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从事科研工作让他已经习惯了对于自己还未完成的事情保持沉默。
他也不希望自己被身边的人过于的关注,很没意思。
“哥哥要去考中军科大少年班,一一逸逸你们不考虑一下跟哥哥一起去吗?”问完大儿子,郑云秀又将话头转向双胞胎。
这个问题在哥哥提出考少年班起,妈妈基本每周起码都要问一次。
“妈妈,这个考试很难的,而且我没打算走科研啊。”路子仪很无奈“我不想一辈子待在实验室。”
路子仪在哥哥的影响下,偶尔也会思考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
路子仪也考虑过,要不要跟哥哥一样,但是显然自己并不愿意这样。
“好吧,那逸逸呢?要不要跟哥哥一起报名?”见女儿再次明确拒绝,郑云秀又转向路子逸。
路子逸沉默许久:“妈妈,我暂时还是不想再跳级。”
路子逸如今在省实如鱼得水,自从姐姐带着他找了一次胡远后,路子逸就无师自通学会了堵老师。
要知道最开始是只有路子仪会这么做的。
然而尝到甜头的路子逸也开始这么做了。
并且他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去堵高中部奥赛班的老师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至少目前而言,路子逸觉得自己待在省实会比贸然去读少年班要好。
并且在这一年,路子逸在省实也发现了个跟自己有相似兴趣的同学孙兆扬。
孙兆扬并非是实验班的学生,而是普通班的初三学生,跟路子逸同样是在下学期参与中考。
能够跟上路子逸的思路,孙兆扬自然也是个十分聪慧的学生。
数理化三科即便是放在实验班也是名列前茅的成绩,奈何文科实在是一塌糊涂。
总分一合计直接白搭。
两人认识是因为有次两人碰巧同时找上了物理老师林雅娴。
孙兆扬的性格与路子逸的另一位好朋友林嘉树有点相似,都是个十分热情且自来熟的人。
当时路子逸一边拿着自己的笔记和正在看的力学书坐在一个空的办公位,一边等物理老师。
正巧孙兆扬也是有疑惑来找林老师。
没见到人的孙兆扬也是等着堵人。
就看见路子逸正坐在那,想着无聊的孙兆扬就像凑上去跟人聊天。
就看见路子逸正巧就是跟自己看的同一本书。
凑上去张口就道:“诶!我也在看这本书!”
说着还把自己的书摆出来给人看。
不过相较于路子逸保存完好的书,孙兆扬的书页已经翻得全部卷边了。
在孙兆扬的主动叭叭,和路子逸不排斥的状态下,两人页逐渐熟络起来了。
有时遇上自习课,孙兆扬遇到想要跟人讨论的问题,就会大喇喇出现在实验班的教室。
最开始,内向的路子逸会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但是随着孙兆扬来实验班的次数越来越多,路子逸也已经变得随意了。
甚至再后来孙兆扬跟同样是个社牛的陈州两人都快成了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
路子逸也很好奇,两个人怎么就突然一下就开始称兄道弟了?
有时候遇到分歧,两人也会争得面红耳赤。
路子言有时候看到都很欣慰。
很少见路子逸能够这么活泼。
此时,再次被拒绝的郑云秀不禁叹了口气。
“言言,你不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去考吗?”郑云秀又把木仓口对准了路子言。
路子言也不明白,妈妈为什么那么2执着于让他们三个人都考少年班。
“妈妈,中军科大的少年班虽然也有不同的专业方向,但是他的培养方向是非常明确的。”路子言认真地朝妈妈解释。
“它就是为了军工方向尖端科研培养人才,我是自己有这方面的想法,所以才会这么选择。”
“但是这是我的人生方向,不是一一的,不是逸逸的,也不是韩韩的。”
路子言又强调了一遍:“妈妈,这是我的人生目标。”
见大儿子如此强调,郑云秀也没辙,叹了口气:“行行行,妈妈不提了。”
将母子几人谈话看在眼中的路鹏,少见地开口了。
“阿秀啊,你也别嫌弃我老人说话直接。”路鹏又看了眼后视镜里儿媳的表情。
才又接着开口:“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的,这个时代也在飞速发展,我们能给的就是支持就好了,不用太干预。”
见很少会干涉自己教育孩子的公公也这么开口了,郑云秀更是只能作罢了。
“爸,我也清楚孩子们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也就是想让他们都去考一下感受一下氛围,考不上也没什么,考上了,那不是多了好几年时间?”
