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还在搭建,也就是说至少需要两三天,行,我叫他们排练排练,再去村里找找说唱大鼓书的。”
第二天,享受美食的顾客发现天井下已经有了雏形的舞台,捧着碗跟做事的管涛闲聊。
管涛边做事边回答。
听到这搭建的将是戏曲舞台时,顾客差点呛到自己,“那,那,我以后来吃饭,还要买票?”
管涛站直身体,“屁,免费给你们看的,美死你们了,都没见过这种让顾客享受的场地,吃个饭还有免费戏曲可以听,你们家的那些娘们还没事编排别人,哼!马不知脸长。”
管涛的呲呲,这人一点都不在乎,“免费?”
“是的,免费,觉得过意得去,听完拍拍屁股就走,觉得过意不去,给辛苦唱戏的人,扔两个赏钱。”
“这这这,这不跟以前赶会时,街上那些买艺的差不多吗?”
“咦?你个没文化的,话一说出来,美好的事物都被你拉的掉了价,你咋不说像大城市里的茶楼呢?没见过世面,总看过电视吧?”
“呵呵呵呵,我家也没电视。”
“你不会少吃点儿,省点钱买一台?瞧你那一身肥肉。”
“不行,”那人把碗往怀里一搂,“少吃,会要命的。”
管涛挥挥手驱赶他,“行行行,快把你的命带走。”
不多会儿,管涛就被一群人围住。
“管木匠,这里真的是免费听戏看戏的舞台?”
管涛头都不抬,“你们再找我闲聊,我就慢慢做,反正我无所谓。”
“不不不,我们就问这一句,马上离开。”
管涛再次站直身体,提高嗓门,“是,这里就是免费看戏的舞台,你可以给赏钱,赏钱归戏班,这里,周想一分钱不收,听清楚了吗?回去管管你们家里那些碎嘴的,整天把嘴长在别人身上说三道四的,你们自己一身的缺点和不是,咋不说说自己呢?”
管涛很为周想不值,明明是在努力提高圩镇的知名度,努力改变圩镇,可这帮子愚昧的人,狗屁不懂,还扯后腿。
“是是是,你说的对,我们这就回家教训人去。”
众人赶紧散了,管涛可是管家村有名的倔牛,惹他火了,他比老石还难搞。
老石是在大街上骂人,不指名不道姓的。
这管涛,可是能跟着别人回家,非把人给叨叨服气了不可。
第1174章 等他们享受习惯了
圩镇又有了新热闹,商场一楼将有免费戏曲可看,让很多人有事没事就往商场溜达。
家里冷嗖嗖的,哪有商场的中央空调舒服。
戏曲舞台还没搭建好,大家就远远的围观管涛他们做事。
还有想得更远一些的人,就跑去文化馆询问,结果听到文化馆院子里传来唱戏曲的声音,这,应该是在排练吧?
那这事,不是空穴来风,是真的了。
周话和周袅都搞不懂妹妹干嘛对镇民那么好?美食原价,空调免费,如今还免费听戏。
周想听到两位哥哥的询问,笑道:“有句话叫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等他们享受习惯了,再也不习惯在街头路边吃东西时,呵呵,我会叫美食街统一提价的,
空调,自然是不能收费的,至于戏曲嘛!给戏曲爱好者们,不管是爱唱还是爱听的人,一个发挥一个聆听的场地,
若是这个舞台红了,它就不会亏,三哥,大城市里商场一楼的舞台,用来做商业宣传或者给那些有表演欲望的年轻舞者使用,都是要收费的,我这个舞台,只给戏曲免费,任何人来,都按小时收费的,关键就是看它红不红的起来。”
周话点头,“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妹妹无论对谁做善事,都不能对圩镇这些排挤过咱家的人做善事,对吧?”
“那当然,投资的前期肯定是亏本的,只要后期有赚就好了。”
周袅不懂商业,但是弟弟妹妹的话他懂,妹妹是在放长线。
舞台搭建好那天是周六,机关单位还没放年假呢!职工们也就是周末出来玩玩,最近他们一到周末就爱上了全家老少圩镇行。
看到舞台搭建好,又听说了舞台是给那些等候孩子们游玩的老人们搭建的,都生出了感激之心。
有几位家长手头宽裕的,直接掏了两百块钱塞给路劲,“路经理,感谢你们周到的服务,舞台与场地既然是免费,我们就捐款,为这个舞台的成本和以后的维护捐款,
我们家老少都爱来,车接车送的我们也放心,现在,你们又考虑到老人的精神享受,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也得出些微薄之力,
这个,我们也不用监督,相信以你老板的大度,也不会在乎我们这点儿小钱,我们就是想表达表达感激。”
路劲推辞不掉,只能接下,拿出纸笔要登记姓名,人家赶紧摆手,“不用不用,普通捐款而已,明天开始吗?明天我们一家老少再来。”
路劲点头,“舞台搭建好了,明天九点就是第一场。”
“好好好,明天我们一定来。”
路劲请示上级,上级叫他专款专用,记录上日期和人数钱数就行。
“老大,我们要不要弄个捐款箱啊?”
