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是在家陪孩子。
她要是跟着出门,少不得把小芳芳也带上,那兄妹俩带着他们一老一小,还怎么安心欣赏大城市的繁华?老大好不容易出门一趟,在这边也就待个两天,钱菊香还是想让他趁机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柳素琴对老妈的答案也不意外,笑了笑,“我下午还要送二叔二婶他们去村里,少不得在那边吃了晚饭再回来,今晚家里也没外人,你跟张大妈多炒点菜,好好招待大哥。”
钱菊香嗔道,“既然知道在家吃晚饭的人不多,还让我多炒几个菜,你真是越来越财大气粗了。”
“分量少一点,多准备几道菜,让大哥多尝尝鲜嘛。”柳素琴也就这么建议一句,说完就低头专心吃早餐了。
别的不说,钱菊香没凑热闹一起出门的决定还是非常正确的。
柳素琴带大哥看完她跟林南江开的几家店,兄妹俩重新回到车上,准备去商场解决午餐,坐在副驾驶的柳大哥沉默许久,那张憨厚的脸上头一次露出纠结、犹豫、忐忑等诸多丰富的表情,最后下定决心般开口,“素琴,其实我这次除了陪二叔二婶来深市,还有件事想问问你们的意见。”
“什么事?”柳素琴好奇的扭头瞥了大哥一眼,随即收回视线专心开车。
没人一直盯着自己瞧,柳大哥反而更自在,一口气解释道,“以前我跟你大嫂都觉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是一辈子待在农村种地,也不愁吃饱穿暖,到时候盖个房子,给柳强娶个媳妇,我们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谁成想短短几年,外面的世界就跟翻天覆地了似的,眼看着有你这个当姑姑的和姑父拉拔关照,柳强那小子也有机会来大城市讨生活,我跟你嫂子也是高兴感激的,我们以前只是没这样的机会,现在孩子有望做城里人,晚上做梦都得笑醒。只是这样一来,我跟你大嫂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只知道侍弄庄稼,最起码要趁着还干得动,多攒点钱,不然柳强就算能考上大学,也成功在大城市有了工作,靠他一个人打拼,又要到啥时候才能买房结婚……”
眼看着车子都快开到目的地了,大哥还在絮絮叨叨进入不了主题,柳素琴只好帮他加快进度,一脸认同的表示,“大哥,你跟大嫂考虑的不无道理,你俩都还不到四十呢,正是闯的年纪,现在是打算也来深市打工了吗?”
“不不不。”生怕晚一秒开口,小妹就要也给自己安排工作似的,柳大哥疯狂摇头否认,“我跟你大嫂现在也就认得几个字,来大城市还怕被人骗得团团转,净给你们添麻烦,我们自己也习惯了在乡下种地,再说连我们都跑外面来了,孩子怎么办,家里的老房子,田和地又谁来打理?”
现如今钱菊香他们和柳二哥家名下的水田,都由柳大哥两口子种着,也不用出钱,他们每年按照收成给一定的粮食作为租用田地的费用,但也就柳二哥家原封不动收下这些粮食,钱菊香和柳老根一年回一次老家,满打满算待上小半个月,压根吃不了多少,剩余粮食最后又留给了老大家。
再有就是前些年用了新的水稻种子,最近又开始推行农药化肥,那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他跟媳妇辛苦一年,也能有个一两千的收入。
柳大哥两口子其实都挺满意这个收入的,在村里也是数得着的“大户人家”,他们并不想放下这些做惯了活计,跑来深市从头开始,就算有小妹和妹夫帮衬,他们又能在外面打几年工?
至少待在乡下干活,没有下岗失业的说法,只要手脚还在,六七十岁的老汉照样能种地养活自己。
所以想给儿子多攒点钱,夫妻俩也是想着发展点农副业,加上种地,一年能赚个三五千,他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柳素琴对大哥大嫂坚守农村的决心有点意外,但不多,只好奇的问,“那你们想在老家做什么?”