虽然妥协了,但是郑云秀还是跟公婆说了自己的想法。
“阿秀啊,你这么操心几个孩子自然是没有什么错的,不过也要考虑一下一一逸逸都是已经跳过级的了,再往上走学习压力更大,咱们也要估计到小孩子长身体的问题呀。”陈美英也在一旁开口了。
这时候郑云秀才反应过来别说双胞胎,就是路子言也要比班里大部分孩子小一岁。
郑云秀终于,还是放下了对双胞胎的鼓动。
“妈,你这个话还是在理,是我没考虑清楚。”郑云秀叹了口气说道。
听着妈妈终于放弃了让他们跟着哥哥一起去考少年班,双胞胎心中松了口气。
双胞胎可不想自己的计划因为妈妈的干扰而被破坏。
第78章
一年时间,路子仪通过股市滚雪球,攒到了在扶海买一套小房子的钱。
其实在陵川市中心买套房的钱都绰绰有余,但是路子仪最终还是决定在扶海买房子,她可不要一直跟爸爸妈妈待在一个地方。
等她到了一定年纪,她就要开始独自闯荡社会!
路子言也很佩服自己妹妹在没有任何内部消息和金手指的情况下,凭借各种线上线下信息就能够整合出那么多信息。
路子言给妹妹买的那套小房子也作为生日礼物今年送给了妹妹。
当然后面路子言也给弟弟也买了一套,一样的格局面积,双胞胎一人一套。
至于路小弟,路子言自然也没有落下,但是路子言打算路子韩还是晚点。
路子韩是个比路子仪还严重的大漏勺。
路子仪也很惊讶,她完全没有想到哥哥已经有能力能够给他们一人买一套房子了。
房子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装修。
路子仪如今也不需要这套房住,就采取了哥哥的建议租出去。
路子言也和双胞胎讨论过,最终决定房子的事情还是再瞒一段时间,等哥哥去中军科大读书后再跟家人说一下。
毕竟租房这种事情还是要大人出面才安心。
郑云秀路永华夫妻俩如今都是整日不着家忙于工作,家里楼下几间房的收租和小卖部的经营都只能依靠路鹏陈美英两位老人。
这一部分的收入,路永华夫妇也交给了父母,用于家庭的开支和老人的零花。
路永华每个月也还会再给老人额外的零花。
同时,年初,路家最终决定请阿姨,两位老人都不习惯住家保姆,也吃不惯阿姨的手艺,最终还是决定请了钟点工阿姨。
钟点工阿姨让路家四兄妹不需要再承担大部分的家务,有了更多的时间自由分配。
二叔公的到来并没有打乱四个孩子的日常生活,依旧是该干嘛干嘛。
不过每天即便是不去外面吃晚餐都格外丰盛。
二叔公两夫妻在酒店住了两晚后就搬到了路子逸和路子韩的房间住了。
因为这个房间是两兄弟一起住的,所以要比路子言和路子仪的单人房大些。
至于周中,哥哥姐姐们都住校,路子韩就一个人住在哥哥的房间。
但是等到了周末,兄弟三人就需要挤在一个房间。
不过也就一周。
因为到了国庆假期结束的第二周周一,路鹏就开始催着儿子带他们回去了。
毕竟老太太的九十大寿作为长子和次子的路鹏和路德是必须回去准备的。
路永华也需要一同回去安排各项事宜,这次祖奶奶九十大寿如同上次正岁大寿一样,各兄弟姐妹均摊出钱,已经过继出去的兄弟就看着来。
祖奶奶一生六子一女,一个没保下来早幺,两个因为养不起而过继到了相对条件好点又没有儿子的家庭。
后来两个过继的儿子成年了之后,也找了回来,年假也会过来老太太这边走一走。
但是老太太也是个看得开的。
自觉自己当年也没能力养活两个孩子,将他们过继出去,如今更没有权利让他们来赡养自己。
不过老太太每次过大寿两个过继出去的孩子都是有了些家底也不吝于出这个钱,也会带着家眷出席寿宴。
路鹏和路德两兄弟回到沙市就开始着手安排老母亲寿宴的相关事宜了。
二叔公路德虽然很早就去了香岛讨生活。
但是后面因为每年的清明以及春节都会带着妻儿回沙市,也在沙市县城中心置办了几套房产。
在回乡前就会让在沙市的亲人帮忙找人打扫,每次回到沙市也不需要借住在亲戚家。
回到沙市第二天路德夫妻俩就带着各种从香岛带回来的滋补品去见老太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