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成天忙着搂钱,钱菊香别说正儿八经催生了,就是好不容易在家逮着人,旁敲侧击说两句,人家也压根不往心里去,听完转头就忘。
简直是一拳打进棉花里。
柳素琴如今自己想通了,积极开始备孕,钱菊香自然是高兴的,但想起这些年仿佛自己跟自己较劲的憋屈,内心也有点不得劲,逮到机会狠狠拉踩一番,也想让她尝尝这憋闷却又无话可说的滋味。
然而柳素琴毫不在乎,她可没有钱同志这样的胜负欲,早生晚生都是个人的选择,有什么好比较的,老妈尽管拉踩,她只笑嘻嘻祝贺李小青,顺便问起他们婚礼的安排。
林全生和李小青原本说好年后补办婚礼的,正好李小青妹妹去年复读考上了中专,往后都没有升学的压力,寒暑假可以来姐姐姐夫家小住,两口子也特意把婚礼定在她中考以后的寒假。
那样可以顺势让李父和妹妹在这边多住一阵子。
自从李小青跟林全生好上了,除了李母需要过来帮他们带孩子,李小青的父亲小妹每每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来深市,唯恐给他们造成经济负担,或是增添其他麻烦,所以李小青也希望好好办这场婚礼,哪怕只是向父母展示一下实力,让他们以后都能放心接受自己的孝敬。
林全生知道妻子的想法后,也早早跟柳素琴预定了妆造摄影,还让她给推荐靠谱的婚庆公司。
柳素琴想起他们之前定好的日子,不免关心的问,“这下婚礼是不是要推迟了?”
李小青大咧咧点头,“那可不,又要等肚子里这个卸货咯。”
柳素琴摸了把她断奶后好不容易瘦下来的腰,有点替她惋惜,“你为了婚礼拼命减肥,不到一年瘦了二十斤,把身材练得这么好,结果又要取消婚礼了,连婚纱照都还没拍,也太可惜了。”
李小青却不是很在意,反而双眼亮晶晶的看着柳素琴,“不要紧,这次咱俩一起作伴,等生完孩子,我也跟着素琴姐你去那什么健身房,再定期去美容院保养,肯定比现在的状态还好。”
柳素琴看她这么想得开,也笑着点头,“那就这么说好了。”
就这样,李小青再一次开启养胎生涯,柳素琴和林南江也稳步推行造人计划。
磨刀不误砍柴工,到十二月中旬,柳素琴发现月经推迟了几天没来,心立刻踏实了一半,准备这次回老家的行李要再精简一半,一切以身体为主。
然而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行程。
李亮最近又升职了,他们老板今年一连开了几家分店,他成了其中一家的负责人,走出去也能被称一句“李总”。他本来就擅长交际,成为李总后更是混得如鱼得水,消息非常灵通,这天他兴冲冲来找柳素琴,说了一个消息,隔壁区有个村子拆迁,一户人家的独子不成器,暴富后染上赌瘾,把到手的拆迁款都赌没了,以至于他们家分到的地皮放了快一年也没钱盖房。
最近他家里打算把地皮抵押给银行,先借钱把房子盖起来收租,以后慢慢还钱,没想到前脚刚咨询了银行,后脚不成器的儿子又被盯上了,还好发现得早,地皮还没抵押出去,他们儿子也只欠小几万而已。
但他父母是真的怕了,苍蝇不盯无缝的蛋,他们儿子又是这个德行,再待下去早晚被骗得裤衩子都不剩,于是决定把房产地皮都抛售了,直接出国投奔亲戚,换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重新开始。
李亮告诉柳素琴,“这个不成器的小伙子,就是我手下小张的表弟,他妈妈是小张的亲姑姑,小张说他表弟从小耳根子软,别人说什么是什么,一开始赌博也是被村里带着,但别人都是小打小闹,就他表弟一个人输了几十万,小张姑姑觉得是自己村里人在偷偷使坏。而且这一年多他表弟都好端端的,偏偏他姑和姑父刚想做点事,表弟就又出事了,当时他们要从银行借钱的打算只有本村人知道,小张他姑这次真把村里那群人记恨上了,本来这边转卖地皮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要紧着自己同村同宗的本家人,但他姑不想便宜了他们,自己娘家亲戚又没这个财力,他们的要求是尽快交付全款,避免夜长梦多,钱一到账立刻买机票出国,于是找到了干这行的小张,小张又直接来找我,而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俩了……”
第139章 李亮的苦口婆心。……
柳素琴没被这弯弯绕绕的关系绕晕, 她第一时间抓住重点,几乎是一个健步冲上去,双手紧紧握住李亮, 满脸放光,就差深深的弯腰鞠个躬了, “拜托了, 李哥, 请一定要帮我们拿下这块地!”