“你大嫂娘家兄弟去年跟人合伙承包鱼塘,听说赚了些钱,想让我去把咱们村前头的鱼塘也承包了。”
柳素琴回忆了下他们村前面的鱼塘,无语的摇头,“那么个小鱼塘,承包了能干啥,养鱼养莲藕?可以是可以,但规模未免也太小了,打渔挖藕也不是轻松活儿,平日里还要小心照料着,提心吊胆一整年,最后刨除成本和人工,也就千儿八百的收入,太辛苦了,收入和付出明显不成正比呀。”
柳大哥叹了口气,“我也是这么跟你大嫂说的,前头这个鱼塘太小,承包了也没什么赚头,后面的水库倒是地方大,可是那样承包费和投入的成本也要翻好几倍,别说你大嫂不同意,我自己心里也没底,万一出个什么意外,这几年的收成都要打水漂。”
柳素琴一看自己把大哥打击的不轻,赶紧安慰道,“我突然想起来,单单承包鱼塘的收入不高,你们可以顺带的养养鸡鸭,鸡鸭能下蛋还能卖肉,把它们放养在鱼塘,粪便还可以充当鱼食呢,大哥你们先用这个小鱼塘练练手,过两年有经验了,就可以放心去承包水库……”
说到养鸡鸭,她又忍不住提议道,“你们不是还会养猪吗?我记得大嫂喂猪可以有一手了,她每次养的年猪都要比别人家的重一些,做这门生意也不错呀,不过你家的猪圈要扩大一下了,或者另找个地方,一两头猪还好,多养几只味道就太大了,放在家旁边有点影响生活。”
柳大哥眼睛一亮,“我怎么没想到这个?你大嫂以前养猪是为了年底吃肉,都是自己打猪草喂,这个长得慢,得从年头养到年尾,但如果养猪卖的话,最快半年就能出栏了,猪草跟饲料掺着喂,长得壮士,能多卖点钱。”
接下来进入餐厅,兄妹俩也在滔滔不绝讨论养殖业的前景,一顿饭吃完,柳大哥也基本决定要双管齐下,承包鱼塘养鸡养鸭和养猪同时进行,这样可以一边积累经验,一边观察那个更有赚头。
柳素琴双手双脚支持大哥决定,心里却琢磨着,他俩真把这两行都做起来,还比较什么?成年人当然是两个都要。
正好大哥负责鱼塘,大嫂负责养猪,夫妻俩觉得忙不过来,还可以请帮手嘛,乡下最不缺干活的人,要是知道在家门口就能找份工作,乡亲们不得挤破头来应聘呀。
不过前提是得让大哥大嫂先尝试,只有顺利赚到第一桶金,他们才有信心和动力继续干下去。不然就是她主动出资帮忙扩大规模,大哥大嫂也不会答应的。
柳素琴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多鼓励大哥勇敢迈出这一步,她到底在农村生活的经验比不上大哥,提的那些建议他们只是一时想不到,论了解肯定是柳大哥更了解些。
所以她开了个头,后面就是柳大哥滔滔不绝了,要承包多少年鱼塘,先养多少头猪,他自己就说得头头是道。
不过柳素琴也还是尽可能的开动脑筋,吃完饭提议道,“待会我们去新华书店吧,看看有没有关于养殖方面的书……”
一听到买书,柳大哥就觉得头皮发麻,“算了,买了书我也看不懂,就别花这个冤枉钱了。”
“不用你花钱,我买。”柳素琴出乎意料的坚持,“要是真有这方面的书,你们不知道能少走多少弯路!实在看不下去,不是还有柳强吗,让他看完再教你们就是了。”
想到自己现在基本年年班级第一的儿子,柳大哥这才欣慰又自豪的点点头,“也对,他已经是个小伙子了,多看点书、多学点知识没坏处。”
林南江下午忙完回家,柳素琴也正带着大哥逛完新华书店回来,他一看到大舅哥拎着的袋子就忍不住打趣,“素琴,不会吧,你又带大哥去买辅导书了?难怪孩子们对你总是又爱又恨。”
不等柳素琴开口,柳大哥连忙帮妹子解释,又献宝似的展示了妹子给他买的几本工具书,林南江上前翻了两页,就好奇问,“大哥买这个什么,是准备搞养殖吗?”
柳大哥有点期待又有点忐忑的问,“你觉得这个靠谱吗?”
林南江跟柳素琴反应差不多,不遗余力的支持鼓励,说不了两句还想掏钱帮忙,被柳大哥好说歹说拦住了,他连亲妹子的支援都没要,想着先从小规模做起,累积经验,等需要扩大产业的时候,自己肯定也把本钱赚到了,否则那几年不是白干了?
