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_分节阅读_第3节
小说作者:清越流歌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71 KB   上传时间:2025-10-11 13:50:52

  “没这么严重,我年轻力壮的,有口饭吃就累不垮。再说现在日子好过了,都不再饿肚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林南江嘴上说着媳妇大惊小怪,心中对这份关心却非常受用,握着媳妇的手不免用力了两分,眼中也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媳妇你放心,只要我们俩勤快点干活,劲往一处使,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柳素琴深知他这话与其说给她听,不如说是安抚他自己。

  她固执地要在深市生娃,衣食住行加上未来孩子的生存压力,全部压在他一个的肩头,他嘴上不说,心里必然也是忐忑迷茫的。

  虽说她打定主意这几个月不能闲着,得去找找能挣钱补贴家用的法子,可林南江又不知道这些,也不可能相信她一个没学历没见识还大着肚子的女人能有好法子。

  说到底,他今年也才二十二岁。

  这么年轻不经事,却能顶着巨大压力支持她“出格”的决定,他做的已经够好了。

  这一刻,柳素琴也反握住丈夫的手,“我相信,只要我们一家人不分开,会越来越好的。”

  两人在嘈杂纷乱的菜市场默默对视,周围是走来走去的行人,林南江想伸手摸了摸媳妇的脸颊,帮她理一理散乱的碎发,却又顾忌周围的环境,刚抬起的手又默默放下,只是低头朝她笑笑,“肚子饿不饿,买点早餐回去吃?”

  “我想吃老家的炒粉了。”

  这么一说,林南江也有点馋了,“那去找找有没有卖炒粉的。”

  柳素琴却不太乐观,“昨天那么大的夜市也没看到卖炒粉的,菜市场估计也没有。”

  逛完整个菜市场,还真没找到炒粉,倒是在一家店发现了米粉干,深市本地人常吃的是细粉河粉米线,粗粉多是外地人爱吃,能找到他们老家的米粉干也是意外之喜了,柳素琴立刻称了两斤准备自己动手。

  既然要回家做早餐,顺便就在旁边杂货店买了油盐酱油等调料,又割了块五花肉,鸡蛋青菜,葱蒜干辣椒也是炒粉必不可少的。

  如此拎着大包小包回出租房,两口子立刻就忙活开了,烧水泡粉,洗菜切菜,林南江一马当先挽起袖子,“媳妇,我每次泡粉都掌握不住火候,每次都泡过头,炒几下就碎了,这个还得看你的,其他的活都交给我。”

  柳素琴不跟他抢。

  她上辈子做饭经验丰富,但也就是还可以的程度,直到后面沉迷刷手机,她不像同龄人那样对短视频着迷,反而更喜欢逛某博某书,最爱在某书上搜菜谱,严格按照博主的步骤操作,几乎没有翻车的时候,这才学会了很多美食。

  而有些人的厨艺却是天生的,比如林南江。

  上辈子随着两个孩子出生、上学,他一个人在厂里上班的工资开始紧张,转而做起了更高薪的农民工,常年奔波在各个工地,在外面累得狠了,回到家基本就是大爷,能躺着绝不坐着,酱油瓶子倒了都不扶一下。

  可即便这样,他偶尔下厨,随便炒个粉啊饭啊的,味道都相当不错。

  儿子刚去外地上大学那两年,寒假一回家就要嚷着让他爸给做炒粉,说比外面店里都好吃,可把他馋死了。

  柳素琴心想,这辈子她也要好好享受丈夫的手艺,很是赞同这个安排,一边忙活还一边毫不藏私的给他分享泡粉诀窍,“想要米粉炒出来不硬不软刚刚好,关键就是把水烧开后,下米粉、关火盖锅盖,焖上十五分钟左右,泡好了再用了凉水冲两遍。”

  煤气灶烧水很快,等柳素琴泡完米粉冲洗好,林南江这边的备菜工作也完成了,菜市场没找到辣椒面,他们买干辣椒条的时候又忘了买石臼,最后他用刀切碎干辣椒,不如捣出来的粗细均匀,倒也不影响使用。

  准备就绪,林南江提醒柳素琴,“我开火烧锅了,你离远点,别溅到油。”

  柳素琴于是后退了两步,围观的心依然坚定。

  林南江还以为媳妇饿了,不再耽搁,点火热锅,倒油,煸肉,下葱蒜辣椒爆香,然后是青菜,粉丝。

  厨房只有个小小的排气扇,效果有限,柳素琴直接把房门打开,很快香味随着油烟飘出去,引来了背着手的房东大爷,“小林小柳,你俩大早上做的什么,这么香啊?”

  林南江正颠着锅,无暇顾及,柳素琴介绍道,“是我们老家的炒粉,陈大爷吃过吗,要不要来点?”

  房东大爷客气了几句,柳素琴知道他还在门口张望着不离开,就是很感兴趣了,便也热情邀请道,“您放心,我们炒粉是往多了做的,多一个人也够吃,就是刚才已经放辣椒了,陈大爷能吃辣吗?”

