他们又是两个月没给老家打电话。

  说起来,她和林南江去年年底办的酒席领的证,过年那会儿还是新姑爷新媳妇,娘家婆家都得捧着,所以今年才算是他们结婚后过的头一个春节。

  在他们老家,结了婚的年轻人,就是有了自己的小家,对待父母需要拿出礼数,说白了就是逢年过节的人情孝敬,尤其是婚后过的第一个年,必须拿出态度来,哪怕他们本人不回老家过年。

  林南江和柳素琴已经跟熟人打了招呼,到要回去的时候,会过来一趟帮忙捎上红包。

  考虑到老乡们回去也是要大包小包带东西的,总不好再给人家添负担,两口子就商量着给双方父母都备上五百块的红包。

  不是说了吗,嘘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直接给钱方便又实在,帮他们带红包回去的老乡往外一说,还能帮他们宣传孝顺名声,面子里子都有了。

  柳素琴这会儿想起来,就提前打声招呼,省得她哪天忙起来又把这事忘了。虽说大部分老乡是靠谱的、可信的,但五百块也不是小钱,总要也知会老家那边一声,彻底避免经手人偷偷昧下钱财的可能性。

  交代完正事,那头过来接电话的林母拉着她关怀客套了一通,就说长途电话太贵,匆匆挂了电话。

  她娘家也是她妈接的电话,柳母虽然也心疼话费,但这次却更着急别的,劈头盖脸就问,“我怎么听说你们两口子如今都没在厂里了,是不是真的?你们到底怎么想的,又不上班,又不肯回老家,还是坐在深市天上就能掉钱下来?”

  柳素琴心想他们村应该还没第一批回去过年的人吧,这消息是从哪里来的?她妈人脉广的嘞。

  不过他们本来也没想瞒一辈子,想瞒也瞒不住,等相熟的朋友们陆续回去过年,该知道的总会知道。

  虽说亲妈的质问来的太快,她也丝毫不慌,张口便道,“之前电话里人多口杂,又怕几句话解释不清,反而让你们更操心,我们不是故意瞒着你们的,这两个月没进厂可也没闲着,私下找了点小生意呢,你女婿这两天从早忙到晚,连过来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您就放心吧妈。”

  “我放心听你吹牛吗?做生意又不是过家家,哪有这么随便的。”自从闺女一言不合留在深市生孩子,说不回家就不回家,柳母就知道她是翅膀彻底硬了,根本劝不住,也懒得浪费口水,抓紧说重点,“要我说都当父母的人,就别没事瞎折腾,踏踏实实进厂里干几年,多攒点钱养孩子不好吗……对了,做生意要投不少本钱进去吧,你们手上还有钱生孩子吗?”

  这大概就是婆婆和亲妈的区别,婆婆温柔可亲,就是绝口不问他们在外面过得好不好;亲妈骂骂咧咧,却生怕她在外面不吃上饭要饿死。

  柳素琴不是真的二十几岁,已经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还能耐心的亲妈,“做生意是不容易,却也没你想的那么难,这边到底机会多一些,小本生意只要吃苦耐劳胆子大,就能做得起来,比在厂里也赚得多些。”

  完全只报喜不报忧,她妈不一定全信,再说电话那头不只她妈一个,好多乡亲们聚在小卖部聊天打牌,柳素琴也不想让他们听了造成误会,紧接着开始诉苦,“唉,不过自己出来干,也不像给人打工一样舒坦,想要多赚点就得多多干活,另外事事都要顾虑操心,一天到晚停不下来,我这辈子都没操过这么多心,要不是考虑到养孩子花销大,真不如待在厂里呢,每天除了上班什么都不用管。”

  听到这话,柳母果然放心了,更没有被当场打脸的尴尬,“只要能赚钱,苦点累点算什么,再苦能有在老家种地苦吗?”

  担心这俩小年轻拈轻怕重的,柳母语重心长劝道,“既然这生意做起来了,你俩就好好干,咱们乡下人没本事没文化,能找个营生不容易,可千万别想一出是一出。”

  “嗯。”

  “别嗯了,你得记在心里,还有,红包也别捎了,在外面赚得多,花得更多,反正都不回来过年,你就是什么都不给,也没人能说什么。”

  面对亲妈这操不完的心,柳素琴只淡淡回一句,“这红包是给两边父母的,你真的不要?”

