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弟啊,我们麻烦你们也够久了,这复查也查了一次了,我们打算回去了。”
“这段时间多谢你们的照顾了。”钟伟先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了,给钱吧,伤感情,人家之前还给自家寄了那么多钱,买东西吧,现在在海市,买海市特产送海市人,也显得有点滑稽。
他想着,等回家一定要邮寄一些他们那的产物寄过来。
他们那有啥呢?红糖?红砖?还是他们村的咸菜?貌似都不是很合适。
等到回去之后,再好好的找一找。
“是我该感谢你们才是。”女儿之前一直做噩梦,吃不好,睡不好,那小丫头来了之后,她有了盼头,整个人气色都好了不少。
宋冬宇最近在忙着料理老丈母娘那一家。
林晚晚之前的工作是他托关系给找的,他能找,也能让她没。
本来她就借着自己的关系,工作一直不认真,对方强忍着,这下子没了后台,直接寻了个错处给她开除回家待着去了。
宋冬宇的报复会那么简单?
当然不是。
他得到消息,上面最近开始动员待业青年上山下乡的事情。
而且好像要搞那什么票证制度,买东西都要凭票购买了。
这事要是真的,那到时候他要把林晚晚给搞到北疆去。
他年轻的时候在那里当过兵,那儿最适合让心术不正的人改邪归正了。
“哎呀,都别谢来谢去的了。”
“以后常来常往就好了,又不是以后见不着了。”陈显英实在是不耐烦见两个大男人在那里腻腻歪歪的。
“也是,以后多来往。”宋冬宇乐呵呵的说。
宋茹正在这扒拉一下,那扒拉一下的给钟莹莹装送别礼物,她是这个也想给她带上,那个也想给她带上,恨不得把整个宋家给装进去。
如果说刚开始和钟莹莹交往,是因为对方曾经在黑暗中拉了她一把,那么现在则是因为相处出了真感情。
钟家人在相处中进退有度,虽然家境不如他们家,但是既不自卑,也不贪婪。
不像她外婆一家,每次来她家,见到什么好东西都想扒拉回自家。
“宋茹姐,别装了,爹要拿不下了。”钟莹莹看她左一包右一包的,实在忍不住提醒道。
他们一行人,有一个是病号,有一个是小孩,只有一个是健全的大人。
这个大人既要兼顾她这个孩子,还要照顾病号,还要提一大堆东西,哪里能做到?
“也对,那我到时候给你寄过去。”宋茹仿若大梦初醒一般,想起还有邮局这个东西。
她装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她出去闲逛的时候买给钟莹莹的,有小玩具,有书本,还有各种糕点零嘴儿。
最后挑挑拣拣的拿了糕点和肉干给钟莹莹装包裹里,剩下的她一琢磨,全部邮寄过去好了。
回去的时候比来时的条件要好,宋冬宇找人给他们买了两张软卧下铺票,能够提前上火车,不用和别人挤着检票进站,铺位也比硬卧的要大要软,车厢门一关,就是一个安静的小空间,更有利于病人休息。
宋冬宇和宋茹特地请了假送钟家人进站,买了月台票,拎着行李直接给人送到了车厢内才走。
“终于要回家了,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躺在松软的铺位上,陈显英感概道。
这回去竟然比来时还要舒服,她也是赶上好时候了。
软卧车厢比硬卧人更少,直到他们回到家里,车厢里都没再进来其他人。
钟伟先睡到一半,干脆直接把那个门从里面锁了,反正如果再有人来,会敲门的。
锁住了,他们也能睡个好觉,不用时刻警惕有扒手和偷孩子的。
火车到站的时候,外面乌漆嘛黑的,直接回村显然不现实。
钟伟先最后是带着老婆孩子去招待所开了一间房睡下了,在海市没住上,回到老家终究是睡上了。
第27章
早上他们是坐牛车回去的,陈显英没办法走太久的路,钟伟先从外面雇了个牛车,又买了床被子,铺在牛车上,好让陈显英好受点。
为求稳妥,牛车晃晃悠悠的晃了一个白天才到家。
钟伟先还给人加了钱。
陈显英做完手术出来的时候,钟伟先就给家里拍了电报报平安。
到家后,家里只有钟绍华和钟明月两个人,黄有德假期用完了,需要归队,钟明芳也跟着走了,把丽丽跟他家里的三个孩子和老娘都带上了。
之前发大水,他家差点没了,他现在有家属能够随军的资格,那肯定是要全部打包带走,不然等哪天回到家,发现家没了,哭都没眼泪。
刚一到家,钟莹莹没来得及喜悦,就得到一个不幸的消息,她要开学了。
假期就这么一晃而过,她压根没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人要上学啊。
“莹莹,你怎么了,不开心吗?,你可是第一名诶!”楚秀秀十分羡慕,她语文考了八十多,数学才七十多,而钟莹莹考了双百分。
不知道她还有什么不开心的。
听说待会儿老师还会给考双百的发奖励呢,她只排了十七名,这种好事是轮不到她的。
“听说你假期去了海市呢,海市好玩吗?是不是有很多高楼啊?”钟莹莹边上围了一大群孩子。
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县里了,海市海市,在另外一个市,都出省了,也不知道海市是不是真的有大海,他们还没见过海呢!