  “能,我儿子喜欢吃川菜,经常喊我们去外面吃呢。”

  “那您留下跟我们一起吃吧。”柳素琴说着已经取出三个盘子,她喜欢用盘子盛炒粉吃。

  等她冲洗好碗筷回来,林南江也关火了,油润亮泽的炒粉撒上葱花,均匀的盛在盘子里,堪称色香味俱全。

  陈大爷前面还在客套,一副他们盛情难却的样子,才吃第一口就香迷糊了,在院子里喊老伴一起来吃。

  房东大妈出来一看都无语了,“早上都吃了几个大包子,怎么好意思跑人家小夫妻门口要吃的?”

  陈大爷嘟嘟囔囔,“我没要,人家小林小柳两口子做多了,非要请我吃的。再说我好心喊你来吃好东西,你这老婆子怎么还不识好人心?”

  房东家院子里有板凳椅子,柳素琴和林南江也端着盘子坐在院子里吃,闻言齐齐点头,帮房东大爷圆下去,“对对,是我们主动请的。”

  陈大妈知道家里老头什么德行,可盘子都端上了,她能怎么办?最后还是回去拿了一副碗筷,从老头那里扒拉了几口尝尝鲜,一时间赞不绝口。

  柳素琴也就是顺便跟房东打好关系,一碗炒粉算不得什么,没想到他们在家洗锅刷碗的时候,陈大爷又溜溜达达过来了,拎了一兜子龙眼和葡萄。

  不等小两口多客套,陈大爷一摆手,“龙眼自家种的,不花钱,你们要是吃着好,下次炒这个粉再喊我就是了。”

  说完大爷背着手去遛弯了,留下柳素琴和林南江面面相觑。

  突然,她心念一动,“我们试着去摆摊卖炒粉怎么样?”

  

第4章 城里套路多。

  林南江这两天心理压力是真的大。

  快到年根了,两口子攒了五千块,带回老家无疑是一笔巨款,躺着也能支撑个两三年的吧。

  可放在深市,那就是花钱如流水,他们租房第一天,小一千就花出去了,存折里这些,真不好说能撑多久,再说媳妇肚子里还有一个。

  林南江长这么大,第一次真切的意识到贫穷,并迫切想要赚钱让媳妇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柳素琴一说摆摊,他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否定。

  他们的确没钱没人脉没经验,对做生意这种未知的事情有种本能的恐惧,可世上还有什么是比贫穷更可怕的呢?

  只要一想到摆摊能赚到钱,林南江就仿佛生出了无限勇气,大脑飞快转动起来,“我觉得可以,房东两口子是本地人,连他们都这么喜欢炒粉,可见本地人是能接受这个味道,再说咱们在这边打工的老乡也不少,哪怕只做老表的生意也有赚头。”

  林南江真的很积极了,自己琢磨完事情的可行性,紧接着又盘算起来,“摆摊不用租店面,家里的煤气灶就能用,只是煤气罐笨重,得用车子搬才行,不知道陈大爷家的三轮车能不能租给我们,或者买辆二手的……”

  三轮车太贵,他们都还没赚到钱,不可能一下子先买个大件,两口子都倾向于先租辆车,房东大爷人脉广,若是他家的车不方便租借,也可以请他帮忙牵个线,他们愿意付押金。

  这个事情关系着计划能不能进行下去,林南江不想耽搁,当即跑去找房东大爷商量了。

  没一会儿,他满头是汗的跑回来,神情却颇为轻松,“陈大爷问我计划什么时间出摊,我想着厂里那一个月的工资不能浪费,至少要干到年底,而且你肚子大了,也不可能一整天都陪我去摆摊,就告诉他只晚上去夜市摊,白天我还继续上班。陈大爷便说晚上他家的车不怎么用,可以租给咱们,一个月四十块,押金就不用了。”

  这会儿能租到车子就不错了,柳素琴也不去计较价格问题,“可以。”

  林南江嘴角的笑容再也压不住,“我已经把这个月的租金交了。”

  “你工资不都给我了吗,又哪来的钱?”

  “上个月的零花钱没怎么花,我兜里还有二十块呢。”

  柳素琴这才想起来,他们还在新婚期,她尚且没那么理直气壮的问林南江要工资,都是他领了工资自觉上交一部分,顺便还会留个一百两百当零花。

  总算明白他昨天被自己收缴全部工资时那震惊的小眼神了。

  柳素琴觉得好笑,找补道:“那等下采购要先去取钱,可以多取点放你身上备用。”

  林南江既期待又忐忑,“我们要取多少钱?”