就像李哥说的,本地宗族十分排外, 就算上面没有明文规定,地皮这种可以让子孙三代吃穿不愁的优质资产,一般情况也是在家族内部消化的,再不济同村的、同乡的,这时候的深市最不缺有钱人, 怎么也轮不到她一个非亲非故的外地人来占这种大便宜。
也就是小张姑姑一家打定主意要远走国外,大概率这辈子都不会想要重归故土,以后都不需要和他们打交道, 自然也不在乎在亲朋故旧中的名声, 只把自己小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但小张姑姑也是事出有因, 或者说被逼急了,他家属于个例, 于柳素琴而言便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果没有把握住,肯定不会还有下一回。
她此时心情激荡, 连带着握紧李亮的双手都微微颤抖起来。
李亮还以为她是得了好消息, 高兴之余故意跟开玩笑,一看这架势,也收起了脸上轻松调侃的笑意, 嘴角抽了抽,“额……我猜你向来喜欢买房买地,肯定会对这个感兴趣,这才第一时间来通知,但也不至于这么激动吧柳总,不说你家那些生意兴隆的店铺,就那家美容院都担得起日进斗金,财源滚滚,每天的流水怕是多到数不过来,守着这么个摇钱树,有必要这么稀罕一块城中村的地皮吗?”
“有必要。”柳素琴语气认真,“我知道你的意思,就算买下这块地皮,对我家也只是锦上添花,发不了大财,换句话说,错过它,也称不上什么损失,但是,当包租婆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啊,现在有这个机会圆梦,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的。”
李亮显然没被她的梦想打动,“虽然你把名下那一串房产钥匙全权委托给我们打理,招租收租退租半点不操心,但也不能因此就把它们当存不在吧,包租婆?”
柳素琴摆摆手,“那不一样,区区几套,哦不,十几套房,又怎么跟直接拥有一整栋楼的快乐相提并论呢。”
李亮:……
听听你说的是人话吗?
“算了,我是不懂你们有钱人的爱好,但是可以全力以赴满足大老板的需求。”李亮最后妥协了,直接转回正题,“房主的大概你们已经了解过,接下来说说他们的要求,小张姑姑家本质不过是图钱,把产业转让给本家人,对方肯定要打感情牌多压价,现在他们直接往外卖,就没有那些顾忌了,直接开高价,又怕接触太多外人走漏风声,以至于节外生枝,他们要求把家里的住房铺面和地皮一块打包了,一口价一百万,全款且立即支付,不接受延期筹款。”
柳素琴倒也没完全被这个惊喜冲昏头脑,立刻道,“你跟我说说那块地皮的位置和面积,还有他家其他房产的具体情况。”
看她冷静提问的样子,李亮不免欣慰的笑了。
他们两家相识于微末,最初是业务需要接触,都觉得对方值得相交,关系就这么维持下来,确实并非纯粹的友谊,但这些年两家互相扶持、共同进步,也是实打实的感情。
李亮始终记得,妻子嫁给他的前几年,一心一意照顾他和儿子,几乎跟社会脱节,而他也只是嘴上鼓励她走出去,实际什么也没做,是柳素琴和阿慧不厌其烦的劝说阿敏、鼓励阿敏,柳素琴更是用自己的行动激励了她,让阿敏最终有勇气重新步入社会,并找到一份稳定且收入不菲的好工作。
那个时候,李亮只是看妻子高兴而高兴,没想到她迈出的这小小一步,对他们这个家庭有如此深远的意义。
尤其是最近这两三年,他们家的生活像是坐上了火箭,一个拆迁就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有钱人、暴发户,今年又升职加薪、当上门店负责人,在整个行业都是数得着的年轻有为,以至于身边诱惑不断,尤其是周围那些或明或暗想勾搭他的小姑娘,让李亮大开眼界。
说实话,深市不缺有钱人,更不缺年轻漂亮的小姑娘,环肥燕瘦、极具风情,李亮也只是普通男人,路上遇到令人惊艳的大美女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这样的美女对自己主动,自然是心神荡漾。
但等他稍微冷静下来,想想自己的妻子儿子,这点小荡漾彻底就烟消云散了。
外面的小姑娘确实迷人眼,但他家阿敏也不差什么。
他当初离开东北老家来深市打拼,第一眼看到这个娇小玲珑,带着南方女子特有的温婉气质的姑娘,就深深被她迷住了。