毛蛋吸溜吸溜鼻涕,满脸神往。
“好了,同学们,上课了,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陈萍拿起课本敲了敲桌面,围观的孩子顿时一哄而散,乖乖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老师有件喜事要告诉大家,这次我们班有三名同学考了双百分,大家鼓掌为他们喝彩~”
“啪、啪、啪……”
“对于这三名同学,学校决定做出如下奖励,每人奖励一元钱,和两本作业本。”
“哇……”
陈萍话音刚落,就听取哇声一片。
那可是一块钱啊,不知道能买多少零嘴了。
这些孩子平时是没有零花钱的,也就过年能领到一毛两毛的压岁钱,大部分还会被家长收回。
自己想去供销社买个东西都可难了。
偏偏镇上的供销社就爱卖些零嘴儿馋他们。
钟莹莹觉得自己已经和他们不是一个等级的了。
那一大箱子金条,已经让她膨胀了,心里总琢磨着要不要做些什么。
这玩意又没有个由头,拿出来了,等到那几年,她家能被批死。
还是苟着吧。
这一苟就苟到了五年后。
国家开始禁止私人买卖,实行票证制度。
他们村像咸菜作坊一样的咸菜厂,也曾一度差点倒闭。
好在当初向上申请的时候,就是以村为名义建立的。
这个咸菜厂属于村集体的财产,并不属于个人。
管理者也是有村长兼任,并没有受到这场浪潮的牵连。
钟莹莹八岁了,在县里读初一,住校,只有周末才会回家。
跟她一起考上初中的只有楚秀秀和毛蛋,楚琳琳落选了。
刚结束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准备收拾包袱回家教育好大侄儿,就听到有知识青年下乡到他们村了。
“叔,还要等多久啊?”毛蛋有些不耐烦了。
原本能蹭上村里的车子回家是好事,这样他们就可以不用走路了。
没曾想还要等那劳什子的知青。
也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到。
“应该快了,说是十点的火车,这都十点半了。”钟强先也急啊,前些日子在镇上开会,一个村子给分了五六个知青,说是来帮助他们干活,建设新农村的。
这些城里人懂得啥啊,知道啥是小麦苗,啥是韭菜苗吗?
村长赶的牛车还是钟莹莹家的,因为不允许私人拥有,所以村里折价将牛收入为生产队所有了,他们现在正式的名字叫做钟家岗生产大队。
村长是大队长,大队书记是老楚。
陈显英当了记分员,之前切瘤子的事,村里人都知道了,她不能干重活了,还识字,所以经过村里投票,由她担任记分员。
“哎,来了来了,我看见他们了。”
“钟家岗大队的,往这里来。”钟强先见着出站口出来一群年轻的男男女女,连声喊道。
没过几分钟,就喊来了五六个。
钟强先数了一下人数,拿着张纸条对着钟莹莹道:“大侄女,帮忙点下名,看看有没有人没到。”
钟莹莹接过纸条,有点无语,她叔又在躲懒。
“孙伟。”
“到。”
“张强、李莉莉、徐超。”
“周岱。”
“到。”一道清澈的男音响起。
念到最后一个名字,钟莹莹抬眼看了一下,岱这个名字很少见,他们这儿的人取名不是强啊,就是伟啊的。
名字的主人是个长相清隽的男生,看上去大概十七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