  不想吃亏的柳母果然丝滑改口,“那我也先收着,留着给外孙发压岁钱。”

  柳素琴:……

  她妈还真是深谙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精髓啊。

  又老生常谈叮嘱了许多生孩子坐月子的注意事项,柳母才结束通话。

  柳素琴去找门口大妈结账,几通电话足足十块钱,堪称奢侈,但她眼也不眨的结帐离开。

  算算日子,她如今还剩不到一个月就要临盆了。

  林南江老觉得媳妇对身子不甚在意,总是为了给他减轻负担而勉力支撑,但柳素琴想说这是个美丽的误会,她纯粹是基于自己的身体状态和上辈子的丰富经验,才不把那点工作量放在眼里。

  但凡身体有一点吃不消,早就躺平安胎了好吧,赚钱再重要,又哪里有她自己和闺女来得重要?

  更何况她拥有先知优势,这辈子不说大富大贵,只要勤劳肯干多多买房,就是稳稳的发家致富,所以说赚钱要紧却并不紧急,反正这世上不会有人比她更惜命了。

  就像现在,随着孕晚期的不适日渐加重,生意上的事她可不就麻溜的撒开手,全部扔给林南江和林全生了么?

  她如今最大的任务,也是唯一的正事,就是给他们送午饭,晚饭都不用管,两人在外面随便对付两口,等收摊回家再弄点夜宵也就是了。

  柳素琴在家除了买买买、置办点年货,闲得没事就去院子里听陈大妈和她的老姐妹们八卦。

  还别说,不愧是大城市,哪怕只是边上一个村子,人家的生活有多丰富精彩也不是她能想象的。

  主要是这个村的人基本不差钱,很多人名下的田地都被征收了,当时得了一大笔赔偿不说,每年还有村集体利益所得的分红,另外很多人像陈大爷家这样盖了楼房出租,单是租金收入,每月就有几千甚至上万块了。

  有人跟陈大爷一样,发家致富后照旧过日子,穿个老头衫吸着拖鞋,时不时还骑个三轮车出去收破烂,也有人迫不及待跟过去的平庸做切割,买车买房享受生活,随之而来的便是赌博、出轨、抛妻弃子,包二奶养私生子之类的故事了。

  柳素琴这几天吃到最炸裂的瓜,是村里某坐拥三栋出租楼的老头跟儿媳妇有了私生子。

  括弧,老头今年五十有六。

  这瓜放在三十年后依然很炸裂,这会儿更是称得上骇人听闻,一连三天,大妈们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有人痛骂老不死的不做人,有人对这家的老太太恨铁不成钢,不说离婚,也不能上赶着伺候月子啊,但也有人对老太太感同身受,房子地皮存款都在老头名下,离婚除了便宜这老登,老太太啥也捞不到,这谁来也不能离啊。

  柳素琴不了解这家人的情况,除了竖着耳朵吃瓜,就是在心里感慨,不愧是深市人,看看这阔气的,房产都是一栋一栋的。

  真是的,世上有钱人这么多,为什么不能加她一个。

  刚觉得自己有点小钱所以飘了的柳素琴,瞬间被打回原形。

  穷鬼竟是她自己.jpg

  重新调整好心态,柳素琴就不再吃瓜傻乐了,偶尔也会引导话题,让大妈聊聊这一片的房屋地皮等租赁买卖情况,以及有没有简单快速的方式弄来边防证。

  前者的结果不尽人如意,村委会三令五申不许他们把名下的地皮卖给外地人,现成的房子倒是不限制买卖,可那玩意儿没有房产证,除非一整栋买下来然后更换户主。

  村里的房子基本都是六七层高楼,柳素琴兜里那点钱,连村里的地皮都不一定买得起,整栋楼什么的,想都不敢想。

  还好大妈们的人脉足够广,柳素琴一问边防证,立刻就有了眉目,隔壁金大妈的大孙子就在边防大队工作。

  金大妈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聊完起身回去吃晚饭时,更是热情洋溢拉上她,“我孙子应该也下班回家了,跟我走,现在就回去问问。”

  柳素琴:……

  哪有第一次去别人家空着手的道理,她只来得及进屋拎上一袋水果,就跟着金大妈回家了,也成功见到了她的好大孙陈林。

  这个村子大部分都姓陈。

  小伙子今年十九岁,中专毕业托关系进的单位,金大妈让柳素琴跟着喊小名“大林”。

  工作原因,平日里托他□□的不在少数,大林告诉柳素琴,“准备好材料就很快,一两天就能下来,到时候让我奶奶给你送过去。”

  所需材料就有些复杂了,身份证、暂住证和照片缺一不可,其中暂住证是最让她为难的。

  大林却见怪不怪,“那把身份证和证件照给我也是一样的,我顺便找派出所的朋友把暂住证一起办了。”

  柳素琴闻言欢天喜地,好一通道谢才问所需费用。

  对方说了个不算低的数字,她二话不说同意了,“那就麻烦你了,我到时候把钱和证件一起送过来。”

  

第15章 怒赚二十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