那会儿阿敏也才十七八岁,嫩得能掐出水来,明明有机会选择更好的生活,却义无反顾跟着他这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吃苦受累、白手起家,单单这份心意,就是外面那些所谓美人拍马都比不上的。
妻子阿敏从不在乎那些物质条件,没钱的时候就一心一意跟着他了,现在家里有钱,她也从不大手大脚,更没有心安理得躺在家里让他养,而是依旧专心经营自己的事业。
阿敏以前受家里影响,很有些以夫为天的思想,后来被两个好友拉出去,体会到搞事业的快乐,就格外珍惜现在的工作,再加上柳素琴这个榜样一直在向前走,阿敏也备受鼓舞,一直努力向她看齐,最近已经在计划跟阿慧合伙开店、自己当老板了。
其实她们很早就有创业的想法了,只是中途阿慧结婚怀孕,耽误了两年。
阿慧的孩子最近成功断奶,公婆也正式退休过来照顾孙子,她顿时就像刑满释放人缘,第一时间找到阿敏重新启动创业计划。
相比阿慧和柳素琴几人,阿敏的事业心确实没那么强,阿慧生孩子耽误工作,她就安心上班、顺便等着好友回归事业的这天。
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她成为独立又自信的都市丽人。
比起恋爱时的青涩水嫩,李亮其实更欣赏迷恋现在的妻子,她在他眼里就是最迷人的那个,外面再年轻漂亮的小姑娘都入不了他的眼,更别说发生点什么了。
可有时候他也会反思,如果妻子没有出来工作,至今仍是那个只围着丈夫孩子和灶台打转的家庭主妇,没有现在的时尚自信,甚至一天到晚都不修边幅,他还会这么坚定不移的拒绝那些诱惑吗?
或许一开始出于对家庭责任和爱,他也能拒绝,但一旦内心动摇,总会有犹豫纠结直至最后爆发、破罐破摔的时候。
倘若走到那一步,他也不知道他们这个温馨幸福的小家会变成什么模样。
所以从某种角度,柳素琴和阿慧当初的行为称得上功德无量,挽救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李亮嘴上不说,却一直把这份感激深埋在心底。
阿慧那里,在她结婚买房的时候,他和阿敏把家里能动用的积蓄都借出去应急,也算是报答了,可对于柳素琴,他却始终找不到机会。
不仅没能报答,他甚至一直在接受对方的帮助,这些年柳素琴带着亲朋好友疯狂给自己送业绩,便宜占得他都麻木了。
李亮很喜欢柳素琴工作归工作、不跟私人交情混为一谈的态度,该抽的佣金从不手软,但与此同时,在为他们服务的过程中,他也比对待寻常客户更用心,说一句尽心尽力也不过为。
就像现在,李亮就完完全全站在柳素琴的立场,想的不是积极推销、努力促成这单交易,反而很怕她头脑发热、不管不顾,看她还知道关心地皮的详细情况、衡量价值,他整个人都放心了。
当然了,在来找她之前,李亮就已经去实地考察过了,首先给出结论,“这个价格确实偏高,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很划算的,毕竟地皮的位置不错,面积更是足有一百三十平方,城中村的单间多是二十来个平方,这样一层至少能隔出六个单间,大部分人家都盖了八层楼,一栋就有将近五十个房间,按照那边的平均租金,这一栋楼的年租金十万起步,何况房租是跟着房价逐年上涨的……”
柳素琴狠狠点头,“对呀,这才是我想要的包租婆生活。”
“可你也不能光看好的呀。”李亮叹气,“他们家也就这块地皮值钱,现在住的安置房可不怎么样,还有三间小铺面也是又小又偏僻,也就租出去给人当仓库用,完全没啥价值,可他们打包却是按照市场价算的,你这一下就要多花十来万冤枉钱。”
“就算不差这点,可地皮买下来只有立马盖房出租它才能创造价值,这么一栋楼,钢筋水泥加上工人,也要花费几十甚至上百万,加起来就是两百万之多,这么一算,你还觉得它划算吗?”
第140章 划算的买卖。
柳素琴状似思考了一秒, 就愉快的点头,“还是很划算的呀。”
李亮不知道后面的发展,她还不知道么?这可是关内啊, 过几年城市建设上来了,家门口就是地铁商场写字楼, 生活便利极了, 就连城中村也跟着坐火箭, 最便宜的单间租金都能涨到三五百一个月,一整栋楼起码月入两三万, 区区两百万的投入,没几年就能收回成本了。
万一运气好,城中村还要再拆一次呢,那可是一整栋楼,柳素琴都不敢想象那会是怎样的天文数字, 全都换成房子的话,估计能有几十甚至上百套了吧?
