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芸一家子宋志成一家都散场了,堂屋里都打整干净了。
宋阳民从厨房出来,擦净手,“妈,你去睡吧,都洗完碗了。老三来啥事儿啊。”
徐桂英嗯声,笑道,“那小子刚出去丢垃圾,顺道抓了个贼,你们早点休息,明天老二还要走早。”
宋阳民明天大早就要回部队,徐桂英他们也要去乡下一趟。
宋知荫晚上和徐桂英老两口睡,宋穆川跟着爹妈睡。
屋里,宋信福已经打好了洗脚水,还朝徐桂英伸出手,“赶紧的,来泡脚,知荫到爷爷这里来。”
宋知荫今天穿了身新衣服,眼睛咕溜溜转来转去,两个孩子都遗传了钱玉桉的皮肤,长得白嫩嫩,脸型和五官也长得好。
徐桂英随口说了老三刚才的事。
宋信福哼笑,“臭小子都快三十了才懂事。”
徐桂英不置可否,“对了,松原跟你说没,老三最后买的大的还是小的。”
宋信福:“大的,臭小子懂享受,让他自己还。”
徐桂英烫脚烫的快,指使老头子去倒了水,准备睡觉时,徐桂英瞥见门外放着的年货。
宋信福倒完水回来,准备关门,就见徐桂英的眼神凝在了那处。
宋信福:“在想老大啊?”
徐桂英给宋知荫盖好被子,说了句,“到了家门不入,不是宋国民风格。”
宋信福一瞬沉默,“管他的,睡你的。”
第342章 宋国民回宋家
次日一早,宋阳民早早就走了,宋信福给老二蒸了馒头,又把昨晚剩的卤牛肉给他装好带走。
八点钟,宋家人该起床的都起了,宋蓉蓉和宋英英也收拾好了,去年宋英英大年初一在秦家过的,今年就在宋家过。
宋信福前几天陪老爹老妈回过一趟乡下,把房子全部重新打扫了一遍,人上了年纪就想落叶归根,虽然现在大家都进城住了,骨子里还是念着乡下的房子,请了乡邻和宋家几个近的亲戚。
都是宋爷爷堂兄弟姐妹家的孩子了,那些个堂兄弟姐妹都不在了,也就宋爷爷活的最久,小辈们年龄相仿玩得过去,王二狗也来了,还问徐桂英两口子,老三回来没有?
徐桂英往外面路上一瞥,果然看到了老三老五俩鬼鬼祟祟的身影。
徐桂英摆手指着那处,“看到没?那,去找他吧。”
没一会,宋芸一家和宋志成一家也到了。
龙凤胎成了今天的主角,每个人都要去逗逗兄妹俩,从早忙活到下午,老房子房间不够住,他们上午十一点多吃了午饭,下午三点就吃了晚饭,等收拾完差不多都快五点了,又坐着大巴车回了城里。
老三老五都没敢太过张扬,悄咪咪在厨房吃了点东西当午饭后,就先回了城。
折腾了一整天,大家都累的不行,回到家里倒床就睡。
钱玉桉休息了会,就起来把院子里的积雪扫了,还给两个娃洗了衣服,龙凤胎就睡在摇篮里,不哭不闹,安静看着天花板,要不就是随着钱玉桉的身影动来动去。
爷奶,爸妈,蓉蓉英英都还在睡,钱玉桉动作声音小,准备开门出去丢垃圾时,就瞥见家门缝隙站了道身影。
钱玉桉放下垃圾,皱紧眉,“谁?”
“……是我,宋国民。”
钱玉桉面色愣住,又赶紧开了门,外面宋国民带着两个娃站在门口,钱玉桉愣了好半晌,然后喊了声大哥。
之前老二失踪那段时间,宋国民见过几次钱玉桉来和平巷,认得她的脸,“是你啊。”
钱玉桉抓着门框,看了眼仰头看她的言言乐乐,她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寒暄道,“昨天晚上咋没进来呢,二叔三姑他们都在。”
不管咋说,面子工程得做好。
宋国民脸上挤出一抹笑:“昨天临时有事,放下东西就走了,爸妈他们呢?”