没机会出钱,林南江脸色还有点失望,于是也开动脑筋出主意,“要是遇到问题,书上的法子把握不住,就直接去找县里或镇上的畜牧站,他们就是管这个的,只管放心大胆的求助。”
第132章 开始度假。
柳大哥觉得小妹和妹夫的建议都很好, 给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唯一可惜的是他俩都是大忙人,才聊了半小时, 柳香香就带着父母和对象过来找柳素琴了,他们先在这边碰头, 然后柳素琴开车去陈家商量婚事。
柳素琴他们一出门, 打着抽空回来招待大舅哥旗号的林南江, 也立刻歉意的表示他得回快餐店看看晚上的备餐情况了。
柳大哥:……
他对妹夫的忙碌程度毫不怀疑,中午那会儿经过快餐店, 已经在外面见证过他们午市的火爆程度,说是人仰马翻也不为过,守着这么大的生意,还能抽时间回来一趟,已经很给面子的。
理解归理解, 可两口子这数年如一日,甚至还越演越烈的腻歪劲,也实在无语到他了, 柳大哥无力的挥手打发林南江回去忙正事, 同时也拒绝了喊他一起去店里转转的邀请, “细妹上午已经带我去看过,就不给你添麻烦了, 何况你们刚刚说的事情也很重要,我想再跟爸妈合计合计。”
别的事情父母可能帮不上忙, 但是要在家养鸡鸭鹅猪, 他们半辈子农活的经验,肯定能给出有用的建议。
柳素琴开车出关时还没到四点,天色尚早, 她熟门熟路的把车拐进村口一处院子,停车熄火,开门下车,然后跟陈大爷陈大妈熟练的寒暄叙旧。
虽然今天的目的地是陈家新家,但他家在村子靠里的位置,既没有陈大爷家的院子这么方便停车,柳素琴跟他父母也不太熟,她当然是选择停在陈大爷这里了。
正好陈大爷也要和他们一起的。
柳素琴熟稔跟陈大爷两口子叙旧的时候,柳香香和陈家新忙着把后备箱的东西拎出来,他们上午陪柳二叔柳二婶四处逛逛,也没忘准备拜访的礼品,连陈大爷家都考虑到了。
陈大妈是想拒绝的,可惜拗不过热情的年轻人,一顿拉扯之后,她手里拎着水果和牛奶,站在院子门口目送一行人有说有笑的往村里走。
陈家新父母很热情,招待他们的客厅打扫得一尘不染,茶几上堆满了水果零食,陈家新的大嫂和姐姐还在旁边厨房热火朝天的准备晚饭,不时飘过一阵诱人的香味,都证明了这家人的重视程度。
可惜这样和谐热闹的气氛,在柳二婶提出要两万八的彩礼时凝固了。
柳二婶说话很好听,不停强调柳香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还是唯一的闺女,他们两口子对这个长女多么疼爱,不舍得让她背井离乡的打工,所以才四处托人找关系、在县里给她找了份体面又稳定的工作。
可惜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以前没拦住她来深市打拼,现在也阻止不了她远嫁。
即便这样,他们也不得不为她多打算几分,众所周知,女孩子远嫁,总是要多受些委屈的,娘家帮不上忙,被欺负了也没法替她出头,所以才要在婚前多争取一些保障,只有彩礼足够丰厚,她嫁过来才能挺直腰杆。
但再好听的理由,也掩盖不了她狮子大开口的事实。
陈家新父母都惊呆了。
两万八,怎么敢的啊?说难听的,他们就是找本地姑娘,也花不了这么多钱啊。
但因为陈家新之前暗示过,未来岳父岳母不管要了多少彩礼,最后都会用在他们的小家庭身上,跟柳二婶前面那番话也算呼应了,再加上给陈大爷和柳素琴的面子,陈父陈母倒也没立刻就掀桌子。
漫天要价,那就坐地还钱呗。
双方开始了长达近两小时的拉扯。
柳素琴和陈大爷主要充当气氛组,在快要谈崩的边缘及时出来打圆场,让谈判得以继续下去。
陈家最后成功砍下一半多,定在了一万两千八百八这个吉利数字。
看得出来这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不仅笑容有些勉强,连本地人很重视的三金也没提,估计是想让柳家承担这些。
这么一大笔彩礼,都能买一两百斤的黄金了,还能不给新娘准备一套撑场面的金首饰吗?