凌然严肃批评他,“你这思想要不得,私人和一般单位是不准随意开展募捐的,我们没有权利,而且,一旦开展募捐,你们嫂子之前做的一切都会被抹黑。”
路劲害怕了,“那,那,我这里的一千块?”
“写几封感谢信贴在舞台显眼的位置,最后一定要强调不再接受捐款,也不需要捐款,舞台在室内,且木匠师傅的手艺技术很好。”
“是。”
路劲心里很愧疚,他这是做错了吧?感谢信写得非常诚恳,最后的强调也说的很恳切,木匠师傅的手艺被他夸了又夸。
1月18号,腊月二十,周日。
周话带着肖春梅,周袅带着陆兆冲早早的去占了位置。
说起来这位置还是路劲给占的,等他们到啊!估计早早就被人占完了。
因为今天的商场迎来了开业一个多月以来,客流量的最高峰。
两个小时内,大客车就跑了三趟,因为县城里的客人强烈要求再去接他们,他们就在路边等着。
孔克岩站在四楼的天井栏杆边,俯望着一楼的舞台,以及电梯边正在整理仪容的戏班演员们,这个创意真的很好,带动了整个商场的气氛。
其实,三楼以上租给孔家了,这些都应该归他来操持的,不过,也算是互利互惠的,他用大客车带来了客源,同样带动了一楼的美食客流量。
8:50,一楼的800套桌椅坐满了,西侧和北侧都还站着几圈人。
甚至还有跑到二楼三楼围栏边占位的人群。
商场的热闹程度,空前。
若是开业就有这个项目,还不一定能吸引这么多的人,这一段时间的美食与超市里特价购物的吸引力,已经让很多人习惯了来定时来商场,不来的话,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
再加上每层开业时间的不同,吸引来的注意力越来越多,才会出现今天这种情况。
8:58,伴奏乐队的乐器声响起,闹哄哄的商场立刻安静下来,戏曲演员们穿着正式的戏服,化着正规的妆容,迈着独特的步伐,一一登上了舞台。
没有幕后,他们也不怕,今天的众多观众,已经把他们心中的忐忑变成了火热,没有幕后,他们就一起上台,舞台很大,暂时不需要上场的演员们站在一边就好。
熟悉的旋律响起,很多人不由得跟着哼唱着,这可是徽省最有名的黄梅戏《天仙配》里的最经典的一段《夫妻双双把家还》,做为徽省人,不会哼唱几句的人,很少。
开头曲落下,就是尚在天宫的七妹出场,七妹的扮演者容貌还行,再加上妆容发饰和服装,也显出几分秀美。
一开口,纯正的黄梅戏唱腔,震慑住了观众。
观众都在心里暗叫值了,这免费的戏曲并没有糊弄他们,任何细节都表现出了他们的专业和正规。
半个小时歇场,众位演员对着抬着一鞠躬。
周想安排好的托,带头扔出赏钱,一时间,舞台上和舞台周边及地下,都落了很多钱币。
馆长带着一个小学徒,端着盘子,亲自捡起这些钱币,他的心里很感激周想,是周想给大家一个表演舞台,这个投赏的环节,也是周想事先告诉他的。
并且叫他不要觉得捡钱丢人,他们靠自己的演技挣来的钱,该骄傲该满足。
捡钱时,还有人直接往盘子里投币,他一一对人点头表示感谢。
孔克岩自然看出了门道,安排他的手下等第二场歇场时,也去给打赏。
一个上午,唱了三场,十一点半结束第三场时,很多人才醒悟过来,哎呀!该回去做饭了。
想回去的人被同行人拉住,回去干嘛?十二点到一点半还有大鼓书呢!就在这里吃了。
第1177章 我要去找曹大夫
看到写账桌子,周想觉得自己的礼物不好交给管账的人,就让三哥和肖春梅先上账,她的礼物等会儿直接交给新娘子好了。
两份五百确实带来一些惊讶的感叹,但看到另外两位没上账,就有人嘀咕起来。
周想皱眉,最讨厌这些长舌妇了。
计校长刚好出了堂屋,看到院子里的周想四人,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周想,我是不是要说蓬荜生辉呀?”
“计校长,您还是一如以往那么的风趣,这个是送给计斌和张宁的新婚礼物,交给您吧!”
周想掏出兜里的红色布袋子,欲递给计校长。
计校长连连摆手,“还是直接交给新人好了,赶紧进去,西屋就是新房,里面正闹着呢!”
“那,这里需要上账吗?”
计校长看到红袋子,就知道周想出的礼物不差的,见她如此说,周围的人又都一副好奇的模样,便点头,“给大家看看,也写上。”
“也好!”周想站到桌子边,拉开袋口的拉绳,从里面拿出一对翠绿欲滴的平安扣。
在冬日的阳光下,晶莹剔透的绿色反射着光芒,不懂玉器之人,也能看出这一对平安扣的质感。
写账先生提起笔,“姓名。”
“周想凌然。”
待写账先生写好姓名和物品名称后,周想才把平安扣装回袋子里,与凌然和三哥梅子去了新房。
呆滞住的众人,在那耀眼的绿色消失后,才回神。
玉器啊!据说现在玉器很值钱的,这周想可真舍得。
新房里,红色婚纱外,还套着一件红色羽绒服的张宁,被闹的满心恼火,还不能发作。