钱玉桉:“今天去乡下回来了,忙了一天,爸妈和爷爷奶奶他们都睡了。”
宋国民抿抿唇,缓慢地嗯了一声,又让言言乐乐叫了钱玉桉二婶。
钱玉桉笑着应声。
一直在这站着也不是事。
钱玉桉见宋国民还不想走,家里现在就她一个醒着,钱玉桉内心挣扎不已,问宋国民要不要看龙凤胎。
宋国民说了声行。
上次回家,是他生病动手术。
宋国民生出恍然如世感,看着摇篮里的俩孩子,他语气复杂道,“你们两个运气好啊。”
钱玉桉一听这话就不爽了。
宋国民的运气好,是指生了龙凤胎运气好,还是因为家里现在就宋阳民一个儿子运气好?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钱玉桉没闲工夫可怜宋国民,想想他以前和刘爱梅干的蠢事,全是自己作的。
钱玉桉忍了又忍,有些事不说,不代表她没想过。
她和宋阳民有手有脚,能自己挣钱,也能赡养父母老人,不管以后爸妈的房子留给谁,都是爸妈的意愿,轮得到老大或者老三老五三个被分出家的人叽叽歪歪?
就算爸妈以后把房子钱都留给她和宋阳民又怎么样,也是该得的。
徐桂英这时出来了,冷着脸,“你进来干啥?还不走?”
宋国民脸上闪过被抓包的难堪。
言言记得徐桂英,喊了一声奶奶。
徐桂英抿紧唇,嗯声,又盯着宋国民。
宋国民眼圈一红,牵着俩娃的手,“妈,我就是来看看你们,老二这俩孩子长得真是好……”
徐桂英冷嘲:“福气都是自己攒的,你羡慕也没用。”
宋国民低了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结巴道:“妈,那……那我走了。”
徐桂英板着脸,“天色黑了,别带着孩子在外面乱转。”
久违的关心,照亮了宋国民心里的阴私和尴尬,他点点头,“妈,我知道了。”
宋国民踉跄离开,出宋家门口时,差点摔了一跤。
宋爷爷这才从屋里出来。
“走了?”
徐桂英:“爸,你刚才醒了你咋不出来?”
宋爷爷想抽烟,想到俩娃还是算了,“我出来干啥,这不给你们留了发挥空间啊。”
徐桂英:“……”
-
夜里,王婶神神秘秘来了宋家,专门跟徐桂英说了几句悄悄话。
昨天王婶的儿子儿媳回来过年了,下午赶着要回儿媳妇儿娘家过年又走了,她儿媳妇儿娘家在济市,隔得远嘞。
王婶她儿子昨晚在家吃了年夜饭后,就跟出去跟以前的同学聚了一次,饭桌上推杯换盏,有人喝醉酒透露了点消息。
说上面看中了和平巷这地儿,有可能以后要改建大型商场,消息还没定,只是有印象,王婶在这住了几十年了,街坊邻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她可不想拆迁搬走啊。
“桂英啊,消息还没定,咱俩几十年交情了,我还想和你一起养老呢。”
徐桂英朝她比了个嘘声的手势,“我估计得拆。”
时代局限性,王婶可想不到以后拆迁要拆多少钱,她愁眉苦脸的,又听徐桂英安慰道,“不是还没定呢么,文件都没下来,起码几年之后的事了。”
王婶叹口气,“就是,说不定不拆呢。”
徐桂英犹豫道:“你看蒋主任都没说过啥,要是真要拆,她能不知道啊?”
“说的也是。”
徐桂英眯了眯眼,“现在到处房子都在涨价,万一真要拆,房价估计不低……”
王婶顺着徐桂英的话一想,一拍大腿道,她凑近徐桂英耳边,“昨晚我儿子还说再买房,我没答应,你说万一真要涨价了,那咱得赔多少钱啊?”
徐桂英表情又犹豫了,“我也不知道,你想啊,就这两三年,房子都涨了这么多,就算最后不拆,咱买在那也能涨啊,是不是?”
王婶一听也有道理,“也是,回头我看看吧。”
见王婶听进去了,徐桂英松口气,装作啥都不知道还要劝人买房,真够难的。
徐桂英记忆里,和平巷这是两千年后才被拆的,至少还要在这住十年呢,没记错的话,最后的确是修了商场,还成了首都市的地标性建筑。
“那我先回了。”
徐桂英嗯声,“成。”
俩人是在屋里说的话,徐桂英送王婶出了家门,宋信福正在地窖那砌砖,他拍拍手站起身,问:“刚跟你说啥呢。”
两口子回到屋里,徐桂英说了拆迁的事。
宋信福瞪大眼,“真的?”
“我咋知道,这事儿你要敢说出去,老娘打断你的腿,等找个合适的机会,跟二弟三妹说一声。”
要是有闲钱,就先买房子。
第343章 被打
徐松原除了除夕那天放假后,其他时间都待在总店里。
雪梨丸这道菜卖的还成,反响还可以,大多是南方客人喜欢吃,虽然没达到徐松原的预期,但也不错了。
大门口还贴着湘菜馆下毒的事,纸上还画了几个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