柳素琴面上没发表意见,心里倒也理解陈家的盘算,她上辈子见过太多这种场面,争取利益的时候一个个冠冕堂皇,什么自己不会贪这点钱,闺女出门的时候还会原封不动把这笔彩礼带回去的,多要点也是想给小夫妻多添一份保证的云云,说得要多好听有多好听。
可等该履行承诺的时候,他们又是另一套说辞了,怕闺女年轻不经事,先帮她保管着,当父母的又不会贪了孩子的钱。
有些家长最后确实也把钱还回去了,但更多的是保管着保管着,就没有下文了。
就算陈家新提前通过气,二婶现在说得也很好听,但不到最后时候,谁也不确定这钱能到谁口袋里。
站在对方的立场,万一儿媳妇的父母临时反悔,坚持要把彩礼占为己有,他们又能做什么,跟亲家打官司催债吗?那在这之前,还得让小两口先离个婚,不然连打官司的理由都没有。
即便闹到最后,这钱也不能保证能全要回来,最后儿媳妇也没了,自家也成了个笑话。
所以很多人遇到这种事,也只能吃个哑巴亏。
陈家也不是没看过这种热闹,现在轮到自己,也没法彻底放心。
饶是他们家底厚实,无端损失这么多钱也会很心痛的。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陈家几人强颜欢笑,对面的柳二叔柳二婶则是喜上眉梢,他们敢喊两万八,真就是漫天要价,反正试试又不要钱,不成的话,彩礼要个三五千也可以,已经比村里很多人强了。
没想到试一把的结果如此喜人,一万二,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亲家这么有实力啊。
柳二婶都想好了,彩礼拿一部分给闺女置办嫁妆,衣服鞋子棉被金戒指都买好的,让她风风光光的出嫁,剩下的全都攒起来,以后给两儿子娶媳妇用。
有了这笔钱,她跟孩子爸往后就轻松了,两个儿子也不愁娶不到媳妇。
心满意足的柳二婶开始打听彩礼怎么支付,是现金还是怎样,什么时候打钱?
一直表现得乖巧配合的柳香香这才开口劝道,“爸妈,这么多现金怎么保管啊?怕不是刚出门就被人偷了,现在大家都是用银行卡了。”
柳二婶一听外面都用银行卡,也有点着急了,“那怎么办?我们只有存折啊。”
“我有卡,我们公司发工资,就是直接打卡里的。”柳香香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云淡风轻,陈家新、柳素琴和陈大爷也不遗余力的跟着忽悠。
陈家父母其实看出了些门道,但这事对他们有利,自然也是不动声色的打配合。
要了人家这么高的彩礼,柳二叔柳二婶在未来亲家跟前多少有点理亏,所以他们也开始帮腔后,柳二叔也立刻倒戈,开始劝道,“孩子她妈,本来这彩礼就是帮闺女要的,打她卡里不是正好么?”
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孤立无援的柳二婶很快就被忽悠瘸了,刚晕乎乎同意了这个安排,立刻就趁热打铁,招呼着大家上桌吃饭,席间推杯换盏,东拉西扯,一点都没给柳二婶冷静下来思考的机会。
回城的时候,两口子都喝了不少,醉醺醺的躺在后座打呼噜,柳素琴直接开车送他们去了柳平家。
父母醉的太厉害,柳香香也不放心,决定也在柳平家挤一晚,好亲自照顾父母。
他们这次也就待两天,柳二叔柳二婶宿醉后醒来还有点昏沉沉,也就没再出门转悠了,闺女嫁在了大城市,还怕以后没有来见世面的机会吗?当务之急是好好跟大哥大嫂分享这件喜事呀!
于是大家伙又聚集在柳素琴家里。
钱菊香这次可配合了,给妯娌戴了一顶又一顶高帽,羡慕她女儿找了这么个金龟婿,还得了这么多彩礼,轻轻松松就把这几年在她跟前找不到任何优越感的柳二婶给夸得飘飘然,满脑子都是她要发财了,以后还能跟大哥大嫂一样享女儿女婿的福。
带着这份美好的期许,柳二叔柳二婶就这么晕晕乎乎的被送上了回老家的大巴。
照旧是柳素琴开车,但这次柳香香也坚持请假一起,到了关外,未来女婿陈家新也骑着摩托车等在路口,大家热情的送他们上车。
陈家新还坚持付了包括柳大哥在内的车票钱,他提前打听了行情,压根不给何胜利和林南河客套的机会,按照现在的价格把几张毛爷爷扔方向盘就跑,顺便还把柳香香拐跑了。
这丫头还兴高采烈坐在对象的摩托车后面朝柳素琴挥手,“姐,我先跟家新去他家了,晚点他会送我回宿舍,你不用担心。”
柳素琴确实没啥好担心的。
二叔二婶这次过来,把柳香香那份户口页带来了,也已经交到她本人手上,他们随时可以去民政局领证,谈好的彩礼也会直接打柳香香卡里,计划圆满完成,她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比起堂妹后续的安排,柳素琴反而更关心跟自家大哥商量的计划,可惜他回去后,还要等年后才开始行动,她也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