  生意还没开始先轮到花钱了,哪怕车子和锅灶两个大件解决了,剩下要添置的也不见得都是小钱啊,万一这生意做不成,他也要拧好久的螺丝钉才能赚回来呢。

  柳素琴理解他的心情,重生又不会涨智商,面对未知的事情她也同样瞻前顾后、怕这怕那,在支出方面格外保守,“先记一下今天要添置哪些东西,算算大致价格,就知道该取多少钱了。”

  林南江表示她说得对,立马找出纸笔来,蹲在地上严阵以待,“你先报一遍要添置的东西,我记下来。”

  “粉丝干,五花肉,鸡蛋,青菜,葱蒜辣椒面,泡沫饭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柳素琴慢慢报着,林南江把床当书桌奋笔疾书记录着,时不时补充一两样。

  小两口开动脑筋,有商有量,又添了几种常用的调味料。他们做家常炒粉,调味很简单,放点干辣椒、生抽、味精和盐就足够了,可要是人家顾客不吃辣,为了保证口味丰富美味,蚝油鸡精胡椒粉这些还是不能省。

  列完进货清单,又商量了下每种货物大概需要多少,两人便心里有数了,迫不及待拿着存折出门。

  在银行里,柳素琴一拍脑门想起来,又请工作人员给他们换了一叠零钱。

  这会儿又没有手机支付,开门做生意零钱不够怎么能行。

  取完钱马不停蹄赶去菜市场,已经九点多了,还不至于收摊,但人也不多了,面对肉摊菜摊那些被挑剩下的货物,他们也没什么能挑拣的,堪称高效的完成了大采购。

  最后一站是菜市场杂货铺,这家杂货铺什么都有,大到米面粮油,小到他们要的泡沫饭盒、一次性筷子那些都能一次买齐。

  柳素琴给深市的便捷点了个赞。

  两人采购分工明确,柳素琴在前面付钱,林南江在后面扛着大包小包。

  走出杂货铺时,林南江脸上满是梦幻般的兴奋,仿佛喝了假酒,“听到了吗?他们喊你老板娘,媳妇,你是老板娘了呀。”

  杂货铺的中年大哥很会做人,他们买这么多塑料袋和一次性饭盒筷子,一看就知道是做餐饮生意的,规模大不大另说,反正柳素琴结完账,大哥很是说了些“恭贺老板娘生意兴隆”的吉祥话,老板娘本娘还没觉得什么,林南江先找不着北了。

  当然好听的话谁都喜欢,柳素琴面上装着不动声色,心里其实挺高兴,也笑道,“我是老板娘了,那你不就是老板了?”

  “嘿嘿嘿。”林南江这下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有事没事就回头喊老板娘。

  “老板娘累不累,要不要找个凳子歇一歇?”

  “老板娘,咱是不是也该买个专门做生意的包?我看别人都有,挂在腰上,收钱找零方便得很。”

  再好听的称呼,他这一天很不得喊八百遍的架势也让人招架不住,柳素琴很想翻个白眼问问他今年几岁,嫌不嫌幼稚?

  抬眼看到男人年轻英俊的脸,上面写着充满生机的、闪闪发光的斗志。

  不知怎的,柳素琴到嘴边的话改成了鼓励,“我这个老板娘能不能坐实,还要看你的努力啊,什么时候你成了有钱的大老板,那我才是真的当上老板娘了。”

  “我会的!”林南江用简单的三个字表达了他努力奋斗让媳妇当老板娘的决心。

  他这一支棱,就跟不知疲惫似的,回家连脚都不歇,喝了口水便忙活开了,烧水泡粉,切菜,一个人在小厨房忙得热火朝天。

  深市的十月温度依然不低,家里没有冰箱,柳素琴担心猪肉留到晚上会不新鲜,又指挥他把切好的瘦肉挑出来,用料酒、生抽和生粉等调料腌制。

  肥肉需要煸出油炒粉,不能腌。

  两口子忙着为出摊做准备,午饭都顾不上,遂就地取材又炒了两盘粉,正好试试不加辣版本的味道。

  嗯,只能说还行,能入口,但是不过瘾。

  第一天出摊不知道情况,怕浪费粮食,他们只泡了二十五斤粉丝干,大概能炒一百碗的样子。

  照着这个数量去备菜,林南江一个人也忙活了小半天。

  主要是他刀功不行,干活也不够利索,若是厨房经验丰富的柳素琴备菜,用时起码缩短一半。

  而柳素琴这两天不搭手,也不是她捧着肚子等着当少奶奶。

  两口子商量过了,他们本钱不足,这段时间先租着房东的三轮车去摆夜市,过两天干顺手了,林南江就可以回厂里上白班,柳素琴在家负责出摊前的工作,这样林南江早点下班回家,也不耽误他们出摊。

  这叫两手准备,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林南江心底很愧疚,媳妇明明可以回老家养胎,什么都不用干,却要大着肚子陪他在深市打拼,所以趁着他还没回厂里销假,自己能干的活就全包了,一点也不让她沾手。

  全部准备完,也还没到夜市出摊的时间,柳素琴便让他躺下歇会儿,正好商量下炒粉的定价。

  可整个镇子都没找到一家炒粉的,连参照物都没有,林南江毫无头绪,最后还是柳素琴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咬牙决定,“一碗馄饨都要四块钱,我们总不能扰乱市场,那就素炒粉四块,加鸡蛋的四块五,加肉的五块,加肉又加蛋就五块五,怎么样?”

  林南江没想到媳妇这么勇,吸了口气,小声问:“会不会定太贵了,没人来买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