简直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数字。
当然想那个太遥远了,回归实际, 这两百万的投资除了一栋楼, 还有三个铺面和一套三室一厅的安置房, 柳素琴没有因为房东要求捆绑销售,就真把它们当烫手山芋, 人家价格再虚高,好歹也是处于关内, 再过十年二十年, 也总有变成繁华街区的时候,到那时候,她拿两百万最多能买房东家那套安置房了。
总而言之就一个字, 买!
柳素琴不容置疑的神情,看得李亮又是一阵无语,态度这么坚定,还让他怎么引起出后面的话题?
只好半真半假的调侃,“好轻松的口吻,想来这两百万也不过是九牛一毛了?可见是我自己瞎操心了。”
柳素琴很想给他点个赞,不愧能当上老总,看人看物总是这么一针见血。
她能轻巧的说出“买它”,除了看好这块地的长远价值,确实也因为如今荷包充足。
虽然没到把两百万当九牛一毛的程度,但柳素琴还真能一口气掏出这笔现金。
人都是得不到才开始挑三拣四,而她既然能全款拿下,自然是看它哪哪都好了。
不过柳素琴此时再上头,也没忘记自己闷声发大财的准则,话到嘴边还是变成了自谦,“害,哪有你说的这么夸张,两百万只是预算,又不要我一口气全掏出来,先凑一百万把地皮买下,顺利的话开春后找人盖房,这也不是什么小工程,从动工到最后完工收房,少说也要大半年到一年时间,我们先期只需要付定金,等完工的时候结清尾款,材料费也是如此操作,那就有近一年的时间来筹款,我觉得问题不大。”
“我也是这么想的。”李亮笑道,“以你们两口子的能力,想吃下这块地自然不是问题,顶多最近两年手头紧点,咬咬牙就熬过去了,反正千金难买你乐意,是不是?”
不等柳素琴反应,李亮继续说,“不过我来的路上也琢磨了下,小张他姑要求打包一起卖,归根结底就是想要在抬价的同时交易保密,只要满足这两点,实际上的买家是你一个人,还是我们两家一起,人家也不会在意……”
柳素琴意外的挑了挑眉,“你的意思是要接手那几个铺面和安置房?”
李亮轻轻颔首,“这样你们的资金压力也能小一些,毕竟做生意最怕周转不足,手头还是要有点流动资金。”
柳素琴想说倒也没有这么艰难,可这也是人家的一番好意,她还是领情的,便用打趣的方式婉拒道,“你都说那些铺面和房子的价值不大了,还要花大价钱帮我接手,不是妥妥的冤大头么?不行不行,我自己的决定,好处坏处都自己承担,可不能把责任转嫁出去。”
李亮笑了,“哪里就成冤大头了?我自己是干这行的,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它们眼下价值不高,但往后的升值潜力不差,入股不亏。”
就当是长线投资了,同时帮助朋友度过难关,还是不错的。
当然关键是他如今有这个能力,要是手头同样紧张,李亮就不会开口了。
柳素琴直言不讳,“你既然有闲钱,完全可以挑更好更有升值潜力的地段,干嘛非得跟我们一起吊在这棵歪脖子树上?”
李亮:……
你还知道这是歪脖子树啊?简直槽多无口。
柳素琴说完自己也笑了,“我知道,你是怕我热血上头冲动购物,导致后续资金崩盘,才这么拐弯抹角的提供支援?说实话没必要,后面要是差钱,直接找你借还更方便些。”
李亮摊摊手,“就怕你们开口借钱的时候,压根轮不到我表现,至少全生那家伙就会冲在第一线。”
这两年林南江和柳素琴一心扑在事业上,倒是林全生继承他们的爱好,开始四处投资房子铺面,跟李亮也越走越近了,加上住的也近,两人偶尔还勾肩搭背喝个小酒呢。
林全生有次酒后不小心透露点自己的收入,自从全面接手了粉面店的工作,他这个二老板也跟着吃肉喝汤了,三五个月的分红就能买一间地段不错的商铺。
李亮听完这话,酒瞬间醒了一般,在心里飞快的盘算下,羡慕的眼泪掉下来,靠,他这个所谓的李总,在外面风光无限、受小姑娘们追捧,实际收入居然勉勉强强跟林全生这个粉面店的小老板打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